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蔬菜》2008,(8)
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罗杰斯博士近期开发出同位素测试蔬菜的新方法。采用此法,可准确检测出蔬菜在生长过程中所施用的是农家肥还是化肥;是温室环境还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是水栽还是土栽等。虽检测时间较长,需10d才能出结果,但适用于蔬菜生长的不同的阶段,因为不同的生长环境、吸收不同的营养物质都已经忠实地记录在植物之中,问题在于如何准确的分辨。  相似文献   

2.
对石灰在双孢蘑菇出菇过程中的作用及危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石灰对双孢蘑菇生长有明显增产效果,而且可以促进原基形成,缩短出菇周期;过量将对双孢蘑菇生长产生明显危害作用;双孢蘑菇的不同出菇阶段对石灰的需求量不同。  相似文献   

3.
对绿宝石梨枝条、叶片、果实的生长动态调查结果表明:绿宝石梨的枝条有2个生长高峰期,6月17日基本停止生长;叶片快速生长期在叶片长出至花后25d,5月11日基本停止生长;果实有2次生长高峰,纵横径生长呈快——慢——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芥蓝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萘乙酸(NAA)营养液对芥蓝幼苗根、茎、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培养液对芥蓝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即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其中0.001 mg/L NAA对侧根的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同时对子叶生长也表现出促进作用,并且对根重和根长有促进作用;0.0001 mg/L对根重和根长有促进作用,但对侧根的生长(根数)没有促进作用;0.1~10 mg/L浓度范围内的NAA对芥蓝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10 mg/L对茎的加粗却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棚菜菌复合栽培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和艾  李玲 《食用菌》1998,20(2):29-30
塑料大棚菜菌复合栽培,是近10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大棚土地和光热资源;莱菌互惠利,菜类生长产生的氧气可供菌类利用,菌类生长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供菜类利用;菜下种菌为菌类提供良好的遮阳保温条件;菌渣可作为蔬菜肥料改良土壤结构及提高肥力;另外,由于菌类的生长繁殖可能会对蔬菜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不同蔬菜对菌类生长的影响及菌类对蔬菜生长的影响,以及大棚菜地出耳与室内出耳进行了比较,以探讨适宜菜菌复合模式及相互作用和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可正常出菇的梯棱羊肚菌M83和不能正常出菇的梯棱羊肚菌M101作为供试菌株,对2种菌株在不同的温度、p H、光照、碳源、氮源上的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及菌核生长情况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2种菌株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但M83菌丝在5℃~30℃能正常生长,而M101菌丝在30℃不能正常生长;2种供试菌株菌丝生长最适p H为7~8,M83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M101;2种菌株菌丝在黑暗条件下的生长速度、长势均优于光暗交替条件;2种菌株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但M83对麦芽糖和可溶性淀粉的利用能力显著强于M101;2种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对硝态氮的利用能力均强于对铵态氮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大果杨梅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亚热带生态经济树种,适应性广,南方大多数地方都能生长并表现出良好性状,尤其在微酸性和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大果杨梅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果实成熟后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南宁及周边地区栽培的优良草菇菌株,对引进的5株商用菌株在PDA和出菇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商品性状及生物转化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菌株V365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强势;在出菇培养基上,菌株V9的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稍弱;在生物转化率上,菌株V9最高,为22.2%,且子实体表现出较优良的商品性状.综合分析,菌株V9较适宜在广西南宁及周边地区气候条件下进一步验证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N、K、P、Ca、Mg、S是草坪草生长过程中需要量较大的几种营养元素,任何一种元素的缺少,都会影响到草坪草的正常生长,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因此,合理采取施肥措施,保证草坪生长的理想效果,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榔榆的播种育苗试验,总结出幼苗管理技术要点:榔榆苗床需精细整理;从幼苗出土到9月下旬生长速度都较快,期间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苗木生长;出苗期需要适度遮荫和高频防病;6~9月防治虫害。  相似文献   

11.
刘晓红  陈帅  牟雪  刘春雨  韩雪  李兴  李娇 《食用菌》2011,33(1):39-40
柞蚕蛹草栽培试验研究表明:将蛹虫草菌液直接注射柞蚕蛹体内有利于菌丝发育,污染少,蛹体僵化快;在进行菌丝培养时以“营养土”覆盖蛹体可加速菌丝生长,蛹体发菌均匀一致,蛹体僵化快;蛹体僵化后,用刀在蛹体的一端进行刻伤,蛹虫草出草快,出草一致,缩短生长周期,出草率离,草的质量好。  相似文献   

12.
<正>定向结薯技术是根据淮山生物学特性,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的新技术。该技术将淮山纵向生长变为横向生长,并采用无架栽培,改变了传统栽培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状况。蕉  相似文献   

13.
探究与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对金针菇增产的影响,以及金针菇生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性,讨论了金针菇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反应过程与适应性体现,在此基础上,从物理、生物和化学环境角度出发,以环境变化因子作为环境变量,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金针菇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25℃为最适培养温度;随着发病率的增加,金针菇出菇天数随之增加;二胺能够促进金针菇菌丝体及子实体的生长,提高金针菇产量,而尿素浓度过高,会抑制金针菇的生长,延长金针菇的出菇时间,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杨树品种在容器育苗扦插繁殖中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叶杨、全红杨、毛白杨、红叶杨、107杨、108杨、214杨为试材,通过硬枝扦插繁殖,研究分析了不同品种扦插苗一级根长、二级根数、根鲜重、根干重、比根长、根系活力、萌芽率、新梢长等8项生长指标变化,比较不同杨树品种在容器育苗扦插繁殖中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7个杨树品种中红叶杨生长最好,表现出植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植株综合生长特性均最好,其中,一级根最长、二级根数最多、根干重和根鲜重最高、萌芽率最高;其次为214杨,表现出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并列最高、地下部分和植株综合生长特性较好,其中,一级根最长、二级根数较多、比根长最高、萌芽率较高、新梢生长量最大。全红杨、毛白杨、108杨、107杨生长中等,其中,全红杨二级根数最多、一级根较长;毛白杨一级根较长、根系活力最强;108杨一级根较长、根鲜重较高、根系活力较强;107杨的地上部分生长较好、二级根数量较多,比根长较大。金叶杨生长最差,表现出植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植株综合生长特性均最差,其中,二级根数最低、根干重和根鲜重较低、新梢生长量较低。总之,容器育苗扦插繁殖中红叶杨和214杨的苗木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单交配的方法,对两个不同温型平菇亲本菌株(白色高温型菌株和灰黑色中低温型菌株)的单核菌丝体进行随机组合交配,共获得209个杂交组合;杂交后代菌株在子实体颜色、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期、子实体性状和产量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性状分化;黑色亲本菌株与白色亲本菌株杂交后代子实体颜色介于两亲本之间,表现为灰色,出菇期延长,杂交后代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金佛山方竹无性系种群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佛山方竹无性系种群生长规律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金佛山方竹发笋期持续时间为40d左右,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其不同时期成竹数为盛期>早期>末期,成竹率为早期>盛期>末期,在整个出笋期间,金佛山方竹的叶绿素与氮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2)高生长持续65d左右,呈Logistic增长,且昼夜节律明显;(3)地径生长与高生长同步开始,持续21d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以杏鲍菇"杏大"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方法对诱变时间、诱变距离及孢子浓度进行筛选;采用生长速率、荧光显微、菌落特性观察及杂交组合子的出菇状态来评价杂交效果。结果表明:最优紫外诱变组合为孢子浓度100倍、照射时间45 s、垂直高度45 cm。诱变后亲本单菌落杂交形成10个杂交组合,其中杂交组合TX6菌丝生长速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的生长速率(P<0.05);出菇培养后TX6、TX8和TX10组合均出菇,菇体表现为耳片状,部分化菌柄,耳片背面未见菌褶。这3个杂交组合可以作为杂交新组合进一步进行出菇条件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究Na2Fe-EDTA(简称“铁肥”)对人工模拟重金属Cd^2+污染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出菇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平菇菌丝生长速度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有铁肥组下降幅度比无铁肥组慢,无铁肥组Cd^2+浓度为20mg/kg时生长速度下降幅度最高达20.1%,而有铁肥组最高只有13.8%;有铁肥组Cd^2+浓度为5mg/kg的子实体产量最高,有铁肥组比无铁肥组增重幅度为35%;有铁肥组生物学效率均比无铁肥组和对照高;有铁肥组比无铁肥组出菇要快3~4d。结果表明,Cd^2+抑制平菇菌丝生长及降低子实体产量,Na2Fe-EDTA能加快在Cd^2+胁迫下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和增加子实体的产量,提高生物学效率,缩短出菇时间。  相似文献   

19.
灵芝优良菌株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个灵芝菌株在拮抗反应、菌丝生长状况、生育期、子实体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梅州生产推广的优良菌株:大别山G8菌株与其他菌株均有拮抗反应;该菌株母种和原种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洁白浓密,边缘整齐;在栽培过程中生长良好,孢子粉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南京毛刺线虫对山定子的直接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南口农场山定子砧苹果树受线虫侵害严重。田间树势调查结果表明:病树长势衰退,产量降低,产品下降;补植的幼树表现出于植病症状。田间根系症状调查结果表明:病树根系生长异常,表现出典型的短粗根病症状,即受害幼根不呈延伸生长,而是在生长中不断分枝,以致最后形成须状丛簇根,每年只在新根旺长期长出一小段具有吸收功能的白色、毛笔尖状的新根。盆栽幼苗接种试验表明:南京毛刺线虫的侵梁严重影响了山定子幼苗的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