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为了解3种常见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氨氮(NH_3-N)的去除能力,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蕹菜(Ipomoea aquatica)对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供试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净化能力大小为芦苇-水葫芦组合芦苇-蕹菜组合水葫芦蕹菜芦苇。在处理15 d后,供试的3种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净化效率为44.0%~76.5%,而对照组为36%~45%,供试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氨氮有较强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三种植物对COD的耐受极限与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水生植物能在待处理的有机废水中正常生长,并有最佳效果,以COD为主要研究指标,利用水葫芦、水花生和蕹菜进行了水培试验。测定了培养液中COD、悬浮物、色度、全氮量和植株中的全氮量。结果表明,有机废水中COD1000mg/L左右是水葫芦和水花生正常生长的上限,而蕹菜在1300mg/L以上。3种植物对有机废水都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不但去除COD和氮素的能力与对照有显著差异,而且对悬浮物也有一定去除效果,水葫芦和蕹菜还有一定的脱色能力。认为用水葫芦和蕹菜净化有机废水是经济有效而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3.
6种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韩苏娟  尤朝阳  万玉龙  刘汤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67-6368,6397
[目的]比较6种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特性,为选出耐低温、脱除有机质好的优势品种提供依据。[方法]用黄菖蒲、水莎草、香蒲等6种水生植物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比较其在秋季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结果]黄菖蒲湿地CODcr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60.73%,大红草去除效果最差,去除率为33.72%;黄菖蒲、水莎草和芦苇对TN去除效果相似,达30%以上;对照试验除P率达65.46%,植物湿地对TP去除率比对照试验仅提高4.78%~11.06%。[结论]植物在人工湿地中对COD的去除效果较明显;填料对P的吸附是湿地除P的主要因素,而植物除P效果不明显;黄菖蒲、芦苇及水莎草是低温环境中较佳的湿地植物。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产养殖废水污染负荷高,而其养殖行业的利润低的特点,提出氧化塘的处理工艺。以鹌鹑粪作为肥料,以水葫芦为主要的水生生物,研究氧化塘对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比较水生植物为水葫芦的氧化塘和自然湿地对水产养殖废水中各污染物指标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周的时间,氧化塘对废水中的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61.35%、59.16%、64.94%,而自然湿地对废水中的COD、TN、TP的去除率为38.46%、62.43%、66.09%;2种处理结果相比,水生植物为水葫芦的氧化塘对COD的去除效果更好,对TN、TP的净化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5.
以塑料水培箱作为储水箱和人工湿地单元模拟人工湿地系统,研究不同基质、不同水生植物、不同植物组合处理对山西省高家窑煤矿废水中全氮、全磷、硫化物和汞的净化效果。研究表明:混合配比基质对煤矿废水的净化效果好于单一基质;香蒲和石菖蒲对全氮、全磷的去除率和贡献率较高,芦苇和水葱对硫化物和汞的去除率和贡献率较高;不同植物组合对全氮、全磷、硫化物和汞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6%、92%、51%和76%以上。综合考虑,在构建人工湿地系统时基质应优先选择河沙+湿地土壤,水生植物组合应优先选择香蒲+水葱或香蒲+芦苇。  相似文献   

6.
漂浮栽培蕹菜和水葫芦净化猪场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漂浮栽培方式种植蕹菜和水葫芦,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吸附作用,去除水体中的N、P元素及有机物,与没有种植植物自然降解的对照比较,探讨蕹菜和水葫芦对猪场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经漂浮栽培蕹菜和水葫芦之后污水的理化性质发生较大变化,2种植物都能大量地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生长旺盛,净化效果显著;在试验的3个阶段内污水中总氮的去除率蕹菜分别为94.47%、60.19%、31.88%;水葫芦分别为94.24%、68.65%、55.87%;总磷去除率蕹菜分别为28.57%、33.9%、14.39%;水葫芦分别为66.52%、53.34%、35.67%;CODcr去除率蕹菜分别为56.40%、24.24%、29.33%;水葫芦分别为47.87%、24.02%、46.75%.蕹菜、水葫芦对N、P、CODcr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周期净化效果不同,这与试验时的气候和植物长势有关。  相似文献   

7.
水葫芦对中高浓度畜禽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葫芦对不同浓度畜禽废水的净化试验表明,水葫芦对中高浓度的畜禽废水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在25d内对有机物(以化学需氧量CODcr表示)的去除率在60%~88%之间;对总氮(TN)的去除率在50%~90%之间,对总磷(TP)去除率介于50%~60%之间。水葫芦对畜禽废水中CODcr、TN、TP的净化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中对CODcr、TN净化效率随废水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水葫芦对TP的净化效率则受畜禽废水起始浓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3种湿地植物对养猪废水的脱氮除磷效果。[方法]采用人工湿地工艺处理技术,研究水葫芦、芦苇、水花生对养猪废水中氨氮(NH_4~+-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_(Cr))的去除效果。[结果]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0 d时,人工湿地对COD_(Cr)、NH_4~+-N、TP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5.5%、90.6%和82.2%,达到了预期目的。[结论]该工艺能使工程化处理养猪废水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6种常见适于水栽植物和EM菌在处理含苯胺、N、P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对水体苯胺修复效率为50.7%~97.3%.植物对苯胺、N、P的修复能力因植物不同而异.植物修复苯胺的能力排序为蕹菜>水葫芦>水浮莲>美人蕉>水花生>香蒲,而植物修复N的能力排序为水花生>水葫芦>蕹菜>香蒲>美人蕉>水浮莲.美人蕉和蕹菜对P修复能力高于其他植物.抗生素抑菌试验表明,水体中原有微生物在苯胺修复中起了显著作用.EM菌的加入增加对水体N的去除能力.EM菌对水体P修复无直接作用,EM菌促进水浮莲和水葫芦吸收P.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中兽药抗生素残留污染,为植物修复和人工湿地筛选较优去除兽用抗生素植物。【方法】选择4种常见水生植物(皇竹草Pennisetum hydridum、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美人蕉Canna indica和梭鱼草Pontderia cordata)和3种常用兽药抗生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和盐酸多西环素)构建水培试验体系,研究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环境中抗生素耐受性及去除效果。【结果】水培14 d后,4种供试植物对水体环境中的3种抗生素都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并且表现出抗生素低、中质量浓度(0~100μg/L)对植株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具有促进作用,均高于对照;高质量浓度(大于100μg/L)则抑制生长,植株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小于对照处理。100μg/L抗生素胁迫14 d后,各植株的去除效率最高,其中,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和盐酸多西环素去除效率最好的供试植物种类分别为皇竹草、美人蕉和美人蕉,去除效率分别为55.0%、56.2%和48.3%。【结论】在去除水体环境中的兽用抗生素时,本研究中4类植物对抗生素去除效率为美人蕉皇竹草梭鱼草、风车草。  相似文献   

11.
姜花在人工湿地中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芦苇和人工湿地处理中未见应用报道的姜花,通过人工模拟湿地,采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二级工艺出水进行处理,研究它们在处理过程中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有植物床的脱氮除磷效果好于无植物床,复合床脱氮除磷效果最好,但芦苇床、姜花床、复合床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污水处理后,湿地植物各器官中的氮磷含量及分布有变化,芦苇叶对氮、磷的积累量最大,姜花根对氮的积累量最大,而对磷积累不明显;姜花可用于人工湿地进行处理污水。  相似文献   

12.
水生植物净化农田排水的静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排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富营养化污染元素,试验利用浮床栽培几种常见水生植物,研究其对农田排水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14 d后,栽培了水生植物的净化系统的净化效率明显高于无植物系统.其中,芦苇、千屈菜和狐尾藻对氨氮和总氮净化效果明显,去除空白后,净化效率分别达42.8% 、38.2%、36.6%和47.2%、44.1%、46.3%;香蒲、狐尾藻、美人蕉和芦苇对总磷净化效果较好,净化效率分别达49.0%、46.0% 、41.8%和40.2%;芦苇和香蒲对COD净化效果较好,净化效率分别达31.1%、20.8%.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农家乐废水污染的水体实施生态修复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农家乐餐饮废水为净化对象,选取春羽、鹅掌柴、虎皮兰和绿萝这4种常见水培植物进行废水净化效果试验.[结果]春羽、鹅掌柴、虎皮兰和绿萝对农家乐餐饮废水均具有较好的净化能力,对CODCr的去除率为48.5% ~ 77.7%,TP的去除率达91.2%,NH4+-N的去除率达89.8%,均优于对照处理.[结论]春羽、虎皮兰对农家乐餐饮废水具有良好的耐污能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12月,对玉溪市抚仙湖、星云湖等湖滨带及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及伴生种进行了实地调查,初步分析了玉溪市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玉溪市水生植物物种丰富,种群的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主要分布有狐尾藻群落(Com. 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凤眼莲群落(Com. Eichhornia crassipes)、芦苇群落(Com. Phragmites australis)、荷花群落(Com. Nelumbo nucifera)、旱伞草群落(Com. Cyperus alternifolius)等26个优势群落。其中,沉水植物群落类型主要有黑藻+金鱼藻+苦草群落(Com. Hydrilla verticillata+Ceratophyllum demersum+Vallisneria natans)、狐尾藻群落(Com. 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等5种,浮水植物群落主要有凤眼莲群落(Com. Eichhornia crassipes)、睡莲群落(Com. Nymphaea tetragona)等4个,挺水植物群落类型主要有芦苇群落(Com. Phragmites australis)、茭草群落(Com. Zizania caduuciflora)、再力花群落(Com. Thalia dealbata)等12个,湿生植物群落类型主要有芦苇+篁竹草群落(Com. Phragmites australis+Pennisetum hydridum)、美人蕉群落(Com. Canna indica)等5个,常见的伴生种有54种。同时,明确了水生植物群落分布特点、群落盖度、生物量与分布面积。本次调查为恢复或构建湿地及城市滨水工程中水生植被物种的选择、群落合理配置和构建指标的确立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狐尾藻对养殖废水的减控去污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狐尾藻对不同浓度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为推广新型水生植物品种在处理养殖废弃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狐尾藻投放于分别经过养殖场1、2、3、4和5级处理的废水中培养,在试验期间测量各级废水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固体悬浮物(SS)及化学需氧量(COD)的浓度,绘制其变化曲线,计算污染物的去除率.[结果]经1~5级处理后的养殖废水中NH4+-N、TN、TP、SS及COD浓度均呈试验前期快速下降、后期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至试验结束时,各级废水中NH4+-N的总平均去除率最高,达94.5%;TP的平均去除率相对较低,为74.6%;TN、SS和COD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5%、81.3%和79.1%.[结论]狐尾藻能有效去除养殖废水中NH4+-N、TN、TP、SS及COD等污染物,改善水质环境,在治理和修复污染水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工艺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田葳  秦翠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00-16501
[目的]介绍应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500人居住的小城镇的生活污水的工艺设计。[方法]包括人工湿地的面积、基质和植物等的设计。设计中湿地的长度为34.3 m,宽为26.6 m。将页岩和粗砾石的组合填料作为湿地的基质,湿地植物为1/3芦苇和2/3茭草组合植物系统。[结果]该设计工程造价总费用为10.305万元,为传统工艺的10%-50%。[结论]与其他直接利用人工湿地去除污水的工艺相比,该设计利用厌氧池对预处理的污水进行二级处理,使较低浓度的废水流进人工湿地,最后经处理后的废水可用于农田灌溉,实现了废水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17.
复合人工湿地对新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合人工湿地对新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建设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其对接收新农村生活污水及雨污的池塘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在春、夏、秋三季,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废水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去除效果稳定。在整个运行期内,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CODCr、TP、TN、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4.71%、64.81%、40.21%、54.26%以上,且出水平均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二级湿地单元出水水质明显优于一级湿地单元,但第一级的处理效果高于第二级。[结论]该研究可为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葫芦用作湿地水生植物人工种植,其生长繁殖迅速,富集能力强,非常适合处理富营养化和富含重金属的废水,对生活和工业污水净化效果显著。同时,水葫芦还是优质、充足的生物质资源,可将其用于能源、肥料、饲料生产等方面。水葫芦从环境治污到成为生产原料,实现了能源回收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9.
5种水生植物对净化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柳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6):161-163
分别以凤眼莲、黄花水龙、空心莲子草、水鳖和浮萍5种水生植物对总氮超过40mg的生活污水进行了3个月的生态修复处理,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对总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水平达到60%以上,五种水生植物的除氮率最高的为凤眼莲(86%),空心莲子草最低(58%).不同水生植物对其他形态氮的去除率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凤眼莲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88%),黄花水龙最低(14%);浮萍和凤眼莲对硝态氮的去除率相当,高达85%以上,空心莲子草对硝态氮吸收较低(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