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期的兔称为仔兔。仔兔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养兔经济效益。2008年1月份,笔者接到阜阳一位獭兔养殖户的求助电话,称哺乳期仔兔(约18日龄)大批量死亡,请当地的兽医现场诊断和解剖观察,认为这是一起由兔球虫病引起的仔兔大批量死亡。笔者现就兔球虫病的发病特点和仔兔日常饲养管理的细节方面内容作一探讨和比较,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期的兔称为仔兔。提高仔兔成活率对提高养兔经济效益至关重要。2008年元月,笔者接到淮北一长毛兔养殖户的求助电话:大约18日龄的哺乳仔兔大批死亡,请当地的兽医现场诊断和解剖观察,认为是由兔球虫病引起,但按治疗兔球虫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现就兔球虫病的发病特点及仔兔日常饲养管理的细节方面的内容作一探讨和比较,寻求冬季仔幼兔科学养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在家兔生产中,初生、补料和断奶是哺乳仔兔饲养管理的三个关键环节。根据哺乳仔兔的生理特点,采取合理的措施过好“三关”,对提高仔兔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有重要意义,故必须认真对待。一、初生关仔兔出生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饲养管理上应特别注意。仔兔在12日龄前两眼紧闭,称为睡眠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4.
仔兔的夏季饲养管理户银(河南省卫辉市上乐村镇李庄,453111)“蒸窝”是影响夏季仔兔成活的主要因素。以前,不断有不在产箱铺草铺毛而垫上凉席片的说法。笔者试验多年,收效甚微。失败的原因是,刚出生的仔兔,没有调节体温的能力。仔兔出生后,如产箱里没有垫草...  相似文献   

5.
家兔的一生有两大死亡高峰期,即仔兔出生后1~7日龄和仔兔断奶后一个月。为了养好家兔,提高成活率,增加效益,就必须预防好家兔的两大死亡高峰期。  相似文献   

6.
仔兔是从出生到断奶前的(獭兔35天、肉兔30天)幼兔。在仔兔阶段,有的兔场成活率高,有的成活率低,其死亡原因多在饲养管理上出问题,通常归纳为11种死亡原因:饿死、胀死、冻死、热死、踩死、抓(刨)死、摔死、咬死、动物伤害致死、病死、淹死等等。为了防止仔兔发生上述死亡原因,如采取下列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可使仔兔成活率达95%以上。1做好母兔接产产前5天给母兔送清洁产箱,产箱体积与母兔体型相适宜,箱内铺草应柔软、干燥、清洁,不可使用用过的旧棉絮或破旧布。2让仔兔早吃饱奶母兔产后应在8~12小时喂头一次奶。要注意区别经产与初产母…  相似文献   

7.
出生至断奶的小兔称仔兔,从断奶到3个月龄的小兔称幼兔,是易病、死亡率高的阶段,必须根据仔免、幼兔的特点提高成活率。1 保持适宜的温度环境: 出生的仔兔经历的第一大变化是温度突然下降。胎儿在母体内生活在38℃~39℃的子宫环境中,出生时身体无毛,而环境温度一般比体温低20℃左右。此时仔兔体温调节能力极差,温度过低将被迅速冻死。所以一方面维持产房温度在10℃左右,另一方面还需控制产箱的小气候,冬季应铺垫草,协助用兔毛遮盖仔兔,或将产箱移至温度理想的“仔兔哺育间”,定时送母兔  相似文献   

8.
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的小兔叫仔兔,这个时期是家兔由胎儿期转变到独立生活的一个过渡阶段。胎儿期间由母体子宫供给营养物质,环境、温度比较恒定。出生后,由于生存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仔兔对外界的调节能力很差,适应能力弱,极易死亡。同时仔兔生长发育迅速,从出生到断奶近30天左右,体重增加约10倍以上。因此,仔兔的饲养管理工作要求非常细致,必须认真抓好每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仔兔正常的生长发育。1影响仔兔成活率的因素1.1母兔妊娠后期的营养状况与产前准备工作仔兔成活率的高低,与初生重呈正相关,而初生重…  相似文献   

9.
(一)仔兔死亡原因 1.冬春季保温条件差.冬季、早春兔舍忽视防寒保暖,兔舍温度过于低,有的不取暖,后墙、天棚都上有白霜.此时,最易导致仔兔冻死.特别是仔兔出生7天以内,仔兔几乎没有体温调节能力,如母兔产仔时无人照看,仔兔被产在窝外,而母兔又不拉毛进行覆盖,一般在2小时左右就会把仔兔冻死.  相似文献   

10.
1做好补饲工作 在仔兔哺乳期间,从20天左右开食起在继续哺乳的同时,喂给适量的混合精料,称为仔兔补饲。随着仔兔日龄增长,体重增加,采食量也随之增加,仅靠母兔乳汁已远不能满足仔兔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20日龄后,母兔泌乳量很快降低,这就不能满足仔兔营养的需要。补饲对仔兔有许多好处。首先,补饲有利于仔兔过好断奶关。仔兔断奶后,如果不及时补饲,会出现营养不良而掉奶瞟,还可能引发传染性口腔炎而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1.
1 流行状况 我市郊区某养兔场有2500多只肉兔,分5群饲养。2000年4月20日,在第一群兔中发现出生不久的仔兔发病,经3~4天后死亡。此后,各兔群中每天均有5~6只肉兔发病死亡。各种年龄、性别的兔均有发病,而以未断奶的仔兔发病死亡最多。  相似文献   

12.
1影响幼兔成活率的因素 1.1断奶时体况差 断奶前的饲养管理很重要,此时期仔兔的体质直接决定断奶后幼兔的抗病能力。实践中有些兔场不顾仔兔和母兔体质的好坏,一味地追求繁殖率,急功近利,其结果导致母仔体质不好,断奶后死亡率可达90%。再者是配套措施,若这些措施跟不上,很容易使仔兔感染疾病死亡。  相似文献   

13.
仔兔出生后,其生活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而此时仔兔本身机体功能尚未发育健全,对外界的调节能力极差,适应和抵御能力弱,极易受到损害和发生疾病等造成死亡。笔者曾对某养兔场45窝1月龄断奶仔兔成活情况作统计,成活率仅达71.6%。本文论述根据仔兔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仔兔饲养管理的措施。1作好产前准备1.1备好产仔箱在母兔预产期前(2~3)d,把消毒过的放有清洁干燥柔软垫草的产仔箱放入母兔笼内,让母兔熟悉。对个别母兔在产箱内排粪尿的,应及时更换垫草或产箱。1.2预防乳房炎从分娩前3d开始至产后3d,要…  相似文献   

14.
发病情况。广州地区某兔场有种兔和断奶仔兔800多只,2002年4月中旬开始发病,发病1~2天后出现大量死亡,最多1天死亡70多只。发病后兔场兽医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始终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0%和80%左右。60日龄以下的仔兔病死数占总死亡数的32%(130/402)。  相似文献   

15.
仔兔出生后,在生活环境上及自身的生理机能上,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所以,仔兔对饲养管理条件极为敏感,刚一出生就必须精心护理,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以利于仔兔生长发育。1、把握好产仔季节,尽量躲“三九”错“三伏”。仔兔刚出生时,皮薄、肉嫩、全身无毛,眼睛闭合,呈半睡眠状态,既怕寒冷,又怕酷暑。若兔舍没有防寒保温措施,繁殖季节应尽量躲开“三九”天。夏季兔舍如没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备,兔舍温度超过32℃以上,对仔兔非常有害,常出现“蒸窝”现象,甚至引起中暑死亡。因此,在夏季繁殖时应尽量错过“三伏”天。2、养…  相似文献   

16.
仔兔是指出生到分窝断奶前的兔,称为仔兔。提高仔兔成活率在养兔生产中极其重要,如何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培育出大批品质优良的仔兔,降低饲养成本,是提高养兔经济效益的关键,现将肉仔兔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养兔户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2006年11月下旬,河北省饶阳县某养殖户饲养的60余只獭兔发病。发病前几天共有10只母兔开始产仔,多的产11只,少的产7只,都比较健康活泼。母兔泌乳力强,乳汁充盈,但是断奶后仔兔发生病变,出现不明原因死亡。起初一窝中一两只死亡,后来波及大群。病情升级恶化严重,畜主十分焦急,特邀笔者前去就诊。1 问诊这批初产母兔有6只产第一胎仔兔,经产的母兔有4只,在怀孕期间营养丰富,无任何疾病。2 望诊仔兔精神沉郁,厌食,腹部膨胀。用手提起病仔兔可听到肠鸣音,粪便时干时稀,1~2天死亡。凡死亡的仔兔发病之初体温比正常高1.5℃,肛门和后肢被毛粘有黏液,尿呈米汤样且腥臭,后期体温偏低。病兔发冷,打滚且叫声尖锐,头颈后仰,心力衰竭而死。3 切诊肠道充满气体,尤其是十二指肠更为明显,空肠扩张,充满胶冻样液体;心脏水肿,心包积液;肝脏有灰黄  相似文献   

18.
1原因 仔兔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是不按规程进行饲养管理,防护不周,导致仔兔死亡。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冬季保温防寒措施不完善。如果冬季忽视防寒保暖,兔舍温度过低,就容易导致仔兔冻伤。特别是出生7天以内的仔兔,几乎没有体温调节能力,如母兔产仔时无人值班,仔兔可能被产在窝外,母兔不拉毛覆盖仔兔,2小时左右就会把其冻死。  相似文献   

19.
仔兔断奶后容易发生应激反应,无经验者会误以为仔兔生病,胡乱打针用药,失去挽救时机.最终死亡,造成经济损失。仔兔断奶应激反应的主要外观症状有:腹胀如臌,采食量下降或废绝,死前拉少许粪便或少许黄色尿液;易腹泻.腹泻率达30%~70%;球虫发生率高;生长缓慢,皮毛粗乱。  相似文献   

20.
1 适时断奶仔兔断奶时间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仔兔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断奶后的饲养管理水平。断奶过早,饲养水平赶不上,影响生长发育;断奶过迟,仔兔生长缓慢,影响母兔下一胎的繁殖。断奶应以35日龄为宜。其方法可采用母仔分开饲养的办法。离乳母兔在断奶后2~3d内,只喂青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