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铁皮石斛不同外植体组培快繁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运用铁皮石斛不同的外植体进行组培繁殖研究,选择出适宜当前中草药发展合理的繁殖途经。本研究以铁皮石斛种子及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二者在诱导初始条件、增殖方式、增殖系数、继代周期、根的诱导分化及苗木移栽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比较试验认为,铁皮石斛快繁体系建立以茎段外植体为宜,建立的繁育体系具有经济高效稳定等优点,为规模化育苗提供物质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搜集的35份资源(24份人工栽培铁皮石斛、9份石斛属植物、石斛伪品石豆兰和石仙桃各1份)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30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引物,共获得9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98.9%。SRAP标记检测结果显示,来源不同的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UPGMA聚类分析可将上述样品分为8类,其中24份铁皮石斛资源聚为一簇,而与其他石斛和石斛伪品明显分开,1份未知石斛经验证为铁皮石斛和滇桂石斛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五种药用石斛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卢文芸  唐金刚  乙引  严志坚 《种子》2005,24(5):23-25,28
为解决石斛的快速繁殖和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以MS为基本培养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载的5种药用石斛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和快繁,并根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配制了多种基质进行炼苗.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石斛在诱导侧芽萌发时所需培养基不同,但是在增殖、壮苗生根以及炼苗移栽时所需基质却具有相似性.环草石斛、铁皮石斛、束花石斛、马鞭石斛和金钗石斛在诱导侧芽萌发时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 NAA 0.1 mg/L 6-BA 1.0mg/L、MS NAA 0.1 mg/L 6-BA 1.5 mg/L、MS NAA0.5 mg/L 6-BA 2.0mg/L、MS NAA1.0mg/L 6-BA 2.0 mg/L、MS NAA0.1 mg/L 6-BA 2.0 mg/L.这5种石斛增殖、壮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 NAA 0.1 mg/L 6-BA 3.0 mg/L、1/2MS NAA 0.7 mg/L.移栽最适基质为:碳酸盐小石子:木屑=1:2,再覆盖1 cm厚的苔藓,幼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实验室里获得马鞭石斛和束花石斛这两个种的组培苗,并初步解决了石斛试管苗脱瓶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使下一步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铁皮石斛:药用价值更胜一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花卉产业的兴起,兰科植物中的石斛兰已逐渐成为消费者青睐的一种植物。但相信仍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至今仍"不识庐山真面目":石斛兰除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外,部分石斛品种尤其是铁皮石斛还是一味日常用的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谷或森林岩石或树木上,对环境要求很高,成活率极低,加之野生铁皮石斛繁殖能力低和人工乱采滥挖,造成野生石斛数量非常稀少。早在20世纪80年代,野生铁皮石斛就已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禁止采挖和销售。正因为如此,人工种植铁皮石斛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铁皮石斛在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的适宜光照强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适于高附加值植物尤其是珍贵药用植物的大规模/低成本化生产,其环境调控对珍贵药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笔者研究探索在控制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周期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找到铁皮石斛组培阶段在人工光可控环境下的适宜光照环境。鲜重约300mg的铁皮石斛单腋芽作为外植体在温度24±1℃、湿度65±5%、光周期12h/d、及光期CO2浓度800±50μmol/mol的环境条件下,设置光照强度为37、68、92、120μmol/(m2·s)的4组试验区,并使用容积为380mL的方型聚碳酸酯组培容器在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中培育92d。组培容器的顶部留2个直径为10mm的圆孔覆盖高分子透气膜用来与容器外进行气体交换。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性在光照强度为68μmol/(m2·s)时最佳,超过92μmol/(m2·s)时呈现明显的光抑制;多糖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超过92μmol/(m2·s)时呈下降趋势,但是68和92μmol/(m2·s)光照强度试验区的多糖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铁皮石斛组培苗在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内培育的适宜光照强度为60 ̄70μmol/(m2·s)。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铁皮石斛的高效设施栽培,通过在温室内采用花岗岩碎石、紫色砂岩碎石、松树皮、松树锯末配制成4种不同的栽培基质和设清水、无机复合液肥、有机液肥3种不同营养液共8个处理进行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基质和营养液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中层、底层分别以松树锯末和松树皮各50%体积比的混合物4cm、紫色砂岩碎石4cm、松树锯末和松树皮各50%体积比的混合物2cm的基质配置,既透气又保湿,有利于铁皮石斛生长,其长势好,产量高;而适当浓度的有机液肥喷施显著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该研究为铁皮石斛的高效设施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仿生态栽培方式对铁皮石斛多糖积累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强  杨丛  张峥  周大寨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0):142-147
为充分发挥鄂西南天然林保护工程营林的综合经济效益,探讨利用天保工程混交林开展铁皮石斛仿生态栽培的可行性。采用5种不同仿生态栽培模式种植铁皮石斛,对采收的铁皮石斛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质量分数,多糖用盐酸水解得到单糖混合物,通过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柱前衍生,采用HPLC法测定多糖中的单糖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栽培方式中,杉木栽培所产铁皮石斛根、茎含水量最低,其多糖含量最高,达33%;其余4种栽培方式所产铁皮石斛多糖质量分数为18%左右;对多糖中单糖组成分析显示,D-甘露糖和D-葡萄糖是5种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多糖组成中的主要单糖成分,甘露糖与葡萄糖之比为4.5~5.98,符合药典要求。在鄂西南天保工程混交林中,杉木栽培铁皮石斛较其他栽培方式具有更快多糖累积能力,充分利用混交林大树和林下丰富的苔藓资源发展铁皮石斛仿生态栽培在鄂西南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资讯     
科技华石斛保育研究工作见成效本刊讯北京林业大学宋希强在博士就读期间(2002-2005年)克服重重困难,蹲点调查,对海南特有种华石斛(Dendrobiumsinense)开展了附生宿主多样性、群落数量生态学、种群空间格局、微生境质量评价、香花成分、传粉生物学、离体种质保存等7个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华石斛的濒危原因以及保护对策。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宋博士以华石斛野生荚果和茎段作外植体,成功建立了其离体快速繁殖和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摸索出“一步快速成苗”法,在不添加任何植物激素条件下,可获得野生无菌种子高频再生体系,快速获得大量无菌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介绍铁皮石斛的自然生长条件和繁殖状况的基础上,讨论了基本培养基、激素、天然添加物、碳源以及光照和温度等因素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的增殖、原球茎的分化、生根与壮苗、移栽中的影响,阐述了近年来关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研究概况,并初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核桃壳为铁皮石斛栽培的主要基质,按不同比例混合松树皮和锯木屑,同时结合大棚最佳露苗时间的筛选,进行铁皮石斛栽培试验,以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并解决目前铁皮石斛栽培中基质成本过高、传统基质资源枯竭等问题。设计L9(34)正交试验,将核桃壳作为基本基质,以不同比例松树皮、锯木屑及铁皮石斛生根瓶苗大棚露苗时间为因素,探究铁皮石斛栽培中较适宜的大棚露苗时间及核桃壳作为主要基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露苗时间对铁皮石斛炼苗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在单基质中,对瓶苗成活率而言,锯木屑最高,核桃壳和松树皮次之;对于生长势而言,松树皮略高于核桃壳,两者均显著高于锯木屑。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佳露苗时间为14 天,适宜的混合基质配比为核桃壳60%、松树皮30%、锯木屑10%。综上所述,混合基质以核桃壳为基本基质栽种铁皮石斛是可行的,结果为云南大理漾濞地区丰富的核桃壳资源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大理漾濞地区铁皮石斛的规模化栽培提 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铁皮石斛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综述了铁皮石斛的药理作用,并分析了以铁皮石斛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以期为铁皮石斛相关产品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2年生和4年生铁皮石斛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并研究了这两组铁皮石斛提取物水溶液的粒度分布特点。结果表明,4年生铁皮石斛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高于2年生铁皮石斛提取物,说明生长年限对铁皮石斛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影响较大。1 mg/m L的2年生铁皮石斛提取物水溶液粒度分布主要集中在30~80 nm,而4年生铁皮石斛提取物水溶液在同样浓度下的粒度分布主要集中在110~125 nm。  相似文献   

13.
生物炭替代泥炭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提高农林废弃物的再利用率,缓解泥炭资源消耗问题,以竹条炭化制备的生物炭部分替代泥炭为栽培基质,进行基质泥炭替代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松树皮+泥炭基质作为对照组,以分别添加3%、6%和10%的竹炭(即部分替代泥炭)作为试验组,研究不同栽培基质配比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与6%的生物炭替代量没有显著影响铁皮石斛产量、株高、茎粗、节间距、叶长、叶宽、根数和根长。然而,10%的生物炭替代量在铁皮石斛株高、节间距、节数、叶数方面显著降低。另外,6%的生物炭替代量在萌芽数较对照组提高24.13%,但其移栽成活率最低。从短期来看,3%的生物炭替代泥炭可作为铁皮石斛的新基质,可为生物炭在作物栽培方面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而长期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人工合成具有白菜或甘蓝细胞质的甘蓝型油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罗莉霞  王转  李均  陈坤荣  任莉  方小平 《作物学报》2010,36(8):1280-1285
为比较甘蓝型油菜不同细胞质基因组的遗传效应及其与核基因的相互作用,对12个白菜(2n=20)与1个芥蓝(2n=18)的正反交种间杂种分别进行子房和胚培养,人工合成白菜和甘蓝细胞质甘蓝型油菜。结果表明,白菜×芥蓝的正交子房培养杂种苗平均诱导率2.32%,甘蓝×白菜的反交胚培养杂种苗平均诱导率为1.16%。不同杂交组合之间,杂种苗诱导率差异大,但相同亲本正反交杂种获得的难易趋势相似。将单倍体杂种小苗在含0.01%秋水仙碱的MS培养基中预培养处理10d的染色体加倍效果最好,加倍率达59.32%。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类似于栽培甘蓝型油菜,无论正交或反交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其农艺性状介于父母本之间,但更接近于母本。合成油菜花粉育性在40.53%~88.95%之间。  相似文献   

15.
博白大果油茶、多齿红山茶和石笔木是颇具经济价值的山茶科植物。以当年采收的3种山茶科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形态特征,通过白菜种子发芽试验探索3种山茶科种子不同部位(种皮、种胚)的萌发抑制作用,并研究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和赤霉素(GA_3)对3种山茶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博白大果油茶与多齿红山茶种子形态接近,与石笔木种子形态差异较大,博白大果油茶种子质量最大,单粒重达3.779g,石笔木种子质量最小,为1.889g。博白大果油茶种子萌发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种皮内,其中外种皮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更强;多齿红山茶主要存在于外种皮和种胚内;5%的石笔木种皮和种胚提取物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不明显。不同浓度激素对博白大果油茶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发芽指数;GA_3能提高多齿红山茶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6-BA浓度对多齿红山茶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浓度为100mg/L的GA_3能显著提高石笔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研究结果可为博白大果油茶、多齿红山茶和石笔木种子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铁皮石斛苹果复合饮料加工工艺,并研究了复合饮料对·OH和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苹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铁皮石斛汁料液比1∶15(g/mL),铁皮石斛汁与苹果汁体积比6∶4,黄原胶添加量0.04 g/100 mL,白砂糖添加量4.0 g/100 mL,柠檬酸添加量0.1 g/100 mL;按最佳配方制得的复合饮料对·OH和O^-2·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在1.0 mL/mL时,清除率分别为70.6%和22.4%。制备的复合饮料具有明显铁皮石斛和苹果清香,酸甜适中,口感细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