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豌豆苗是豌豆种子由胚芽生长形成的肥嫩茎与真叶,其中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含量较高,营养价值丰富,很受消费者青睐.但目前生产上还存在着品种混乱、湿度难以控制、豆苗易腐烂等问题.通过试验,找出适宜的栽培品种及防止芽苗霉变腐烂的技术方法,对豌豆苗的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1.芽菜种类及对种子的要求芽菜种类有萝卜菜、白菜芽、芥菜芽、花生芽、豌豆芽(苗)、落葵芽、蕹菜芽、香椿芽以及各种豆芽等。芽菜生产对种子质量要求较高,一是种子纯度必须达到98%以上;二是种子饱满度要好,必须是  相似文献   

3.
为了豌豆遗传转化及优良品种快速繁殖提供借鉴,进行了豌豆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豌豆的叶柄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材料,在MS培养基中添加2,4-D(1 mg/L)和BA(0.5mg/L),愈伤诱导率达100%,但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中未能分化出芽;豌豆子叶节是芽分化的最佳材料,在分化培养基上可分化出丛生芽,不同激素条件下萌发率均达100%。在MS+ZT(1mg/L)条件下,丛生芽最长;而在MS+BA(10 mg/L)条件下,丛生芽最多。豌豆子叶节丛生芽在MS+IBA(0.5mg/L)培养基上生根率最高,达40%以上,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1.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用于室内芽苗生产的豌豆品种以分枝性较强的青豌豆为宜。所用种子要求发芽率高,无畸形和霉烂。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就高压直流静电场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不同强度高压直流静电场对黄豆种子进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2000V的直流电场强度作用下,黄豆种子在发芽率和芽苗生长势上都比普通条件下的黄豆种子在发芽率和芽苗生长率高出很多。[结论]所以适量正向高压直流静电场对黄豆发芽和豆芽生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豌豆芽菜是以豌豆种子培育而成的新型蔬菜。其生产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生长周期短(7-10天)的特点,每公斤豌豆种可产1公斤-1.5公斤龙须芽苗。它品质柔嫩,富含维生素C和铁元素,无污染,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培育方法如下。一、材料准备。豌豆芽苗生长适温为18-23℃。如室外平均气温高于18℃,则不需任何保护设施。可选择  相似文献   

7.
《农村科技》2006,(8):49-50
豌豆芽菜是一种新型蔬菜,它是以豌豆种子为原料培育而成的龙须豌豆芽苗。每千克豌豆种子可生产出1~1.5千克龙须芽苗。一、芽菜无土栽培生产设施1.生产场地豌豆苗是半耐寒性蔬菜,全生育期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发芽期适温为20℃左右。夏季高温季节从播种到采收只需8~9天时间,而冬季由于栽培温度低采收时间较长。为此我区豌豆苗生产场地多  相似文献   

8.
利用红原县气象局2014年度芽苗菜观测数据与同时段红原县气象站观测数据,综合分析高寒牧区芽苗蔬菜的出苗率、成品生产周期、产量以及对应播种时和以后相对的气温、湿度、积温等气象指标,找出适合高寒牧区芽苗蔬菜的最适生长气象条件.结果表明,适宜高寒牧区人工大规模种植的芽苗蔬菜为绿豆、豌豆、黄豆;豌豆浸种时长维持在6h左右为宜,且种植萌发过程中应维持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加温条件下其出苗率更高;绿豆适宜种植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玉米不适宜于高寒牧区人工大规模粮食作物种植,但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越冬牲畜饲草青贮,提高高寒牧区越冬牲畜成活率.积温对其玉米生长发育有较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快豌豆的生长发育;不同基质对豌豆、黄豆种子的萌发时间没有大的影响,在3种基质(滤纸、加土、加沙)中,加温条件下出苗率均大于室温条件;土壤基质中出苗率最大,其次为滤纸基质.  相似文献   

9.
豌豆芽菜是以豌豆种子为原料培育成龙须豌豆苗,其品质柔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磷、铁等元素.豌豆芽菜生产简便,生长周期短,一般为7-10天,每公斤豌豆种可形成3.5-4公斤芽苗,具有很高的生物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一、概况芽菜是利用作物的种子、根茎、枝条等繁殖材料,在黑暗或弱光下长成的细嫩芽苗。主要包括豆芽(豌豆、黄豆、绿豆、黑豆等)、萝卜芽、芥菜芽、香椿芽、苜蓿、芜菁、紫苏、芝麻、姜芽等,特别是豆芽、萝卜芽、香椿芽、苜蓿、姜芽等栽培较普遍。根据芽菜对温度的要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喜温的,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如多数豆类等;另一类是喜凉的,种子发芽适温为18~25℃,如萝卜、香  相似文献   

11.
豌豆芽菜是一种新型蔬菜,其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生长周期短(一般只需7-10天)的特点,每公斤的豌豆种子可生产出1~1.5kg龙须芽苗。其品质柔嫩,富含维生素C和铁等元素,而且无污染,因而市场前景较好。现将豌豆芽菜的培育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功能与用途灾后快速生产蔬菜,增加市场供应。 二、技术简介1.茅苗菜种类。黄豆芽、绿豆芽、蚕豆芽、香椿、豌豆、萝卜、芥菜、芜菁、芥蓝、蕹菜、荞麦、苜蓿芽苗等,它们主要是利用种子贮藏的养分直接培育成幼嫩的芽或芽苗,称之为籽芽菜。  相似文献   

13.
种芽菜是指利用种子中贮存的养分直接培育成功嫩的芽或芽苗(多数子叶展开、真叶露心),如黄豆、绿豆、赤豆等,以及香椿、豌豆、萝卜、荞麦、苜蓿等。现将种芽菜多层立体、苗盘纸床、无土免营养液集约化生产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生产场地的选择芽苗菜生产的场地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能保持催芽室具有20~25℃,栽培室具有15~25℃的温度调控能力;二是有忌避强光的一定光照条件。强光季节需使用遮阳网遮荫,绿化型产品光照强度一般在3万~4万m烛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高压直流静电场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不同强度高压直流静电场对黄豆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2 000 V的直流电场强度作用下,黄豆种子在发芽率和芽苗生长势上都较常规条件下的黄豆种子的发芽率和芽苗生长率高出很多。由此表明,适量正向高压直流静电场对黄豆发芽和豆芽生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芽菜是利用作物种子、根茎、枝条等繁殖材料,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直接生长的实用芽苗、芽球、嫩芽、幼茎或幼梢。芽菜按营养来源,分为籽(种)芽菜和体芽菜两类。芽菜因富含营养、优质、清洁无污染、口感鲜嫩和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且速生、高效,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并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开发的芽菜品种有30多种,栽培较多的有豌豆、香椿、红豆、黑豆、黄豆、绿豆、蚕豆、萝卜、苜蓿、辣椒、花生、枸杞、菊苣,蒲菜等。 现以豌豆芽,萝卜芽为例介绍其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信息》2004,(1):35-36
1.鱼尾红豆芽(苗)的生产。红豆芽(苗)是用红小豆种子生产,采用无土、立体栽培方法,在其芽苗长到3~15cm左右高时食用。这时芽苗的两片真叶尚未展开,呈夹合状,形似鱼尾,故消费者称为鱼尾红豆芽(苗)。生产红豆芽(苗)所用红小豆种子,发芽率必须高于90%,陈旧豆种不适于作芽苗菜生产  相似文献   

17.
用5种不同浓度(0、0.05、0.10、0.20、0.30 mg/L)的天然油菜素内酯(NBR)溶液分别浸泡黄豆、绿豆种子,结果表明,天然油菜素内酯(NBR)处理可以提高黄豆、绿豆的发芽率、轴根比,并能促进芽苗的生长,其中0.05 mg/L浓度处理的黄豆种子发芽率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25.0百分点,芽长增加了4.33 cm;0.30 mg/L浓度处理在促进绿豆种子发芽率和芽苗的生长方面效果最为明显,发芽率提高了18.3百分点,芽长增加了7.29 cm;0.05 mg/L浓度处理的黄豆、绿豆芽苗的轴根比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96、1.43。  相似文献   

18.
激素因子对大叶千斤拔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激素因子对大叶千斤拔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方法]以大叶千斤拔种子萌发的无菌试管苗作为试验材料,探讨了6-BA和KT及其不同浓度对芽增殖的影响,并比较了NAAI、BA和IAA及其不同浓度诱导生根的效果。[结果]6-BA对大叶千斤拔芽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KT对芽的增殖效果不如6-BA。NAA抑制大叶千斤拔试管苗根的伸长,IAA对大叶千斤拔试管苗生根的影响不明显,而IBA能提高生根率,增加根粗,并且诱导大量的侧根产生。[结论]适合大叶千斤拔试管苗增殖的最佳激素及浓度为6-BA 1.0mg/L,适合大叶千斤拔试管苗生根的最佳激素及浓度为IBA 1.0 mg/L。  相似文献   

19.
豌豆含蛋白质20%~24%,碳水化合物50%以上,还含有脂肪、多种维生素。其芽苗也是餐桌上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豌豆芽苗菜的栽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胡丹 《安徽农学通报》2016,(13):105-107
试验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香叶树不同播种时间、芽苗不同移栽方法、不同基质配比、不同母树年龄种子及各因子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时间、芽苗不同移栽方法、不同基质配比、芽苗移栽方法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及播种时间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有显著性影响;不同母树年龄种子、不同播种时间与芽苗不同移栽方法的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无显著性影响。培育香叶树容器苗的最优组合为A1B1C1,即:冬季采用基质配比(阔叶树林下表土∶黄心土∶火烧土=5∶3∶2)播种,进行芽苗切根移栽到育苗容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