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真鲷俗名加吉、红加吉等,属于鲷科鱼类,其体色美丽、肉味鲜美、经济价值很高,属于海中八珍之一.真鲷作为人工繁殖的对象,国内的养殖苗种全部来自采捕天然苗,这一现象大大阻碍真鲷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解决真鲷的人工育苗,使其投入工厂化生产,笔者进行了真鲷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2.
郑卫军 《齐鲁渔业》2014,(12):31-31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不耐低温,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就会逐渐死亡。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除了在我国南方少数地区可以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区都要采取措施越冬。越冬池面积根据水温、流量、地形及生产规模而定。越冬池水深1.5~2m为宜,进水量和出水量要相近,以保持一定水温和深度。如温泉水水温很高,应先经蓄水池冷却到一定温度再注人越冬池,这种越冬方式的越冬密度较高。同时,由于水温较高,水量充足,可强化亲鱼饲养培育,促进亲鱼性腺早熟,提早进行繁殖育苗。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鱼种越冬培育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耐寒能力比较差,当水温降到12℃~13℃以下时,就会出现冻伤或冻死的现象。为了来年继续养殖和生产罗非鱼,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亲鱼和鱼种,使其安全越冬,对此我市在在多年的罗非鱼鱼种越冬培育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属于热带鱼类,对养殖环境及饲养管理要求比较特殊,尤其在亲鱼培育、鱼苗培育、成鱼养殖及越冬保种四个关键时期,要加强饲养管理,以确保增产增收增效益。湖北省英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经过20年的罗非鱼养殖及其技术推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是抓住了这四个关键时期的饲养管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一、亲鱼培育时期罗非鱼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在18℃~38℃,最适生长水温是28℃~32℃;耐低溶解氧,在溶解氧含量低于0.7mg/L水体中仍能摄食,水体溶解氧含量在1.6mg/L时仍能生活繁殖;可在17‰盐度以下的海水中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在pH4.5~10…  相似文献   

5.
革胡子鲶鱼的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胡子鲶鱼是热带性鱼类,耐低温能力差,当水温降到8-10℃时会造成冻伤、感染水霉病而死亡。因此,使革胡子鲶鱼安全越冬,是搞好革胡子鲶养殖的关键之一。1革胡子鲶亲鱼的越冬技术1.1亲鱼越冬地的准备革胡子鲶亲鱼必须在人工温室池内才能越冬,越冬池一般用水泥地,在设计时,最好能考虑到一他多用,既可作越冬他,也可作为产卵、鱼苗培育他。越冬池的面积一般为10~50m2,他深为1.5-2m。为了便于彻底清池或发生意外事故时有周转余地,越冬他要求不能少于2口。另外,还要求有热源和单独的进、排水设备。在使用前10d左右要用200g/d的生…  相似文献   

6.
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Cuvier)]人工育苗、养殖近几年研究和开展的比较多。褐菖鲉属卵胎生鱼类,怀卵量不大,3~5龄亲鱼怀卵量一般在1~5万粒之间。褐菖鲉属肉食性鱼类,人工育苗中存在弱肉强食的现象较严重,人工育苗的成活率不高,一般成活率为10%。 一、基本条件、材料与方法 用于人工育苗的亲鱼可以采用海区捕获的性成熟的雌鱼,亦可以选用养成的雌鱼。一般用于育苗的亲鱼一定要选择腹部饱满、柔软、体型较大的雌鱼作为产仔亲鱼。为使亲鱼达到人工育苗的要求,产仔前放入海上网箱(1.5×1.5×1.5m)进行加强培育。 产仔及仔稚鱼饲育水槽前期可选用透明有机玻璃1吨圆形水槽,后期可用6吨水泥方形水槽(池)。 饲育水根据水位差原理,采用上加下流的方式,使水质保持清新,日交换水量控制在1/3,水温控制在11.3~22.3℃。  相似文献   

7.
乔桂芹 《中国水产》2009,397(1):50-51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耐寒能力比较差,一般当水温降到12℃以下时,就会出现冻伤或冻死。为了来年能够继续养殖和生产罗非鱼,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亲鱼和鱼种,使其安全越冬,对此山东省德州市在多年罗非鱼种越冬培育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香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属于年鱼,即寿命仅1年,在交配产卵后即相继死亡,只有极少数能越年存活。香鱼肉味香美、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外贸可出口日本及台湾地区,是近年新兴的一个养殖品种。香鱼苗的来源有天然苗和人工苗。 二、香鱼的人工繁育 1.亲鱼(又称种鱼)的选择和培育:选择个体较大、健壮的香鱼作为亲鱼,置亲鱼池中集中培育,可通过遮光的方法来缩短光照时间,促进亲鱼生殖腺的成熟,即可通过运用光照来调节人工繁育时机。亲鱼培育的水温以18-20℃为佳。 2.人工授精:待亲鱼生殖腺充分成熟,即可进行…  相似文献   

9.
一、亲鱼培育1.亲鱼的越冬培育冬季当水温在20℃以上时,亲鱼能正常摄食,必须投放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3%。饲料以蛋白质30%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为主,每隔2~3天还喂谷芽和青菜各1次(约占鱼体重的1%左右)。当水温降至18~20℃时投喂量可减少到鱼体重的1%左右。水温在17℃以下时可不喂饲料。越冬期间亲鱼池如水质污浊可在天晴、阳光充足的天气里换一半水或三分之一原池水,若无晴天而水质又污浊,可每亩平均水深1.0米用0.5千克明矾溶水全池泼洒,也可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2.亲鱼产前的强化培育当…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状态下,锯缘青蟹在水温低于16℃时,每日活动时间缩短,摄食量明显减少,当水温12~14℃,开始挖洞穴居;水温降至7℃,入洞穴,进入休眠状态。浙江省三门县青蟹越冬除自然池塘越冬外,人工设施下控制水温越冬,在青蟹出售之前的一段时期,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之很快长肥的过程。通常指把已交配的雌蟹经过较短时间强化培育,使其卵巢完全成熟,成为膏蟹;或  相似文献   

11.
李盛秋 《淡水渔业》1995,25(2):19-20
淡水白鲳温泉越冬技术李盛秋(南昌市水产科学研究所330008)淡水白鲳属大型热带鱼类,水温持续低于12℃时,48小时后会出现冻伤休克死亡。因此需要越冬保种,以便于池塘大面积推广养殖。我所于1993年10月28日至11月4日运输淡水白鲳亲鱼、后备亲鱼1...  相似文献   

12.
亲鱼春季强化培育四要点亲鱼经过越冬后,多数较瘦弱,为防止亲鱼性腺发育停止,甚至吸收退化,抓住春季有利时机,进行强化培育,尽快恢复体质,促进其顺利产卵,必须注意以下四要点:一要狠抓一个“早”字。亲鱼越冬后,水温在5—10℃,就要及早根据亲鱼的性腺发育情...  相似文献   

13.
真鲷全人工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人工培育和海捕的真鲷亲鱼,进行自然产卵,而后观察了真鲷胚胎发育过程,用小型轮虫、微胶囊饵料配合蛋黄,海湾扇贝卵作为开口饵料,进行鱼苗前期培育,以鱼、虾、蟹肉糜为饵料进行后期培育。在434.8m^3水体中,一次育出体长0.49 ̄2.50cm的真鲷仔稚鱼484万尾。专家鉴定认为,单位水体育苗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4.
石鲽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石鳞的生物学特性,对其人工育苗中的亲鱼选择培育、采卵授精、人工孵化、仔稚鱼培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其与水温、光照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立秋后至越冬期之前,是亲鱼培育的关键时期,此期间亲鱼的性腺转入第Ⅲ期,大量的性细胞开始形成和生长。同时,天气也由酷暑开始转凉,水温在26℃左右,是亲鱼摄食生长的大好时机。这一阶段应该加强培育管理,供给亲鱼数量充足、质量好、能量与蛋白质并重的饲料和营养,使性腺至少发育到第Ⅲ期,积累大量营养物质,利于越冬及下一年的繁育。  相似文献   

16.
1选择优质鱼种越冬越冬鱼种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越冬成活率,应选择体质健壮,丰满、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表光滑的个体,鱼种一般要求全长10-15cm,用来作繁殖的亲鱼为0.5-0.75kg。在11月上、中旬,当水温16℃左右时将选好的鲶鱼及时放入越冬池。入池前在2%-3%食盐水中浸洗10-15min。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中放鱼种100-15尾或亲鱼3-4kg。2严格控制水温越冬水温控制16℃以上,用工厂余热水或温泉水越冬的,根据流量大小控制水温;用电热器加温越冬的,根据控温仪的自动调节控制水温,若用人工加温的温室越冬,则必须使室内气温保持…  相似文献   

17.
根据萍乡肉红鲫生物学特点,本文系统地研究出了一整套人工繁殖技术:即亲鱼培育、亲鱼雌雄鉴别、亲鱼选择、人工鱼巢、人工催产、人工孵化和苗种培育技术。在自然条件下,当水温达到17℃以上(清明前后)即能自行产卵。该鱼对市售的渔用催产激素没有明显的选择,都能使其发情产卵,LRH—A的注射标准为10μg/kg,HCG为1000IU/kg。产粘性端黄卵。催产率为96%,受精率为85%,鱼苗孵化率为87%。在水温18—20℃时孵化时间为96h。萍乡肉红鲫苗种培育技术分为夏花培育和冬片培育阶段,其培育方法同其它鲫鱼苗种培育方法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8.
到了十二月,除了上市的商品鱼以外,可以筛选出体质健壮的亲鱼进行冬季培育。一般是在海上网箱自然越冬,亲鱼放养密度不宜过大,网箱放养密度为5-8kg/m^3。随着水温的降低,于12月底开始亲鱼基本不摄食,在此阶段管理主要是保证网箱水流畅通,要避免亲鱼受伤,尽量不要拉动网箱和惊吓亲鱼,造成体表损伤和溃疡,以减少亲鱼损失。湛江地区的水温一般适合军曹鱼自然越冬,但是某些特殊年份(如2007年寒潮)水温特别低,管理不善会导致损失惨重。当水温下降到17-18℃应移入陆上温室水池进行加温越冬。温室水池越冬病害多,劳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19.
岱衢族大黄鱼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美芬 《河北渔业》2006,(10):40-42
介绍了大黄鱼亲鱼室内常温越冬、提温培育促熟、人工催产与自然产卵成功,获得受精卵320万粒。优质受精卵在控温、增氧、控光照等条件下,孵出仔鱼288万尾,孵化率90%。仔鱼在室内水泥池培育,通过投喂强化的轮虫、卤虫幼体等活生物饵料;控制水温、水质等人工育苗条件,培育出体长2.1~2.6cm大黄鱼苗77.7万尾,育苗成活率达27.5%。并对大黄鱼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黑鲷俗称黑加吉,喜栖于沙泥底质或多岩礁底的浅海水域,属内湾性底栖鱼类,具有对环境适用性较强、杂食性、肉味好等优良性状,是土池和网箱养殖的主要海水鱼类.黑鲷属暖温广盐性底栖鱼类,但对水温的适应性稍微差一点,生长温度10~32℃,最适温度17~25℃,17℃以下时生长缓慢,低于4.3℃会死亡,其适盐范围为8~30,最适盐度25~28.溶解氧可在6 mg/L以下,最低不能低于3 mg/L,否则会引起大量死亡.黑鲷在北方地区不能自然越冬,需要移到室内或者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