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红小豆通常称为赤小豆,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淀粉、蛋白质、钙、铁和维生素B族等,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红小豆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红小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国家,产区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南方部分地区也有少量种植,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选择品种,种子处理。选择种植优良品种是获得红小豆高产的基础和关键,应选用籽粒较大.早熟高产,粒色鲜艳,皮薄出  相似文献   

2.
红小豆通常称为赤小豆,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淀粉、蛋白质、钙、铁和维生素B族等,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红小豆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红小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国家,产区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南方部分地区也有少量种植,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  相似文献   

3.
钟华 《吉林农业》2005,(12):20-21
红小豆又称赤小豆,富含淀粉、蛋白质、钙、铁和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食用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世界上红小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年产量一般为30万~40万t,产区主要分布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南方部分地区也有少量种植,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红小豆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深受消费者亲睐。其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在我国北方和西部均有种植,并且随着加工业的发展,红小豆的经济价值也在逐步提高,种植面积和栽培品种不断增加。目前,种植的品种分为农家品种和引进改良种,有大粒红小豆、小粒红小豆、白小豆、柴小豆等。  相似文献   

5.
李良 《新农业》2010,(10):24-24
<正>红小豆也叫赤小豆,营养丰富,食用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我国是世界上红小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年产量在40~50万吨,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6.
<正>红小豆是近年来市场上畅销的杂粮作物之一,其食用和药用价值较高。我国红小豆产区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南方部分地区也有少量种植。我国红小豆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目前,各地红小豆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加。现将其优质高产栽  相似文献   

7.
红小豆、绿豆属小杂粮,在世界上种植面积比较少,其单产也不高.故总产量有限。中国是世界上红小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国家.年产量30~40万t.除满足国内需求外.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2004年出口6.9万t。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红小豆消费国.年消费量一般在10万t以上。而其年产量只有7万t左右.所进口的红小豆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另外.日本在我同建有红小豆馅加工厂.每年约有4~5万t红小豆馅返销日本。中国出口的红小豆主要来自河北、黑龙江、吉林、陕西、山两等省区。主要名优产品有天津红、宝清红、陕西红、唐山红、东北大红袍等。  相似文献   

8.
“农安红”红小豆具有籽粒大、色泽好、质量优、产量高等特点,近年来,在本地区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已成为了种植面积最大的红小豆品种。由于红小豆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和生物学性状存在一定差异,其对应的栽培方法也不尽相同,2013年八五五农场科技园区在以往的试验基础上,针对农安红小豆的密度和播期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求掌握此品种的最佳栽培技术,为红小豆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业》2011,(5):26-27
红小豆又名赤豆,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杂粮作物之一。随着商品经济和加工业的发展,红小豆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种植面积和栽培品种也不断增加。目前,栽培品种主要有大粒红小豆、小粒红小豆、白小豆、柴小豆等。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宝清红小豆     
宝清红小豆是黑龙江省宝清县的特产。宝清县具有适宜的种植红小豆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宝清红小豆粒大、皮薄、味香、色泽鲜艳、豆沙含量高,品质极优。  相似文献   

11.
红小豆别名赤小豆、红豆、小豆,原产于我国喜马拉雅山一带,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红小豆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膳价值,是我国重要的小杂粮作物之一。近年来,因其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让杂粮红小豆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同时作为目前农产品中高价值产品,经济效益是大宗粮食的2~5倍。在黑龙江垦区适度规模种植红小豆,将加快垦区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为探索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供给对路和推进垦区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红小豆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小豆在世界范围内种植面积较小,我国是世界上生产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出口最大的国家。本文对红小豆无公害生产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2个红小豆品种珍珠红和宝清红为试材,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配比组合,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肥配比对红小豆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配对红小豆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显著,适合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红小豆的最佳种植密度是21万株/hm~2,与之配比的施肥组合是尿素60.3kg/hm~2、二铵154.2kg/hm~2、硫酸钾61.8kg/hm~2。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红小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小豆(Vigna angularis)又名赤小豆、红豆、小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我国红小豆种植面积及其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红小豆营养价值高,也是黑龙江省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近几年来,由于在生产上栽培技术使用不当,致使产量下降,为此特总结黑龙江省红小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红小豆生产。  相似文献   

15.
红小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小豆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作物,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之一。泊头市种植历史悠久,是近几年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收入的一大优势作物。它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并具有消毒、消肿、通便、利尿等作用,对心脏病、肾病有疗效。每天吃适量的红小豆对净化血液,解除心脏疲劳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16.
刘薇  王宁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9):1699-1702
粮农转入耕地增加了种植的现金成本,其收益损失的风险增加。运用Markowitz风险投资组合模型,一方面测算了黑龙江省林甸县单种玉米与玉米+红小豆的组合粮农的现金(或实际)收益率风险,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粮农的生产性补贴,单种玉米的风险都要大于玉米+红小豆的风险。另一方面,依据该模型,以粮农的现金或实际收益率风险值最小为规划目标,优化了玉米+红小豆组合的种植结构,即在未考虑生产性补贴时玉米的最优种植面积比例为44.23%,红小豆的最优种植面积比例为55.70%;在考虑生产性补贴后玉米的最优种植面积比例为39.3%,红小豆的最优种植面积比例为60.7%。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需要的不断增加,红小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09年我县种植面积达到11085亩,亩产量150公斤,亩效益达到了256.65元,现将红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是国家重要粮食基地,也是我国和黑龙江省重要的红小豆生产基地。农场对红小豆种植业较为重视,并成立了红小豆协会,积极促进了红小豆种植业发展。近三年全场红小豆种植面积平均2667hm2以上,平均单产1830kg/hm2左右。然而,八五三农场红小豆单产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为还存在一些良种良法不配套的情况,如部分地块的播种、除草剂施用、中耕管理等技术还不标准,红小豆的增产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提升八五三农场红小豆单产和总产水平,2012~2013年,八五三农场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共同  相似文献   

19.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较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分散,种植方式特殊,有特种用途的禾谷类和豆类作物的总称。我市的小杂粮主要有:禾谷类的谷子、高梁,豆类的绿豆、红小豆、豇豆等。  相似文献   

20.
正红小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之一。此外红小豆适应性广,抗旱耐瘠,生育期短,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北方多有种植。前郭县西部多丘陵,以砂土质为主,土地贫瘠,多种植红小豆、绿豆等旱田作物,现将红小豆栽培技术简单介绍如下:1选地红小豆种植对地块要求不严,一般砂土、山坡薄地、黑钙土、白浆土都能生长成活。选地主要考虑茬口,避免与豆科作物重迎茬,最好与禾谷类作物如玉米、高梁、小麦倒茬,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