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北大湖渔场越冬鱼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及生物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测北大湖渔场12个越冬鱼池的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47.89mg/L,其中绿藻门占48.1%,硅藻门19.3%,隐藻门13.2%,其余各门占29.4%。冰下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6.27mg/L,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构成,以轮虫的生物量最高,占72.9%。同时讨论了越冬鱼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特点。  相似文献   

2.
吉林镇赉地区高产鱼池浮游生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88~1990三年期间,对吉林镇赉劳改农场18个鱼池浮游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鱼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多在20~80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49.43±19.36 mg/L,种类以硅藻、绿藻为主。浮游动物生物量多在5~20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9.05±3.47mg/L,轮虫占优势,其它浮游动物很少。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92。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95。浮游植物日P/B系数平均为0.82。文中探讨了该地区池塘浮游生物的特点,不同养殖类型对池塘浮游生物的影响。分析了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不同地区高产鱼池浮游生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于2010年5月对青海省黑河上游水生生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4门39种,其中硅藻门25种,占64.10%,绿藻门7种,占17.95%,蓝藻门6种,占15.39%,隐藻门1种,占2.56%;浮游植物数量为23.63 ~ 137.66万个/L,平均为91.30万个/L,生物量为0.1796~1.0841 mg/L,平均为0.7306mg/L.采集到浮游动物3类13种,其中原生动物5种,占38.46%,轮虫7种,占53.85%,桡足类1种,占7.69%;浮游动物数量为1.52~ 11.22个/L,平均为6.06个/L,生物量为0.0076~0.0957 mg/L,平均为0.0353 mg/L.采集到鱼类4种,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 Kessler为新增补记录.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0.5247,香农-纳威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0.7887,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偏低.  相似文献   

4.
2001年春季,在宁夏平罗县明水湖渔场进行养鱼池塘轮虫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池塘水温在5℃~18℃范围内变动,采用人工措施,经18~25d轮虫生物量达到高峰期,主要种类有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前节晶囊轮虫和长三肢轮虫,平均生物量(38.07±16.54)mg/L.观察到浮游植物29属,前期主要以小球藻、栅藻、小环藻等小型种类为主,后期以空球藻、衣藻、隐藻、菱形藻等大型种类为主.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平均为(46.40±15.89)mg/L,以绿藻、硅藻和隐藻占优势,分别占总量的39.44%、18.64%、16.29%.浮游植物与轮虫生物量之比为1.20,二者的数量变动密切相关.同时还讨论了轮虫休眠卵量、水温、饵料等对轮虫培养的影响、轮虫池的供饵能力和培育鱼苗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至2010年11月,在不同季节对湘江流域浮游生物的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湘江浮游植物有127种,隶属8个门,其中,绿藻门44种,硅藻门38种,蓝藻门l3种,裸藻门9种,隐藻门7种,黄藻门6种,甲藻门和金藻门各5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91万个/L,平均生物量0.15 mg/L,其中硅藻门生物量最大,占总量的41.8%,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尖针杆藻和缘花舟形藻;浮游动物91种,其中,轮虫最多,有38种,枝角类有19种,原生动物有18种,桡足类有16种,浮游动物平均数量为13.94个/L,平均生物量为0.24 mg/L,其中桡足类生物量最大,占总量的47.7%,优势种为剑水蚤和哲水蚤。从种类组成来看,湘江浮游生物属于典型的河流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其种群结构特征表明湘江水体属于贫–中营养型。  相似文献   

6.
巴里坤盐湖水生维管束植物和底栖生物(除卤虫)缺乏,浮游生物总量全湖平均为1.978mg/L和2876.7万个/L,其中浮游植物总量为1.367mg/L,以绿藻门藻类为主,占浮游植物总量的63.6%(生物量),其次是硅藻门占29.5%,蓝藻门仅占6.4%,其它藻类数量和生物量均很少。优势种类是绿藻门的盐藻、扁藻、小球藻(4月份),硅藻门的菱形藻、蓝藻门的盐生微囊藻。浮游动物总量为0.61mg/L和6.4万个/L,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要种类,其优势种类为下毛目纤毛虫,沙壳虫,泡轮虫和臂尾轮虫。该湖浮游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水平分布差异。春季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最大,秋季明显降低。水平差异表现在以A_S区浮游生物含量最高,其次是A_E区和A_W区。  相似文献   

7.
河蟹生态养殖池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对池塘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2013年4至10月采集了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养殖池和水源水体的后生浮游动物(包括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分析了后生浮游动物的种类构成、生物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共检测出后生浮游动物59种,其中优势种14种。轮虫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螺形龟甲轮虫、裂痕龟纹轮虫、暗小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虫和尾三肢轮虫;枝角类优势种为长肢秀体溞、短尾秀体溞、蚤状溞、长额象鼻溞和圆形盘肠溞;桡足类优势种为锯缘真剑水蚤、跨立小剑水蚤和广布中剑水蚤。养殖池轮虫平均生物密度为562.78 ind/L,平均生物量为0.37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97~2.36。水源轮虫平均生物密度为388.69 ind/L,平均生物量为0.25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56~2.20。养殖池枝角类平均生物密度为70.59 ind/L,平均生物量为4.56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34~2.18。水源枝角类平均生物密度为37.92 ind/L,平均生物量为2.37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11~1.97。养殖池桡足类平均生物密度为275.00 ind/L,平均生物量为10.48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25~2.26。水源桡足类平均生物密度为155.07 ind/L,平均生物量为7.30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25~2.11。综上所述,河蟹养殖池后生浮游动物种类数、生物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均高于水源,群落稳定。  相似文献   

8.
高产肥水鱼池浮游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市6口高产肥水鱼池的测定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为19.84~61.03mg/l。其中,69个样品高于20mg/1,平均为32.69~44.08mg/l,符合肥水鱼池水质标淮.浮游动物生物量为2.74~31.09mg/l.其中,61个样品在5~10mg/1之间,各平均为4.47~11.60mg/l,低于正常水质标准.鞭毛藻类是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类群,隐藻属(Cryptomonas)尤为突出;轮虫是浮游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池塘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有利于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008年4月到2009年1月沙湖轮虫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全年共检出轮虫8科16属23种,春季(19种)>夏季(14种)>秋季(10种)、冬季(10种),年平均密度与生物量分别为347ind./L和0.290mg/L,轮虫优势种为角突臂尾轮虫、曲腿龟甲轮虫、长三肢轮虫、针簇多肢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轮虫平均密度与生物量季节变化趋势为秋季(547 ind./L和0.447 mg/L)>夏季(345 ind./L和0.428 mg/L)、春季(323 ind./L和0.186 mg/L)>冬季(175 ind./L和0.099 mg/L);轮虫生物量水平分布表现为鸟岛>十一队>老渔场>湖心>进水口。全年轮虫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018(1.519~2.720);平均丰富度指数为1.441(1.096~2.523);平均均匀度指数为0.636(0.456~0.857),呈现季度变化,而水平变化不明显。探讨了沙湖轮虫种类组成特点,分析了水体环境因子对轮虫密度的影响,对沙湖水体营养水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1993年4~6月,对重庆市北碚区龙凤溪的浮游生物调查表明,该溪共有浮游植物114种(含变种),分别隶属于8门70属。其中,隐藻门和硅藻门是重要的优势类群。浮游植物生物量为3.64mg/L~13.82mg/L。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us calyciflorus)和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quadrata)等8种轮虫为优势种。浮游动物生物量为0.014mg/L~0.440mg/L。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