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研究了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了的等温吸附,以及赖氨酸、酸碱度、温度、离体肠管吸收及透析袋透析对其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蒙脱石在pH2.0和pH8.0时对黄曲霉毒素B1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98.8μg/g、682.4μg/g;赖氨酸含量为2.0mg/mL和4.0mg/mL时对吸附无影响I酸碱度在pH2.0至pH8.0及温度在20℃至60℃时对吸附无明显影响;改性蒙脱石可减少离体肠管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收率及黄曲霉毒素B1通过透析袋的透析率。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可能以化学吸附为主鸡小肠对黄曲霉毒素B1存在主动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2.
以市场随机购买的普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UPLC-MS/MS)对普洱茶茶叶进行黄曲霉毒素B1、B2、G1、G2检测,分析3种方法检测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的适用性以及茶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情况.结果表明,ELISA法测得结果为8.94~588μg/kg,HPLC法测得结果为0.318~0.677μg/kg,UPLC-MS/MS法结果均为未检出.UPLC-MS/MS法具有选择性强、重现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对普洱茶茶叶这种基质复杂的样品进行测定,能减少杂质干扰,有效避免假阳性结果,更适用于检测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黄曲霉毒素B1对脾脏和肝脏的影响,试验选取三周龄小鼠2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对照做健康饮食喂养,灌喂200μg/(kg·d)玉米油;黄曲霉毒素B1组每日灌胃用玉米油配制的黄曲霉毒素B1200μg/(kg·d),试验连续28d。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会对脾脏和肝脏造成损伤,扰乱正常生理功能,降低过氧化氢酶,三磷酸腺苷酶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增加丙二醛的含量,以此促进脂质氧化造成脾脏和肝脏的损伤。可见,黄曲霉毒素B1对脾脏和肝脏均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瓶装黄酒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该方法的线性、灵敏度、回收率和重现性进行验证,同时对如何预防瓶装黄酒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进行讨论。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在0.1~2.0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y=-0.4679x+0.3132,R2=0.998 2,该方法对黄曲霉毒素B1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μg·kg-1,不同浓度添加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90.2%~106.0%,重复性好,精密度为3.5%。通过对26个不同产品特性黄酒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发现所有样品均有检出,但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均小于2.0μg·kg-1。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快速,定量准确,重现性好,可高效率地定量检测大量市售黄酒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测定银杏叶中5种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_2及黄曲霉毒素M_1)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方法。检测结果表明:5种黄曲霉毒素的检测限及定量限范围分别为0.15~0.80μg/kg和0.50~1.50μg/kg;线性范围在0.5~100.0 ng/mL时,R~2≥0.9990;高、中、低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98%~95.21%、88.92%~98.15%和75.34%~87.09%,相对标准偏差≤13.55%。该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及回收率高等优点,能用于同时测定银杏叶中5种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不同花生品种对黄曲霉侵染和产毒的抗性,检测侵染后不同品种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采用人工接种法对12种不同花生品种进行接种,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2种花生品种对黄曲霉高抗品种2份、中抗品种3份、中感品种5份、高感品种2份,未发现免疫品种;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检测HH22花生品种黄曲霉毒素B_1含量最高,达378.14μg/kg, SH48花生品种黄曲霉毒素B_1含量最低,为27.92μg/kg。  相似文献   

7.
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一种测定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含量的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试样经甲醇与水的混合液(体积比80:20)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浓缩,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在线光化学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条件下,混合标准工作液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浓度分别为0.38~20.00μg/L时,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0.9999;在加标浓度0.75~20.00μg/kg,样品平均回收率为81.9%~98.7%,日内相对标准偏差1.57%~3.87%,日间相对标准偏差3.01%~6.87%;按信噪比3计算,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检出限分别为0.05、0.02、0.05、0.08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用于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的方法,并通过对食用油、花生、谷物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加入50μL标准品溶液、50μL抗体工作液、50μL酶标二抗反应30 min变异性最小;ELISA试剂盒检测灵敏度高,对食用油、谷物、花生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最低检测限分别为88.82 ng/L和48.51、176.56 ng/kg;平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符合相关规定;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经免疫亲和柱处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仪,测定23个不同来源的陈皮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以评价陈皮的安全性。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分别在0~6.20、0~3.34、0~54.80、0~20.13μg/kg之间。试验结果揭示了陈皮中药材的安全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必要的安全评价对陈皮中药材的挑选和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湖北省襄樊某鸭场病死雏鸭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学观察、饲料黄曲霉毒素B1检测等一系列诊断。结果表明:死亡雏鸭肝脏肿大,肝质硬化,表面有白色网格状花纹;肺脏表面及切面有灰白色病灶;肝细胞发生水泡变性和脂肪变性及坏死,胆管上皮细胞呈条索状增生;肺脏内有肉芽肿形成,肺气管内可见霉菌菌丝;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8.3μg/kg。据以上结果,确诊为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和曲霉菌病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