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连海  熊雄  郭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50-3151,3189
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简称HA),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保湿剂,常用于眼科显微手术、关节炎治疗、高档化妆品、食物添加剂等领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透明质酸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以及生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王换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975-4976,504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透明质酸对绵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绵羊卵母细胞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胚胎培养液中添加0、1.5、3.0、4.5 mg/ml的透明质酸(HA),研究其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当HA浓度为1.5和3.0 mg/ml时,绵羊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分别为72.54%和62.17%,显著高于对照(P〈0.05)。当HA浓度介于1.5~3.0 mg/ml时,HA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有促进作用。当HA浓度为1.5 mg/ml时,绵羊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组(P〈0.05),囊胚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这说明HA可以促进绵羊卵母细胞的早期胚胎发育。[结论]HA不仅可以促进绵羊卵母细胞成熟,而且在细胞分化中也会起作用。当HA浓度为1.5 mg/ml时,最有利于绵羊的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依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试验组通过优化的简易膀胱测容量压力测定确定患者膀胱安全容量,依据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确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观察两组患者的初次排尿时间、结束间歇导尿时间、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初次排尿时间和结束间歇导尿时间都早于对照组(P<0.01);膀胱容量更接近正常成人,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依据优化的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确定膀胱安全容量结合残余尿量进行间歇导尿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半胱氨酸(HCY)与B型尿钠肽(BNP)联合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188例冠心病患者及98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CRP、HCY、BNP水平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稳定型心绞痛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②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三组HCY均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明显递增.③稳定型心绞痛组BN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BNP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递增,尤以急性心肌梗死组升高极为显著.结论 血清CRP、HCY和BNP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病情程度,可作为冠心病测定的常用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肌型(Ⅰ型)及全身型(Ⅱ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尿动力指标的差异,为临床治疗重症肌无力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检测8例眼肌型及15例全身型MG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分析组间尿动力参数差异及组间各指标异常人数构成比差异。结果全身型MG患者最大尿流率显著低于眼肌型患者(P0.05);全身型MG患者最大尿流率异常人数比率显著高于眼肌型患者(P0.05),而膀胱收缩力增强人数显著低于眼肌型患者(P0.05);全身型MG患者初始尿意、残余尿量异常比率及膀胱出口梗阻发生率均高于眼肌型患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性MG患者膀胱收缩增强人数显著高于男性(P0.01)。结论全身型MG患者最大尿流率异常人数显著高于眼肌型,MG病情加重可能会伴发尿动力异常,临床诊疗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透明质酸(HA)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生物大分子保湿剂,用于眼科显微手术、关节炎治疗、高档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透明质酸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以及生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对透明质酸的线性结构、超强吸水性以及它与水结合成的粘弹性透明水化膜,在润肤、恢复软组织等方面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对采用动物组织为原料的提取法和采用兽疫链球菌等为菌种的发酵法作了较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68个乳腺肿瘤术前均行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评估两种诊断方法及联合应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168个乳腺肿瘤中,良性113个,恶性55个。除钼靶对恶性肿瘤钙化的显示率高于超声之外(P〈0.01),两者在其余指标的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均优于单用超声、钼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超声和钼靶X线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癌中HLA-DR抗原表达和树突细胞浸润的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48例)、良性上皮性肿瘤(30例)及正常卵巢(30例)的HLA-DR抗原表达及树突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中HLA-DR阴性,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HLA-DR表达阳性率为52.08%(P<0.01);HLA-DR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1),且与预后相关(P<0.05);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树突细胞(S-100+DC)浸润显著增加(P<0.001);S-100+DC浸润与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相关(P<0.01);S-100+DC浸润与肿瘤患者预后相关(P<0.05)。结论: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HLA-DR抗原表达增强,树突细胞浸润增加,二者可能是局部抗肿瘤免疫的重要环节;HLA-DR和树突细胞浸润数量可作为提示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39例原发性NSCLC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SIRT1和PPARγ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IRT1和PPARγ与NSCL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SIRT1的阳性表达率为61.5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5.90%;癌组织中PPARγ的阳性表达率为53.8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5.64%(均P<0.05).SIRT1与PPARγ表达呈正相关(r=0.325,P<0.05).SIRT1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肿瘤大小有关(P<0.01或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类型及淋巴转移情况无关(均P>0.05).PPARγ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相关性(P=0.01或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SIRT1及PPARγ表达阳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都明显短于阴性表达组(均P<0.05).结论 SIRT1与PPARγ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协同作用,可作为预示NSCLC恶性程度和预后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肝组织中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xL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病变肝组织(P均<0.01或0.05).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cl-xL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肝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STAT3蛋白与Bcl-xL蛋白表达有密切关系(P<0.01).结论 STAT3高表达可能是肝癌发病机制中的早期事件;在癌旁肝组织中,那些STAT3蛋白阳性的肝细胞可能是潜在的癌前细胞.STAT3基因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促进Bcl-xL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凋亡,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与砒石同服减少砒石对大鼠血细胞及骨髓细胞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1)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2)砒石对照组(用10 mg/kg剂量),(3)砒石+黄芪(7.6g/kg)低剂量组,(4)砒石+黄芪(15.2g/kg)高剂量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喂养8周,后处死.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的细胞周期.结果Ⅰ.白细胞、红细胞(1)组显著高于(2)组和(3)组(P<0.01);(2)组非常显著低于(3)组和(4)组(P<0.01);(3)组与(4)组比较,(4)组又高于(3)组(P<0.01).血小板和血红蛋白(1)组显著高于(2)组(P<0.01);(2)组非常显著低于(3)组和(4)组(P<0.01).Ⅱ.G1/G0(1)组与(2)组和(3)组(4)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与(3)组和(4)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组和(4)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1)组与(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组与(3)组和(4)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G2/M(1)组与(2)组和(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组和(3)组与(4)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能提高砒石染毒大鼠血细胞数量,解除骨髓抑制,稳定机体生理状态,对造血系统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miR-20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SIRT1的靶向调控作用.方法 收集39例原发性NSCLC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标本中miR-204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将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分别转染miR-204的模拟物或抑制物,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westem blot检测其潜在靶点基因SIRT1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中miR-204的表达量为(2.12±1.1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中的(3.08±1.46),P<0.01.miR-204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以及肿瘤大小有关(均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分化程度、组织类型及淋巴转移情况无关(P>0.05).A549细胞转染miR-204的抑制物后,细胞的增殖明显增强,SIRT1的表达上调;而转染miR-204模拟物则呈反向变化.结论 miR-204在NSCLC组织中呈低表达,并与患者的临床分期以及肿瘤大小有相关,其可能是通过靶向调控SIRT1而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联合复方芦荟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9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西沙组、芦荟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各组的治疗方案是:西沙组给予西沙比利,芦荟组给予复方芦荟胶囊,联合组给予西沙比利联合复方芦荟胶囊,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得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问卷结果显示:(1)所有患者的排便困难、过度用力排便,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频率和腹胀问题较治疗前改善(P<0.01);(2)联合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同期的西沙组与芦荟组(P<0.01);(3)治疗后芦荟组粪便性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同期的西沙组(P<0.05);(4)西沙组腹胀改善情况均优于同期的芦荟组(P<0.01).结论 西沙比利联合复方芦荟胶囊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尿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的影响.方法 88例脓毒症伴AKI患者分别予以常规(常规组)和CRRT治疗(CRRT组),另取4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SCr)及尿KIM-1水平,比较APACHEII评分和30 d病死率.结果 CRRT组SCr、hsCRP、PCT、KIM-1水平在治疗后12、24、48 h均低于常规组(P<0.01).CRRT组APAC HEII评分在治疗后48 h明显下降(P<0.01),而常规组未见明显改善(P>0.05).CRRT组30 d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20.45% vs 52.27%,P<0.01).结论 早期CRRT可降低尿KIM-1水平,改善脓毒症患者AKI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CP分级)与血清前胶原Ⅲ肽(PⅢ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272例病例入院后即检测血清PⅢ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G)等,此后每2月检测1次.按CP分级标准将病人分为A、B、C 3级.计算各级PⅢP值与正常人之间、各级之间、同一病人不同CP分级状态之间、同一病人同一CP分级不同时期之间的差异以及各级PⅢP值与有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追踪观察各级CP患者出现高PⅢP值者预后情况.结果A、B、C 3级PⅢP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3级之间PⅢP值也有明显差异;同一病人不同时期不同分级状态PⅢP值存在明显差异(P<0.01);各级中出现高PⅢP(>2u/ml)者半年内的死亡率(36.7%)明显高于PⅢP值<2u/ml者(8.52%)(P<0.01),即使是A级出现高PⅢP值者,预后也差.结论血清PⅢP值对肝硬化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同时对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及预后也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否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活性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数量以及增强糖皮质激素(GC)的疗效.方法 40例CADPD患者随机分为参芪组和激素组(每组各20例),参芪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滴,激素组静脉给予甲泼尼龙40mg.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浆皮质醇(F)的质量浓度,检测外周血混合白细胞GCR,同时检测肺功能,并同健康正常者作比较.结果 参芪组和激素组患者治疗前GCR数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激素组的GCR显著降低(P<0.05),参芪组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均降至正常水平(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后的活性GCR数量增多,血浆内源性F质量浓度升高,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在保护GCR的同时,还可改善皮质功能,提高内源性皮质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γδT细胞及其记忆表型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9例肺结核治疗前患者(治疗前组)、36例肺结核治疗3个月后患者(治疗后组)及28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γδT细胞及其记忆表型变化.结果 治疗前组外周血γδT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后组和对照组(P<0.01或0.05),CD45RA-CD27+γδT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后组和对照组(P<0.01),而CD45RA-CD27-γδT细胞高于治疗后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及其记忆表型转化可能与结核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各阶段尿微量白蛋白(A lb)和β2-微球蛋白(β2-M G)的水平变化,以尽早发现糖尿病肾病。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3例糖尿病患者病程3个阶段(<5a、5~10 a、>10 a)的尿微量A lb和β2-M G水平,并与36例健康者的A lb和β2-M G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尿微量A lb和β2-M G与健康者比较显著增高(P<0.01);但β2-M G只有在超过10 a这个阶段才有明显升高(P<0.01)。而尿A lb随着病程延长排出增加,当病程<5 a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病程5~10 a时明显增加(P<0.01),以后逐年增高。结论:检测尿中微量A lb含量水平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较佳指标,早期检测β2-M G水平则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格列美脲加二甲双胍(A组)、瑞格列奈加二甲双胍(B组)及单用二甲双胍(C组)治疗,起始剂量分别为2mg/d、1.5mg/d、750mg/d,服药后4周、8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结果治疗后3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和指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B两组治疗后FBG下降程序明显大于C组(P<0.01),但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脂、血肌苷、血尿酸及24h尿微量白蛋定量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人Ⅲ型前胶原肽(PⅢNP)联合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SB)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联合检测健康体检者50例及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162例血清中肝纤维化4项血清学指标HA、LN、CⅣ、PⅢNP及肝功能指标ALT、AST、ALB、SB的含量。计量资料总体均数差异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检验。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Ⅳ和PⅢNP,血清肝功能指标中ALT和AST在慢性肝炎变化的各个时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Ⅳ在中、重度肝炎及肝纤维化组中与肝功能指标有相关性(P0.05),血清PⅢNP在重度肝炎组与SB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Ⅳ和PⅢNP在轻度肝炎时即有显著升高,并且与慢性肝炎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CⅣ和PⅢNP与肝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联合血清肝功能指标将更有利于准确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