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甜味是与花生口感及风味高度相关的遗传性状,花生的甜味主要来源于花生籽仁中的蔗糖,蔗糖含量达到6%以上时,其口感及风味较好。因此,提高花生籽仁的蔗糖含量是改善花生口感及风味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迄今为止,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遗传分析未见报道。本研究以2组高、低花生籽仁蔗糖含量正反交组合,4个世代(P1、P2、F1和F2)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花生籽仁蔗糖含量受2对加性主基因+多基因控制,结合两组最优遗传模型均是E-0模型(MX2-ADI-AD)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是最优遗传模型。该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在以高花生籽仁蔗糖含量为母本的正交组合中表现较高(84.96%和83.00%),在以低花生籽仁蔗糖含量为母本的反交组合中主基因遗传率偏低(69.52%和60.32%);相反,多基因遗传率在正交组合中表现较低(14.87%和16.75%),在反交组合中表现较高(30.23%和39.25%),说明该性状有明显的母体效应。通过对花生F2 群体籽仁蔗糖含量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确定最适遗传模型并掌握其遗传规律,为高蔗糖含量花生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信息,为进一步进行QTL定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韩仲志  匡桂娟  刘元勇  严敏 《花生学报》2007,36(4):18-21,28
花生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本文采用基于彩色特征空间和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花生的品质进行了检测:用数码相机微距拍摄获得花生图像,中值滤波与提取边缘后,优选6个颜色特征和7个形态特征对花生进行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和形态特征相比,颜色特征能够更好的分辨不同品质和种类的花生,分辨率达到了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试验在鲁东地区典型棕壤花生田试验点(莱西望城、招远夏甸和招远齐山)进行,研究免耕、浅耕20 cm、深耕30 cm和深松30 cm不同耕作方式对花生锌吸收特征、土壤锌临界值的影响,以及锌吸收与花生产量、品质和土壤的关系。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深耕和深松处理花生植株总锌吸收量均高于免耕处理,根、茎叶和针壳中的锌吸收量均以深松处理最高,籽仁中锌吸收量以免耕处理最低;花生植株各器官锌积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籽仁茎叶针壳根,耕作措施提高了锌在籽仁中的分配比例,表现为深耕浅耕深松;花生籽仁锌吸收量与花生产量增加和品质提升显著正相关,花生籽仁每多吸收1 g/hm~2锌可增加产量48.76 kg/hm~2,含油量、蛋白质含量、蔗糖分别提高22.7、9.8和1.9 kg/hm~2;一元二次方程可较好地模拟土壤容重与花生根(p0.01)、茎叶(p0.01)及针壳锌吸收量(p0.05)间的关系,土壤容重临界值分别为1.31、1.34、1.33 g·cm~(-3)。综上,通过深耕等耕作措施可有效促进花生籽仁对锌吸收与分配比例,提高花生产量及籽仁品质。本研究结果为花生田锌营养合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O/L花生品种8130为材料对其籽仁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花生籽仁中,含有8种主要的脂肪酸,按含量高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花生烯酸;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油酸含量逐渐增多,其它脂肪酸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饱满籽仁中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占全部脂肪酸的80%以上。脂肪酸总量在籽仁发育前期增加迅速,然后缓慢增长,到籽仁成熟期又迅速增加,在收获期达到峰值,油酸亚油酸比值(O/L),随籽仁发育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饱满籽仁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
外源钙对盐碱土壤花生荚果生长及籽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外源钙对盐碱地花生荚果发育的影响,以花育25号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法研究施用外源钙肥CaO对盐碱土花生荚果发育动态、籽仁品质及产量的变化。CaO用量设置0kg/hm^2(Dck)、52.2kg/hm^2(DCa1)、104.55kg/hm^2(DCa2)、156.6kg/hm^2(DCa3)4个水平,并以非盐碱土空白为对照(Lck)。结果表明:盐碱土对花生荚果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DCa1、DCa2、DCa3处理均可促进盐碱土花生荚果与籽仁的生长发育,使籽仁膨大时间提前,其中以DCa3处理提高荚果干重、体积和籽仁干重的幅度最大,分别提高24.1%、15.5%和20.36%。施用外源钙降低了盐碱土花生籽仁蛋白质与亚油酸含量,提高了籽仁可溶性糖、脂肪、油酸含量与油酸亚油酸(O/L)比值。此外,外源钙的施用提高了盐碱土花生百果重、百仁重与出仁率从而提高了产量,以DCa3处理产量的增幅最大,达到43%。  相似文献   

6.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籽仁含油量是花生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快速高效的含油量检测方法,对加快高油花生品种选育意义重大。本研究选用高油亲本宇花14(含油量59.32%)与低油亲本LOP215(含油量48.97%)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建模材料,使用Thermo公司(美国)生产的Antaris II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对229份样品籽仁进行光谱采集,随后测定籽仁含油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构建花生籽仁含油量近红外定标模型,该模型的内部验证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 RMSECV)为0.885,相关系数R2=0.9147。选用未参与建模的21份花生材料对该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模型预测值和化学测定值的决定系数R2=0.9492,表明该模型可适用于花生籽仁含油量检测。利用该模型对宇花14与LOP215杂交后代群体进行筛选,获得含油量超过55%的优良株系21个,含油量低于48%的株系9个,可为花生高低含油量品种选育提供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7.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N、P、K、Ca肥不同用量对花生光合性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P、K、Ca肥可提高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对叶片光合性能的改善作用,N肥主要在前期、P肥在中后期、K肥和Ca肥前后期比较一致。施肥可明显提高花生荚果产量,且施N肥处理随施肥量的增加产量显著提高,施P、K、Ca肥处理以中等施肥量(P150、K300、Ca300)产量最高。施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花生籽仁脂肪、粗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改善花生籽仁品质。对花生籽仁品质的改善作用,P肥最大,其次是N和Ca肥,K肥的作用不明显,施K肥过多(K450)还会明显降低脂肪含量。施用Ca肥能提高花生籽仁中油酸亚油酸比值(O/L),K肥可提高花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8.
选用早熟型大花生品系365-1为试验材料,研究地膜覆盖、秸秆还田、免耕对夏直播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提高了籽仁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和花生单株结果数,降低了千克果数,并显著提高了产量。秸秆还田提高了籽仁的粗脂肪、蛋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和花生双仁果率、单果重,对提高产量有一定作用。免耕栽培对花生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不利。本试验条件下,秸秆还田结合地膜覆盖处理荚果产量最高,且花生籽仁的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有所提高;免耕秸秆覆盖栽培作为保护性耕作方式,较秸秆还田露地栽培增产4.71%,粗脂肪含量最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分析原理,对1995~1996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的产量结果(非平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花生籽仁产量的随机效应方差分量中,年份×试点互作方差分量最大,说明9个试点的产量表现在两年中很不一致。产量差异显著性表明,郑8506—A—4—1和濮花10号产量比对照增产达显著水平。根据回归参数及其置信区间判断,开83—3稳定性较好,郑86036—22—9、濮花10号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花生油中的α-亚麻酸含量在不同种质资源中存在着差异,与籽仁的不同发育时期也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RACE的方法,从萌发的花生子叶中克隆了一个参与花生α-亚麻酸合成的ω-3△15-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命名为AhFAD3A。利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比较分析了AhFAD3A和Ah FAD8基因在花生不同组织、籽仁发育不同阶段、萌发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AhFAD3A基因主要在花期的叶片组织和根部、籽仁形成期表达,在其它发育阶段该基因的表达量比较低,证实该基因的表达与花生籽仁中α-亚麻酸的形成呈正相关;AhFAD8基因在花生的整个生育阶段的绿色组织中表达、非光合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确定AhFAD3A基因的功能、表达调控及其与花生籽仁中α-亚麻酸形成的关系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精确量化不同产地烟叶在色域、底色和色差等烟叶颜色质量指标上的特征,采用L^*a^*b^*颜色空间表征方法对4个植烟区烤烟C3F烟叶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烤烟表面颜色具有明显差异,尤其色域和底色差异较大;(2)不同色域烟叶在颜色量化指标上有显著差异,烤烟C3F烟叶随着色域颜色加深,明度L^*和黄度b^*逐渐降低,红度a~*逐渐增大;(3)不同底色烟叶在颜色量化指标上有显著差异,微红底色烟叶明度L^*和黄度b^*较小;(4)烟叶叶面和叶背之间具有较大色差,色差值分布于5.10~8.67。烟叶叶尖与叶基色差分布值在0.50~4.16,叶基与叶中色差值分布于0.29~2.27。外观判断颜色结果与其对应的颜色值状态基本吻合,结合烟叶颜色值和外观评价能更精确地量化不同烟叶在色域、底色和色差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氮素是影响花生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传统凯氏定氮法测定步骤繁琐且需要时间较长,而无人 机遥感具有实时、灵活、低成本的特点,因此,为实现对花生氮含量的快速、无损、准确监测,本研究利用大疆精灵4 号无人机搭载的可见光相机,获取不同生育期的可见光影像,运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叶片数字图像彩色信息和叶 片氮含量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利用数字图像指标作为网络输入向量时,所构建模型的平均绝对偏差为1.5左 右,且以r、g、b(r=R/(R+G+B), g=G/(R+G+B), b=B/(R+G+B))和a, b, c (a=R+G, b=R+B, c=G+B)两种组合参数拟合效果最 好,平均绝对偏差为0.2左右,和真实值相差较小。通过检验发现,两种方法都能准确地预测出花生叶片氮含量,所 构建模型能快速、无损地测定花生植株的肥料状况。  相似文献   

13.
We can only use color numbers, color values and design to describe the color pattern of printed fabric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woven fabrics with yarn disposition and texture as pattern determinants. Since most printed fabrics contain many different patterns nowadays, we need more than words and simple methods to describe the color patterns. The complication in pattern identification has made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difficult and will have to be conducted manually. The automatic computer color separating system for printed fabric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uses unsupervised learning network to automatically separate printed colors. The system first uses color scanner to pick the image of the printed fabrics and stores it as digital image. Then, it uses wavelet transformation to minify the fabric image to reduce the calculation load of color separation and also reserve the printing structure and color distribution of the original image. It also uses LAB color model to acquire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the colors and the Self-Organizing Map Network (SOMN) to conduct color separation. According to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this system can rapidly and automatically complete color separation and identify repeating patterns for printed fabrics’ images.  相似文献   

14.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与面粉色泽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面粉色泽性状差别较大的16个不同品种(系)在山东省8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种植,分析了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和面粉色泽,以研究这些品质性状与面粉色泽的关系。结果表明,面粉R457白度与面粉色泽亮度(L^*值)、面粉色泽红度(α^*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面粉色泽黄度(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面粉色泽亮度(L^*值)和面粉色泽红度(α^*值)与面粉色泽黄度(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面粉R457白度和面粉色泽亮度(L^*值)均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硬度、面粉颗粒度、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面粉R457白度与出粉率呈显著负相关。籽粒硬度和蛋白质含量共同决定了面粉R457白度变异的81.9%。而面粉颗粒度、蛋白质含量和灰分含量共同决定了面粉色泽亮度(L^*值)变异的94.5%。面粉色泽红度(α^*值)与各面粉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面粉色泽黄度(b^*值)与籽粒硬度、面粉颗粒度、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硬度、出粉率和蛋白质含量可以解释面粉色泽黄度(b^*值)变异的75%  相似文献   

15.
高油酸花生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酸和亚油酸是花生种仁中的主要脂肪酸,其含量和比例是花生和花生油的重要品质指标,花生中的油酸含量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与普通花生相比,高油酸花生因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提高花生油酸含量、降低亚油酸含量(即提高油酸、亚油酸比值,O/L值) 是花生品质改良的重点,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育种途径改良花生脂肪酸成分及其含量,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增进营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着调控油酸含量的脂肪酸脱氢酶FAD2 基因的特点,高油酸花生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油酸含量的检测技术和高油酸花生育种的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中美两国高油酸花生育成的新品种以及对高油酸花生育种的现状,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彩叶观赏园艺植物羽衣甘蓝叶片呈现不同颜色的显微层次原因。[方法]通过切片法,利用显微成像技术,研究不同颜色部位的色素分布特点。[结果]羽衣甘蓝叶片色素分布具有区带性,不同区带色素叠加后使叶片呈现出不同叶色。[结论]为研究羽衣甘蓝叶片颜色变化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椰心叶甲对虚拟波长下不同颜色的选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重大入侵害虫椰心叶甲的最佳趋向颜色及其所对应的量化参数,应用Dan Bruton的虚拟波长与RGB值的函数关系进行相互转换,通过自制八面体装置测定椰心叶甲对不同颜色的选择性差异,确定其最佳趋向颜色、波长和RGB值。结果表明,椰心叶甲雌、雄成虫对不同颜色的选择率均存在差异,其中波长为580 nm的黄色(RGB值为255,255,0)对椰心叶甲的吸引力最高,其次为波长575 nm的黄绿色(RGB值为240,255,0),这为采用有色粘板技术监测和诱捕椰心叶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发酵程度祁红的多酚类物质氧化产物及其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发酵程度祁红茶黄素(TFS)及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因而导致祁红的汤色、乳色品质产生差异。对祁红乳色品质影响较大的是茶黄素(TF1)、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2)、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这三种茶黄素,它们与祁红乳色得分均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 0.854和0.952。  相似文献   

19.
建立防范出口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GMP设想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适当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可以减轻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因此对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本文通过对出口花生全过程可能造成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因素进行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监控措施和建议 ,提出建立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良好操作规范 ) ,以期最大限度从源头上预防花生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