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针对土地资源动态评价的数学模型[1],相应建立了土地利用长远规划的数学模型──模糊最优规划。并在对榆社县土地资源动态评价的基础上,利用本模型进行了两个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2.
WS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WS镇的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建立了一套符合该镇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和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WS镇城镇建设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分析了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交互作用对区域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并基于多目标分析方法,建立了水资源约束下的土地结构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出发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给出不同耗水条件下的供选方案,通过综合评价,选出一个最优方案,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四川省犍为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乐德  鲁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35-4737,4803
在阐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犍为县自然、社会经济状况,依据评价目标及原则,系统分析了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及相互关系。从生产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4个方面,建立了犍为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功效函数法,对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然后,用多目标加权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值,对犍为县土地资源1997~2004年利用水平进行了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多目标决策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目标决策技术是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结合神农架林区农用土地后备资源的规划,介绍了建立多目标决策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6.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构建了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制定并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单项指标的标志值,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模型,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以河北省为例,提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5个等级,对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提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水平为立足点,阐述了开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意义,提出了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建立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并进一步根据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特点,构建了一个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及亚指标层4个层次组成的指标体系,为在县域范围内开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津农业科学》2016,(11):80-84
为了更好地探索贵州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展方向,本文以南明区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为基础,从土地利用效率、规划执行情况和土地市场建设3个方面选取5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评价模型,进行南明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南明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较高,但存量挖潜不足,土地利用强度有待提高。分析提出通过规划引领控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盘活存量、建立长效机制等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建议,以期为贵州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从生产力性、稳定性、保护性、经济活力性和社会可接受性5个方面,建立了梧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时点综合评价法对梧州市1997~2004年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表明,梧州市土地利用处于弱可持续状态,并向可持续状态演变的趋势。运用"障碍度分析模型",找出了自然地质灾害成灾面积比例与程度、人口压力指数等主要影响梧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子,提出了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生态农业等解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河北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为政府审核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依据。【方法】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分值分别为97.77、45.48、100.00,评价总分值81.88,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利用类型。【建议】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土地监管长效机制;严格土地审批制度,逐步建立优扶劣汰的管理机制;优化产业格局,积极推动园区由起步型向成长型过渡;完善土地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保证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冯晓娟  臧德彦  王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91-17293
将土地客观配置经济规律融入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中,探寻适合中国土地管理实际需要的理论与方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用于乡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中,以加快对乡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的分析,提升中国土地资源规划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PGIS的山东省耕地变化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省级区域的耕地变化空间分析是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以山东省8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98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以MAPGIS6.0为工具,对山东省耕地变化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对进一步进行山东省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分析评价是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土地综合整治预期收益的体现,对于评价土地整治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社会效益、景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3个方面对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效益进行分析评价,该研究将对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效益有借鉴意义,评价结果可为定陶县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熵值法分析了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及其变化,采用相关系数指标、增量分析和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城市土地集约度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与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较低,在1998~2007年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逐步提高,经历了由粗放到一般集约的4个阶段;城市土地集约度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与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0.969、0.884、0.949、0.960;增量分析表明: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要工业用地减少833.28 hm2,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984.56、354.48、98.29、421.23 hm2;通过构建集约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关系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空间分析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机制研究是LUCC研究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机制,指出空间分析是研究LUCC机制的有效方法,然后着重论述了对地图的空间分析技术、空间统计分析、LUCC模型等空间分析方法在LUCC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并就存在的不足指出改进方向,以期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机制研究提出较明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黄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80-598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位山灌区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时间变化特征,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分析,把握位山灌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反映区域内土地资源的特点,为区域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及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居民点扩张形势十分严峻,研究其演变机制并进而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调控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关于农村居民点扩展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2001~2006年期间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动态演变过程揭示出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的程度甚为粗放,并且农村居民点用地区域分异特征明显。研究认为:应该对农村居民点进行适度挖潜使其集约利用,但在集约化利用过程中应分别采取不同的集约化措施,同时要统筹兼顾区域整体和各城镇农村居民点用地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县域不同作物土地综合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曲周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筛选和确定影响不同作物产量的评价指标,并对筛选的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和指标权重的量化,对影响与制约土地生产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土地评价及其分析得出:(1)同一因素对不同作物有不同的影响;(2)同一地块对不同作物生产力综合评价等级不尽相同;(3)按照土地适宜性、各类土地利用特点以及区位、经济因素,进行作物种植分区。  相似文献   

19.
从土地整理的背景入手,研究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HP),以广西南宁市横县3个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其进行评价,得到3个项目中的优选项目,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给出3个项目的优化方向,为县级土地整理项目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促进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林地的保护与建设问题,选取我国3大林区中林地面积占辖区比最高的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结合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聚类分析、核密度估计、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像元尺度的长时序林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15年,黑龙江、广西和云南的林地面积均为净减少,黑龙江省的净减少面积最大;2)该3省(自治区)的林地转化集中在林地和耕地、草地之间,在林地二级类型转化中,有林地的变化最为明显;3)该3省(自治区)林地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35年来均未发生较大波动,林地退化区域集中且范围较小;4)城镇化率和交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林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本研究为林地资源的监测、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