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揭示黑龙江西部寒地地区玉米栽培高产措施,以德美亚2号为材料,选取氮肥、磷肥、钾肥和种植密度四因素作为试验因素,按照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肥料配比和种植密度组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因素各单因子对子粒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且变化趋势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影响顺序为施氮肥种植密度施钾肥施磷肥,单位水平施入量引起边际产量的减少量为施磷肥种植密度施钾肥施氮肥;要获得≥12 723.8 kg·hm-2的产量,氮肥、磷肥、钾肥及种植密度的最优组合取值范围为:氮肥250.77~287.6 kg·hm-2,磷肥139.0~158.0 kg·hm-2,钾肥82.9~97.1 kg·hm-2,种植密度为79 800~85 200株·hm-2。  相似文献   

2.
密度和施肥量对玉米浙单724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密度和施肥量对玉米品种浙单724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处理组合为密度6.75万株·hm-2,施尿素579.0 kg·hm-2、过磷酸钙579.0 kg·hm-2和氯化钾385.5 kg·hm-2,小区(10.4 m2)产量达8.86 kg。  相似文献   

3.
氮磷肥对复播青贮玉米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不同氮磷肥处理对复播青贮玉米产量及其饲用品质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高产条件下,拔节期施氮肥可显著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和饲用品质,而施磷肥的效果不明显。拔节期施纯氮90kg·hm-2青贮玉米达到最高产量54972kg·hm-2,再增施氮肥量仅提高其品质;大口期施氮肥明显提高其饲用品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化控量等5项栽培因子对瓜套棉皮棉产量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效应,并进一步优化各栽培因子。结果表明,各因子对瓜套棉皮棉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施氮量、化控量、施钾量、密度和施磷量。密度与施氮量、密度与施磷量间交互效应达显著水平(P0.05),生产中应注意协调。频数分析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大于1 850 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密度2.68万~2.84万株·hm-2,施氮量(N)为211.95~229.32 kg·hm-2,施磷量(P2O5)为93.42~102.33kg·hm-2,施钾量(K2O)为222.03~247.14 kg·hm-2,化控量(25%助壮素)为410.97~450.49 m L·hm-2。  相似文献   

5.
以3个青贮高油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高油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下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品种与密度互作之间差异显著;龙育1号、高油169和高油115分别在7.0万株·hm-2~8.0万株·hm-2、7.0万株·hm-2和6.0万株·hm-2下作为优质青贮高油玉米可在黑龙江省种植推广,青贮高油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品种之间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杂交种边单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其最佳栽培密度和适宜的施氮量.结果表明:边单3号是一个产量潜力较高、耐密能力中等的品种,最适密度达到7万株·hm<'-2>,最佳施氮量为180 kg·hm-2.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齐齐哈尔地区春玉米高产栽培,于2020-2021年进行两年田间试验,以玉米新品种嫩单23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氮量,即0(N0)、120 kg·hm-2(N1)、240 kg·hm-2(N2)、360 kg·hm-2(N3);3个种植密度,即52500株·hm-2(M1)、60000株·hm-2(M2)和6750...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定毕薯5号高产栽培技术,以毕薯5号为材料,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实施不同种植密度以及氮、磷、钾施用量影响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栽培因子影响马铃薯单株产量的顺序为密度磷肥钾肥氮肥,影响马铃薯单株结薯数的顺序为密度钾肥磷肥氮肥,影响马铃薯商品薯率的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密度。当密度为54 485.40株·hm-2,施氮肥459.34kg·hm-2、磷肥590.09kg·hm-2、钾肥454.08kg·hm-2时,可获得最高单株产量为718g;当密度为34 434.60株·hm-2,施氮肥432.18kg·hm-2、磷肥735.08kg·hm-2、钾肥286.98kg·hm-2时,可获得最多单株结薯数为14.8个;当密度为58 527.90株·hm-2,施氮肥1 011.48kg·hm-2、磷肥2 614.89kg·hm-2、钾肥437.60kg·hm-2时,可获得最高商品薯率为71.18%。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以龙香稻2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龙香稻2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推迟1~2d。种植密度小处理比密度大处理生育期延迟2~4d;密度和氮肥对水稻有效分蘖数有直接影响,低密度条件下(15.00万穴·hm-2)适当施用氮肥可促进大量分蘖而提高有效分蘖;密度和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有效分蘖数和穗粒数实现;龙香稻2号的最佳氮肥和密度配比方案为:密度16.67万穴·hm-2,尿素160kg·hm-2,产量为8 001kg·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密度对部分早熟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对黑龙江省种植的10个早熟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平均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品种与密度互作产量差异显著;各品种最高产量密度不同,众德331、绥玉10和绥玉7为5.0~5.5万株·hm-2,绿单1、东农254、登海19、绿单2为7.0~7.5万株·hm-2,哲单37、登海20和德美亚1号为7.5~8.0万株·hm-2;最佳密度下平均单产最高的品种为德美亚1号和东农254.试验结果对我国北方早熟玉米生产中优良品种适宜密度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High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6):348-352
  相似文献   

12.
大豆高油品种黑农41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9个试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油大豆品种黑农41不同处理组合效果差异显著。窄行密植处理组合多数优于垄作处理,不同窄行密植处理组合差异显著,具有增产、提高油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以窄行处理组合3效果最好,基本模式为行距28cm、保苗36万株/hm2、施磷酸二铵50kg/hm2、尿素5kg/hm2、生物钾15kg/hm2,获得产量4085.8kg/hm2,增加经济效益2580.9元/hm2,为黑农41高产优质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的最佳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品种区试结果和示范推广的栽培研究为依据,阐述了鄂棉15的生育特点、高产的产量结构及农艺指标,从而论述了棉花“选用良种、两膜栽培、合理密植、巧肥精管、全程化调”为主要内容的“两高一优”栽培策略,建立了当前棉花大田生产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特点,因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培育壮秧、农艺与农机融合等方面总结高标准农田水稻机插秧高产高效关键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插秧普及率,达到补短板促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长丰县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长丰县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育秧、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长丰县水稻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师树旺 《北京农业》2011,(12):26-27
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特点,因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High Polymers     
  相似文献   

19.
大西洋马铃薯是薯片加工型品种,根据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大西洋马铃薯作物特性,从品种习性、种薯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技术,以利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0.
合理施肥是高油大豆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实际操作中可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平衡施肥、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的原则进行施肥[1].还应根据大豆的需肥特性和根系的活动范围,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和耕作方式,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改善大豆品质[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