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正>长根菇别名小奥德蘑、大毛草菌,属中温型菌类,是北温带常见的一种土生的木腐菌。近几年人们对长根菇的喜爱渐增,为此笔者进行了长根菇栽培试验,主要研究广西桂中地区长根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广西桂中地区长根菇的栽培可分为春栽和秋栽。春栽于2~3月制作料袋,4~6月进入出菇管理。秋栽于7~8月制作料袋,9~10月进入出菇管理。  相似文献   

2.
圈白蘑是长白山特产,呈圆圈形簇生,故叫圈白蘑,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每亩栽1万袋可产干菇500kg左右。 一、栽培季节 7月下旬至8月下旬栽,9月即可采菇,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5月即可采菇,可连续采收3-4茬。  相似文献   

3.
利用草菇棉籽壳废料栽培鸡腿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行了草菇棉籽壳废料 5个培养基配方栽培鸡腿蘑试验。结果表明 :鸡腿蘑培养料中草菇棉籽壳废料添加量为 3 0 %~5 0 %时 ,菌丝长满料袋时间较短 (18~ 19d) ,现蕾时间较早 (3 7d) ,出菇产量较高 (生物学效率为 73 .4%~ 77.3 % ) ,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4.
1栽培季节安排 白灵菇从母种制原种要40~60天,栽培袋接种后到出菇需要150天以上.由于白灵菇菌丝长满菌袋以后,并不能立即出菇,需要有一定时间生理成熟后才能出菇,所以生产季节要提前.生产时间安排是4~5月制原种,6~7月接栽培种,11~12月份出菇.在温度上应掌握出现8℃以下低温的月份,倒推5个月(150天)即为正常制作菇袋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正>该模式适合河北省东北部栗蘑产区。中棚栗蘑一般4月中旬脱袋入土栽培,5月下旬出第一潮菇,较遮荫小拱棚可提前15~20 d上市,出菇期可一直延长至10月上旬,折合亩产鲜栗蘑2 500~3 000 kg,亩效益在3万元以上。1蔬菜设施类型及结构中棚为钢筋骨架结构,建造时间2013年,跨度4.2 m,脊高1.8 m,棚长25 m,东西走向,棚上覆盖双层遮阳网,单栋建造成本0.4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 袋栽与脱袋阳畦结合栽培,杏鲍菇产量明显提高。技术如下: 1 袋式栽培常规出菇 1.1 栽培季节。杏鲍菇菌丝生长最佳温度为22℃~25℃,原基形成适宜温度为12℃~15℃,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为12℃~16℃。一般安排在8月下旬~9月底进行装袋接种,10~11月份出菇。  相似文献   

7.
引进9个双孢蘑菇新品种,在温控菇房中对其进行品比试验,综合比较菌丝长势、产量、菇质等,以期筛选出适宜在温控菇房栽培的新品种.结果显示,在温控菇房中各菌株表现存在较大差异.HK和褔蘑52走菌速度相对最快,褔蘑52、褔蘑58和HK原基形成速度最快,褔蘑52、褔蘑58、HK、A15抗褐变能力好,HK、W192、褔蘑38和褔蘑...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正阳县铜钟镇小李村残疾农妇涂艳霞,身残意志坚,刻苦钻研菇棚栽培食用菌技术,在近500平方米的双孢菇大棚内栽培了1.2万袋平菇.1万袋香菇、0.5万袋金针菇,经过精心管理,普遍长势喜人.去冬今春,她依靠用菌收入超过2万元,周围的乡亲们都夸奖她"菇棚长出摇钱树".  相似文献   

9.
栽培季节鸡腿蘑属中高温型菇类,为草腐土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0~35℃,最适20~30℃;子实体发育温度8~30℃,最适16~22℃。温度极大地影响鸡腿蘑的生物转化率,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安排栽培季节,多数地方以秋栽为主,即5~8月制种,9月下旬至11月出菇,第二年4~6月仍可出菇。也可春栽,即1~2月制种,4~6月出菇。  相似文献   

10.
李强  张继春 《北京农业》2002,(10):21-21
香菇出菇期长,经秋冬春三季,约10个月.一般8~9月接种,11~12月出菇,12月份以前生长的香菇叫秋菇.香菇菌袋栽培,秋季管理十分重要.其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香菇出菇期较长,历经秋冬春3个季节,约10个月.一般8~9月接种,11~12月出菇,12月以前生长的香菇叫秋菇.菌袋高产栽培香菇,秋季管理十分重要.其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方芳 《当代农业》2001,(7):20-21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菇类,在江苏省气候条件下,一般只能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制栽培袋,12月底至翌年2月出菇。金针菇反季节栽培,就是在低温季节制栽培袋,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出菇,就我省而言,可于2月制栽培袋培养,3~4月出菇。  相似文献   

13.
方芳 《农家致富》2001,(7):20-21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菇类,在江苏省气候条件下,一般只能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制栽培袋,12月底至翌年2月出菇。金针菇反季节栽培,就是在低温季节制栽培袋,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出菇,就我省而言,可于2月制栽培袋培养,3~4月出菇:  相似文献   

14.
丽水地区是香菇栽培的主产区,据1997年统计数字显示,全区袋栽香菇达6亿袋,而菌棒制作的成品率一般春季栽培为90%~95%,秋季栽培仅为70%~80%,留下的香菇废料数量惊人.如何变废为宝,使香菇废料得到再利用,我们从1997年起着手这方面的开发利用和研究工作.通过几年的栽培实践,摸索出一套利用香菇废料栽培鸡腿蘑的高产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以供鸡腿蘑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阿魏菇质地细嫩,鲜美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销售价格较高,是近几年来开发推广栽培的珍稀食用菌.我们在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进行阿魏菇栽培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阿魏菇出菇温度为10~20℃,一般在春秋季栽培.根据阿魏菇的出菇温度和民乐县的气候条件,我县一般在6月上旬制母种,6月中旬制原种,7月下旬制栽培种,9月上旬制栽培袋,9月中旬至10月发菌,11~12月出菇.  相似文献   

16.
荆蘑是本所2000年从三明市荆西镇的野生巨大口蘑子实体经过分离、驯化、选育的新菌株。2002年开始从试验性栽培转入中试栽培阶段。经过2003年一定规模的栽培验证结果表明,荆蘑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合高温季节栽培等特点;选用棉籽壳、稻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先堆积发酵,熟料袋栽工艺,其出菇整齐、产量高、朵型好。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证明该工艺经济实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现将中试栽培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栽培季节安排 白灵菇从母种制原种要40~60天,栽培袋接种后到出菇需要150天以上。由于白灵菇菌丝长满菌袋以后,并不能立即出菇,需要有一定时间生理成熟后才能出菇,所以牛产季节要提前。生产时间安排是4~5月制原种,6~7月接栽培种,11~12月份出菇。在温度上应掌握出现8℃以下低温的月份,倒推5个月(150天)即为正常制作菇袋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特大袋姬松茸栽培新技术,是采用7千克装的方形袋,室内发菌棚内出菇的二场制方式.每个菌袋是一个独立的生长区域,即便发生杂菌或出现异常,可单独处理,不必顾虑杂菌的传染.其出菇快,菇潮齐集,大大缩短了栽培周期.  相似文献   

19.
松乳菇属红菇科乳菇属,又名美味松乳菇、松树蘑、松菌,是一种深受欢迎的美味食用菌.该菇人工栽培难度大.笔者通过多年潜心研究,摸索出一套人工驯化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20.
白灵菇又名白阿魏菇,营养丰富,是一种珍稀的天然保健食品。其栽培技术简易,周期短,适度性强,是近年来新开发珍稀食用菌。洋洋乡于2000年引进白灵菇在大圪、后山等村进行栽培试种,当时因不熟悉其生长习性,于春季开始栽培,夏季出菇温度太高导致失败,菇农损失惨重,第二年推迟栽培季节,于八月接菌,新年出菇后,取得成功,获得很好效益,这两年栽培量都达到50万袋,鲜菇产量达10多吨,远销广州、深圳等地,深受消费者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