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 spotted fever grouprickellsia,SFGR)是引起斑点热 ( spotted fever,SF)的一组病原体。斑点热是一种新发现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 ,危害特别严重。该病主要通过蜱螨的吸血活动在人和动物间传播 ,人被携带有 SFGR的蜱、螨叮咬而感染 ,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局部  相似文献   

2.
嗜群血蜱属硬蜱科血蜱属嗜群血蜱 ( H .concin-na Koch) ,为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体外寄生虫 ,以吸血为生 ,因为该虫与病原微生物是共生关系 ,是森林脑炎、蜱媒斑点热、野兔热、布鲁氏菌病等多种人畜共患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同时可致蜱传蜱瘫症 ;据《兽医大学学报》1 990 ( 1 )  相似文献   

3.
动物莱姆病     
莱姆病(Lyme disease LD)是由蜱叮咬传播的一种动物源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新发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1975年Strer在美国康涅狄克州莱姆镇从一些“少年红斑性关节炎”的儿童中发现了蜱传螺旋体感染性人畜共患病。1977年耶鲁大学的学者描述了该病的全部临床表现,1980年将该病命名为莱姆病。  相似文献   

4.
<正>蜱类是危害极大的体外寄生虫,是一些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严重威胁人畜健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蜱是陆地脊椎动物的专性、非永久性体外寄生虫[1],全世界有899种,中国已描述定名119种[2],蜱在吸食血液的同时还传播各种病原体,引起多种疾病(如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蜱媒斑疹热、莱姆病及蜱瘫等),同时由于多数蜱类可以更换宿主,而且有些病原体可以长期保存在蜱的体内甚至可以传代,因此扩大了疾  相似文献   

5.
1兔疏螺旋体病 疏螺旋体病亦称莱姆病,是由经蜱传播的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以叮咬性皮损、发热、心肌炎、脑炎和关节肿胀疼痛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人畜共患疾病是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和感染的疾病,即由共同病原引起,在流行病学上有相互关联的人和脊椎动物的疾病。人畜共患传染病绝大部分以动物作为传染源。1常见人畜共患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蚊子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和马感染后可发生严重的脑炎,公猪受感染后睾丸肿大,母猪感染后流产和死产,人感染该病的大多数为儿童。该病发病突然,最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呕吐以及惊厥等。  相似文献   

7.
奶牛蜱病是指寄生在奶牛体表或体内的节肢动物所引起的吸血性外寄生虫疾病,临床上一般造成奶牛厌食,体重减轻,代谢障碍及蜱瘫痪等危害,而且由于蜱传播的疾病较多。传播多种人畜共患病和畜间传染病,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造成更严重的间接危害。  相似文献   

8.
<正>蜱寄生是指蜱寄生在人和多种动物外表皮毛上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体外寄生虫病,以往蜱寄生在牛皮肤上比较常见,故蜱又俗称牛蜱、草爬子,目前已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而在我国广泛分布。蜱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莱姆病     
莱姆病(Lyme disease,LD)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种以蜱作传播媒介,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e,Bb)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新型人畜共患蜱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这种疾病。1人畜共患蜱媒性疾病流行病学1.1发病特点美国、斯洛维尼亚、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及韩国等均有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国发生的几率较大,尤其是现代人们非常喜欢饲养宠物的条件下,人畜共患传染病发生的现象更是有增无减.通过分析原因,加强屠宰产品和动物性食品的卫生检验对控制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肉品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1流行特点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寄生于人、畜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特征。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多发于炎热、潮湿的夏季,蚊蝇、蜱、猪虱、疥螨等吸血昆虫可传播本病,污染的针头、配种器具也可传播。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及其防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各种生物学因素、自然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加剧了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传播与流行,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导致了诸多的社会问题.面对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挑战,人类应重新认识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影响,提高警惕,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本文就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严重威胁、影响因素和预防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蜱在吸食动物血液的同时可传播多种病原体,引发重要的人兽共患蜱传病,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发病率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广东省特殊的气候、地理资源环境和饮食习惯不但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增加了人与动物接触的机会,为新的蜱种和蜱媒病传播提供了方便。目前广东省分布流行的蜱种主要涉及6属21种,已经证实存在的蜱传病有莱姆病、Q 热、北亚蜱传斑点热和人粒细胞无形体。论文就广东省蜱的种类分布以及蜱传病的流行概况做一综述,为广东省蜱传病的防控措施制定及传播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现代医学所认知的1145种人类传染病中,有62%的病种来源于动物.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89种,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有90种.近些年新出现的40多种新病毒,其中大部分是新病毒,而且是人畜共患或起源于动物的新病毒.一些原有人畜共患或起源于动物的病毒病,也出现了新流行.更可怕的是,这些新病原越来越呈现出"人畜共患"或"人禽共患",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就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而传播这些病原的起源就是病死动物的尸体.  相似文献   

16.
欧洲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来源与流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全世界呈多发趋势,原有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没有减少,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又不断发生。在近30年中,已经确  相似文献   

17.
狂犬病是一个古老的、可预防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多种温血动物均可感染、带毒。狂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外伤接触感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也是其重要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8.
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原性疾病的媒介,主要寄主是牛,也能寄生于羊、马、驴、猪、犬、猫和野兔等动物,有时也侵袭人。有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蜱体内不仅能发育繁殖,  相似文献   

19.
1.什么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凡是以动物为传染源,由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统称为"人畜共患传染病"。这类病有许多种,如以鼠类等啮齿动物为传染源的流行性出血热、鼠咬热等;以狗、猫、狼等肉食动物为传染  相似文献   

20.
人畜共患病是指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疾病的总称。据有关文献记载,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另有100种以上的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类。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性动物病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89种,已知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