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营养性添加剂氨基酸添加剂主要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赖氨酸是猪饲料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豆饼、粕饲料都富含赖氨酸,而植物蛋白质饲料的赖氨酸含量较低,在缺乏动物性蛋白的饲料和豆饼、粕饲料中必须加赖氨酸平衡饲料中氨基酸的营养,以提高饲养效果。我国的蛋白质饲料绝大多数为植物蛋白饲料,缺乏蛋氨酸,添加适量的蛋氨酸,可以平衡饲料的营养水平,促进猪的生长和减少猪的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2.
赖氨酸是单胃动物最易缺乏的一种氨基酸,如果要满足家畜对赖氨酸的需要,使用天然饲料平衡日粮时,就要消耗大量很有价值的大豆油粕饲料。为了寻找合成赖氨酸制剂,并研究其使用效果,我们进行了本项工作。试验选择富含赖氨酸的杂交玉米 TA480Л和赖氨酸的生物合成制剂——结晶赖氨酸,以及工业用赖氨酸来代替缺乏赖氨酸的大豆油粕,对肥育仔猪进行饲喂,配合饲料组成及赖氨酸使用情况见表1。为了研究不同形式赖氨酸替代大豆油粕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24只去盲肠和未去盲肠健康公鸡,测定了花生粕、胡麻粕和芝麻粕的氨基酸消化率。结果表明:去盲肠鸡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显著高于未去盲肠鸡(P<0.05);在花生粕中,胱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AAD未去盲肠鸡显著高于去盲肠鸡(P<0.05);在胡麻粕和芝麻粕中,除酪氨酸和脯氨酸外,其它各种氨基酸及16种氨基酸总和的AAAD和TAAD未去盲肠鸡显著高于去盲肠鸡(P<0.05)。鸡盲肠微生物对内源及饲料中未消化蛋白质、多肽及氨基酸具有分解作用,干扰饲料AAAD和TAAD测定。对于不易消化、氨基酸含量相对不平衡的低品质蛋白质饲料干扰尤其严重。在测定的3种饼粕中,花生粕氨基酸消化率最高,胡麻粕次之。过度热处理的芝麻粕氨基酸平均消化率为47.3%,赖氨酸消化率为21.7%。  相似文献   

4.
关于按可利用氨基酸设计家禽饲料配方的初步建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单胃动物对不同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率有很大差异。例如鸡对豆粕、米糠和棉仁粕中赖氨酸的真消化率分别约为90%、75%和65%。因此,在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确定动物营养需要和设计饲料配方时,以可利用氨基酸为指标比用氨基酸的分析含量作指标更为合理。据美国中央大豆公司提供的资料,用日粮赖氨酸分析含量为指标预测猪日增重的准确性,生长期为67%,肥育期为53%。当用可利用赖氨酸为指标时,相应的准确性为85%和87%。按可利用氨基酸设计饲料配方还可以节约蛋白质饲料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很多试验表明,当可利用赖氨酸和含硫…  相似文献   

5.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7.01±0.05)g的青鱼为研究对象,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以含40%豆粕的饲料作为豆粕对照饲料,含41%棉籽粕的饲料作为高棉籽粕饲料,并在高棉籽粕饲料中分别用0.342%的晶体赖氨酸(有效含量79%)、0.115%的七水硫酸亚铁以及0.342%的晶体赖氨酸+0.115%的七水硫酸亚铁等量替代面粉,以研究高棉籽粕饲料中补充赖氨酸和铁对青鱼幼鱼生长、免疫力及组织中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豆粕对照组相比,高棉籽粕组青鱼的特定生长率、血液红细胞数量以及血清补体4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同时肝脏游离棉酚累积,但在高棉籽粕饲料中同时补充铁与赖氨酸可显著提高青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血液红细胞数量(P<0.05),并与豆粕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高棉籽粕饲料中补充铁可显著提高青鱼血清补体4含量(P<0.05),补充赖氨酸或铁可显著提高血清溶菌酶活力(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P<0.05),且单一补充铁时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与豆粕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高棉籽粕饲料中补充铁可显著降低肌肉和肝脏中游离棉酚含量(P<0.05),补充赖氨酸可显著升高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由结果可知,高棉籽粕饲料中补充铁和赖氨酸能促进青鱼幼鱼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肌肉和肝脏中游离棉酚含量,同时补充铁和赖氨酸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禾本科谷物是畜禽日粮的主要成分,但其粗蛋白含量较低,而且氨基酸成分不全,其中缺乏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Clausen H,,1963;Rerat A.,1965)。利用豆类、油饼和动物性饲料,在很大程度上可弥补禾本科谷物的这一缺陷,但在实践中,猪禽日粮仍常常缺乏赖氨酸、蛋氨酸,特别是色氨酸。补充适量的合成氨基酸,是平衡日粮中氨基酸成分的方  相似文献   

7.
<正>1赖氨酸猪赖氨酸的需要量一直是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这主要是因为赖氨酸常常是谷物类饲料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需要量是建立猪理想蛋白模型的基础,机体不能合成赖氨酸,且脱氨基后赖氨酸不能更新复原,也不能被任何一种类似的氨基酸所代替,所以,赖氨酸是猪饲料中最易缺乏的氨基酸之一。在对理想蛋白质的研究中,赖氨酸的研究是研究理想蛋白质的基础和平台,要想充分了解猪营养中理想蛋白质,就必须对猪营养中不同阶段的赖氨酸需  相似文献   

8.
饲料配制技术和营养学的进步使棉籽粕、菜籽粕和葵籽粕等杂粕越来越多地用于家禽饲料 ,但因迄今尚未找到棉籽粕、菜籽粕脱毒的有效方法 ,其在家禽饲料中的用量仍然必须控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据报道 ,葵籽粕作为家禽的蛋白质饲料原料 ,除绿缘酸被认为可能影响家禽生长外 ,是目前唯一未发现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饼粕蛋白饲料。葵籽粕的氨基酸平衡性较好 (除赖氨酸外 ) ,氨基酸利用率与豆粕相当 ,高于棉籽粕、菜籽粕等杂粕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丰富。其营养缺陷是赖氨酸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 ,采用改善措施后 ,葵籽…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2月,在主要饲料原料价格环比中,除麦麸增长外,玉米、豆粕、棉粕、菜粕、进口鱼粉均呈现下降,在维生素类产品价格环比中,VA、VD、VE下降;氨基酸类产品产品价格环比中,98.5%赖氨酸、65%赖氨酸、液体蛋氨酸、固体蛋氨酸均呈现下降;矿物质类产品中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价格增长。饲料产品价格环比中,5%肉大鸡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持平外,其他产品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体消化率方法测定草鱼肠道对鱼粉、豆粕、菜粕、棉粕的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 66%、 56%、 37%、 50%.在酶水解过程中氨基酸的生成量逐渐增加;以生成的氨基酸量占饲料量的百分比表示氨基酸生成效率,以鱼粉最高,其次为豆粕 (为鱼粉的 92% )、棉粕 (为鱼粉的 80% )和菜粕 (为鱼粉的 62% ),在水解 7h时鱼粉、豆粕、菜粕、棉粕的氨基酸生成效率分别为 54.08%、 49.91%、 33.76%、 43.52%.采用肠道离体灌注试验系统和方法测定了草鱼肠道对 4种饲料蛋白质酶水解液中氨基酸的吸收转运速度,以鱼粉最高,为 0.45mg/min,其次为豆粕 0.36mg/min、棉粕 0.30mg/min,最低为菜粕 0.26mg/min.如果以单位时间内肠道对氨基酸的吸收转运量占流过肠道内的氨基酸量的比例表示肠道对氨基酸吸收效率,结果为草鱼肠道对 4种蛋白质饲料水解液氨基酸的吸收转运效率无显著性的差异.上述结果初步表明草鱼肠道对 4种饲料蛋白质的氨基酸消化效率有较大差异,但对其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的吸收效率并无显著性差异,肠道对氨基酸的吸收效率可能不受饲料种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鸡鸭对饲料氨基酸利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鸡和鸭对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的差异,为合理配制鸭饲料提供必要参考。选用18周龄健康、体重约为(2.6±0.20)kg的海兰褐佳蛋公鸡和北京Z系公鸭各48只。以Sibbald“真代谢能(TME)”法测定公鸡和公鸭常用谷物(玉米、稻谷、小麦和麸皮)、饼粕(豆粕、棉粕、花生粕)两大类7种常用饲料的氨基酸消化率,每种饲料各用8只禽来测定,每只禽为1个重复。结果显示:(1)豆粕、花生粕、玉米、水稻和小麦的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total amino acid apparent digestibility,TAAAD),鸭的测定值都比鸡显著高(P<0.05),鸭对棉粕、麸皮的TAAAD极显著高于鸡(P<0.01),在同一种饲料中,大多数氨基酸表观消化率(amino acid apparent digestibility,AAAD)鸭测定值明显高于鸡的;(2)鸡和鸭内源总氨基酸排泄量分别为478.31和941.34 mg/48 h,差异极显著(P<0.01),单个氨基酸排泄总量鸭都极显著高于鸡(P<0.01);(3)7种饲料总氨基酸真消化率(total amino acid true digesti-bility,TTAAD)鸭的测定值都高于鸡(P<0.01),同一种饲料中,大多数氨基酸真消化率(amino acid true digestibil-ity,TAAD)鸭的测定值显著高于鸡。以上结果表明,鸡和鸭对饲料氨基酸消化率存在显著差异,在所测定的7种植物饲料中大多数AAAD和TAAD测定值都是鸭比鸡高,目前以鸡测定各种饲料氨基酸消化率不适宜鸭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1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豆饼(粕)中含粗蛋白质40%-45%,矿物质、维生素的营养水平与谷实类大致相似,且适口性好,经加热处理的豆饼(粕)是鸡最好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一般在饲粮中用量可占10%-30%。虽然豆饼中赖氨酸含量比较高,但缺乏蛋氨酸,故与其他饼粕类或鱼粉配合使用,或在以豆饼为主要蛋白质饲料的无鱼粉饲粮中加入一定量合成氨基酸,试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育成牛添加钾(K)和提高粗蛋白质(CP)含量对牛血浆中赖氨酸浓度和饲养效果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425公斤的牛共72头,对照组以83.7%玉米和15.0%花生壳等为主组成的饲料,饲料(干物质) 粗蛋白质9.7%,钾 0.55%。在对照组饲料中加1%氯化钾(KCL)加工成高钾饲料(1.10%)和配入6%棉籽粕加工成11.8%粗蛋白质饲料,同时,既添加氯化钾又配入棉籽粕共4种饲料。结果表明,饲喂试验第28日,分析测定饲料中钾和粗蛋白质对血浆中赖氨酸浓度有影响,到第56日尤为明显。如果单纯添加钾明显降低了血浆中赖氨酸浓度,但提高粗蛋白质后,则能明显提高赖氨酸浓度。表明饲料中钾和粗蛋白质含量对牛血浆中赖氨酸浓度有协同作用。配入棉粕提高了牛的饲料采食量。 (《河南畜牧兽医》2000年11期)  相似文献   

14.
1原因引起家禽蛋白质与氨基酸缺乏,总的来说是由于家禽摄入蛋白质不足或消耗过多,以及1种或某几种氨基酸不足而造成。饲料中的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含量不足,是最常见的原因。家禽常用饲料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有较大差异,在谷物和糠麸类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较少,营养价值不完善,尤其缺少蛋氨酸和赖氨酸,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饲料经瘤胃培养和小肠酶降解后的氨基酸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3头瘘管牛用尼龙袋法测定鱼粉、菜籽粕、棉仁粕和胡麻粕经瘤胃培养后和小肠酶降解后的氨基酸模型。经瘤胃培养后 ,饲料中的 3种支链氨基酸和苯丙氨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增加 ,其它氨基酸基本保持原样中的比例。瘤胃培养 2 4h未降解残渣用小肠复合酶处理 ,胱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及精氨酸在氨基酸模型中的比例增加。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比例下降 ,其它氨基酸基本保持处理前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1病因分析 家禽饲料中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过低。一般家禽平日的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差异很大,比如谷物和糠麸类的饲料中蛋白质少,营养价值低,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少,但动物性蛋白饲料中就有较高的蛋白质,并且含有种类完善的氨基酸。若家禽采食的饲料较单一或者配比不当,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缺少时间很长,那么家禽的体内就会缺少蛋白质和氨基酸。  相似文献   

17.
黄炎坤 《饲料工业》1995,16(1):42-43
葵花籽粕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葵花籽粕中含有36%~40%的粗蛋白,在家畜饲养中常用作蛋白质补充料,也可用于家禽饲料。与豆粕相比,葵花籽粕中的赖氨酸含量明显偏低,因此,在家禽饲料中用量超过5%时必需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添加蛋氨酸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葵花籽粕...  相似文献   

18.
充分供给家畜全价配合饲料是畜牧业集约化的最重要条件。许多国家配合饲料中谷物占30—60%,其余为非谷物原料。美国在畜牧业尤其在肉鸡业和养猪业中利用大豆油粕的经验,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得到广泛重视。日本也广泛利用大豆油粕生产配合饲料。大豆油粕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1984年美国生产大豆5060万吨。  相似文献   

19.
在储存过程中,霉菌是导致谷物中脂肪腐败的主要原因,一般说来,脂肪的腐败比蛋白质和糖类更为迅速。玉米因生长不同的霉菌,估计其代谢能的损失为5~25%。由于蛋白质水解反应过程非常缓慢,所以通常只有在饲料变质的后期才能测出氨基酸的分解产物。霉菌的生长可使饲料中所有的氨基酸含量减少,而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减少比其它氨基酸更加剧烈。这样,就使饲料蛋白质价值下降。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是家禽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现知已有20多种不同氨基酸,其中有10种左右氨基酸属必需氨基酸,在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又属非常重要的限制性氨基酸,如果缺少它,就会降低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率。所以,赖氨酸也可称之为蛋白质饲料的营养强化剂;在全价饲料的生产中,赖氨酸尤其是不可缺少的成分。现在,猪、禽饲养量大增,对全价配合饲料的需要量也剧增,赖氨酸随着也供不应求。上海滨海赖氨酸厂属于上海菜篮子配套工程保障体系,为满足养殖业对赖氨酸的需求,在上海工业微生物所和上海味精厂的支持下,已生产出质量接近于进口产品、纯度达98.50%的L—赖氨酸盐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