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作为农业大市,平顶山市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有何创举和作为?经过近几年的部署和流转后,农村土地流转是否还热情依旧?农村土地流转是否出现了新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站组织人员对该市的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土地流转现状平顶山市耕地面积131.3万hm2,总人口498.5万人,农业人口388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共6.18万hm2,66.7hm2以上连片种植的68个,农村土地流转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土地流转主要做法(一)完善政策、加强宣传,引导土地流转市里出台了《平顶山市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5个县(市)也相继出台了土地流转《实施意见》,明确了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发育、完善和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为规范我市农村土地(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我市在市级设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办公室,在全市20个乡镇分别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面展开了农村土地(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各项工作。1河间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截止2015年6月底,全市流转耕地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7.4%,涉及农户10.2万户,占总农户的60%。耕地流转的方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16,(11)
正为加强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工作指导,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农业部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及相关政策,制定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行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第一条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内,进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的,适用本规范。本规范所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是指为农村土地经营权依法流转交易提供服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1):154-15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在对明月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明月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明月镇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一、当前河南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状2014年6月17日,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发布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14.4万hm2,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3%。此外,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于4月中旬在全省17个省辖市40个县(市、区)的120个乡镇中,抽选了600户农户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问卷式调查:2010年参与土地流转的有97户,流转面积31.85hm2;  相似文献   

6.
刘四林 《现代农业》2011,(11):50-50
为摸清鹤岗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办法、新举措.对全市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进行了广泛深人地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就是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给第三方经营。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周口市农村面积较大,情况比较复杂,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土地规模化流转方式不够科学,流转过程中困难多  相似文献   

8.
关于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为摸清鹤岗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办法、新举措,对全市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廊坊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颖 《河北农业》2009,(12):39-40
2009年,廊坊市政府把建立县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管理和服务,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工作重点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推动这项工作开展,廊坊市农业局组织各县(市、区)对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一、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调查显示,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44.97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8.85%。从土地流转的形式看,廊坊市农村的土地流转主要有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  相似文献   

10.
互助县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代雁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384-384,386
介绍了互助农村土地流转总体情况,分析了影响互助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加快互助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西藏农村土地流转状况,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在林芝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土地流转规模小,集中分布在城镇周边;土地流转方式单一,流转程序不规范;农牧民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流转意愿强烈;限制土地流转的因素主要是无人承租、地块基础设施薄弱和地块分散。说明,林芝县农村土地流转尚处于自发流转阶段,应逐步增强村集体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为农牧民提供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做好土地整理工作,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农户规范流转土地。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利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54-7455
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出发,分析了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障碍,探索实现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途径,提出通过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明确宅基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质、建立农村房产登记制度、宅基地流转的价格体系和收益分配体制等措施来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土地流转的内涵及方式,结合国内外土地流转的制度和政策,分析了我国土地流转的现状、特点和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鼓励资本下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邦辉  胡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09-20711
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遂宁市农村作为调研样地,分析阻碍西南地区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促进西南地区土地流转的对策: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和保护土地生产力;加快小城镇化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把握政府角色和职能,推动土地市场积极运转;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减少农民的土地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彭昕  文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19-13721,13738
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以郸城县为例,对草原、农区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进行研究,认为该县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是出租、入股和转包,且流转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改变了县域人员从业结构的新格局,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基于土地流转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严力蛟  蒋莹  李华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67-5871
首先介绍了气候模式的发展历史、基本结构及其组成成分之间的耦合,然后阐述了大气环流模式、海洋环流模式、海冰模式和陆地表面模式,并依次介绍了零维模式、辐射对流模式、较高维模式、中度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式、全球气候模式以及区域气候模式,最后对气候模式的未来发展做了概括与论述,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农村土地流转已成必然。通过对天津市北辰区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土地流转中的有关问题,并针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演变的3个阶段,即相对宽松的集体建设用地政策、严格管制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探索试点阶段的集体建设用地政策,并考察相应阶段的农民土地权益的表现,提出在稳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政策创新的基础上,切实保护好农民合法权益的建议:(1)明晰产权,确保农民成为流转主体;(2)实行征地价格市场化;(3)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4)细化耕地保护,完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9.
首先提出了中等农民的概念,即中等农民是拥有数倍于目前家庭承包下的耕地面积、主体是中壮年农民,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采用机械化生产,能够获得与外出非农就业相近、可以维持家庭生活支出的收入和并能开展适度规模家庭经营的农民。有别于家庭承包制下的小规模农民(小农)和粮食大户(农业资本家)。再次阐述了中等农民是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是农业生产需要决定的,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现实途径。最后结合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应通过土地流转、协调农村土地政策、完善养老政策与土地规划经营、依靠乡村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途径培育发展中等农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公平与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者共同利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及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筹集资金的作用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合理性,认为在充分尊重农民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分区域、有差别地推进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宅基地利用率低、资产流失和新农村建设资金筹集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