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立秋】立秋是表示季节变化的一个节气,“秋”是作物即将成熟的意思,“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的诗句赞美了秋天不仅带来了丰硕的果实,同时也带来了清爽宜人的好天气。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技术》2005,(7):F004-F004
陆良是爨化的发祥地,是三国时土部落首领孟获的故乡,素有“滇东粮仓”,“云南第一大坝子”之美誉。陆良位于云南东部,曲靖南部,距省会昆明130公里,距市府曲靖60公里,国土面积2019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772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融入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化品位与精神境界,活跃校园化,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梁晓俊 《今日农村》2002,(10):36-36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原县级赣州市)是国家历史化名城之一,历经两千余年沧桑。逐步形成独特的城市化蕴涵。  相似文献   

5.
张祖道 《百姓》2001,(3):10-13
评剧是平民的艺术,很受北方人青睐。谈到评剧不能不谈到“杨三姐”、“刘巧儿”、新凤霞,前两位是戏曲中的人物,新凤霞则是有口皆碑的著名演员。她们身上有着共同的品质,那就是中国妇女的贤良、纯朴和坚贞。特别是她们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控诉与抗争,对婚姻自主的大胆追求,受到广大观众的由衷称道。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团场变化之大,常使人感到太多太多的惊喜和欣慰。改革开放的成果,给人们带来的是梦境般的美好生活。七十团于1958年建场时,由于与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毗连,以“愉群翁”的谐音取名为谊群农场,包含了与周边民族群众有深厚情谊之意,由汉、哈、维、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满、壮、苗等10个民族组成。  相似文献   

7.
《广西农学报》2007,22(2):F0002-F0002
八桂田园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于1999年3月由广西农业厅创办,广西八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园区集“现代农业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应用推广;农业科普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观光旅游农业”五大功能,是“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广西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8.
倪瓒,"元四家"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倪瓒的山水画多惜墨如金、用笔极简而表达内涵丰富,可谓无画处皆妙境。倪瓒之所以被后人们推崇,首先在于他的画风格调高雅纯正。所谓画如其人,也就是说一个画家的作品反应的正是其品格,气节,其中凝聚着作者的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精神状态。所以,倪瓒的作品和人品常常成为研究的题材,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9.
一按 就是按时检验发芽率。小麦种子发芽率高低直接影响到种子利用价值。在贮藏中,应至少每月做一次发芽试验,在出仓播种前要增加一次并观察、记载发芽势。其方法按规定的检验规程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饮茶·养生延年。《茶经·一之源》指出茶“为饮最宜精神俭德之人”指饮真茶能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生活简朴起到养生延年。《茶经·四之器》“风炉”、古鼎形、三足、“坎上巽下离于中”“体构五行去百疾”,用意指在煮茶过程中水、火、风都在运动变化,物质造化世界基本元素,水、火、金、木、土五行悉以齐备,达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常饮真茶能养生延年去百疾之功效,而心舒神畅。  相似文献   

11.
东晋陶渊明打破了诗坛的沉寂 ,“独起众类”地以自觉的创作意识及创作成果而声名于后 ,在诗歌艺术的长河中建构了一个独特的诗文领域 ,实现了他的“以诗文传世”的创作理想。《陶渊明集》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专集。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纷乱交织之际,管仲作为现实政治之实践者,既主张以法治国,又肯定道德教化的必要性,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而孔子则为理想王国之缔造者,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虽在当时恓恓惶惶四处奔走犹如丧家狗,却在后世被尊为"万世师表"。管仲终于成就了齐桓公春秋霸主的地位,被誉为"春秋第一相";孔子则创造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后世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被尊为"圣人"。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其文艺理论思想与创作实践融合的结晶,其115首的《人间词》闪耀着作者关于“意境”理论的光辉。文章从王氏的理论入手,选取其词作,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意境”理论在《人间词》中的表现:一是《人间词》对意境理论的实践;二是《人间词》所表现的“意境”理论的缺憾。  相似文献   

14.
介绍姚拓其人及主要创作,重点分析以中国和马来西亚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探讨其艺术风格与成就。  相似文献   

15.
酷爱山水的李白,以其与自然浑融一体的个性精神与思维表达方式,将盛唐山水诗推向了新的高度。本文主要从视野、形象、角度三方面分析李白山水诗的艺术特征,探讨其宏大境界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帕特里克?怀特曾获得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位文学大师及其学作品充满着戏剧性的矛盾。从他的生活道路、作品内容、作品主题、创作方法和生活态度等多方而可以看出帕特里克?怀特及其作品的多重属性。  相似文献   

17.
王维被贬济州、为官济州至出济州回洛阳这一时期,为其创作生涯的转折期。济州前后,地理环境和交往圈子的变化对王维诗歌产生较大影响,京都风物变为山水田园景物,题材逐渐宽泛,隐逸思想萌生,加之自觉的艺术探索,孕育诗歌创作之变,山水诗风格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8.
陶澍幼年随父在岳麓书院读书,深受岳麓文化的影响,但不是岳麓书院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的田园美学思想及其对后世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陶渊明的生平及代表性的田园诗作,归纳了陶渊明清淡自然、笃意真古、气韵生动的田园美学思想,总结分析了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田园风格、士人园林的开创、生态人文思想的共融、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以及对东方园林的指导意义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十六世纪前后英国历史转变的情况入手,从经济、政治和文艺的关系,说明了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及人文主义的产生。莎士比亚在这一时代背景和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写出了他的不朽名著《哈姆雷特》一剧。哈姆雷特这一人文主义的典型人物,在莎氏的笔下,把复仇和实现理想结合起来,从受到一系列严重打击而“垮”了的情况下,最后报了杀父之仇。本文分析指出了《哈姆雷特》之所以是个悲剧的主要点是在于主人翁没有完成他最高的理想:重整脱了节的时代,建立起他理想的社会。其原因是时代和哈姆雷特思想和地位的局限。他没有也不可能与人民群众一起,铲除邪恶,实现他人文主义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