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正>华鳈(Sarcocheilichthys sinensis Bleeker),又名花鱼、石鲫鱼,隶属于鲤科、鱼句亚科、鳈属,是一种生活于水体中下层的小型鱼类。华鳈以其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2.
华鳈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华鳈(Sarcocheilichthys sinensis sinensis Bleeker)隶属于鲤科、鮈亚科、鳈属,是一种生活于水体中下层的小型鱼类,在我国平原地区的大部分河流及其附属水体均有分布。华鳈鲜艳、个体小、易于饲养等特点,作为观赏鱼已越来越受。华鳈味道鲜美,深受广大老百姓喜爱。但近几年来随着捕捞  相似文献   

3.
华鳈是一种兼有食用与观赏价值的小型鱼类,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减少,其人工繁殖的重要性渐趋凸显,2013年进行了野生华鳈水泥池驯养与池塘培育试验,总结相关技术,为下一步的人工繁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白洋淀中华鳑鲏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洋淀野生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 Gunthe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种群仅由Ⅰ龄鱼构成;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0.021L2.714、生长良好;雌鱼的平均肥满度为1.12、雄鱼则为1.20;中华鳑鲏为杂食性鱼类;属分批产卵型鱼类;标本雌雄性比为1∶1.22;雌鱼平均绝对生殖力为93枚,平均相对生殖力为270枚/g。  相似文献   

5.
太湖鲌鱼数量变化规律及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2003~2005年的食性分析和渔获物组成调查,研究了太湖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数量变化的规律及在鱼类群落演替过程的作用。食性分析表明:太湖翘嘴红鲌、蒙古红鲌主要摄食鲚鱼,其次是小型鱼类和虾。其中鲚鱼在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消化道的出现率分别为95.24%、59.26%;在翘嘴红鲌食物中的重量组成比例为59.2%±11.4%。渔获量统计表明:1952~1958年鲌鱼平均年产量为406.4±102.5 t、占渔获总量的6.28%±0.85%;1987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1 090.8 t、占渔获总量7.65%;1993年后鲌鱼资源在快速减少,由1993年的922.3 t、占6.55%下降到近年的100~160 t、仅占渔获总量的0.4%~0.8%。2004年调查表明,在74 667kg渔获物中,翘嘴红鲌、蒙古红鲌仅占0.0038%。分析历年渔获量变化趋势发现,随着鲌鱼数量的不断减少,鲚鱼和小型其它鱼类均呈相反的快速增加趋势,而银鱼则有大体一致的持续下降趋势。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发现,鲌鱼-鲚鱼、鲌鱼-小型鱼类渔获量的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鲌鱼-银鱼渔获量的正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认为:太湖翘嘴红鲌、蒙古红鲌对鲚鱼和小型鱼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银鱼可能有间接促进作用;人为过度捕捞使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数量不断减少,从而导致鱼类群落向鲚鱼为绝对优势种、小型鱼类不断增加的方向变化。鲚鱼和小型鱼类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其快速增加抑制了浮游动物、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这是太湖蓝藻频繁暴发的生物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茴鱼苗种培育及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茴鱼(Thymallus arcticus grubei Dybowski)属鲑形目,茴鱼科,茴鱼属,俗称斑鳟子、红鳞鱼、鱼华、海罗茨等,系典型的北温带小型溪居冷水性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流域,国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鄂霍次克海沿岸和日本海沿岸。黑龙江茴鱼属肉食性鱼类,以水生昆虫、甲壳类、小型鱼类等为主要食物,  相似文献   

7.
巫山渔业历史悠久,鱼类资源种群丰富,有许多名优鱼类和珍惜水生动物,可作为养殖和观赏对象,特别是中华裂腹鱼、黑鳍鳈、长薄鳅、红尾副鳅、大鲵、龙洞山溪小鲵等,长期受到中外专家和人们的关注。随着葛州坝、三峡工程先后下闸蓄水,库区水位逐渐上升,水域面积日渐扩大,水流速度大大减缓,原江河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体  相似文献   

8.
正马口鱼属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是一种生活在溪流中的小型鱼类,因其上颌两侧边缘各有一个缺口,正好为下颌的突出物所嵌,形似马口,故名"马口鱼"。马口鱼喜集群活动生活于水流清澈、水温较低水体中,以小鱼为食,为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鱼刺少,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我国江河中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2019年5-10月,笔者在江西省上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0-2011年和2015-2016年对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资源的调查,分析了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着重了解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潜在饵料鱼资源-小型鱼类的情况。结果表明,2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51种,隶属于6目12科41属,其中2010-2011年采集鱼类50种,2015-2016年采集鱼类38种。小型鱼类共采集到32种,其中2010-2011年度为31种,2015-2016年度为22种,减少的种类主要为长江干流繁殖进入天鹅洲故道的种类。2015-2016年相比2010-2011年,小型鱼类优势种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2010-2011年故道小型鱼类优势种5种,按优势度大小排序为: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贝氏歺又鱼(Hemiculter bleekeri)、鲫(Carassius aurat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和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而2015-2016年优势种为4种,按优势度大小排序为: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歺又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短颌鲚和鲫,来自长江干流繁殖的小型鱼类资源有所减少。建议通过灌江纳苗引入似鳊、银鮈、贝氏歺又鱼等长江干流繁殖的小型鱼类,改善生境,为歺又鱼、鲫等湖泊定居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以增加长江江豚饵料鱼类的资源量,满足其食物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 高寒地区自然条件差,降雨量少,小型坑塘鱼类越冬水位难以保障,不适宜鱼类越冬养殖。1997年我们在面积共为0.92hm~2两处小型坑塘进行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4月20日放鱼,10月20日起捕,养成期180d,鱼类平均育成规格为500g/尾,单产280~350kg/667m~2。实践证明,高寒地区小坑塘当  相似文献   

11.
浙江的龙头鱼定置刺网渔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瑞林  陈志海 《海洋渔业》1986,8(5):215-216
<正> 龙头鱼定置刺网作业,是一种沿岸小型刺网渔业。龙头鱼系沿岸、近海小型经济鱼类主要种类之一,资源分布广、蕴藏量大。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龙头鱼资源日有增长,相应地龙头鱼定置刺网渔业得到发展,至目前已具一定生产规模,全省有作业单位800个左右。主要分布于苍南、平阳、洞头、乐清等地,以苍南作业单位最多,历史最早。该作业捕捞龙头鱼效果佳,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对主要经济鱼类幼鱼损害程度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小型作业,值得推广。现将此渔业的有关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型鱼类的加工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发明是关于小型鱼类及沙丁鱼、竹(竹夹)鱼、鲐鱼、鲑鱼、鳟鱼等红色肉鱼连骨头都能吃,同时也适合于制作各种食品的小型低值鱼类的加工方法。以往,作为这类骨可食性鱼的只有橄榄油沙丁鱼罐头。一般说来,鱼体经过高温高压蒸煮,骨头柔软可食,但肉质发生变化,不能保持原形,容易溃散,难以加工,尤其是小型鱼类处理更加困难,风味、食感也差。本发明能有效克服上述的缺陷,同时补充人体天然钙的不足,充分开拓利用低值小型鱼类和水产资源。  相似文献   

13.
施均颜 《水产养殖》2010,31(6):15-16
<正>大弹涂鱼分类上属鲈形目,弹涂鱼科、大弹涂鱼属,俗称弹跳、花跳鱼、跳跳鱼,为暖水广温广盐性两栖小型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浙、闽、粤、  相似文献   

14.
2005—2007年对黄河上游龙羊峡至刘家峡河段干流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个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35种,分属于4目8科;渔获物主要种类为花斑裸鲤(Gymnodiptyis(Gymnocypris)eckloniHorzen-stein)、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鲤(Cyprinus carpioLinnaeus)、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小型鳅科鱼类,如花鳅(Cobitis taeniaLinnaeus)等;土著鱼类,如黄河雅罗鱼(Leuciscus chua-nchicus(Kessler))等种群呈衰退趋势,外来引入鱼类,如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等种群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杨正国 《水产养殖》2010,31(6):25-26
<正>黄颡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之一。2009年我们在河沟水面中进行了网箱养  相似文献   

16.
海洋科学家们认为,饲料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对大型鱼类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全球饲料鱼的捕捞量应减少一半。科学家们在对全球饲料鱼资源状况做了全面分析后表示,小型饲料鱼类具有巨大作用,是海洋食物链的关键环节。这些小型鱼类在各自生态系统中很大程度上都不应该被捕捞。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移植公鱼的种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鱼是我国内陆水域主要移植鱼类之一,为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已产生良好的社会及生态效益。但移植的公鱼是西太公鱼还是池沼公鱼却有不同报道。为此,本文对公鱼属鱼类的分类、分布、移植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天津市蓟县境内的于桥水库的32尾公鱼以及北京市密云县境内的密云水库的40尾公鱼进行外部测量与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在我国大量移植的公鱼应为西太公鱼。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干流鱼类资源现状与物种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三峡库区干流现有鱼类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状况,2013-2015年在三峡库区干流涪陵、云阳、巫山和秭归4个江段开展渔获物调查,分析了该区域的鱼类资源现状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收集到鱼类84种,隶属于5目、13科,以鲤形目和鲇形目为主,其中包括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等12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鱼类种类数没有显著变化;多样性分析显示,以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2%为标准,三峡库区鱼类群落优势种共15种,其中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和黑尾歺又鱼(Hemiculter nigromarginis)的优势度最高。渔获物调查表明,三峡库区日平均单船产量为8.93kg;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基于本调查结果,提出了栖息地恢复、严格控制捕捞强度等措施,以保护三峡库区干流的鱼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应上海鱼品加工厂的邀请,西德巴德(BAADER)鱼类处理机械制造公司于1981年11月来沪回访,与有关方面进行了技术交流,参观了鱼制品和食品制造厂。在为期五天的技术交流中,两位专家通过幻灯和电影,就巴德型鱼类处理机作了详细生动的介绍。这次交流的内容有:鱼类处理机设计的基本原理;小型鱼类的切头、去内脏和切鱼片机械;大型鱼类的切鱼头、去内脏、切鱼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隶属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是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底栖鱼类。尽管其个体较小,但肉质细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