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中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峭  宋淑婷 《农业展望》2012,8(1):24-26
运用现代数量化分解平滑技术,将中国生猪市场价格变化分解成长期趋势、周期波动、季节波动和随机波动4部分,进而分析了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发现生猪价格变化长期趋势呈阶梯型上升,40个月为一个波动周期,季节性波动具有“两头高、中间低”等特征,目前中国生猪价格正处于新旧波动周期转换阶段,未来20个月左右将处于新周期的下行阶段。  相似文献   

2.
构建X-12季节调整和H-P滤波模型,将2000-2011年早籼米、晚籼米和东北米3种稻米品种价格月度数据分解为季节、趋势、周期和随机成分.结果表明:2005年以前,随机冲击和周期变动对主要稻米品种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特别是2003和2004年,外部冲击促进了价格的大幅下降和上升.2006年以后,随机冲击和周期变动对稻米价格波动的影响明显缩小,说明稻米价格波动随机成份所呈现出的异常性逐渐缩小.2007年以后季节成分基本消失,稻米价格波动因素中市场趋势和本身周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导致稻米价格波动呈现异常性的随机因素的解释程度逐渐缩小到3%左右.另外,早籼米和晚籼米价格季节成分的波峰和波谷出现的月份类似,波峰都出现在2-3月,波谷出现在7-8月,早籼米和晚籼米价格2000年以来共经历了3个完整周期,平均周期长度为39个月,东北米价格经历了2个完整周期,平均价格周期长度为47个月,并都于2011年下半年进入新一轮周期的变化阶段.  相似文献   

3.
以2000年1月至2015年5月的江西生猪价格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Census-X12和HP滤波分解方法探索生猪价格波动的特征,结合逐步回归法和灰色关联分析识别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显著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LS-SVM模型对生猪价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生猪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1月份季节因子最大,6月份降至全年的最低点;2000年以来生猪价格共经历了7个波动周期,平均周期为25.3个月;随机性成分对生猪价格的贡献日益增大,玉米价格、仔猪价格、猪肉价格、生产者预期、牛肉价格和疫情对生猪价格的波动有显著作用,其中玉米价格和仔猪价格的影响较大;LS-SVM模型的预测值和真实值很接近,平均误差仅为1.37%,LS-SVM能较好地反映生猪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2000年1月至2015年5月的江西生猪价格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Census-X12和HP滤波分解方法探索生猪价格波动的特征,结合逐步回归法和灰色关联分析识别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显著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LS-SVM模型对生猪价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生猪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1月份季节因子最大,6月份降至全年的最低点;2000年以来生猪价格共经历了7个波动周期,平均周期为25.3个月;随机性成分对生猪价格的贡献日益增大,玉米价格、仔猪价格、猪肉价格、生产者预期、牛肉价格和疫情对生猪价格的波动有显著作用,其中玉米价格和仔猪价格的影响较大;LS-SVM模型的预测值和真实值很接近,平均误差仅为1.37%,LS-SVM能较好地反映生猪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2002年1月~2012年3月江苏省的生猪、仔猪、猪肉市场月度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对猪肉价格的波动进行分解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者的价格波动呈高度一致的周期性波动上升,短期内波动受外部影响明显,波动幅度较大;价格波动周期与生猪饲养周期相一致,大约39个月为一个周期。  相似文献   

6.
运用X12季节分解和H-P滤波法,将我国4大类28种水产品批发价格分解成趋势波动、周期波动、季节波动、随机波动4种波动类型,分析总结了不同类型水产品价格的波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水产品价格趋势波动差别较大,同一类型内各品种也存在明显差别;淡水鱼、海水鱼、虾蟹类价格季节波动大体呈倒"V"型波动,贝类价格季节波动年初至年末大体呈直线下降形态;几类水产品中,淡水鱼、海水鱼、贝类价格波动周期在2年以上,虾蟹类价格周期较短,约为10多个月;从各种波动对价格影响看,淡水鱼、海水鱼价格受随机波动、季节波动、周期波动影响相对较小,所考察期间变化不大;贝类价格受随机波动、季节波动和周期波动影响均较大,但几种波动对价格波动贡献趋于减弱。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调整水产品生产结构、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和构建产业风险防范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频繁的外部冲击导致羊肉价格大幅波动,对肉羊产业形成巨大冲击。掌握羊肉价格波动规律,并测定外部冲击影响的大小,有利于国家精准调控政策的及时出台。运用B-N趋势周期分解法将1994年6月~2014年3月羊肉价格的时间序列进行周期测定,通过VAR模型分析其他畜禽肉类价格波动对羊肉价格波动的冲击作用,并测算随机冲击的持久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羊肉价格有稳定增长的确定性趋势;周期性波动剧烈,根据波动趋势可划分为6个完整的周期;牛肉价格和羊肉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影响作用,而猪肉和鸡肉价格波动对羊肉价格波动影响较小;随机冲击对羊肉价格上涨总体呈抑制作用,但近两年表现为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猪生产波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王琛  高然  何忠伟 《农业展望》2011,7(4):28-31
研究首先通过X11季节调整方法对生猪月度资料进行季节调整,在此基础上使用H—P滤波法获得周期成分,然后分析周期成分的统计特征,从而对生猪价格和生产周期做出判断和分析。中国是世界上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猪饲养出现过若干次较大波动。认真分析生猪生产的波动规律,对将来保持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参考意义。研究采用HP滤波法系统分析了中国生猪生产的长期趋势和周期趋势,发现中国养猪业大约3~4年会有一个周期循环,并且周期长度有缩短趋势。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波动对CPI周期波动的动态冲击效应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归纳而言主要有支持论、短期冲击论和否定论三种代表性观点.本文在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问月度统计数据基础上,运用增益谱频域分析法,检验了猪内、肉禽及其制品、粮食、水产品、鲜蛋、鲜果、鲜菜7种食品价格周期波动对CPI周期波动的增益贡献.结果发现:猪肉价格周期波动对CPI周期波动仅具有短期偶发冲击作用,其对CPI周期波动增益贡献在13%~18%之间;粮食价格和水产品价格波动对CPI周期波动的增益贡献大于猪肉价格波动的冲击贡献;鲜蛋价格和鲜菜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具有明显的节假日特征.建立核心食品类CPI制度,降低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占食品类的权重对稳定物价周期波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将猪肉、鸡肉、鸡蛋、蔬菜和水果等5类鲜活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分解为趋势变动、周期波动(循环变动)、季节波动和随机波动等4个部分。运用X12法和H-P滤波法对5类鲜活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价格波动周期长度方面,猪肉呈缩小趋势,鸡肉、鸡蛋和蔬菜呈扩大趋势,水果趋于稳定;在价格波动周期对称性方面,猪肉、鸡肉和鸡蛋呈下跌周期大于上涨周期趋势,蔬菜、水果呈上涨周期大于下跌周期趋势;在价格波动的贡献率方面,猪肉、鸡肉和鸡蛋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大于季节性波动,蔬菜和水果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大于周期性波动,果蔬价格受随机波动的影响程度总体大于畜产品。  相似文献   

11.
外界冲击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研究这一问题对理解猪肉价格形成和制定稳定生猪生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猪肉价格波动性的研究忽视了外界冲击发生时猪肉价格波动所处的周期。首先,将猪肉价格波动划分为上涨周期和下跌周期2个阶段,运用指数GARCH模型研究不同周期猪肉价格对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的非对称性反应特征。其次,从生猪养殖主体结构、养殖者价格预期、生猪市场交易机制3个方面解释猪肉价格非对称性波动的原因。最后,为养殖者选择生猪生产策略和政府部门制定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2000—2020年我国羊肉价格出现的波动上升态势,运用HEGY季节单整检验和FDSD季节模型识别羊肉价格的季节波动特征,运用SVAR模型和FEVD、IRF工具分析替代品价格对羊肉价格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羊肉价格波动呈现确定型季节特征和积分型趋势特征。羊肉价格的确定型季节波动特征表现为每年秋、冬季节上涨,春、夏季节下跌,并在春节前后达到涨跌极值,气温因素和节日效应明显;2)猪肉、活鸡和牛肉价格对羊肉价格的当期传递弹性依次为0.010、0.038和0.634;3)猪肉、活鸡和牛肉价格对羊肉价格波动的相对贡献程度为16.4%、5.9%和31.2%;4)分时期看,替代品对羊肉短期价格冲击明显、长期替代关系稳定;5)分品种看,牛肉、猪肉对羊肉的需求替代关系最为明显,但特点不同。羊肉价格对牛肉价格冲击的响应程度高、但衰减速度快;对猪肉价格冲击的响应则具备持续性。固有的季节性消费规律促使我国羊肉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较强的当期需求替代导致猪肉、牛肉价格对羊肉价格的显著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13.
罗军  梁俊芬  马巍  马力  万忠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7):32-33,45
首先对2011年广东生猪市场价格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广东生猪价格呈先扬后抑、总体上升走势;其次从生猪供应大幅波动、成本持续高位运行、猪周期影响等方面探讨了猪肉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原因,并对2012年广东生猪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认为广东猪肉价格将振荡回调;最后针对2011年猪肉价格大幅度波动的现状,提出做好价格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生猪价格波动特征及形成机理的异质性,借助2000年1月至2017年3月生猪价格数据,从结构突变的视角出发,借助非参数Mann-kendall识别价格数据的结构变点,并利用Census-X12和协方差分析方法探索三种成分在不同阶段对生猪价格贡献度的异质性,构建统计模型分析生猪价格波动的成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00年1月-2017年3月间,生猪价格在2007年5月发生了突变;相对于前一阶段,2007年6月-2017年3月期间价格的不规则成分影响增大,季节性越来越明显,2007年5月之后生猪价格背后影响因素对其非线性作用更为突出;不规则因素对生猪价格的贡献度从第一阶段的0.004增加到第二阶段的0.014,季节因素的贡献度从0.029上升到0.065,但趋势周期因素的贡献度从0.967下降为0.921。整体来说,猪肉价格和仔猪价格对生猪价格的影响较大,不同影响因素在不同的阶段对生猪价格的作用大小及作用方向存在差异,养殖成本和疫情成为新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菠萝价格波动异常频繁,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运用2011年8月至2015年9月北京丰台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菠萝批发价格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剔除通货膨胀对菠萝价格的影响,分析菠萝价格波动主要特征;运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模型和HP滤波分解模型将2011年8月~2015年9月的菠萝价格分离出趋势和循环序列,据此考察菠萝价格长期波动的趋势,并对短期波动的周期进行划分,以此剖析菠萝价格波动存在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菠萝的批发价格属于一种高峰型的波动并具有稳步上涨的长期趋势,但扩张能力正在逐渐下降;菠萝的批发价格很不稳定,变动的幅度很大,波动周期短,市场稳定性差、风险高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猪肉价格波动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中国2000年1月至2012年7月的猪肉价格波动总体情况和波动特点,以2000年1月至2012年7月的去皮带骨猪肉月度批发价格为例,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进行波动分解实证,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波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猪肉价格周期波动与生猪生产周期波动基本一致,波动周期大致为3~4年,2013年将进入新一轮的猪肉价格波动周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湖南省2001年1月~2014年2月生猪月度批发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对湖南省生猪价格波动进行实证研究,进而运用ARIMA模型对2014年3月~12月湖南生猪价格进行预测,并与实际生猪价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生猪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短期内波动频繁且剧烈。  相似文献   

18.
<正>生猪业从近几年看,湖南省生猪周期性波动幅度减小、波长缩短,波动规律变得不明显。2013年的生猪价格在春节前后快速下跌,7月初进入上行通道直至年底,这次循环期时间缩至1年,但波峰未涨破18元/公斤,波谷期也未跌破12元/公斤,比前几个周期更显稳定。由于决定周期变化的能繁母猪存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分析未来一段时期,湖南省生猪生产将保持总量稳定、质量提升态势。价格方  相似文献   

19.
疫病冲击对中国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9年2月—2020年1月中国主要畜产品价格及生猪疫病指数,借助带有随机波动性的TVP-VAR模型,实证研究非洲猪瘟等生猪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时变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等生猪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存在明显时变影响,且冲击影响持续时间长;疫病冲击更多表现为正向作用,非洲猪瘟对畜产品价格正向冲击影响大,推动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但近期推动作用有所放缓;猪肉价格受到的冲击影响大,鸡肉价格次之,牛羊肉价格相对较小;非洲猪瘟与其他生猪疫病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冲击影响无明显贡献差异,须将其他疫病防控置于非洲猪瘟防控同等重要地位。建议完善市场预警机制,增强疫病冲击应对能力;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市场供给保障水平;充分发挥替代效应,着力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多方面多渠道切实降低非洲猪瘟等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河北省食用菌价格波动规律,以2009年1月—2018年10月香菇、平菇和双孢菇三种食用菌的月度价格作为样本数据,运用季节调整模型和H-P滤波法对其波动来源进行分解;并建立ARIMA模型对未来5个月内的三种食用菌价格进行短期预测。结果表明:三种食用菌价格均存在明显的季节特性;波动循环接近两年一个周期;价格走势趋于一致;在未来短期内,香菇和平菇的价格会持续下跌,而双孢菇价格保持上涨。最后从调控食用菌生产规模、优化食用菌产业结构、建好食用菌市场信息平台、加强食用菌价格监测预警、提高产品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