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云烟87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集烤房装烟密度和变黄期风机转速对烟叶淀粉降解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装烟密度55~65 kg/m3配合变黄期风机转速960 r/min有利于淀粉的降解和烤后烟叶质量的形成。淀粉含量随着烘烤过程的进行逐渐降低,还原糖含量随着烘烤过程的进行逐渐升高。互作效应对烟叶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在42℃末、47℃末、54℃末及烤后达到极显著水平。装烟密度和变黄期风机转速对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的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水平。装烟密度55~65 kg/m3配合变黄期风机转速960 r/min烤后烟叶均价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不同风机转速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为优化密集烘烤工艺及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80上部叶(15~17叶)为材料,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探讨密集烘烤不同风机转速对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常规密集烘烤(风机转速保持不变),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风机转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明显改善烤后外观质量,提高烤烟品质,其中以变黄期和定色前期风机转速1440 r/min、定色后期960 r/min、干筋期720 r/min的效果最佳。【结论】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风机转速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不同风机转速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为优化密集烘烤工艺及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80上部叶(15~17叶)为材料,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探讨密集烘烤不同风机转速对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常规密集烘烤(风机转速保持不变),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风机转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明显改善烤后外观质量,提高烤烟品质,其中以变黄期和定色前期风机转速1440 r/min、定色后期960 r/min、干筋期720 r/min的效果最佳.[结论]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风机转速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4.
密集烘烤中风机转速变化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研究密集烘烤中不同风机转速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烘烤温度42~54℃,采用1450r/min的风机转速较960r/min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高;42~54℃采用1450r/min,54℃后直到烘烤结束时采用720r/min转速,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最高,且类胡萝卜素类、苯丙氨酸类、美拉德反应产物类、类西柏烷类、新植二烯等香气物质含量均高于烘烤全过程风机转速为1450r/min的烤后烟叶.  相似文献   

5.
密集烘烤后期不同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当前密集烘烤过程里循环风机不同转速对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分析烘烤后期循环风机转速与烟叶香吃味之间的关系,试验以烟草品种南江3号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干筋期烟叶烘烤循环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开始至52℃范围内风机转速采用1 450 r/min、52~60℃范围内风机转速采用960 r/min、60~65℃至烘烤结束风机转速采用720r/min进行通风,可以提高烤后烟叶内在品质,促进化学成分协调性,有利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积累,能够明显改善烤后烟叶的香吃味.  相似文献   

6.
不同变频风速对南江3号上部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南江3号上部烟叶的烤后质量和香吃味,采用南江3号上部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了不同变频风速对烤后烟叶的外观、等级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烘烤开始至52℃时,风机转速1 450r/min;52~60℃时,风机转速960r/min;60℃至烘烤结束,风机转速720r/min,均能够提高烤后烟叶的等级质量和烟叶外观质量,提高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改善烟叶的香吃味。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密集烘烤各阶段适宜的风速控制,提高密集烘烤质量,利用湘密Ⅰ号密集烤房,研究变频调速风机对烤后烟叶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装烟容量4800kg条件下,经变频调速的烤房在变黄、定色、干筋阶段分别采用864-1152 r/min、1440-1152 r/min和1152-864 r/min的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中性香气物质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部位间香气物质含量增加次序为中部烟叶上部烟叶下部烟叶,香气物质种类间含量提高次序为美拉德反应产物苯丙氨酸产物类西柏烷类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8.
密集烘烤后期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烤烟品种G80中部烟叶为材料,通过变频器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密集烘烤定色后期和干筋期循环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等级比例及其烘烤能耗与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烘烤后期风机转速能够提高中上等烟叶比例,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内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尤其是对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和口感的改善效果最佳,同时降低能耗.以定色后期风机转速960r/min,干筋期风机转速720r/min增质节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密集烘烤干筋期风机转速对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采用密集烤房和变频器研究了干筋期不同风机转速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感官评吸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于筋期风机先以720 r/min的转速运行,在60℃以后以540 r/min的转速运行,能显著提高上部烟叶的中上等烟和橘色烟比例,对能耗和烘烤成本的降低最为显著,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尤其对烤后烟叶的香气量、香气质、刺激性、杂气和口感改善最为明显.综合考虑,在干筋期适当降低风机转速可以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以T3(54~ 60℃时风机转速720 r/min,60℃以后540 r/min)最佳,其次为T4(54~60℃时风机转速720 r/min,60℃以后720r/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密集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的稳温时间对烟叶化学成分影响的动态变化.[方法]以K326品种为材料,针对密集烘烤存在的干物质降解不充分和香气物质不足的问题,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了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不同稳温时间烟叶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在密集烘烤过程中,42℃前烟叶淀粉含量迅速下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迅速升高;42 ~47℃,烟叶淀粉含量缓慢下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缓慢升高;在47℃后,烟叶淀粉、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基本保持稳定,变化很小.烟叶烟碱、总氮含量随烘烤进程略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较小;氮碱比变化不大.[结论]在烟叶变黄期和定色期适当增加稳温时间,可使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电机功率和风机风量对密集烤房主要性能和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探索适宜云南密集烤房的风机风量及其电机功率,设置了处理1:电机功率0.85kW,风量9000m3/h,全压60Pa,转速960r/min;处理2:电机功率1.2kW,风量12000m3/h,全压140Pa,转速1440r/min;处理3:电机功率1.5kW,风量为19000m3/h,全压200Pa,转速1440r/min3种循环风机处理。进行3种不同循环风机处理的密集烘烤对比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密集烤房的温差、风速与风量分布、烘烤时数、耗煤耗电量;烤后烟叶的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随风机功率和风量的增加,烤房底层和顶层的平面温差及平均垂直温差逐渐减小,烤房后部和前部的风速和风量差异减小;烘烤时间为处理3(183h)>处理1(181h)>处理2(173h);平均耗煤量和耗电量也随着电机功率和风机风量的增加而增加;3种风机处理的烤后烟叶,以处理2的上等烟比例最大,均价最高,经济效益最好,评吸质量也是处理2最好。综合分析,目前云南推广使用的密集烤房,以处理2的风机为宜。  相似文献   

12.
烘烤过程中环境湿度和烟叶水分与淀粉代谢动态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制造的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 ,对烟叶烘烤过程中环境湿度对淀粉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低湿变黄处理的前期淀粉降解和烟叶水分散失速度最快 ,量最大 ,高湿条件下最小 ;低湿比CK的降解时间长 ,烤后烟叶淀粉残留量分别为高湿 >低湿 >CK。烟叶水分降低到 5 0 %左右时淀粉降解变缓 ,含量趋于稳定 ;淀粉的降解速度和烟叶水分的降低速度不同步。变黄期湿度快速降低处理 ,烟叶内淀粉降解较快 ,到后期淀粉降解停滞得较早 ,湿度慢速降低处理 ,烟叶内淀粉降解较慢 ,降解持续时间后移 ,降解量较大。环境湿度较高的阶段烟叶内淀粉有着最大量和最快速度的降解 ,湿度降到 70 %以下时 ,淀粉含量趋于稳定。随着烘烤环境湿度和烟叶水分的降低 ,淀粉酶活性上升 ,迅速升高并达到高峰 ,相对湿度低于 75 %时淀粉酶活性开始降低 ,环境湿度低于 70 %后 ,依然保持较高活性 ,相对湿度 70 %~ 75 %、烟叶水分 5 0 %以上淀粉降解速度最快 ,降解量最大  相似文献   

13.
密集烘烤后期风机转速对烟叶香气与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烤烟品种‘G80'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通过变频器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了定色后期和干筋期循环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香气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集烘烤后期适当降低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西柏烷类香气物质、美拉德反应产物、新植二烯以及其他类香气物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对...  相似文献   

14.
密集烘烤过程中风机变频技术对烟叶质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密集烘烤过程风机变频技术影响烟叶烘烤质量的研究表明,风机变频组合干球温度在38℃以前960 r/min,38℃以后1 450 r/min,54℃以后960 r/min的烟叶外观质量最优,指数和达到85.00;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最为适宜,总糖、还原糖、蛋白质、糖碱比、两糖差和钾氯比与对照呈现显著性差异;香气物质含量最高,达到419.89μg/g;评吸质量最好,各指标得分总和最高,达到83.04。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变黄前期失水胁迫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为烟叶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花大金元中部叶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变黄前期烟叶进行不同失水胁迫程度处理,研究其暗箱试验烘烤特性,并探讨其烘烤过程中的水分、色素、淀粉含量变化及烘烤质量.[结果]随着烟叶失水胁迫程度的增加,暗箱中烟叶的变黄时间缩短、变黄指数增大,烟叶变褐时间延长、变褐指数增大,但变褐发生时间提前;随着变黄前期烟叶失水胁迫程度的增加,烘烤过程中烟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淀粉降解加快,烤后烟叶等级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变黄前期烟叶失水胁迫可加快烟叶色素和淀粉降解,促进烟叶变黄,改善烟叶烘烤特性.  相似文献   

16.
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淀粉颗粒结构与酶解力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淀粉颗粒结构、特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为合理调控上部烟叶淀粉含量、提高上部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理化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烘烤过程中上部烟叶淀粉酶活性、酶解力与颗粒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烘烤过程中,烟叶中淀粉含量变化主要在变黄期,淀粉酶活性呈双峰曲线变化。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鲜烟叶中淀粉颗粒主要为圆球形和长圆柱状,个别呈不规则形状,颗粒表面有明显的凹槽内陷和层状结构;烘烤过程中,变黄期大量淀粉颗粒表面出现层状结构,长圆柱状淀粉颗粒大量减少;烘烤结束,烤后烟叶中几乎没有长圆柱状淀粉颗粒。鲜烟叶颗粒长轴平均粒径为3.21 µm;烘烤过程中淀粉颗粒长轴平均粒径整体上呈逐渐增大的趋势,38℃和42℃增加明显,42℃结束淀粉颗粒粒径增幅60%以上,47℃以后变化差异不明显。烟叶中淀粉的酶解力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是先增大,在38℃时达到峰值,然后降低。【结论】密集烘烤过程中变黄期是烤烟淀粉降解、颗粒结构、特性变化的关键时期,通过调控变黄期的烘烤环境条件对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小型密集电烤房,研究了烤前晾置时间(0、24、48、72 h)对粤北烟区烤烟中、上部烟叶淀粉和总糖含量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烘烤相比,烟叶淀粉含量随晾置时间延长呈减少趋势,而总糖则呈上升趋势;各晾置处理进入烘烤阶段后,中部烟叶的淀粉降解和总糖积累速度加快,上部烟叶淀粉降解和总糖积累呈减少趋势;初烤烟,中部烟叶淀粉含量有随晾置时间延长分解增多的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烟叶晾置时间超过48 h,总糖含量明显增加,烟碱含量下降,糖碱比增高,上部烟叶晾置超过48 h,碳化物的变化呈相反趋势。综合上述结果,在粤北烟区气候条件下,中上部烟叶最好收获当天上烤,烤前晾置时间超过48 h不利于糖类转化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