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活动积温与植被演替、农作物生长关系密切,对区域生态状况和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GIS平台,研究了云南省31个气象站50 a的≥10℃活动积温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61~2010年云南省≥10℃活动积温呈增长趋势,增幅为9.080℃/a,其中,1961~1978年≥10℃活动积温为负距平,1998~2010年为正距平,1979~1997年≥10℃活动积温距平以振荡为主;(2)5个代际≥10℃活动积温代际内最高值和均值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3)基本以景洪-思茅-元江-元谋为线,≥10℃活动积温向西、东2个方向逐渐减少;同时,空间差异程度随着时间推移有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2.
积温作为一个地区重要的热量资源指标,对作物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为明确吉林省积温空间分布状况,基于吉林省51个气象站的地面累年日平均气温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rcGis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吉林省≥10℃积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10℃积温与经度、纬度、海拔都呈现负相关关系;≥2 500℃·d积温带面积占吉林省面积的74.19%;吉林省≥10℃积温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自东南向西北,由山地向平原逐渐增加"的布局;吉林省≥10℃积温最大值位于四平市,最小值位于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最北部,无霜期短,农作物生长季节里的热量条件不稳定。低温冷害常常是影响粮食总产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省气象科研所资料,大于10℃活动积温年际间每减少100℃,粮食产量会减少8—10%。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热量不足,积温不够,而延长生长发育过程,在初霜到来之前不能正常成熟。第二种  相似文献   

4.
选取了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市绿洲区为代表,利用境内8个气象站1961—2018年的逐日气温实测数据,主要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60年典型绿洲生态区≥10℃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0℃积温区域分布不均,差异较大;≥10℃积温呈现出初日提前、终日推迟为主的增加趋势;近60年≥10℃积温、终日和持续日数分别在2004、1974和1997年发生了突变;≥10℃积温存在准26年强振荡周期,在1961—1970年、1971—1999年以及21世纪以来大致呈现了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过程;≥10℃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的短周期振荡在各时段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贵州省黔西南州热量的分布和变化,促进种植业合理布局及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采用5d滑动平均法研究贵州省黔西南州1981 2014年≥10℃积温和积温日数的分布规律与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4年黔西南州≥10℃积温和积温日数均呈上升趋势,趋势性变化达显著水平;≥10℃积温和积温日数从北至南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南部增幅较北部明显,二者的空间分布较一致.≥10℃积温和积温日数变化除贞丰县呈减少趋势外,其余地区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望谟县≥10℃积温增加最明显,晴隆县≥10℃积温日数增加最明显.年平均气温升高1℃,则≥10℃积温将增加101.3~503.7℃·d,≥10℃积温日数将延长1.5~20.7 d.  相似文献   

6.
正和硕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北依天山。东邻托克逊县,南接尉犁县,西与焉耆相连,西北与和静相望,西南依博斯腾湖。和硕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8.6℃,极端最低气温-31.6℃;极端最高气温39.2℃。热量适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春季升温快而不稳,秋季短暂而降温迅速,多晴少雨,空气干燥,风沙较多。≥10℃积温3420—3580℃。由于特殊的气候,使得  相似文献   

7.
基于1961—2010年全国0.5°×0.5°逐日气温格点数据,采用Kriging插值法等方法分析了1961—2010年贵州省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0 a间,全省≥0℃和≥10℃的积温呈增加的趋势,并呈现出西低东高的空间格局;随着高程的增加,≥0℃和≥10℃的积温逐渐降低;随着坡度的增加,≥0℃和≥10℃的积温先增加后降低;各农业区≥0℃和≥10℃的积温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气候变暖和地形是影响贵州省积温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军川农场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两江之间,年大于10度活动积温2478.7℃,无霜期平均135d,农作物生长期日照为1400h左右.年降水量504.4mm,降雨量多集中在6~8月,对玉米生长发育较为有利.玉米是军川农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2007年玉米播种面积2.2万hm2左右,占全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8.6%左右.  相似文献   

9.
1突破口的选择 宜良县地处云南中部,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同时又是云南省和昆明市的优质烤烟生产县之一.大部分耕地分布在中海拔(1 320~1 700m)的温热地区,年均温16.3℃,大于10℃的积温5 226.4℃,无霜期257天,降雨量972mm,农作物一年两熟有余而三熟不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因气候变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我市是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多的区域,暴雨、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低温冻害、强对流及其产生的次生灾害连年不断。这些气象灾害对温室大棚带来次生(衍生)灾害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哈尔滨地区年际间积温变化很大,以哈尔滨市为例,≥10℃积温高低就相差700℃之多。  相似文献   

11.
1.适宜的环境条件. 1.1温度绿豆是喜温作物,最适宜发芽、出苗温度为15℃~25℃,生长发育、开花结荚适温为18℃~25℃.高于30℃的温度不利于绿豆的生长发育,低于15℃的温度对根系和茎叶生长发育也不利,整个生育期需要10℃以上积温2100℃~2800℃.  相似文献   

12.
对2017年新疆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新疆农业气象条件较好。开春期北疆及天山山区较常年偏晚,南疆较常年偏早;终霜期全疆大部分较常年偏早,初霜期南疆四地州和北疆北部部分偏晚,其余偏早;入冬期南疆东部偏早,其余偏晚。4—10月主要农作物生长季,全疆气温偏高,南疆降水偏多,热量条件充足,≥0℃、≥10℃、≥15℃、≥20℃积温与无霜期均较常年偏多。综合农业气象条件显示,年内农业气候条件对农作物和特色林果生产有利。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核心内容,其中活动积温是众多气候因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10℃活动积温与植被演替、农作物生长关系密切,对区域生态状况和粮食生产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根据河南省17个地区基本或基准气象站点1960~2008年逐日平均气温,采用5日滑动平均法求得起止日期,计算出日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时段内的积温数值,利用Arc GIS13.0平台分析并展示其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1)多年均值空间格局上,豫南地区最大、豫西地区最小;(2)空间变化格局上,绝大部分地区以增大趋势为主,但其变化程度区域差异不显著;(3)4个时段比较上,以1990~1999年呈现减少趋势及区域差异性强与2000~2008年表现的增大趋势及区域差异性弱的对比为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适宜光温条件的地区种植 玉米属喜温短日照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10℃是玉米生物学上的起点温度,10℃以上的积温是玉米生长发育的有效温度。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要求的积温是:早熟品种1800~2200℃,中熟品种2200~2500℃,晚熟品种2500~2800℃以上。冬种甜玉米是处在特殊条件下的反季节生产方式,苗期在高温环境下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春麦在全国不少省(自治区)均有种植,但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大多地处寒冷、干旱或高原地带。物候期出现日期表现为由南向北逐渐推迟。太阳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由东向西逐渐增加。全区降水量分布差异较大,总趋势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全年≥10℃的积温平均在2750℃左右,变幅为1650~3620℃。这些地区冬季严寒,其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及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青海高原1961~2015年10月-12月至次年1月-2月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0℃的积温和持续日数近55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5年来青海高原0℃的积温以74.4℃/10a的速率显著升温,持续日数则以3.4d/10a的倾向率显著减少,负积温显著增温和持续日数减少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明显反映出了该区域从80年代后期开始气候变暖事实;0℃积温和持续日数呈"西北多、东南少"空间分布特征,各地0℃积温升温呈一致性地升温特征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0℃积温上世纪存在准17a和7a的振荡周期,本世纪主要受14a尺度的周期振荡控制,持续日数则存在准14a尺度和准8a尺度的振荡周期;0℃积温显著变化将会对该区域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积温变迁对夏玉米冬小麦两熟制播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济宁市1967~2006年的气象资料及夏玉米、冬小麦生长发育资料,分析积温变迁及其对夏玉米、冬小麦两熟制播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年为一时间段进行考察的前提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自1967年以来套种夏玉米生育期间平均10℃以上积温逐渐增加,≥2700℃·d积温年份几率为100%,麦田套种夏玉米积温浪费现象严重。夏玉米早直播至日均温降至18℃前10℃以上积温≥2700℃·d年份几率逐渐增加,最近20年来夏玉米早直播期间平均10℃以上积温≥2700℃·d年份保证率为100%。夏玉米晚直播至日均温降至18℃前平均10℃以上积温≥2700℃·d年份几率逐渐增加,10年以来保证率为100%。夏直播完全可以满足夏玉米中晚熟品种正常生长发育对积温的要求。自1967年以来,冬小麦播种至越冬期每10年平均冬前0℃以上积温、0℃以上〉1700℃·d年份几率、≥750℃·d年份几率、≥800℃·d年份几率均显著增加,越冬期0℃以上积温也显著增加,而负积温显著减少。麦田适宜播种时间应推迟到10月5日至9日,不宜早于10月5日,遇暖秋年宜推迟至10月10日,偏春性、半冬性品种在上述各适宜播种时间的基础上再推迟5d,以便有效预防冬前旺长。  相似文献   

18.
沙枣生活力很强,有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在≥10℃积温3000℃以上地区生长发育良好,积温低于2500℃时,结实较少。可在pH7-8、含盐量0.3%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对有毒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抗风沙性能明显高于杨、柳、榆等树种。活动积温大于5℃时才开始萌动,10℃以上时,生长进入旺季,16℃以上时进入花期。果实则主要在平均气温20℃以上的盛夏高温期内形成。  相似文献   

19.
宁夏绿洲套区大豆种植的几种主要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平原处于温带干旱地区,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3000h左右,无霜期约160~170d。10℃以上活动积温约3300℃,热量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的积累。由于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虽干旱少雨,但黄河年均过境水量达300余亿m^3,便于引黄灌溉,光、热、水、土等农业自然资源配合较好,为发展农林牧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俗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  相似文献   

20.
新疆兵团农12师104团位于乌鲁木齐市近郊,海拔900 ̄1300米,气候凉爽,阳光充足,土壤含沙砾石多,升温快,通透性良好,水源为天山融雪水,≥10℃的有效积温2800℃,无霜期150天左右,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104团种植马铃薯已有40年的历史,为了提高农田的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