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土地退化问题日趋严重,成为了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由于不合理的使用耕地、施用化肥,近年来我国的土地板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结果显示:土壤板结主要是由农用机械的使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不合理的施肥结构等造成的;解决土壤板结问题的主要方法有离子替换法、优化施肥结构、实施轮作与秸秆还田、使用土壤改良剂等,其中增施有机肥是解决土壤退化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大力提倡,国家应制定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激增、环境资源的日益消耗,土壤退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研究土壤改良技术及其应用,对防治土壤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综合现阶段土壤改良技术的应用现状,对土壤改良剂、盐碱地水利改良技术、酸化土壤改良技术和科学耕作技术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土壤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壤酸化及酸性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土壤酸化越来越严重,其作为土壤退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已严重影响着作物的生长。综述了自然与人为情况的两大酸化原因以及酸化对土壤质量、作物生长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等的危害。最后从酸雨沉降的控制、土壤改良剂的使用、生物及农业措施等方面提出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与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设施土壤往往同时存在次生盐渍化、养分失衡等多种障碍问题,单一改良措施难以有效改善作物生长。根据土壤障碍类型,设计多用途改良剂,同步消减土壤多种障碍,有利于大幅增产提质。为了验证改良剂的应用效果及推荐用量的可靠性,在推荐用量的基础上,设置增减25%和50%的用量进行校验,观测作物生长及产量情况,采样测定土壤基本物理学、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1)在重度、中度和轻度盐渍化土壤上,适量施用土壤改良剂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萝卜和紫甘蓝产量,随着改良剂用量的增加,萝卜肉质块根和紫甘蓝叶球中硝酸盐含量不断下降。在重度盐渍化土壤上施用改良剂的增产效果大于在中度和轻度盐渍化土壤上的增产效果;(2)在次生盐渍化和养分失衡障碍土壤上,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尤其是土壤通气孔隙度。随着土壤改良剂用量的增加,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有所增加。(3)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有效遏制土壤酸化,推荐用量下,改良剂使土壤pH提高0.71个单位。施用改良剂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改良剂用量的增加,对土壤中过多的速效氮消减效果明显。随着改良剂用量的增加,土壤电导率、水溶性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大棚土壤采用土壤深翻 +秸秆覆盖和土壤深翻 +秸秆覆盖 +土壤改良剂 2种改良措施研究土壤的改良效果 ,结果表明 ,2种改良技术均能明显改善和消除一些土壤障碍因子 ,能使土壤 >0 .2 5mm水稳性团粒含量显著增加 ,表层土壤水溶性盐含量明显下降 ,土壤通透性改善 ,土壤疏松不板结 ,显著提高黄瓜经济效益。以土壤深翻 +秸秆覆盖 +土壤改良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番茄苗期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盆栽试验,对连作5年的番茄土壤施用不同浓度的磷石膏、醋酸及禾康3种土壤改良剂,研究其对番茄苗期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状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石膏及禾康土壤改良剂后,土壤有效微生物菌群数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对番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施加醋酸处理后,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数量显著减少,土壤pH及其他营养物质显著降低,对番茄生长发育无明显促进作用。综合来看,禾康土壤改良剂的改良效果最好,磷石膏其次。  相似文献   

7.
改良剂对盐碱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不可或缺的有限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到2050年,全球农业生产必须增长60%,发展中国家需增长近100%才能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受人为不合理耕作方式的影响,土壤板结、沙化、盐碱化、排水与通风性差、保水保肥能力低、侵蚀、水渗透性过强或过弱、钠交换程度高和贫瘠等现象逐渐普遍,造成土壤退化,加大半干旱地区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土壤与作物抵御灾害风险能力减弱,农业生产产出率偏低。作为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土壤盐碱化早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围绕土壤盐碱化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涵盖了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和机理,土壤盐碱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盐碱地得到了有效利用。盐碱地的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适于机耕,具有潜在的肥力。因此,开发利用盐碱地不仅可以扩大耕地种植面积,提高作物总产量,还可以扩大绿化面积,改良生态环境。随着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壤盐碱地的改良技术多种多样。笔者对近年来利用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盐碱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方农田普遍存在土壤酸化加速、土壤肥力和质量不断下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失调等土壤退化现象。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生物炭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土壤改良剂,而将其与肥料有效结合制成生物炭基肥,将在我国农田酸化土壤改良和作物增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针对生物炭和生物炭基肥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影响土壤改良的效应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我国南方农田土壤改良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重点论述了土壤退化类型的几种划分方法、土壤退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土壤修复的方式和使用的主要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0.
土壤酸化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酸化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土壤退化问题。简要介绍了土壤酸化的定义和成因,着重总结了土壤酸化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对稻田酸化影响水稻氮利用效率的土壤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土壤酸化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土壤退化问题。简要介绍了土壤酸化的定义和成因,着重总结了土壤酸化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对稻田酸化影响水稻氮利用效率的土壤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加之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土壤退化问题。本文从退化土壤的改良出发,介绍了土壤改良剂的不同类型及其在3种土壤退化类型中的应用,以期为不同类型退化土壤改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和有机碳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研究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和有机碳库的影响,2016—2017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壤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设置4个实验处理:习惯处理(CK)、CK+有机土壤改良剂(M)、CK+复合土壤改良剂(G)、CK+有机土壤改良剂+复合土壤改良剂(M+G)。收集2017年收获季耕层0~20 cm土壤,测定各小区土壤中的水溶性离子含量、全盐量(TS)、钠吸附比(SAR)、pH、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LOC)、微生物量碳(MBC)以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并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各处理土壤Ca2+含量提高了13.07%~33.33%,土壤Na+、Cl-和SO24-含量分别降低了29.83%~46.19%、12.06%~33.19%和19.90%~34.59%,土壤全盐量、钠吸附比和pH分别降低了12.67%~26.91%、33.02%~47.06%和2.21%~4.56%。其中M+G处理改良效果最好,土壤全盐量、钠吸附比和pH分别显著降低了26.91%、47.06%和4.56%(P0.05);施用土壤改良剂各处理SOC、LOC和MBC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8.90%~43.87%、54.55%~82.33%和64.04%~86.85%。其中M+G处理提升效果最明显,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同时,施用改良剂各处理CPMI提升了95.44%~135.83%,其中M+G处理提升效果最明显,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试验土壤LOC、MBC和CPMI均与TS和SAR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说明土壤LOC、MBC以及CPMI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较敏感。研究表明,施用有机土壤改良剂和复合土壤改良剂均降低了土壤含盐量、钠吸附比和pH,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其中有机土壤改良剂和复合土壤改良剂配施对盐碱土壤质量的提升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土壤质量管理:〈Ⅰ〉土壤功能和土壤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质量管理是对土壤功能、土壤质量、土壤退化、土壤修复及其关系的研究和成果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各种土壤的不同功能有其空间分异、历史演替和强弱序列;土壤质量及其评价建立在土壤功能之上.本文阐述了土壤功能、土壤质量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并对今后的土壤评价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要成分研制一种新型连作障碍土壤改良剂的潜力,向连作障碍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菌剂,分析其对连作障碍土壤的改良作用以及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表明:处理后15 d,土壤微生物类群变化明显,添加2%和4% Bs-1013菌剂的番茄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52.90%和41.29%,B/...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0-22
土壤退化已经成为限制土壤生产力的重要障碍因素,而酸化则是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成因以及酸化对土壤地力、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植烟土壤酸化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施用土壤改良剂是我国南方红壤酸性稻田土壤改良的主要方法,研究化肥配施土壤改良剂对双季稻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旨在为我国南方红壤酸性稻田改良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方法】以水稻品种中嘉早17 和H优518为早稻、晚稻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化肥配施不同用量(150、300、450、600 kg/hm~2)土壤改良剂对红壤酸性稻田土壤pH值、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土壤CEC、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增施土壤改良剂有利于提高红壤酸性稻田土壤pH和CEC,而对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大。常量施肥条件下,增施土壤改良剂对早稻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晚稻产量,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增幅为4.0%~5.6%。减施25%化肥条件下,随着土壤改良剂用量增加,早、晚稻产量均呈增加的趋势,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从水稻净收益和产投比来看,早稻减施25%化肥和晚稻常量施肥分别配施150 kg/hm~2土壤改良剂有利于提高周年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结论】化肥配施土壤改良剂对我国南方红壤稻田酸化改良有一定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各种新型土壤改良剂在酸化土壤和盐碱地的应用、在贫瘠地和土壤板结上的应用以及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的应用的研究,并且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问题与不足,为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研究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石膏、草炭、自制的盐碱改良剂、禾康土壤改良剂对吉林省西部盐碱旱作农田进行改良研究,分析了不同改良剂处理对玉米产量、植株特征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剂处理,玉米产量增加,玉米株高、叶面积增加显著;土壤pH均比对照降低、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提高了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自制碱性农田土壤改良剂与草炭的改良效果较好,施入自制碱性农田土壤改良剂玉米产量比对照增加了16.3%;施入草炭玉米产量比对照产量增加了8.2%。  相似文献   

20.
李玉利  杨忠兴  仇璇  郁星星  邢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76-11677,11739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改良剂对上海高桥地区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选取连作年限土壤为1、5和6年的3个大棚,分别测定土壤p H、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主要养分含量。[结果]施用土壤改良剂能够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和酸化程度,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衡土壤营养元素,改善施用有机肥导致的元素富集现象,明显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结论]在上海高桥地区的农业实际生产中,施用主要成分为石灰氮、秸秆和有机质的土壤改良剂是切实可行的,能够明显改善高桥地区土壤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