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山茶属植物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品种花克瑞墨大牡丹以及茶(Camellia sinensis)的2个品种(白茶、乐茶)为材料,设置不同铝处理浓度,研究了铝对山茶属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铝处理促进了山茶属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和净光合速率的升高,高浓度的铝处理抑制了山茶属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合成,降低了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在不同铝浓度处理下变化不大,说明低浓度的铝能促进山茶属植物的光合作用,高浓度铝抑制了山茶属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山茶种质基因库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用种植法建立了福建省山茶种质基因库,库内保存有:(1)山茶属44个物种;(2)油茶优树76个号,优良农家品种12个号,优良家系11个号,优良无性系21个号;(3)山茶花130个品种.  相似文献   

3.
低温对山茶属不同物种幼林期离体叶细胞的膜伤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低温对山茶属不同物种幼林期离体叶细胞的膜伤害骆琴娅,漆龙霖,杨昌智,李立(中南林学院,株洲,412006)山茶属是山茶科最大的属,全世界约有200种。我国是山茶属植物起源与分布的中心,据统计约有180种[1],但多集中在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其分布受低温...  相似文献   

4.
<正> 山茶是我国十大名贵花卉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山茶的繁殖方法很多,但育苗速度均较慢。自1983年起,我们结合山茶属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并对收集的二百多个山茶物种、品种,采用普通油茶大砧嫁接  相似文献   

5.
山茶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中国栽培山茶的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 从1983年开始,我们收集并保存了600多个山茶属物种、品种和无性系,利用我省丰富的普通油茶资源,采取大砧嫁接营建山茶园.试验表明,用普通油茶大砧嫁接,能大大缩短采穗母株和品种大苗的培育时间;此法对保存基因资源及加速山茶品种的整理也大有裨益. 试验地位于南昌江西省林科所试验林场的红壤丘陵.大砧系1965年直播造林的普通油茶.  相似文献   

6.
山茶物种收集及其育种和园林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山茶分类、种质资源保护、培育新种、交流合作四个方面讨论了山茶物种收集的意义。同时对利用这些物种在培育特殊花期的茶花品种、培育开黄花的茶花品种、培育具有香味的品种、培育抗寒性强的品种、培育各种特殊形态的品种、选育新的绿化树种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攀西野生山茶属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攀西地区山荼属野生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调查结果为该地区目前有山荼属植物24种7变种(张宏达的分类系统),主要分布在海拔600~2730m的阔叶林中或云南松林下;根据调查了解到该地区野生山茶属植物资源面临严重的破坏,提出了山茶属植物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山茶大树嫁接的研究庄瑞林,王德斌,蔡肖群(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研所富阳311400)(湖南省林科所)(广西区林科院)匡元玉,熊年康(江西省林科所)(福建省林科所)为防止山茶基因资源的流失,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物质基础,1993年起,我国将山茶种质资源的...  相似文献   

9.
前言我国为山茶属植物主要分布国家,种质资源丰富,目前已掌握的有200多种。在利用上有的以食用油料为主,有的以花卉观赏为主,也有的两者兼备。这是我国重要的资源财富,加以发掘收集和和利用,对科研、生产都有重要意义。山茶属物种,品种繁多,水平分布南至热带,北至温带,垂直分布从海拔几十米到2千5百多米。不同的种,其生态学和生物学习性明显不同,有的3—5年便可开花结实,有的需要8—15年才能开花结实。将分布在各地的物种和品种发掘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这是科研中首先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油桐品种,类型的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油桐品种、类型的分类蔡金标,丁建祖,陈必勇(福建霞浦林业局,霞浦,355100)具有某种桐油共性的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中,有光桐、皱桐、日本油桐、石栗、夏威夷油桐、菲津宾油桐的2个属、6个物种1个变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太...  相似文献   

11.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茶花育种的现状,认为我国拥有占世界山茶属约90%的种类,理应更好地利用这一丰富的种质资源,培育出观赏性更佳的茶花品种。指出茶花的杂交育种必须以遗传学理论为指导,选择亲缘关系较近的类群,以及雄蕊可育茶花品种与具有所需性状的种进行杂交,其成功的机会更大。并提出在我国丰富的山茶属遗传资源的基础上创新茶花育种的思路和方向,如培育黄色茶花品种、有香气的茶花品种、终年开花的茶花品种、抗寒茶花品种等,以及培育乔木型观赏山茶和灌木型、耐修剪的观赏山茶等。  相似文献   

12.
采用普通油茶大砧嫁接快速繁殖建成4个基因库,现已搜集保存种质资源2 267个号,其中山茶物种、变种161个,山茶花品种340多个,油茶农家品种、优株,无性系等1 605个。将不同纬度、海拔高度和生态条件下的物种、品种集中在同一地进行研究,提高了种质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性,发挥了基因库的多种作用和效益。  相似文献   

13.
张华 《林业与生态》2023,(11):40-41
<正>红铃(山茶科山茶属)授权号∶20210122品种权人∶怀化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省植物园培育人∶颜立红、唐娟、蒋利媛、向光锋、田晓明、张凌宏、钟凤娥、王耀辉、李菊美、向奕芳、周芳芝、邱玲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是从大花红山茶(Camellia Magniflora Chang)中选育出来的,其花瓣颜色为紫红色,花瓣形状椭圆形,  相似文献   

14.
云南山茶品种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云南山茶品种资源的栽培历史、分类现状以及育种进程等;对国内外云南山茶品种资源的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今后研究的4个方向:加强云南山茶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培育多个花色的云南山茶品种和加强云南山茶适应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引文数据库、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山茶属植物转录组文献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文献的年份分布、第一完成单位分布、来源期刊分布、研究物种、转录组测序方法、数据共享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反映山茶属植物转录组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经济价值较高,其产品中的木本油料、山茶花、茶叶都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国多家科研单位已就山茶种质资源的收集作了较多的工作,现已在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金华、江西南昌、湖南长沙、广西南宁、福建福州、贵州贵阳等地建立了山茶种质资源收集圃,为山茶属的杂交育种及品系选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山  相似文献   

17.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茶科山茶属.因植株叶片和花朵形状极像杜鹃但实质却是山茶,故此得名。原生地在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8.
山茶花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又名山茶、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四季常绿,花色鲜艳,深得人们的喜爱。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极多。繁殖方法有扦插、嫁接、播种等,作者于2002年在红心林场苗圃进行扦插繁殖0.2亩,其具有方法简便、生根时间短的优点。现将山茶花扦插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东寨港、清澜港自然保护区和三亚市红树林,总面积3944hm2 ,占全省红树林面积的85.0% ,包含了全省所有的红树物种(15 科19 属33 种),仅比全国少2 种,东寨港自然保护区还被列入“拉姆撒尔湿地名录”,是国际重要湿地。东寨港、清澜港自然保护区内拥有许多濒危、珍稀鸟类等物种。因此加强对上述三地的红树林资源保护与恢复,对保护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红树林资源及其生态系统均具极为重要的意义。专家们通过实地考察,提出对“三地”红树林的保护、恢复与子项目活动内容等设想。  相似文献   

20.
板栗九个品种叶面积回归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般二元二次方程模型:S=bo+b1x12+b2x22+b3x1x2+b4x1+b5x2,分别建立了它栗、它优1号、徐家1号、油栗、靖县大栗、双季栗、宋早丰、红栗、无花栗共9个板栗品种,以叶长(x1)、叶宽(x2)回归叶面积(S)的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可分别用于各品种单叶面积的回归估计;将这9个板栗品种原始数据合并,建立了总的回归方程用于各品种估计,其回归指数均在0.9以上,可用于这9个品种中任一品种单叶面积的回归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