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河南省小蚕室内育、大蚕大棚育的生产实际,改一日三回育为一日两回育,总结提出节本、省力、高效配套生产技术,详述了全龄一日两回育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2.
<正> (一)原蚕少回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技术改革原蚕饲育从多回育(每日5~7回)改为少回育(全龄每日8~4回)是适应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技术改革。根据有关科研单位和蚕种场的试验和实践成绩表明:原蚕少回育与多回育比较,同  相似文献   

3.
2017年春,在安康市农村试验点进行了优食一号小蚕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的比较试验。从试验成绩看,优食一号的各项经济性状指标与全龄桑叶育无明显差异,可作为人工饲料育蚕品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4.
家蚕全龄每日一回育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养蚕采用全龄每日一回育与普通育的生产成绩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家蚕全龄每日一回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对桂蚕5号反交杂交种全龄人工饲料育和小蚕1~3龄人工饲料育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桂蚕5号1~3龄小蚕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指标差异不大,可在农村进行推广应用;全龄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指标差异显著,在生产实用性上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证明:小蚕期小切叶育与切叶育相比,节省14.77%用工时间,全龄经过缩短1~4个小时.虫蛹生命率相仿,茧层率增加1.23%;一回育、二回育与常规三回育之间整片叶育与切叶育的用工时间相比,节省用工时间19.59%~38.51%,饲养成绩也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小蚕期采用整片叶育足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国内外都进行了家蚕少回育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经济养蚕法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我场应用稚蚕炕房四回育,壮蚕五回育,已有两年的成绩。在安徽合肥蚕种场母、原、普三级蚕种种茧育三回育一班制,经过三年七次实践成绩的启发下,思想大为解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种茧育是否可以少回育,向省力化发展,必须亲自试一下,为我们自身推广应用提出确切的依据。七九年春期我场以苏五、苏六100克进行全区三回育,稚蚕炕房育,壮蚕条桑育试点,初步总结汇报如下:一、试验方法:1.以普部一蚕室全部改建炕房,并辟一小间为稚蚕炕房室,与普蚕二室组作对照。2.1—5龄全龄采取三回育,1—3龄在炕房内饲养,四五龄蚕箔。  相似文献   

8.
<正> 生物的成长是以摄取营养为根本。家蚕的饲料是桑叶,但随着人工饲料的开发,不仅改变了家蚕赖于生存的营养来源,而且也带来了养蚕方法上的改革。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相比,给饵回数可大大减少,特别是采用人工饲料无菌育,全龄只需给饵3~4回,就可确保蚕儿上蔟营茧。为探明在不影响饲育成绩基础上较为合理的给饵回数,本试验以日本松原的人工饲料全龄4回育为基础,调查增减给饵回数对家蚕成长和饲育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小蚕颗粒饲料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比较了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ZHG×春54正反交和现行品种皓月×菁松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3对杂交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良好,但小蚕期发育速率和体重低于全龄桑叶育。3龄改换为桑叶育之后,蚕的生长发育加快,熟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张种产茧量等主要经济指标,ZHG×春54正反交小蚕颗粒饲料育均高于全龄桑叶育,但皓月×菁松低于桑叶育,各杂交品种的生命率总体上小蚕颗粒饲料育高于全龄桑叶育。茧丝质量主要指标全龄桑叶育与小蚕颗粒饲料育无明显差异。ZHG×春54是一对对颗粒饲料适应性优良的杂交组合,达到了生产实用化要求。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晚秋蚕期到2014年晚秋蚕期,进行了5期1~2龄颗粒饲料育3~5龄桑叶育与全龄常规桑叶育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2龄颗粒饲料育的蚕体质量不同程度的低于桑叶育,2眠蚕时蚕体质量开差最大,达到了28.9%~41.6%,4眠蚕时蚕体质量开差则缩小为1.0%~9.9%,熟蚕时蚕体质量差距进一步缩小至0.5%~8.5%。人工饲料育蚕的龄期经过有延长现象,1~2龄颗粒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龄期经过与全龄常规桑叶育相比,2014年春蚕的差距最小,全龄经过延长12 h;2014年夏蚕的差距最大,全龄经过延长30 h;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盒种产茧量要略低于全龄桑叶育,无论是全茧量、公斤茧颗数、盒种产茧量等指标都是一致的,但总体差距较小。上车率、茧丝长、毛茧出丝率等主要丝质指标相近,洁净、万米吊糙和茧丝量指标优于全龄桑叶育。  相似文献   

11.
2019年秋蚕期,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开展了室内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养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育的蚕4眠蚕体重表现最好,但发育慢、个体小、死笼率高,丝质成绩与对照差距大,1—2龄家蚕粉体配合饲料育、3—5龄桑叶育组的蚕4眠蚕体重、5龄最大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粒茧丝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但死笼率也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本次试验受各种因素影响,试验结果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但从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养蚕技术层面看,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育和小蚕育是可行的,在生产中应用需配套相关养蚕设施和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12.
《北方蚕业》2020,(秋蚕)
2019年秋蚕期,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开展了室内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养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育的蚕4眠蚕体重表现最好,但发育慢、个体小、死笼率高,丝质成绩与对照差距大,1—2龄家蚕粉体配合饲料育、3—5龄桑叶育组的蚕4眠蚕体重、5龄最大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粒茧丝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但死笼率也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本次试验受各种因素影响,试验结果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但从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养蚕技术层面看,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育和小蚕育是可行的,在生产中应用需配套相关养蚕设施和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13.
家蚕人工饲料育不仅有省工节本,减少蚕病、农药中毒和氟污染危害等优点,而且在蚕种生产过程中能有效地杜绝微粒子病的感染。笔者曾于2002 ̄2003年进行了日系原蚕1 ̄2龄人工饲料育及繁育一代杂交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日系白玉原蚕1 ̄2龄人工饲料育的饲养成绩、克蚁制种量及其一代杂交种的张种产茧量均与全龄桑叶育接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也大大提高。为了解原蚕全龄人工饲料育繁育的一代杂交种的饲养成绩,我们于2005年秋蚕期在本院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棚省力化养蚕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室外建大棚采用全龄每日一回育的省力化养蚕方法,投资建蚕室的费用少,每平方米材料费用10元左右,节省用工43.30%以上,节省桑叶3.00%左右,提高养蚕工效,蚕病少,茧质好。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大棚省力化养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小蚕人工饲料育生产实用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试验比较了稚蚕人工饲料育饲育式与小蚕生长发育的关系,探讨了生产上应用低成本人工饲料及1~2龄封闭饲育技术的养蚕效果。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蚕的疏毛率、全龄发育经过及生命率等与全龄桑叶育无明显差异,蚕体重在人工饲料育期间不同程度的低于桑叶育,但后期生长加快、差距缩小。全茧量、张种产茧量比全龄桑叶育有所降低,但茧丝质量基本达到了全龄桑叶育水平。生产上应用该技术,小蚕饲养总费用可减少50%以上,养蚕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5%以  相似文献   

16.
家蚕人工饲料育用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是制约人工饲料实用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开发出低成本人工饲料后,经过定向选择育成了适应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西6 x 734”,其原种小蚕人工饲料大蚕桑叶育的饲育成绩与全龄桑叶育相当,且发育整齐,一代杂交种饲育成绩和缫丝成绩均达到桑叶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不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效果,选择安徽省5个现行蚕品种(菁松×皓月、皖丰×夏晖、华康2号、华康3号、苏豪×钟晔)为试验品种,以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品种优食一号为对照种,设置全龄桑叶育(MF)、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AMF)、全龄人工饲料育(AF)3种饲育处理方式,以龄期经过、蚕体重、经济性状与健康性、丝质成绩为指标调查不同家蚕品种不同饲育方式的综合成绩。结果表明,各试验品种AMF组家蚕综合饲育成绩较优秀,与MF组差异较小,而各试验品种AF组综合饲育成绩较差,品比结果表明菁松×皓月综合饲育成绩较优。因此,采用小蚕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方式饲养优食一号或菁松×皓月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饲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采用科学化、省力化养蚕技术势在必行。为了节省养蚕劳动力,推进省力化养蚕技术的研发进程,以菁松×皓月、云夏3×云夏4及云蚕11号3对品种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全龄1日2回育和全龄1日3回育2种饲喂方式,饲养至上蔟结茧后调查其饲养成绩。试验结果表明:3对品种全龄1日2回育和全龄1日3回育相比,5龄经过、全龄经过基本一致;全茧量和茧层量差异不大,茧层率、虫蛹率、万蚕收茧量、茧丝长等指标值都在其品种的正常波动范围。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龄1日2回育与全龄1日3回育的所有P值均大于0.05,差异不显著。全龄1日2回育对参试蚕品种的产茧量和健康性都无明显不良影响,对参试蚕品种的丝质影响也不大,是一项省力高效的养蚕技术,可以在云南蚕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15年春 ,河南蚕业科学研究院进行了"豫花×湘明"蚕品种全龄一日一回育养蚕试验.结果显示 ,一日一回育龄期经过缩短2d,节约工时 ,节约桑叶 ,通过改进技术措施后产茧量和蚕茧质量能达到普通育基本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对菁松×皓月、春华×秋实和秦月×汉辉家蚕品种进行了一至二龄颗粒人工饲料育、三至五龄桑叶育试验。结果表明,颗粒人工饲料育蚕儿龄期经过与全龄桑叶育相当或缩短,公斤茧粒数、全茧量、茧层量等与全龄桑叶育的差距在5%~10%之间。同一饲育形式下,菁松×皓月正反交整体性状优于春华×秋实正反交,秦月×汉辉正反交部分指标较优,但丝质成绩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