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低聚木糖牛磺酸杀菌型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认了低聚木糖是人体双歧杆菌增殖最好的益生元之一;并从增稠剂、乳化剂、酸度调节剂、螯合剂等配方工艺方面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生产低聚木糖牛磺酸杀菌型乳酸饮料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2.
膳食纤维保健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膳食纤维和低聚木糖为功能因子,研究了膳食纤维保健酸奶的生产配方和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膳食纤维添加量为1.5%、低聚木糖添加量为0.3%、白砂糖6.0%、复合稳定剂0.6%,并采用微波杀菌技术,制成的膳食纤维保健酸奶具有营养和保健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3.
以膳食纤维和低聚木糖为功能因子,制成一种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膳食纤维保健酸奶。通过研究,提出了膳食纤维保健酸奶生产配方和生产工艺。其最佳生产配方为:膳食纤维添加量1.5%,低聚木糖添加量0.30%,白砂糖5%,复合稳定剂0.6%;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20MPa,杀菌温度95℃,杀菌时间300s.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3h。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酸奶果蜜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点,经过科学的配方与良好的生产工艺,生产出以乳酸菌酸牛奶为主加以果汁的复舍型活性菌乳饮料。  相似文献   

5.
夏世仁 《中国奶牛》2007,(11):45-47
为研制黄瓜杀菌型乳酸菌饮料.对黄瓜的添加量、增稠剂、乳化剂、酸度调节剂和螯合剂等配方工艺进行了研究,最后确定了黄瓜乳酸菌饮料的生产最佳配方,生产出一种具有黄瓜香味并略带酸味、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黄瓜乳酸菌饮料。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保健型果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方法.该产品在酸奶制作的基础上,添加低聚果糖、膳食纤维等配料,并调酸,经杀菌、冷却成成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保健型果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方法。该产品在酸奶制作的基础上,添加低聚果糖、膳食纤维等配料并调酸,经杀菌、冷却成为成品。  相似文献   

8.
以菊花提取液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杀菌后接种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原料的配比、发酵条件及产品的配方。结果表明,原料最佳配比为菊花提取汁20%、蔗糖8%、鲜牛奶40%;制备该乳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3%、发酵时间4h、温度42℃。  相似文献   

9.
低聚木糖是由木糖单元组成的糖低聚物,可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和纯化,用作单胃动物饲料的益生元。低聚木糖也可以在动物肠道或体外通过水解木聚糖获得。本综述章节讨论了低聚木糖可以从含木聚糖的木质纤维素(如农作物秸秆、木材和草本生物质)中提取,还总结了低聚木糖对猪和家禽的生长和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在不同生产阶段以及不同的低聚木糖纯度和聚合度下,添加低聚木糖似乎对猪和家禽都有益处;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合适的剂量、纯度和聚合度,从而对每个物种的肠道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益处。  相似文献   

10.
选用1日龄健康AA肉雏鸡1200羽,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抗生素(杆菌肽锌16.7mg·kg-1和硫酸粘杆菌3.3mg·kg-1,对照组)、低聚木糖(0.02%)、合生素(0.005%益生菌+0.005%及0.01%低聚木糖)、抗生素与低聚木糖(对照组抗生素+0.005%及0.01%低聚木糖)6种不同日粮,研究不同处理对肉鸡肠道微生物菌群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空肠的乳酸菌数分别提高了19.89%(P<0.05)、9.17%、20.21%(P<0.05)、13.98%(P<0.05)和16.75%(P<0.05),除0.005%低聚木糖+抗生素组,其它各组大肠杆菌数量均较高。各试验组前期(0~21日)、后期(22~42日)和全期(0~42日)的肉鸡体增重分别提高了0.8%~15.1%、2.9%~29.0%和2.2%~24.0%,后期和全期饲料转化率分别改善了2.5%、4.3%、10.4%、16.9%、12.5%和1.0%、3.3%、6.2%、7.1%、6.2%,以添加0.005%低聚木糖+抗生素组的肉鸡增重、饲料转化率与成活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保证货架期内酸奶饮品的产品稳定性。[方法]以市面上畅销的酸奶饮品的平均离心沉淀率作为对照,研究生产工艺中重点因素对酸奶饮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灭菌型酸奶饮品工业生产中,对产品稳定性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稳定剂化料温度和均质工艺,提高化料温度并在基料奶发酵结束后增加1 次均质,可以极显著提高产品的稳定性。[结论]该结果将为乳品企业提高酸奶饮品稳定性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以蓝莓、酸奶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菊粉制备风味酸奶。通过正交试验,参考各因素的影响,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蓝莓酸奶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原味酸奶添加量90g、蓝莓汁添加量5g、菊粉添加量0.15%、发酵时间5h、发酵温度45℃、黄原胶添加量0.15%。产品结合了蓝莓和酸奶的双重特点,具有丰富的营养功能,风味独特,色泽淡蓝,是一种新型的优良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羊乳产品,开阔羊乳市场,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消费选择,实验以山羊乳、麦芽、红枣、酒花为主要原料,分别通过乳酸菌的乳酸发酵和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后,将得到的红枣羊乳酸液和啤酒原浆按一定体积比配比,制备出兼具酸乳、啤酒、碳酸饮料风味和保健功能的新型红枣羊乳啤饮料,并通过测定沉淀率和稳定系数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红枣羊乳酸液与啤酒原浆的体积比为1∶1,红枣羊乳酸液中红枣汁添加量12%、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2%、果胶添加量0.15%、蔗糖酯添加量0.1%、白砂糖添加量4%时生产的红枣羊乳啤口感最佳,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核桃碎等辅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发酵剂,确定对核桃发酵乳的制作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核桃酸奶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为:100mL牛奶和10g/100mL白砂糖→灭菌(63℃,30min)→接入5g/100mL发酵剂→35℃恒温发酵12h→加入5g核桃碎→后发酵24h(5~7℃)。利用此工艺制备的核桃酸奶风味独特、营养价值较高,在0~6℃时的货架期可达10d左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复原乳在酸有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探讨部分替代生鲜乳的复原乳对酸奶的流变学特性,外观结构,理化指标和口感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分别给出了何种替比例对搅拌型酸奶和果粒型酸奶的品质影响最小,本研究结果可被广泛适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搅拌型酸乳的酸度、pH值、持水力、乳清析出量和对酸乳进行感官品评,研究不同海藻酸丙二醇酯(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PGA)添加量对搅拌型酸乳稳定性的影响,确定PGA在搅拌型酸乳中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添加PGA可以明显抑制酸乳贮藏过程中的后产酸现象,较好地增强酸乳的持水力,显著降低酸乳贮藏过程中的乳清析出量,同时可以明显改善酸乳的质地、组织状态和口感。添加PGA有利于搅拌型酸乳体系的稳定,且随着PGA添加量的增加,稳定效果逐渐提升。综合考虑应用效果和成本,PGA在搅拌型酸乳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3%。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富含γ-氨基丁酸青春双歧杆菌酸奶在保质期内乳酸菌活菌数、γ-氨基丁酸含量以及感官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富含γ-氨基丁酸酸奶在感官指标方面与普通酸奶相比无明显差异;随着保藏时间的增加,乳酸菌活菌数逐渐降低但始终保持在108cfu/mL以上;在保质期内γ-氨基丁酸含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蓝莓果酱研制蓝莓搅拌型酸奶,通过利用正交设计法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搅拌型蓝莓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蓝莓果酱与牛奶的配比为1∶9,蔗糖量6%,菌种接种量3%,43℃发酵6 h。  相似文献   

19.
芦荟与椰果双果果粒酸乳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稳定剂品种、稳定剂添加量、芦荟与椰果添加量组合三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从感官评分及稳定性方面对芦荟及椰果双颗粒配方进行优化,优化的结果显示:双果粒配方为0.4%稳定剂添加量、W3型稳定剂、5%芦荟与3%椰果果粒,此时能得到最佳的感官品质与稳定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