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通过对国内表现优良的10个越冬茬番茄品种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新品种的鉴定比较,分析作物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性与小区产量等。结果表明,长丰5号、艾丽与MC111番茄新品种抗病性较强,三者产量分别较对照果美魁冠增产27%、25%、24%,且商品性状优良,适宜在陕北榆林地区日光温室作为越冬品种推广种植; MC112、M317、双飞2018等番茄品种叶片较大,生长势较强,不适于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但其硬度佳,果实着色均匀,且耐贮运,较适用于早春大棚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2.
冬油菜是会宁县种植的主要作物,冬油菜品种在一个地方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冬油菜的产量,为了筛选在较高海拔环境条件下越冬率和产量表现较好,适宜在会宁地区种植的品种,2019年,会宁县柴家门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引进12个冬油菜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会宁县种植冬油菜陇油12号越冬率和产量均表现最好,分别达到97%和2393kg/hm2。  相似文献   

3.
冬油菜是会宁县种植的主要作物,冬油菜品种在一个地方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其产量。为了筛选在较高海拔环境条件下越冬率和产量表现较好、适宜在会宁地区种植的冬油菜品种,2019年会宁县柴家门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引进12个冬油菜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油菜陇油12号在会宁县种植越冬率和产量均表现最好,分别达到97%和2 394.44 kg/hm~2。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应哈尔滨地区寒冷气候且观赏价值较高的芍药品种,选取了115个新引进芍药品种,观察其越冬存活率、开花率和分枝情况。结果表明:晨曦等22个品种越冬存活率均高于60%,开花和分枝情况较好,可以在哈尔滨地区大面积种植;粉玉楼等8个品种不能在哈尔滨地区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适合大庆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以达到成功引种的目的,通过对7个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在大庆地区的种植,研究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该地区的产量及越冬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干草产量依次为:阿尔冈金〉美国苜蓿〉卫士〉驯鹿〉和平〉801〉巨人。阿尔冈金、和平、801越冬率较高;美国苜蓿和巨人品种越冬率相对较低。综合产量和越冬率比较来看,阿尔冈金品种最适宜在大庆地区作为主栽品种种植;美国苜蓿、卫士品种在大庆地区可以作为辅助品种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6.
兰州地区观赏草适应性和应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兰州市引种的27种观赏草的物候期、外部性状、观赏性和适应性进行2年的跟踪观测,评价并分析其在兰州地区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分成A~D共4个等级。结果表明,蓝羊茅、玉带草、重金属柳枝稷、大油芒、斑叶芒、画眉草、紫穗狼尾草、披针叶苔草、细茎针茅、涝峪苔草、卡尔拂子茅、紫芒的气候适应性和观赏性表现较好,属于A等级,可无防护露地越冬,适用于兰州地区;青绿苔草、东方狼尾草、小兔子狼尾草和晨光芒表现较差,属于D等级,较不适应兰州气候。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辽宁省种植的早熟大豆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对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产量、农艺性状等引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东豆2011229-10、开农豆27、辽12Q011-5、辽14105-3、福康豆958这5个品种各种性状表现良好,增产5.0%以上,产量突出,亩产最高为213.6 kg、最低为200.6 kg,适宜在早熟区域种植推广,建议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哈巴河县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4年种植面积达到8 200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18.9%,已成为当地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迫切需要高产、稳产、优质的品种。通过2年试验示范,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新玉27号,在早熟、高产、抗病方面表现突出。一、品种特性玉米杂交种新玉27号,于2005年2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中早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105~112天;幼苗绿色,叶鞘紫红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合天水市半干旱山区种植的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以甘杂1号为对照,在天水市麦积区五龙镇安家山村对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表现最佳的是甘油4号,越冬率87.6%,产量4 015 kg/hm2,比对照增27.30%;其次为合油杂2号,越冬率83.4%,产量3 660 kg/hm2,比对照增16.01%;第三位是陇油88,越冬率85.3%,产量3 600 kg/hm2,比对照增14.10%;第四位是天油14号,越冬率85.7%,产量3 515 kg/hm2,比对照增11.41%。以上4个品种综合性状比较好,适合在天水市海拔1 600 m左右的半山区及渭河流域的粮油互作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适应性和北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目的】对不同冬油菜类型和品种在西北旱寒区的越冬抗寒性、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冬油菜北移的可行性。【方法】在张掖、酒泉等不同生态条件下,对55份不同类型和来源的冬油菜品种(系)的抗寒性、经济性状、生育期、含油率、产量表现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在西北旱寒区海拔1 477~2 300 m、极端最低气温-22.7~-31.6℃、年平均气温5.9~8.7℃、年平均降水量92.0~630 mm、无霜期150~172 d的地区,甘蓝型和白菜型两种类型的冬油菜,仅白菜型冬油菜能够越冬,越冬率最高达到100.00%,生长发育正常,且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农艺性状,生育期275~295 d,含油率40.84%~44.15%,产量1 500.0~4 400.3 kg•ha-1。不同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抗寒性和适应性存在巨大差异,越冬率0~100%。根据越冬率与抗寒性,可将参试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划分为超强抗寒性、强抗寒性、抗寒性和弱抗寒性品种(系)4种类型。在乌稍岭以东地区,一般抗寒品种(系)均能越冬,但在河西走廊,只有超强抗寒性品种(系)和强抗寒性品种(系)才能越冬,【结论】在西北旱寒区,发展白菜型冬油菜生产是可行的,从而使冬油菜栽培种植北界向北向西延伸1 000多公里,海拔由1 000 m提高到2 300 m左右,纬度由35°30′提高到39°46′。冬油菜北移进入中国西北旱寒区种植能够有效地增加该区冬春季植被覆盖度,同时为该区发展一年二熟耕作制创造了条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促进北方寒区冬油菜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区域河谷盆地灌区春青稞品种区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格尔木河谷盆地灌区对引进的15个青稞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藏青27、藏青14、09YN-04、09YN-13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水平及抗逆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折合产量分别为7 725、7 920、7 950、7 515 kg/hm2,较对照品种柴青1号分别增产8.4%、11.1%、11.5%、5.5%,可在该区及相同生态类型区(海拔2 780 m左右)示范种植;2004青21、03014、康青9号减产18.00%以上,不宜种植。其余品种产量减产幅度较小,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2.
北方旱寒区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抗寒性与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北方寒旱区的抗寒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应于大面积种植的优良抗寒冬油菜品种。本研究采用多点试验,对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地区的越冬率、产量、经济性状及生育期进行比较,分析其抗寒性和适应性。结果在北方旱寒区纬度29°36′~43°55′、海拔35~3 650m、极端最低气温-16.5~-41.5℃、年平均气温6.5~11.5℃、年平均降水量42~700mm、无霜期110~200d的地区,不同品种的越冬率和产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品种在不同试点的越冬率和产量也不相同,但12个品种(系)在各试验点均可表现出强的特殊适应性,越冬品种在不同试点均能正常生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并且收获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适合倒茬,能够提高复种指数。综合分析表明:在12份供试材料中,陇油6号、陇油7号、07兰MXW-1-3由于具有越冬安全性(越冬率82.73%~89.13%),增产明显(产量2 574.76~2 709.11kg·hm-2),经济性状优良,生育期适中,是最适合在甘肃、新疆、西藏、山西、北京、辽宁等北方寒区种植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宜安徽沿江地区改良式塑料暖棚番茄越冬栽培用品种。方法:比较分析8个供试番茄品种在安徽沿江地区改良式塑料暖棚越冬生长情况以及产量性状指标。结果:从商品性、增产性、采收期、抗逆性、抗病性等性状综合考虑,基地粉王表现最佳,美国朗姆斯F1、皖杂15表现较好,相对适合皖南沿江地区消费习惯,前期产量、总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可作为改良式塑料暖棚番茄越冬主栽品种在皖南沿江地区推广种植。结论:该研究为沿江地区改良式塑料暖棚番茄越冬栽培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3个菊科饲用牧草产草量及生物学特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南地区对3个菊科饲用牧草品种的物候期、产草量、营养成分、种子产量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均能在闽南地区越夏、越冬正常生长,其中串叶松香草整体表现均较优,4次刈青鲜草产量达89204.46 kg/hm2、开花期粗蛋白10.13%、种子产量97.0 g/m2、种子发芽率达86.8%。综合分析得出串叶松香草较适宜在闽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对供试越冬花椰菜各品种的生物学性状、生育期、抗性、产量、花球商品性等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新雪球、雪妃和早春玉整体表现较好,植株长势好、株幅较大,花球商品性均达到上等,花球产量高,分别比对照种冬花220增产21.9%、26.8%、50.5%,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种,且提早上市15~20 d,可以填补黄淮海地区春淡季的蔬菜供应,是适合黄淮海地区越冬种植的3个花椰菜品种。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天津市静海县冬暖大棚黄瓜种植面积发展迅速,"津优30"是引进的黄瓜新品种,在种植试验中表现良好。目前,该品种作为静海县的主推品种,在静海县冬暖大棚越冬栽培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阿里地区栽培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该试验引进国内外13个紫花苜蓿品种(金皇后、中兰2号、陇东1号、三得利、公农1号、中苜1号、前景、北极熊、阿尔冈金、驯鹿、皇冠、WL168-HQ、WL712),在西藏阿里地区草业工作站牧草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别测定株高、产量、越冬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参试的13种品种中三得利、陇东1号的抗旱性强、越冬能力强、产量高,可以在阿里高寒地区种植;驯鹿、皇冠、中兰2号、公农1号、中苜1号、阿尔冈金、金皇后等在株高、产量和越冬率等方面表现中等,需进一步研究其适应性;WL712、北极熊、WL168-HQ品种在种植的第1年具有较好表现,但第2年具有抗寒性能差、返青及越冬率低等特点,为淘汰品种,不建议进一步在该地区试种和示范。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生产需要的黄瓜优良品种,以适合越冬栽培的19个黄瓜杂种一代为试材进行比较试验研究,对参试的19个品种在植物学特性、商品性、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13、14、15和18号商品性好,早熟、产量高、耐寒性好,该5个黄瓜品种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表现突出,很适合乐亭地区越冬日光温室及早春大棚栽培,可大规模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美国蓝莓抗寒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预选的6个美国蓝莓品种为试验对象,对其抗寒越冬能力、适宜pH、有机质、改土及修剪效果和育苗技术进行相关试验,总结探索高寒地区栽培技术指标。结果表明:越冬能力以美登和斯维克位最强;适宜土壤pH在4.0~5.5;有机质在5%以上次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0.
晋薯27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为实现晋薯27号在朔州地区的大面积推广,选择了3个县进行示范种植,对晋薯27号和当地种植品种紫花白的植株性状、生物学特征和薯块的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晋薯27号在3个试验点的淀粉含量为14.06%,较对照紫花白的淀粉含量高2.14%;小区(334 m~2)平均产量为1 253.7 kg,较对照紫花白增产10.67%。晋薯27号薯形、产量等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