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部分的病原微生均可通过黏膜感染动物机体,黏膜是动物体的第一道天然防护屏障。黏膜免疫是鸡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能诱导局部免疫,也能诱导全身性的免疫应答,且操作简便,适合规模化鸡场使用,对鸡应激小,是目前鸡用疫苗研究的新方向。黏膜免疫佐剂和黏膜免疫的途径是黏膜免疫的关键,鸡的黏膜免疫疫苗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黏膜免疫及其在鸡病防控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鸡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防控猪圆环病毒病最有效的手段是疫苗免疫,现有的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嵌合病毒灭活苗和全病毒灭活苗。但是这些疫苗主要诱导体液免疫,不能清除肠道中的猪圆环病毒,病猪依然可以通过肠道持续向外排毒。而黏膜免疫,尤其是肠黏膜免疫系统,可弥补体液免疫的缺陷,对肠道中的猪圆环病毒有杀灭作用,因此体液免疫与黏膜免疫协同作用的复合产品,是猪圆环病毒病疫苗研发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猪气喘病的免疫是个世界性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病的综合预防措施以及国内外应用免疫疫苗的主要种类和疫苗免疫防控猪气喘病的重要措施,并肯定了灭活疫苗的明显效果。此外,本文还报告了猪肺炎支原体兔化弱毒疫苗在突破母源抗体、占位效应、刺激黏膜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最佳效果;并分析了国内外在猪肺炎支原体及猪支气管肺炎的研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及未来防控猪气喘病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猪病毒病疫情越来越复杂,其中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病(PCVD)、猪伪狂犬病(PR)以及猪瘟(CSF)是公认的影响全球养猪业的重大疾病。为了防控疫情,控制猪场传染病迫在眉睫,其关键在于疫苗免疫接种。当疫苗进入动物体后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达到免疫预防作用。同时,一种疫苗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又可能对另一种疫苗免疫产生影响,能够增强疫苗免疫效果或干扰疫苗免疫,因此研究疫苗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近年研究发现,CSFV与PRRSV疫苗同时免疫时的免疫效果不如单独免疫;在PCV2阳性猪场免疫PCV疫苗能够显著增强CSFV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疾病风险;同时对母猪免疫CSFV疫苗和PRV疫苗可以有较好的免疫反应,2种疫苗在生产实践中并无干扰作用;其他疫苗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浅谈猪疫苗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疫苗在防控猪病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功不可没.于是,有人过分夸大疫苗的作用,把接种疫苗当作防控猪病的唯一手段,把疫苗当作灵丹妙药,不顾当地疫病流行情况,不顾免疫程序,不顾猪已有的免疫抗体消长情况和猪健康状况,对猪同时或短时间内接种多种疫苗,不但造成猪免疫失败,而且产生"疫苗病".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口服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具有其他疫苗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已成为疫苗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乳酸菌口服疫苗的作用机理、特点及其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以期为更好地防治猪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疫苗在防控猪病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因此有人过分夸大了疫苗的作用,把接种疫苗当作防控猪病的唯一途径,把其当成了灵丹妙药,不顾疫病流行情况、免疫程序、猪已有的免疫情况和健康状况,对猪同时或短时间内接种多种疫苗,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使其免疫失败,引起“疫苗病”。疫苗病就是注射疫苗不当引起的一系列的疾病。本人从事乡村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多年,在检查疫病防疫时,常听到养户说猪被注射预防后,开始发病,有的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气候的日渐转凉,动物传染病也逐步进入多发和流行的时节。为了做好秋冬季猪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在进一步强化环境消毒灭原和切断传播途径的同时,给猪进行相应的疫苗免疫接种是最为有效的防控措施。但是,由于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如果疫苗质量差或免疫注射不当,便会出现疫苗不良反应,甚至造成免疫失败,从而导致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防控猪病,必须做好疫苗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进一步加快猪病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需要改进我国猪病防控存在的技术水平偏低、专业的防控技术未普及、未从传统的临床经验诊断走向化验室目标诊断等问题。1猪病免疫的规范化处理1.1免疫注意事项技术人员给猪注射疫苗之后,猪体内能否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猪病疫苗是否合格、免疫操作是否规范等。给猪注射疫苗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疫苗资料的检查。一支疫苗在猪体内能否产生免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快速发展,其在疫病防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疫苗相比,新型疫苗特异性好、安全性高,但同时也存在免疫原性弱,难以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等不足。如何利用安全有效的免疫佐剂来增强新型疫苗免疫效果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壳聚糖是来源于甲壳质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黏膜吸附性、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和可改造性,与传统免疫佐剂相比,它不仅能够协助疫苗激活机体的体液免疫,更能有效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尤其是其可增强疫苗诱导的黏膜免疫效应。论文就近年来有关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理化特性、作为疫苗佐剂的优势及机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佐剂作用机理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疫苗在防控猪病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但是,有人过分夸大疫苗的作用,把疫苗接种当作防控猪病的唯一手段,不顾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免疫程序,及猪已有的免疫抗体消长情况和猪健康状况,对所有猪同时或短时间内接种多种疫苗。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对如何科学防控传染病、猪接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疫苗防疫力的实际情况和建立猪场健康养殖体系科学使用疫苗四个方面,分析疫苗在猪病防控中的作用。针对目前猪病防控中错误认识疫苗、错误使用疫苗的问题,提出正确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在猪场疾病防控中,一些企业对疫苗在猪病防控中的作用的认识不全面或者不正确,致使使用疫苗的种类或疫苗防疫程序与猪场病原实际情况不符合,为猪场生产带来很大损失。这种不正常的认识具体表现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猪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猪病流行日趋复杂,临床表现主要为多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猪病防控的好坏直接影响猪群的生产成绩和养猪经济效益。猪病防控仍然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节约性手段,而治疗则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消耗性补救措施,此外,有些疫病也是无法治好的。疫苗接种则是预防和控制猪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而疫苗接种的整体效果与疫苗质量密切相关。严格把控疫苗质量无疑成为猪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科学、客观、公正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更是生产实际中不  相似文献   

14.
黏膜免疫是机体防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诱导有效的黏膜免疫应答对病原由黏膜感染途径引发的疾病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黏膜疫苗的研究中存在某些关键性问题,最重要的是黏膜抗原不能有效地被运输至黏膜诱发部位,致使黏膜免疫系统不能被有效刺激,而不能产生高效的免疫应答。因此,选择安全而有效的黏膜佐剂及选择有效的抗原运输系统是发展黏膜疫苗的必须条件。论文就近几年来黏膜疫苗佐剂及抗原运输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17,(5)
自2010年以来,随着猪圆环病毒病疫苗在国内的普及免疫,猪圆环病毒病得到了较好控制。然而在免疫新常态下,随着养猪业进一步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急速发展,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诊断、防控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文章就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诊断、防控新趋势做一阐述,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养猪业所面对的是比以往更复杂多变的猪病,不仅疾病也越来也多,而且越来越难治。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多种外来病的引入以及病毒的变异更新所致。随着传染性病毒病如猪蓝耳病、猪圆环2型、猪瘟等免疫抑制病的大肆流行,市场上的新疫苗也随之应运而生。然而这些高科技研发出的新型疫苗虽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和低毒性,但面对猪免疫抑制病的威胁,即使按照程序免疫猪群,诱导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仍较差。甚至出现免疫耐受,免疫麻痹,对疫苗注射不应答[1]。近年来,中兽药发展研究迅速。研究表明。中药免疫增强剂[2]对免疫抑制猪起到整体治病,扶正祛邪,治疗和调节的双重作用。在免疫抑制的猪群,中药免疫增强剂可以显著提升疫苗抗体梯度水平,从而更好的发挥预防和治疗作用,减少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减毒沙门氏菌在疫苗和疫苗载体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门氏菌不仅可以用作疫苗,也是理想的疫苗载体,已受到医学与兽医学的广泛重视。沙门氏菌可以经黏膜途径免疫(口服或鼻内),操作方便,对接种对象刺激小;此外,沙门氏菌为胞内侵袭细菌,能有效递呈抗原,激发抗沙门氏菌和诱导外源蛋白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与细胞免疫反应,并能同时诱导黏膜免疫与全身免疫。文章对沙门氏菌的入侵机制、免疫机理及其在疫苗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为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场养殖过程中猪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疫苗免疫是综合防控的中重要环节,疫苗免疫中疫苗的质量、免疫剂量、饲养管理等因素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疫苗免疫效果如何,能否起到刺激机体产生有效免疫保护都需要进行免疫效果的评估,积极有效的评估方法对检验猪场的疫苗免疫效果十分重要,文章对疫苗免疫效果评估的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养猪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飞 《养猪》2011,(1):86-87
大肠杆菌病对仔猪正常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几十年来不断给各地的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有关专家就防控工作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但各说异同,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为更好地对猪大肠杆菌病进行防控,笔者从环境因素、疫苗免疫、药物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猪大肠杆菌病防控专题观察试验,以期为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小猪场,本文指出了其存在的普遍问题:生物安全不达标、生产管理不科学、免疫程序不科学和用药不合理,这是造成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病多发、混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建立健全疫苗和药物预防保健的具体方法:重视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的合理使用,建立黏膜免疫和体液免疫相结合的免疫方法,综合运用药物预防保健措施,这样可有效防控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等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