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效果.[方法]将惠附红细胞体病的猪分为空白对照组、复方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药结合组.空白对照组,仅采取对症治疗,不用任何抗菌药物;复方中药组,采用自制的纯中药复方制剂进行治疗,剂量为75 mL/(kg·bw·d),首剂加倍;西药组,采用贝尼尔单独治疗,剂量为5~7 mg/(kg·bw·d),深部肌肉注射;中西药结合组,采用贝尼尔和复方中药制剂联合治疗,贝尼尔的剂量为5~7 mg/(kg·bw·d),自制的纯中药复方制剂的剂量为75 mL/(kg·bw·d)(首剂加倍).各组同时连续用药5 d后,观察对比各组动物的临床症状、血常规、红细胞渗透脆性、生化指标、感染率、转隐率、治愈率、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中西药结合组各项疗效指标均达正常.[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鼠长期口服三黄连散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三黄连散低(2.5 g/kg·BW)、中(5.0 g/kg·BW)和高剂量组(10.0 g/kg·BW),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混饲给药的方式连续给药30 d,每日观察临床表现,记录体重和饲料消耗量,停药后继续观察7 d。分别于给药后30 d和停药后7 d进行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解剖学、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给药期间和停药后,各试验组大鼠未出现中毒和死亡情况,临床症状、解剖学检查等均无异常变化,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无异常;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该药物无毒副作用,仅见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和饲料消耗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三黄连散给大鼠连续饲喂30 d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三七总皂苷(PNS)用药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40只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3个药物处理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分别给予11.34、56.70、113.40mg/(kg·BW)的PNS,每天1次,连续给药14d;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3mL/只,连续注射14d。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在试验期间的体重、脏器指数(肝脏、脾脏、肾脏指数)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取各组小鼠肝脏、脾脏、肾脏组织,制备病理组织切片,利用显微镜观察上述组织是否出现病理变化。[结果]3个PNS给药组小鼠在试验期间的体重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1.34mg/(kg·BW)PNS组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113.40mg/(kg·BW)PNS组小鼠的谷草转氨酶活力和肌酐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PNS对肝脏、脾脏、肾脏组织无明显损伤。[结论]PNS实际无毒,长期用药会产生肾毒性,提示用药不宜过量。  相似文献   

4.
芪参口服液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芪参口服液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根据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对其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将40只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芪参口服液的最大耐受剂量;在长期毒性试验中,将8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3个剂量组分别按3.75、7.5、15 g/kg体重给大鼠灌胃,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4周。记录每日饮水量、饲料采食量及每周体重,检测给药4周及停药2周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口服芪参口服液的最大耐受剂量为生药量40 g/kg,此剂量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40倍。部分给药组采食量和饮水量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变化,但对平均周增重无显著性影响(P>0.05);血常规的部分指标出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变化(P<0.01),但停药2周后,所有指标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组血液生化和脏器系数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本次试验条件下,该口服液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5.
探讨飞机草总黄酮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7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试验期共21 d,在试验期1-14 d,空白对照组和免疫抑制组灌胃蒸馏水,药物阳性对照组灌胃50 mg/(kg·d)左旋咪唑,飞机草总黄酮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分别灌胃30 mg/(kg·d)、150 mg/(kg·d)和750 mg/(kg·d)总黄酮;在试验期15-21 d,空白对照组仍灌胃蒸馏水,其余各组均灌胃50 mg/(kg·d)环磷酰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IgG、IgM、IL-2、IFN-γ和TNF-α含量,应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疫器官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各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均极显著下降(P0.01);与免疫抑制组相比较,药物阳性对照组与高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各组IFN-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IL-2无显著变化,免疫抑制组TNF-α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中剂量、高剂量组TNF-α较免疫抑制组极显著升高(P0.01)。免疫抑制组IgM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极显著下降(P0.01),高剂量组IgM和IgG较免疫抑制组显著升高(P0.05)。病理切片显示,飞机草总黄酮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小鼠脾脏、胸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高剂量组恢复效果更为明显。说明飞机草总黄酮可增加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改善免疫器官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益蒲灌注液对小鼠、大鼠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用90g/kg剂量益蒲灌注液灌胃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用1.5g/kg、15g/kg剂量给大鼠连续灌服56 d,观察其对大鼠的生长发育、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等影响。结果:急性毒性实验小鼠无一死亡;长期毒性实验结果显示益蒲灌注液处理组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脏器系数和血清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益蒲灌注液的临床拟用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苦参苍术口服液的抗炎、止泻作用,观察了不同剂量苦参苍术口服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蓖麻油致小鼠腹泻的影响。结果显示,苦参苍术口服液能抑制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胀,减轻蓖麻油造成的小鼠腹泻,并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提示其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止泻作用。该试验可为参苍术口服液的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观察辣蓼总黄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作用,开展安全性评价,为该药物后期研发和应用提供剂量支持。分别选取雌、雄各半的昆明系小鼠进行试验,设不同剂量的辣蓼总黄酮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小鼠对辣蓼总黄酮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5 g/(kg·BW);小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试验组小鼠体重、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小鼠个别血清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组织病理学观察未见明显病理性损害。结果表明,辣蓼总黄酮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连续用药也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与临床应用相同的给药途径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测定慢呼康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和最大耐受量;以60g/kg、30g/kg和15g/kg体重剂量(分别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的30、15、7.5倍)连续灌胃给药60d,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停药2周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在长期毒性试验中,经连续60d灌胃给予慢呼康口服液后,大鼠体重、行为活动、重要脏器系数、大鼠血潮学、血液生化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影响,对主要脏器、腺体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与对照组比较亦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恢复期大鼠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在本实验条件下,慢呼康口服液对受试动物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作用,表明该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j...-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火炭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试验进行火炭母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在急性毒性预试验中,SPF级KM小鼠最高攻毒剂量达到6 000 mg/kg时所有小鼠未死亡,故正式试验SPF级KM小鼠每个重复10只(雌雄各半),一次性灌胃给药,重复2次,给药后4 h内仔细观察受试小鼠的临床表现,连续观察7 d。长期毒性研究中,将8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火炭母高剂量组(40 g/kg)、中剂量组(20 g/kg)、低剂量组(10 g/kg)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高、中、低剂量组连续饲喂药化饲料30 d,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0 d。攻毒结束后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雌雄各半),后腔静脉采血用于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按照动物福利安乐死后进行大体剖检变化观察,采集主要脏器测量脏器系数,对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的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每组剩余的10只大鼠用于恢复试验,攻毒组大鼠药化饲料换成基础日粮,继续饲养15 d后检测以上项目。结果表明:急性毒性研究中,火炭母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于5 000 mg/kg,属于实际无毒级别。长期毒性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