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指出了气候舒适度对旅游体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是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旅游季节的长短。利用四川省崇州市1980~2015年的气候统计数据,对其旅游气候舒适度加以评估,划分了崇州市旅游活动的适宜性等级和适宜开展的时间段。结果表明:崇州市在旅游方面有较大的优势,适合开展旅游活动的时间段较长,每年3月份开始一直到11月份结束均较适宜旅游,适游季节为春、夏、秋三季。  相似文献   

2.
选择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三块受到不同程度旅游干扰的样地,对样地中草本植物物种的多样性进行数据调查,以与游径距离远近代表不同强度的旅游干扰为标准,分析不同强度的旅游干扰下太平湖湿地公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研究数据表明:(1)狗牙根是三处调查样地中数量最多的草本植物,禾本科植物是人为干扰下的优势科。(2)龙窑寨样地是三处样地中物种数最丰富的样地,钓场次之,八卦岛最低,且6m处的物种数最高,3m处次之,1m处最低,三处样地的6m处与1m处的样方差异显著。越靠近游径,受到的人为扰动越大,样方内的植物物种数越低,且中等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增加样地内植物物种的数量。(3)随着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大,太平湖湿地公园内三处样地内植物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旅游强度的干扰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干扰的强度越大,样地内物种多样性的数值越低。最后论文提出,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应控制旅游开发强度,加强生态游步道建设,减少旅游对物种多样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林业资源管理》2019,(5):150-156
对山西省二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4种主要森林群落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二郎山森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群落共有植物40种,分别属于22科31属;油松林和油松+山楂林的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较大;林分起源、坡度、群落垂直结构和林分密度等对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均有较大影响:天然林的植物多样性大于人工林;多样性指数随坡度增大而减小;灌木层多样性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林分密度过大,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通过研究,以期为二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经营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的交界处,是研究干旱区山地物种多样性的理想区域。利用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以及重要值,对乌拉山主要森林群落(白桦林、油松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灌木层;(2)群落灌木层、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白桦林〉天然油松林〉人工油松林;天然油松林〉人工油松林〉白桦林〉柄扁桃灌丛;(3)群落β多样性指数表现出同一种森林群落类型之间绝大多数呈轻度相似性;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之间呈极不相似;生境条件的差异、人为干扰等因素对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较为明显;(4)群落物种组成以菊科、蔷薇科植物为主,草本植物以多年生中生、中旱生、旱生植物为主,林下灌木水分生态型以中生为主。  相似文献   

5.
2005年5~10月对清西陵古油松林的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古油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讨论了旅游干扰对古油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活动对古油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有显著影响,从而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古油松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丰南区绿地植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志 《河北林果研究》2010,25(2):202-203,206
通过对道路、公园、小广场和单位庭院居住区4种类型的绿地植物种类和年农药用量的调查,分析了丰南城区绿地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公园绿地植物的多样性最丰富,道路绿化植物多样性最差。植物多样性与病虫害发生有关,植物多样性越丰富,虫害发生越轻。  相似文献   

7.
水文对森林植物群落的类型、结构、生活型谱、排序和动态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植物群落分2个植被型,4个群系,19个群丛组;群落垂直结构分乔术、灌木、草本3层,植物组成分属于34科、76属108种;群落生活型谱反映了气候条件;群落排序结果满意;顶极植物群落为松栎林,山杨、白桦林将为辽东栎林演替,油松林与山杨林、白桦林之间的动态演替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森林病虫害是指森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森林病虫害不同于其他林业灾害,它的发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在巩固造林营林成果、维持动植物的多样性和平衡性方面起着至关  相似文献   

9.
旅游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50年代以来,森林旅游业发展迅速,大量的游客涌入森林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重影响。从生态系统演替、物种组成、营养结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方面探讨了旅游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对减小旅游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森林旅游是人们以森林、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外部物质环境为依托,所开展的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动的统称。也就是说,把依托林业部门管理的"三个系统(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一个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开展的各类旅游活动统称为森林旅游,也称之为"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森林旅游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苏州穹窿山植物群落的物种重要值、多样性、群落内温湿度和空气颗粒物浓度等进行研究,并评价其体感舒适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紫楠林、栎类林、松林、毛竹林的乔木层中,栎类林和松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最高;栎类林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最高;毛竹林的S、D、H和J均为最低;4类群落的体感舒适度等级均为很舒适,栎类林的体感舒适度最佳;通过相关性分析,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与其体感舒适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体感舒适度指数越高,表明体感舒适度越低),群落丰富度越高,其体感舒适度越好;研究结果可为管理穹窿山森林资源和提升森林的保健功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近10多年在亚热带森林旅游区的实验研究,证明森林旅游区内空气清洁,地表水质好,放射性污染少,气候 舒适,噪声少,有利于人体身心健康。观测得知,森林旅游区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空气细 菌含量低于国家3700个·m-3的标限;空气负离子浓度高达100000个·cm-3;森林植物精气成分多,对人体有益 的α-蒎烯、β-蒎烯含量高达85.89%;森林覆盖率78%-98%;植物种类900-3000种,野生动物149-2300 多种。这说明森林旅游区物种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人类愉悦身心,寻求健康,返朴归真的理想去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旅游相关活动对寺庙附近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运用典型样地法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太白庙前两侧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受干扰后,群落物种数量明显降低,其中乔木和灌木的物种数量降低明显而草本则不明显;群落中各类群物种组成及优势度变化明显;群落物种的丰富度(R)明显降低,右侧的多样性指数(D、Dmc、H′、H)明显降低而左侧稍降低,右侧的均匀度指数(J)明显降低而左侧稍升高。认为旅游相关活动对公园太白庙附近植物多样性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林小气候与人体舒适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锡市惠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游憩林内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的时间变化规律,以期为惠山乃至江南地区游憩型城市森林的合理经营和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基础科学数据,也为当地市民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衣着开展森林游憩活动提供参考。【方法】在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附近,选择20世纪80、90年代营造、位于山顶南坡的香樟林、湿地松林和山顶北坡的栓皮栎林3种典型人工游憩林为对象,以位于山脊的水泥道路为对照,于春、夏、秋、冬季晴好无风天气条件下,在5:00—19:00同步测定3个游憩林及对照点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在此基础上计算舒适度指数和衣着厚度指数,量化分析各游憩林及对照点的小气候、人体舒适度的季节变化、日内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游憩林的人体舒适度差异,并提出四季游览惠山的衣着建议。【结果】各林分温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空气相对湿度表现为夏、秋季大于春、冬季,风速表现为香樟林和湿地松林在夏季最大,栓皮栎林和道路在秋季最大;相同季节不同林分之间的舒适度指数差异不显著,各林分在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4个季节白天观测时段内,各林分气温日变化均为单峰型,且峰值出现在11:00—15:00,谷值出现在 5:00 —7:00,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则与气温相反;风速的日变化趋势波动较大,峰值出现在5:00—9:00,谷值出现在13:00—15:00;在春、秋、冬季,各林分人体舒适度在11:00—15:00最高,而夏季这个时间段则最低;3个游憩林在夏季能显著提高人体舒适度,但冬季与对照的差异不大;各林分气候达到“舒适”等级的时间为春季最长(11:00—17:00),秋季次之(11:00—15:00),夏季仅早上气候舒适(5:00—7:00),冬季气候均为“极不舒适”;各林分的着衣厚度指数在夏季均为1,冬季均为7,春季香樟林为5,湿地松林和栓皮栎林为4,道路为3,秋季道路和栓皮栎林为4,香樟林和湿地松林为5。【结论】 3个人工林林分在春季均发挥降温增湿效应,湿地松林在4个季节都具有降风作用;各林分在夏季调节小气候效应更明显,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春、秋、冬季的11:00—15:00为白天气候的最舒适时段。  相似文献   

15.
从四明山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气候优势、人文景观优势、地域区位优势、品牌特产优势出发,对四明山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和旅游开发背景进行分析,提出了四明山森林公园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6.
论森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本质上是旅游者对森林文化的旅游经历与体验,但现实中森林文化内涵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森林旅游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森林旅游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基于旅游体验视角,依托营造氛围的森林文化旅游产品(A)、森林物质文化旅游产品(M)、森林行为文化旅游产品(B)、森林精神文化旅游产品(M)4个层次(A-MBM架构)构建了产品库式的森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并对各层次开发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评估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森林旅游资源、资产概念的内涵、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义 ;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对森林旅游资源、资产的构成及其价值构成进行了划分 ,对森林旅游资源资产与产权的界定进行了论述 ,为森林旅游资源资产的合理评估提供了一种参考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巩莉 《绿色科技》2020,(6):23-25
基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通用热气候指数,研究了中国东部沿海17个海岛旅游地1979~2018年40年平均的气候舒适度以及这40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依据气候舒适期年内分布特征,17个海岛旅游地的年均舒适日数都为140~200d以内;依据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分布特征,海坛岛和崇武两岛为全年舒适型,葫芦岛、长山岛、秦皇岛、月岛、长岛、芝罘岛、刘公岛、秦山岛、嵊泗列岛9个岛屿旅游地为春、夏、秋舒适型,南澳岛、万山群岛、东升岛、湛江海岛、上川岛、涠洲岛6个岛屿旅游地为春、秋、冬舒适型。  相似文献   

19.
森林植物检疫管理子系统是全国森林病虫害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控制检疫流程和管理检疫数据;工作流是一种成熟的信息系统设计概念,它以业务流程的组建、执行和监控为目标。为了改善和提高现行森林植物检疫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本文通过对当前检疫管理子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检疫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东莞常平旗岭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和配置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森林生态原则为基础,遵循现代林业理论,根据树种的生态特性,从森林美学的角度对广东东莞常平旗岭森林公园进行植物配置与植物景观规划。对坡度大、植物生长环境较差的区位进行封山育林,使其自然生长与更新;对裸露的废弃石场采取复绿措施;对面积较大和林相较单一的桉树林和相思林,选择生长快的乡土树种,并配置少量红叶树种进行改造,以改善林间生态环境,增添景观效果。根据植物花期不同选择开花树种进行改造,打造四季有花的森林公园。根据道路使用功能的不同配置树种,以追求森林公园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