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不同公园植物群落减噪效果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州市区4个公园内共选取27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通过实地测量声源分别距群落3m和6m处的噪声衰减量并计算出相对减噪率,并使用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得出对相对衰减率影响最大的群落结构因子。结果表明:白噪音平均相对衰减率最大的植物群落为棕榈林,为34.60%,粉红噪音平均相对衰减率最大的植物群落为竹林,为33.57%,褐色噪音相对减噪率最大的植物群落为落叶阔叶林,为27.74%;对植物群落白噪音和褐色减噪效果影响较大的因子为盖度、裸地率和平均间距,它们与相对衰减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9、0.259、0.251和0.730、0.464、0.271(P0.01),对植物群落粉红噪音减噪效果影响较大的因子为盖度、平均间距和裸地率,它们与相对衰减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7、0.207、0.183(P0.01)。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典型样地法,针对11个测试地点的主要城市绿化植物减噪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街道噪声均随声源距离的增大而减少,根据距离衰减比值和群落衰减率均表明乔木+灌木+草本的减噪效果好,北环路数据显示用乔木+灌木+草本的植物配置去绿化街道,绿化林带宽度选择19m,植物可减噪24. 89dB,这样可大大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草坪降低噪声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关中地区2种常见草坪(高羊茅和白三叶草)降低交通噪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草种的草坪也有很好的降低交通噪声的效果;连续等效声级(L eq值)随着穿越草坪距离的增加,降噪梯度增大,距声源4~8 m,梯度开始增大,8~12 m时,梯度达到最大值,随着距离的进一步增加,降噪梯度减小;高羊茅的总体降噪效果明显好于白三叶草,适于在城市交通高噪路段种植;同一测点,不同高度时,近地面处高频交通噪声减弱效果明显;同一频率,距地面0.3 m时减噪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针叶林中不同频率无线信道在不同位置的传播性质,以中国林科院院内的白皮松林为例,通过信号发生器和频谱仪分别测试了不同高度水平方向、不同频率的信号传播特性以及不同高度针对某一水平测试点的传播特性.结果表明:在针叶林环境中,无线通信距离在在10~20 m时,信号强度与距离呈反比;通信距离在20~60 m时信号强度无明显规律,也无明显的衰减;通信距离超过60 m时,各频段信号强度衰减严重.433 MHz频段的无线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其他频段,最适合用于针叶林环境中的无线通信.无线信号频率越高,信号波动越小,信号衰减越明显.本研究得出的针叶林中不同频率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为传感器网络在林中的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对林业物联网组网研究与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景观型林地模式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地模式较对照能显著减少噪音3~10 dB,叶片大而质硬并重叠排列的树种减噪效果较好;分枝低、树冠矮的乔木减噪作用要比分枝高、树冠高的乔木明显,如龙柏、大叶女贞等的减弱噪音作用较强。林分内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分布,由林冠上层向林地表面逐步递减。  相似文献   

6.
针对荷电雾滴在喷头处易吸附,且荷电量在射程方向上易衰减等问题,结合气流辅助喷雾与静电喷雾技术,设计双气流道辅助静电喷头。采用理论分析与公式方法,计算感应电极结构参数与位置、气流道结构与参数;采用静电喷雾试验测试喷头压力的流量特性,工作参数对荷质比的影响,雾滴的空间分布和飘移特性等。喷雾量与喷雾压力的关系为y=0.366 7x~(0.467 3);在1.0 m以内的喷雾距离下,荷质比与喷雾压力、气流速度、感应电压呈正相关关系,喷雾距离越小荷电雾滴的荷电量衰减越剧烈。荷质比沿射程方向逐步衰减,在0.6~1.0 m处衰减最剧烈,而后趋于平缓;气流速度在15、22、32 m/s时,静电喷雾的飘移率分别降低50.0%、22.5%、10.7%。当喷头在额定喷雾压力为0.4 MPa、感应电压为6 k V,采集距离在1.0 m以内时,静电喷雾的反面雾滴覆盖密度比非静电喷雾提高15%以上;当采集距离在1.0~2.0 m之间时,静电喷雾的反面雾滴覆盖密度提高10%左右;当采集距离大于2.0 m时,静电喷雾的反面雾滴覆盖密度反而低于非静电喷雾。因此,风送静电喷雾应用时的气流速度和喷雾高度须根据作物冠层特征选择。本研究可为喷头的应用和大型静电喷雾机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树种的降噪效果、树种结构特征与相对减噪量的相关性。[方法]运用TES1353H型号声级计、CI-202叶面积仪以及手持气象站对日照市新城区13种常用的彩叶树种的减噪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13种彩叶树种降噪效果具有差异性,相对A声级减噪能力在0.25~1.17 d B/m的范围内,减噪率在8.61%~29.26%,降噪效果最好的是黄栌,最差的是挪威槭。相对减噪量与树木冠幅特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叶厚度和枝下高度影响相对减噪量。[结论]该研究对正确认识彩叶植物的减噪能力以及影响降音效果的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有针对性地选择降噪树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树种的降噪效果、树种结构特征与相对减噪量的相关性。[方法]运用 TES1353H型号声级计、CI-202叶面积仪以及手持气象站对日照市新城区13种常用的彩叶树种的减噪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13种彩叶树种降噪效果具有差异性,相对 A声级减噪能力在0.25~1.17 dB/m的范围内,减噪率在8.61%~29.26%,降噪效果最好的是黄栌,最差的是挪威槭。相对减噪量与树木冠幅特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叶厚度和枝下高度影响相对减噪量。[结论]该研究对正确认识彩叶植物的减噪能力以及影响降音效果的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有针对性地选择降噪树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正常负载下的振动问题,减少共振的发生.【方法】利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对久保田688Q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进行三维实体建模,采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进行模态分析,并对振型不明显且质量较大的轴进行结构优化.【结果】前两阶固有频率为114.49、114.67 Hz,大于滚筒激振频率(11.3~13.4Hz)和发动机的激振频率(37.3~40.7Hz),不会发生共振;滚筒杆齿最大变形量为6.16mm,小于滚筒与凹板筛10~30mm的距离,不会发生干涉;通过拓扑优化,轴质量减少40.5%,前两阶固有频率分别提高12.8%、12.7%,优化效果明显且能有效的避开共振.【结论】为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三江源隆宝湖湿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理化性质,为周边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隆宝湖湿地由嵩草群落(Kobresia tibetica Maxim.community)、蔗草群落(Scirpus tricqueter L.community)和苔草群落((2arex moorcroftii Falc.ex Boott community)3种群落组成,嵩草植物群落隶属7科12属,以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 Maxim.)为优势种;蔗草植物群落隶属7科10属,以蔗草(Scirpus triqueter L.)为优势种;苔草植物群落隶属6科6属,以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ex Boott)为优势种。苔草群落、蔗草群落、嵩草群落优势度依次降低,辛普森指数、香农-威纳指数依次升高;苔草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蔗草群落与嵩草群落(P0.05)。嵩草群落土壤含水量高于蔗草群落和苔草群落;pH和土壤密度在3种不同群落土壤中差异不显著(P0.05),且3个群落的pH在0~10 cm、10~20 cm、20~30 cm内均依次降低;土壤有机碳、全氮、水解氮含量随嵩草群落、蔗草群落、苔草群落逐渐降低;土壤全磷、有效磷亦随嵩草群落、蔗草群落、苔草群落呈现降低的趋势。3个群落(苔草群落、蔗草群落、嵩草群落)的土壤密度(g·cm~-3)分别在20~30 cm、0~10 cm、10~20 cm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含水量(%)分别在在10~20 cm、10~30 cm、20~30 cm的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有机质(g·kg~(-1))分别在0~10 cm、0~10 cm、10~20 am的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全氮(g·kg~(-1))分别在10~20 cm、10~20 cm、0~10 cm的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水解氮(g·kg~(-1))均在0~10 cm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全磷(mg·kg~(-1))分别在0~10 cm、0~10cm、10~20 cm的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有效磷(mg·kg~(-1))均在20~30 cm土层最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4种饱和曲线方程拟合群落种-面积曲线,对辉河保护区内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S=c-ae~(-bA)模型的拟合的相关系数最大,拟合效果比其他三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好,且准确性高。采用该模型计算的草地植物群落最小面积与实际相符;(2)当比例因子P(0P1)取0.6,0.7,0.8时,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分别是391、678、1 084 m~2。样方设置为35 m×35 m大小的正方形时,可以满足包括植物群落总物种数的60%,70%,80%中等精度要求。当比例因子P取0.9时,求得群落最小面积是1 777 m~2(45 m×45 m),可以满足包括植物群落总物种数的90%的高等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样地,对羊草群落、贝加尔针茅群落在刈割干扰下的群落特征、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刈割干扰下,以羊草为建群种的群落所受的影响比贝加尔针茅群落小,植物群落α多样性四个指数都显示比贝加尔针茅群落高,物种多样性更丰富,生长情况相对更好。各刈割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垂直分布为0~10 cm10~20 cm;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0~10 cm土层的均高于10~20 cm。相关分析表明,植物群落α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上海市长宁区公园发展需求,选取了长宁区典型公园植物群落进行样地调查,结果表明公园植物群落类型主要包括: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等共10类。调查发现公园绿地高频度植物分布较为集中,香樟和广玉兰的出现频度高达18.5%和15.7%,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普遍较低;公园乔木以青壮年为主,高度集中分布在6.1~10.0m之间,径级多分布在10.1~25.0cm之间;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空间类型较为丰富,其中半开敞空间类型数量最多,以林冠草坪型群落和林侧草坪型群落为主,占到调研群落的45%,便于居民休闲活动的开展;另外,公园植物群落配置较为单一,应注重利用乡土树种,构建接近自然的人工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白龙江干旱河谷区域不同坡向草本群落沿着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利用样方法对该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域内,草本植物共21科37属42种,其中菊科植物10种,占所有草本植物种数的23.81%,禾本科植物9种,占所有草本植物种数的21.42%;不同坡向草本群落α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阳坡草本群落在海拔1 250 m时,α多样性指数达到最大值,阴坡植物在海拔1 450 m出现最大值,半阴半阳坡草本群落在海拔1 450 m出现最大值;不同坡向均匀度指数(R)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变化较小;β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变化较大,阳坡植物的β多样性指数在海拔1 051~1 250 m时达到最大,阴坡和半阴半阳坡在海拔1 251~1 450 m时达到最大,半阴半阳坡的β多样性指数均大于阳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空间噪声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现以陆家嘴中心绿地为例,对该处绿地植物配置的减噪效应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陆家嘴中心绿地等处进行噪声测量,研究了不同距离、不同高度以及不同植物群落对减噪的效果,并分析了最适合中心绿地的植物搭配方式:(1)配置合理绿化结构;(2)通过增加垂直绿化来丰富商业空间绿化景观;(3)搭配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丰富绿化;(4)融入艺术性与文化性的元素使整体配置更美观。此外,通过对比中心绿地与无茂密植被包围的国金中心,证明了绿地对噪声衰减的重要性。为有效减缓商业空间中的噪声污染,增强声屏障建设是最实际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深圳滨海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圳市8个滨海公园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共调查了58个群落,主要研究其在滨海环境下的总体生长性状特征,结合调查结果,采用AHP综合评价法,从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管理养护要求3个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以此来对8个深圳滨海公园的植物群落景观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调查的58个群落中,景观评价为Ⅰ至Ⅲ级的植物群落分别有5、48、5个;整体上,深圳市滨海公园植物群落景观优良,综合评价指数大于80%的Ⅰ级群落主要分布在深圳湾公园,分布位置主要集中在远离海岸线(垂直距离大于150 m)的区域;但距离海岸线垂直距离100 m内的区域,受盐雾、海风等影响,缺乏能抵抗恶劣环境的优质群落。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山核桃采摘效率,降低采摘成本,针对目前我国山核桃高空作业机械化程度低等特点,设计并研制了一款手自一体式山核桃采摘机。文章阐述了该机关键部件的设计,并对偏心轮机构进行数学建模与分析计算。应用ANSYS对果树进行自由模态响应分析,初步确定山核桃树采摘的频率范围为7~20 Hz。根据山核桃采摘试验,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对果树的采摘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果实采摘率随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当振动频率为22 Hz时,采摘率为95.1%;为了提高采摘率且尽可能减小芽枝和果树的损伤,建议控制采收频率为16~18 Hz,此时果实的平均采摘率为83.9%~88.0%。未采摘的果实通过人工或机械二次采摘。  相似文献   

18.
围封对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荒漠草原4种典型植物群落0~10、10~20、20~30 cm厚土层微生物数量及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4种土壤酶活性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围封对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三大微生物菌群及土壤酶活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栏内外,4种植物群落土壤中均以放线菌占优势,其次是细菌,真菌最少。土壤微生物总数在土壤表层显著高于深层,而不同群落类型的同一土层各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P0.05),蒙古冰草群落围栏内外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白草群落次之、苦豆子群落最少,且4种不同植物群落围栏内土壤微生物总数均高于围栏外。同一群落类型不同土层4种酶活性在围栏内外表现不同。围封影响了不同群落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围封对针茅群落影响最大,对苦豆子群落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9.
以杭州西湖47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从秋色叶色域面积占比和美景度评价(SBE法) 2个方面对西湖植物群落的美学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评价人员对于西湖秋季植物景观总体持积极的态度;(2)秋色叶色域面积与植物群落总面积的比值分布范围在0 ~ 0.8之间,较为分散;(3)秋色叶色域面积占比大于0.5的群落数量较少,仅占总数量的36%;(4)秋色叶色域面积占比接近0.4或0.7时,群落景观的SBE值最高。通过对西湖秋季植物群落中秋季色彩进行量化研究,为亚热带地区的秋季植物景观的配置方式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寨景区选择4种典型群落类型,研究不同旅游干扰程度对黄石寨景区不同群落类型、不同层次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植被盖度降低率(CR)、植相变异度(FD)及植群高度减少率(HR)3个指标,组成植物群落干扰指数(IVI)。结果表明:旅游活动对4种不同群落类型乔木层的影响均不明显,对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灌木层的盖度指标影响显著;对4种不同植被类型草本层3个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草本层的盖度、物种种类变化在游径10 m之内表现明显,植物高度变化在游径5 m之内最为明显;游客量比例与植物群落干扰指数呈正相关,相关性由近游径向远游径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