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湿地松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湿地松引种区划和栽培区划的基础上,综合各主要引种栽培省(区)的立地类型划分成果,根据湿地松在各主要栽培省(区)的生长表现及其对环境因子适应程度的差异情况,运用数量化综合-主导因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影响湿地松生长的4个主导因子──海拔、母岩、坡位、土层厚度,再用各主导因子的不同等级的组合划分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2.
辽东地区蒙古栎适生立地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影响蒙古栎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促进蒙古栎林分质量提升,以清原县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根据林龄、坡向、坡位等条件建立68块标准地,利用数量化方法研究蒙古栎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辽东地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以坡度为主导因子可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组,40个立地类型;以坡度15°以下的平缓坡、下坡位、阳坡以及土壤A层较厚的地段为最适宜蒙古栎生长的立地条件。研究结果为辽东山区天然蒙古栎次生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第二期速生丰产林的造林地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海拔800~1600米的低中山地带,为此采用了多因子综合方法对我省中低山造林地进行了立地分类和评价。针对杉木、柳杉、马尾松等三个主要树种应用多元线性模型筛选确定了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海拔、土层厚度)和辅助因子(坡形、坡度),建立了数量化立地指数模型。木着科学和实用的原则,根据我省的地貌、气候和植被分布的特点,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省速生丰产林的三级立地分类系统:立地类型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以地域分异为主要依据划分立地类型区,反映树种适生性的水平地带性分布格局;划分立地类型组的因子是海拔,反映在同一水平地带树种的适生性和生产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差鼻;在立地类型这个基础的层次,根据土层厚度并结合坡度等局部地形因子划分出各个类型。该分类系统为指导以县为单位的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立地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4.
西藏灌木林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西藏主要类型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区2002年森林资源分布图,分析了影响西藏各主要类型灌木林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提取了包括经度、纬度、海拔、坡向、坡位和坡度等6个环境因子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梯度划分,应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环境因子对西藏各主要类型灌木林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影响因子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西藏主要类型灌木林的空间分布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大尺度环境因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在小尺度上,各环境因子通常表现为共同影响灌木林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用数量化理论评定立地分类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数量化理论对立地质量进行评定,是通过与立木生长有密切相关的立地因子与测树因子建立多元回归关系,即把自变量(X1)中的坡位、坡形、开阔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母岩、土壤松紧度等质的因子进行数量化,与因变量的优势高(y1)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应用电算,解出方程中的参数,得出立地质量得分值,通过相关系数t值检验和残差分析,确定立地主导因子,编制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6.
云南八角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海拔、坡度、坡位、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作为云南八角立地类型划分的初终因子,将各因子分级,按主导因子原则应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海拔和土层厚度两个主导因子,并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根据最优回归方程估测了两个主导因子的7个等级,划分成12个立地类型的单株风干果重量。根据产量对各立地类型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以6个立地因子的分级数据作自变量,天然兴安落叶松优势木高作因变量,应用数量化理论Ⅰ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塔河林区天然兴安落叶松高生产因子由大到小的秩次是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坡度、坡位、海拔高、坡向,前3个为主导因子。根据主导因子划分了立地类型,并对其立地质量进行了评价,为选择适宜造林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实地考察与资料分析,初步划定了各地干热河谷的上限和层域范围。提出了地形是影响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分变化的主要因子,确定以坡向和坡位作为金沙江干热河谷立地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划分的立地类型分别是:坡上灌丛区,分坡上灌丛区阴坡类型、坡上灌丛区阳坡类型;坡下草丛区,分坡下草丛区阴坡类型、坡下草丛区阳坡类型;坡足冲积区;河谷平坝区。据此,针对干热河谷各立地类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北京山区森林景观与立地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北京山区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对山区森林景观与立地因子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山区18种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 m以下,总体上表现为人工林分布在低海拔地区,天然林分布在高海拔地区。主要森林景观坡度分布在15°~35°之间,坡向以北坡为主。从土壤土层厚度来看,大部分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土层10~20cm,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土层20~30cm。  相似文献   

10.
衡阳地区杉木立地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湖南衡阳市三个不同地貌区域的山区、孤山区及丘陵区,分别进行了立地质量评价调查研究,共取样地362块,优势木、解析木362株,并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对影响杉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作了筛选,结果认为影响衡阳市杉木生长主导立地因子是中地貌、坡位、坡形、开阔度(m)及土壤腐殖质层厚度与土层厚度。并以中地貌为依据划分了三个立地类型区;以坡位划分立地类型组;以坡形与土壤划分立地类型,同时编制了地位指数表,用以预测立地生产力。从评价立地质量得出,发展杉木以重山区生产力为最高,地位指数14以上的立地占35%以上;孤山及丘陵区只占3%~15%。孤山及丘陵区不宜大面积发展杉木,只宜局部地方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以崇阳县较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毛竹林分为研究对象,对42个标准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坡向(x_1)、坡位(x_2)、坡度(x_3)、腐殖质层厚度(x_4)、土层厚度(x_5)及母岩类型(x_6)为自变量,以毛竹平均胸径(y)为因变量,对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毛竹生长的主导因子,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立地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影响崇阳毛竹胸径大小的主导因子是土层厚度(x_5)、母岩类型(x_6)及坡位(x_2),回归方程为:y=6.332+0.358 x_2+0.060 x_5-0.662 x_6。通过因子分析,将6个立地因子划分为2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个主成分映了土壤因子方面的信息,第二个主成分反映了地形因子方面的信息。应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可将进行崇阳县毛竹立地划分为4种类型:页岩中下坡厚土层立地类型、页岩上坡中土层立地类型、石灰岩中下坡中土层立地类型及石灰岩上坡薄土层立地类型。应该分别不同立地类型,确定毛竹林经营的主要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生产描述措施以促进毛竹林高产、稳产与高效。  相似文献   

12.
在洋口国有林场收集调查杉木人工林标准地304块,以优势高为预估变量,林分年龄、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质地、海拔高度、坡位、坡向、坡形、坡度、紧密度、湿度为备选变量,对定性变量量化处理后,应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优势高预估模型。该模型只包括年龄及少数几个起显著作用的环境因子,方程形式简单、便于实际应用,既可评定有林地的立地质量,也适用于无林地。  相似文献   

13.
伊春市落叶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伊春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的调查资料,按不同的坡向和坡位分成六个立地类型组,分别建立立地质量数量化模型,并对伊春林区的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不同的立地类型组的数量化模型,确定了各立地类型组中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及各因子的得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影响柳杉林分优势高生长的立地因子,结果表明:地势、坡向、坡形、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松紧度、土壤质地为主要立地因子,并利用其编制了柳杉人工林数量化地位指数表,在此基础上进行立地类型的划分与立地质量的评价,提出柳杉最适宜的造林地。  相似文献   

15.
水曲柳幼林适生立地条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帽儿山地区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曲柳人工幼林生长指标进行标准地调查,并运用数量化方法研究了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坡位,土壤A层厚,坡向和坡度,其中坡位为主导因子。水曲柳人工林在中上坡位生长最好,在下坡位生长差。根据立地因子划分了34个立地类型。此外对不同立地类型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养分并不是限制水曲柳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以湖北省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166块具有代表性的杉木人工林标准地,并测定样地的常规立地因子。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建立了杉木优势高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对研究区杉木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选择的5个立地因子与优势高数量化拟合的复相关系数为0.639;海拔、腐殖层厚度和坡位这3个立地因子对优势高的贡献率达84.99%,且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海拔、腐殖层厚度和坡位3个因子构建研究区杉木人工林立地类型,共划分为22类;按照优、良、中、差4个评价等级对166块样地所属的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得出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在中海拔、土壤湿润、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的立地条件下生产力较高,研究区立地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数量化理论方法,通过原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以及补充外业调查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林业局丹清河实验林场的立地类型进行了研究。选用坡度、坡向和土壤A层厚度作为主导因子,坡位作为辅助因子,进行立地类型的划分。将丹清河林场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20个立地类型。对实现森林集约经营以及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粗糙集理论((Rough Set))中的知识表达系统和约简算法,在研究区内选取与立地因子关系最密切的树高因子为决策属性,以海拔、母岩、坡度、坡位、土类和土层厚度作为条件属性;决策属性动态聚类和各条件属性值域离散化后,建立立地类型分类决策表,计算决策属性的依赖度及其相对约简,得到马尾松林分立地类型的分类因子为土层厚度、坡位和母岩,并且其重要性分别为0.692 3、0.538 5和0.307 7.  相似文献   

19.
以隆林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小班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划分隆林县油茶林的主要立地类型,然后采用 5 个理论生长方程构建不同立地类型的油茶树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影响隆林县油茶林分布的主要立地因子为土壤类型、坡度、地貌和坡向,隆林县油茶林的立地类型可划分为 54 种;(2)红壤缓坡低山阴坡、红壤缓坡丘陵阴坡、黄壤缓坡低山阴坡、黄壤缓坡丘陵阴坡、石灰土缓坡低山阳坡以及石灰土平坡低山阳坡立地类型的油茶最优树高生长模型均为Logistic 模型,黄壤缓坡低山阳坡的最优模型为 Korf 模型,石灰土缓坡低山阴坡的最优模型为 Gompertz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在对密山市立地因子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以影响林木生长的坡度、坡位、土壤种类和黑土层厚度等四个主导因子,将适宜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宜林地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组,9个立地类型,并确定了每个立地类型适宜营造的树种。使“地”与“树”相互统一,真正达到适地适树,速生、丰产、优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