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省连江是南方地区最早开展日本盘鲍与皱纹盘鲍杂交育苗的地方。1989年福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将日本盘鲍与大连的皱纹盘鲍进行人工育苗并获得成功,杂交鲍现比较明显的杂交优势,尤其是对高温的适应性优于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成功后,杂交鲍养殖成效突显,以福建为代表的南方地区鲍鱼养殖业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以降低种贝培育过程的能源消耗、简化生产管理操作为目的,利用长海县水产育苗场鲍鱼车间稚鲍越冬设备,应用水净化机进行种贝和幼体培育的情况和作用。为了达到当年育苗当年底收获的目的,进行人工促熟(23℃)培育,本项目在对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幼体培育的试验研究过程中,使加温海水用量降低了80%左右,同时,使育苗管理操作也得以简化,提高了育苗机械化生产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欣 《科学养鱼》2008,(3):24-25
近几年,在辽宁沿海地区由于养殖刺参(图见彩中插2)的规模逐年扩大,使刺参苗种的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所以,许多育苗场都进行了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生产,但有的育苗场没有砂滤设备,人工育苗效益不佳。笔者通过探讨没有砂滤设备的育苗场进行刺参的中间育成生产,同样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7年7~10月间,在辽宁营口利用1700米3水体进行刺参的中间育成生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黄鱼人工育苗主要病害防治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不断地扩大,人工育苗也随之迅猛发展,2000年仅福建省闽东地区大黄鱼育苗场竞达180多家,大量的育苗室用水取自海区又排向海区,致使海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育苗病害日益频繁。根据对闽东地区的蕉城、福安、霞浦、福鼎及福州地区的罗源、连江等县(市)育苗场的大黄鱼育苗中所发生的病害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病害,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大黄鱼育苗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皱纹盘鲍为我国鲍属中的优势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山东沿海,属耐寒不耐高温品种。近年来,由于日本盘鲍(黑鲍)抗病力、商品价值(2006年市场差价40元左右/公斤)明显逊色于皱纹盘鲍,南方地区各育苗场开始引进皱纹盘鲍进行苗种培育及养成。笔者于2004年~2006年在平潭县上井海珍品开发有限公司对皱纹盘鲍秋季培育、繁殖及人工育苗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与经济效益,特将南方地区皱纹盘鲍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一、育苗场设施育苗场交通便利,进排水设施完善,具沙井20口,过滤池1口(面积200m2),室内培养池200m3,培育池规格6m×3.…  相似文献   

6.
一、育苗基础设施 青蛤的人工育苗设施基本和其他贝类相同,可利用虾蟹、扇贝育苗场。要求育苗水、电、气配套齐全;有育苗池、稚贝培育池、单细胞藻类培养设施;玻璃钢棚顶,备有遮光设施,光线控制在1000-3000勒克斯,育苗用水须经黑暗沉淀并有二级砂滤,符合贝类育苗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7.
皱纹盘鲍的人工育苗生产,在国内已进行了20余年。自1976年山东烟台和辽宁大连取得了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技术研究成功之后,经过多年的继续努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在80年代以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为主,编制了《鲍鱼人工育苗操作规程》。本规程较全面地规范了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的技术、工艺,促进了我国的鲍鱼人工育苗生产的发展。 综观国内尤其是北方近十几年来的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生产实践,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单位面积出苗量不稳定,且区域性出苗量低,仅在1000粒/m2左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部分工…  相似文献   

8.
闽南黑鲍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鲍(原系皱纹盘鲍和日本盘鲍的杂交后代)壳形略似皱纹盘鲍,但体螺层高低明显,壳孔4~5个与外面相通,是我国鲍鱼中个体较大种类。现将黑鲍人工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亲贝的选择10月中旬,水温20~24℃,挑选海区吊养或陆上养殖的鲍鱼,壳长6厘米以上,活力强无损伤,性腺外观极为  相似文献   

9.
海湾扇贝的苗种生产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育苗的主导产业,育苗技术虽在逐年提高,可是因种种原因,每年仍有不少育苗场因育苗成活率低或苗种质量差而导致育苗失败,造成亏损提高海湾扇贝育苗孵化率和苗种质量是育苗场家及广大养殖户共同的心愿,现根据自己多年育苗经验,就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杂色鲍(haliotis diverioclor)俗名九孔鲍,是名贵海产品,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一个主要贝类养殖品种.要发展鲍鱼的养殖,首先要解决种苗生产问题.鲍鱼的人工育苗技术是指在鲍鱼的性腺成熟季节以及水温适宜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的方法使亲鲍排精、产卵,以达到孵化大批量的鲍鱼苗来满足市场要求.在湛江,每年的4~6 月和8~12 月是鲍鱼的繁殖季节,这时鲍鱼的性腺成熟度好且水温合适,是进行人工育苗的好季节.  相似文献   

11.
投喂牟氏角毛藻对对虾幼体变态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我国对虾人工养殖事业获得较快发展,因而虾苗的需要量亦随之大幅度增加。目前,各地育苗场在人工育苗方面尚存在育苗不稳定等问题。影响育苗不稳定的因素很多,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作者认为溞状幼体的正常变态是搞好育苗的关键。因而,  相似文献   

12.
刺参人工育苗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刺参(Apostichopas jaPonicus Se-lenka)的池塘养殖和浅海增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刺参人工育苗生产的发展,育苗场的数量和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我们进行了泥蚶室内人工繁育,现将育苗技术要点探讨如下:一、试验条件1.育苗设施育苗场位于文登市南海岸,利用扇贝育苗室及其配套设施,育苗车间光照调至800勒克斯左右。(1)供水系统:海水在10亩土池中沉淀,经砂滤池过滤后进入车间。  相似文献   

14.
安苗 《内陆水产》1999,(11):18-19
河蟹系海水繁殖,淡水长成的经济甲壳动物,因其营养丰富和售价高,深受消费者和生产者青睐。基于河蟹天然苗种严重不足这一客观因素,众多的科研和生产单位一直致力于河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和开发,70年代初,河蟹的天然海水育苗和人工配制海水育苗相继成功,进入90年代,河蟹的天然海水育菌技术在江浙一带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为河蟹养殖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笔者曾在江苏省启东市天份镇吕丰河蟹育苗场进行了为期9个月生产实践,共生产大眼幼体305.5kg,取得较好经济效益。l场地设施育苗场距黄海边500m。共有育苗…  相似文献   

15.
<正> 受农牧渔业部委派,我们于1985年9月1日~10月31日在菲律宾怡郎市参加了由世界粮农组织亚洲水产养殖中心联络网和东南亚水产开发中心联合举办的对虾育苗培训班。课程内容包括对对虾育苗场位置的选择,育苗场设计。斑节对虾育苗的操作和管理、班节对虾人工催熟、生物饵料的培养,以及人工配合饵料的制作等。后又参观了三个对虾育苗场和两个养殖场。现将学习和参观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起信  王大建 《海洋渔业》1988,10(6):278-278
<正> 山东省荣成县海珍品育苗场承担的“海湾扇贝大水体人工育苗高产技术”研究课题于1988年7月27日在俚岛镇通过技术鉴定。近年来,荣成县发展海湾扇贝养殖生产的速度较快,筏养规模越来越大,单凭小水体人工育苗远不能满足规模性养成生产的需要。为了解决海湾扇贝养殖苗种的需求,荣成县海珍品育苗场经过三年的艰苦探索,1988年成功地摸索出海湾扇贝大水体育  相似文献   

17.
河蟹育苗的几点关键技术随着“高产、高效、优质”渔业的建设和发展,江苏河蟹育苗生产迅猛发展,但许多单位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不甚理想。笔者1995年在江苏启东天汾育苗场进行了河蟹人工育苗,育苗水体300m2(水深1.4m),共育苗280kg,单产处于江苏首位...  相似文献   

18.
栉孔扇贝育苗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栉孔扇贝(以下简称扇贝)的养殖苗种主要来源于人工育苗。但是,北方的育苗场(室)普遍生产不稳定,甚至失败。育苗工作前期的技术管理措施和后期的附着条件是否适宜,是育苗能否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初步探讨了静水条件下高密度人工育苗的技术措施,取得了在180米~3水体中平均附苗量228万个/米~3和最高附苗量662万个  相似文献   

19.
陈萍 《科学养鱼》1999,(5):28-28
近年来,由于成蟹市场行情看好,而天然蟹苗量骤减,沿海地区河蟹育苗逐渐风行,各地兴建、改建许多育苗场。土池育苗也逐步增加,但土池育苗由于受气候影响较大,综合管理难以规范化,产量丰欠不稳,单产较低。本人就河蟹人工育苗之原理,设计用大棚土池,模拟厂房进行土...  相似文献   

20.
王丰岚 《海洋渔业》1984,6(5):222-222
<正> 由荣成县海珍品育苗场高级工程师邱铁铠主持的黄渤海海蜇春季人工育苗,在我国首次获得成功,于7月1日在荣成县通过了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