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安全、质优的银杏叶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自然阴干和常规红茶加工工艺为对照,对银杏叶鲜叶进行冷冻预处理,参照红茶加工工艺制作成银杏叶茶;对样品茶分别进行主要品质因子总黄酮含量、银杏酸含量的分析,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自然阴干银杏叶银杏叶黄酮含量远大于其他加工工艺的银杏叶产品;其次是冷冻后发酵2h银杏叶红茶,以常规发酵4h的银杏叶红茶银杏黄酮含量最低。三种加工工艺银杏叶茶银杏酸含量,以自然阴干银杏叶银杏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常规发酵银杏叶红茶(2h),冷冻后发酵银杏叶红茶(发酵2h)银杏酸含量最低。冷冻后发酵银杏叶红茶的香气和滋味优于常规发酵银杏叶红茶,而自然阴干银杏叶红茶成品香气闷,滋味有青腥味。【结论】冷冻后发酵工艺可降低银杏叶中的有毒成分银杏酸的含量,改善银杏叶茶的口感和风味;冷冻后发酵工艺与自然阴干银杏叶茶相比,银杏叶茶中的黄酮含量有所降低,但高于传统红茶工艺制作的银杏叶茶。  相似文献   

2.
不同加工工艺松针粉饲喂断奶仔猪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阴干粉粹和冷水浸泡后阴干粉粹加工松针粉,分别按3%加入断奶仔猪饲料中,平均日增重对照组351g、直接阴干组361g、浸泡阴干组502g;肉料比对照组3.42:1、直接阴干组3.32:1、浸泡阴干组2.39:1。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方式及连作方式对太子参产量及活性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产量与多糖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而下降,采收中期的水分含量最小灰分含量最高;不同加工方式的灰分、多糖、皂苷含量差异显著,阴干的多糖含量最高,其次为烫参,阴干的皂苷含量最高,烫参最低,若考虑活性成分高低则建议采用阴干的加工方式,若考虑实际生产和经济效益则建议采用晒干的加工方式;太子参连作会对太子参的成分有影响,在对比中多糖含量呈显著差异,TR组为CK的1.20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阴干、不同烘干温度、微波杀青烘干和蒸汽杀青烘干4种加工工艺对亳菊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HPLC方法对上述不同加工处理的亳菊中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阴干亳菊中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最高,分别为0.58 %、0.08 %和2.64 %,用不同烘干温度加工的亳菊中木犀草苷含量均达不到药典规定,微波杀青烘干和蒸汽杀青烘干亳菊的3种有效成分含量均达不到药典规定。而阴干处理亳菊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为亳菊适宜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菊花的开花期约20天.一般于11月初开得较为集中.应分批采收,以花心(管状花)2/3开放时为最适采收期.全开放的花,不仅香气散逸,而且加工后易散,色泽亦差.收获时将花连所在的枝从分权处割下或剪下,扎成小把,以利阴干;或直接剪取花头.随即加工.加工方法有阴干、晒干、烘干等.  相似文献   

6.
魔芋精粉的加工方法有干法、湿法和干湿结合法三种,这里主要介绍目前我国魔芋产区普遍采用的干法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一、工艺流程原料→分选→催熟→去核→烫漂(0.3%~0.4%的亚硫酸氢钠)浸泡→脱色→滤干→糖渍→加柠檬酸后,进行第一次糖煮→浸渍→加柠檬酸后,进行第二次糖煮→沥糖→晾晒→阴干→成品。二、选果选择适宜加工品种的果实,要有良好的离核性,果个较大,风味较浓,色泽鲜艳,果实要充分成熟,以九成熟为好,也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的米粉生产方法有湿法、干法两种。大米经过磨浆后加工的称为湿法;不经过磨浆后加工的称为干法。湿法或干法都要经过10多道工序,设备投资多,能耗较大,技术不太容易  相似文献   

9.
对东北细辛不洗阴干(对照)、不洗冻干和水洗阴干3种加工方法干品的外观、总挥发油、折干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洗阴干总挥发油含量为2.66%,比对照2.50%高0.16%;不洗冻干为2.02%,比对照低0.48%。水洗阴干折干率为29.93%,比对照36.17%低6.24%;不洗冻干折干率为37.24%,比对照高1.07%。不洗冻干折干率虽比对照高,但总挥发油含量低,无应用价值;水洗阴干折干率虽比对照低,但产品卫生、杂质少,总挥发油含量高,有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检测干法再造烟叶在制丝工艺过程中化学成分、烟气常规指标、烟气有害成分、致香成分以及感官质量的变化,考察工艺加工对干法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为干法再造烟叶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经过松散回潮、加料贮叶、增温增湿、烘丝等处理,干法再造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有所增加,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总粒相物、焦油、CO及各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均呈下降趋势,危害指数降低了4.52%;工艺加工后大部分致香物质的总量略高于加工前,其中烟草中重要的致香成分巨豆三烯酮、β大马酮、新植二烯、β二氢大马酮、香叶基丙酮等的含量明显增加;再造烟叶感官质量明显提升,甜润感和烟气清晰度得到改善。上述结论表明,工艺加工过程对干法再造烟叶的内在品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干法再造烟叶能很好地适应卷烟制丝线的工艺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