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甘薯机械化移栽是目前甘薯机械化种植的薄弱环节,由于薯苗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茎秆弯曲及群体纠缠等物理特性,移栽过程中的分苗取苗技术已成为制约甘薯自动移栽机设计和发展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阐述国内外甘薯分苗取苗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目前投入使用的甘薯自动移栽机进行比较,得出现有甘薯自动移栽机存在人工参与度过高、甘薯分苗专用装置少和地区差异大等问题。提出设立甘薯标准化育苗剪苗规范、细化移栽过程,加强视觉识别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发展建议,为甘薯机械化移栽分苗取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甘薯的种植成本增加,国内专门用于甘薯的移栽机械不成熟,导致甘薯种植机械化率、作业效率较低,种植户对甘薯移栽机械需求迫切等问题,在研究甘薯种植农艺要求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国内外甘薯种植机械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甘薯机械化移栽过程中面临种植环境复杂多样、甘薯裸苗移栽自动分苗困难、种植农艺工序复杂、甘薯栽插技术不成熟等主要问题。从农机农艺有机融合、提高移栽机的适应性、甘薯移栽装备集成、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提出甘薯机械化移栽研究方向,并从甘薯自动分苗技术、定向定位输送技术、水平、船底栽插技术三方面提出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为以后甘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内甘薯机械移栽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机械化移栽技术发展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甘薯现代化生产的主要技术瓶颈。在对国内外甘薯机械移栽技术发展现状阐述、分析基础上,初步提出国内甘薯移栽机械的技术发展方向:农机农艺融合提高移栽效率、裸苗移栽优先、重视钵苗移栽、多种栽插形式并存、先栽后浇分段作业等。  相似文献   

4.
国内甘薯种植及其生产机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甘薯生产大国,但其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甘薯产业发展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甘薯的形态特征、生产种植概况、品种类型、种植农艺等角度系统阐述了种植农艺技术现状,介绍国内外甘薯生产机械化现状,并对我国甘薯生产机械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晋中甘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施足基肥、选择优种、适时适量栽插秧苗、加强田间管理和科学有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该技术能显著提高甘薯单产水平,从而带动全市甘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虚实并存耕作甘薯增产显著1994年初,我们从河间市引进"虚实并存"耕作机具和技术,在甘薯地块进行推广试验,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虚实并存"耕作技术,是耕作制度的重大改革,它通过对土壤进行不同间隔、不同深度的深松,使土壤形成虚实并存的结构,变土壤中水、肥...  相似文献   

7.
依托2019年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固定观察点示范县主产区调研数据,运用SFA模型测算甘薯技术效率,剖析不同经营主体和薯区的技术效率分布差异,并采用Tobit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总样本的甘薯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4,基于经营主体的比较,甘薯生产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种植大户、普通农户、合作社;基于三大薯...  相似文献   

8.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工业原料和新能源作物,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甘薯种植农艺以裸苗移栽为主,对移栽姿态要求较高,现阶段我国甘薯移栽机械化水平相对于主粮作物相对较低,生产中大多通过人工栽插完成移栽作业,人工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已成为阻碍我国甘薯高质高效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为此,对国外和国内在甘薯机械化移栽领域开展的技术研究和已有生产装备的作业原理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在甘薯机械化移栽相关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我国甘薯移栽技术装备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我国甘薯移栽技术装备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甘薯移栽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内甘薯生产收获机械化制因思索与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和消费国,但目前国内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却较为落后,尤其是收获技术,已成为制约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政策因素、研发平台、甘薯生理、土壤类型、种植农艺、生产企业等角度分析影响甘薯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制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郑秋枫 《河北农机》2023,(13):127-129
甘薯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蔓生草本植物。甘薯的块根富含淀粉,可以作为蔬菜或主粮供人类食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第一大国,中国甘薯的种植范围广泛,包括吉林北部和海南岛南部等地。不同区域的甘薯产量因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长期使用无性繁殖技术而受到病毒病危害,甘薯产量与质量受到严重损失,甚至种性退化。当前,为增加甘薯产量,培育经脱毒处理后的种苗,是控制病毒病最有效的措施。在脱毒种苗选育过程中,确定甘薯病毒主要类型和建立有效敏感病毒检测技术是关键。我国甘薯重要产区之一——华南地区甘薯受病毒病危害严重,对甘薯造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甘薯成为彰武县的特色产业。概述彰武县甘薯产业化发展历程,分析彰武县发展甘薯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彰武县甘薯产业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转化糖浆、花生油、紫薯泥及白砂糖用量对紫薯馅料广式月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紫薯馅料广式月饼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转化糖浆>花生油>白砂糖>紫薯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薯馅料广式月饼加工的较优配方为枧水1 mL,花生油5.5 mL,糕点用低筋粉21 g,奶粉1 g,紫薯泥57 g,白砂糖4.7 g,小麦淀粉1.3 g,转化糖浆14 g。   相似文献   

13.
首先研究了琼脂2%、卡拉胶2%、琼脂1%+卡拉胶1%共3种胶凝剂及45、50和55 ℃不同干燥温度对紫薯软糖感官品质的影响;然后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紫薯浆、胶凝剂、白砂糖及柠檬酸用量对紫薯软糖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琼脂和1%卡拉胶混合使用是制作紫薯软糖较好的胶凝剂;温度50 ℃,干燥时间16~20 h为制作紫薯软糖较好的干燥条件;各因素对紫薯软糖感官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紫薯浆>白砂糖>胶凝剂>柠檬酸;紫薯软糖加工的较优配方为紫薯浆210 g,白砂糖70 g,凝胶剂2.0%,柠檬酸0.4 g。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甘薯秧蔓粉碎还田装备发展概况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垄作蔓生型作物,我国虽是甘薯生产大国,但甘薯藤蔓机械去除技术及装备发展却较为滞后。为此,在分析甘薯秧蔓形态特征、种植概况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秧蔓处理机械发展现状、类型,并简要分析了碎蔓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秧蔓处理机械的发展趋势。同时,对类似结构进行分析,以期加快甘薯碎蔓机械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甘薯分段收获技术需求,结合国内外甘薯收获技术及装备,提出一种甘薯秧蔓收获方式,并设计甘薯秧蔓收获机专用割台。该甘薯秧蔓收获割台主要由拨禾切割装置和防堵防缠输送装置组成,可以实现甘薯秧蔓的切—送—归集。首先,理论分析该割台的关键部件结构参数及传动配置关系,确定拨禾切割装置上仿垄型排列的割刀和弹齿的安装高度和安装密度,以及拨禾轮、割刀和弹齿的结构参数。其次,通过对拨禾切割装置、捡拾装置和螺旋输送装置进行运动学和力学分析,明确拨禾轮、捡拾器、螺旋输送绞龙转速和结构决定秧蔓切割效果和收获质量,并确定捡拾器和螺旋输送绞龙的关键结构参数,最后进行田间试验验证该机具的切—送—归集收获效果。结果表明:当整机前进速度为0.6 m/s,拨禾轮转速为46 r/min,捡拾器转速为43 r/min,割台损失率仅为1.3%,整机作业效率为0.45 hm2/h。割台搭配48 kW拖拉机在工作过程中运行稳定,割台在工作过程中无堵塞、无缠绕,满足甘薯秧蔓联合收获机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甘薯茎叶处理收获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茎叶处理收获机械的研制与推广对于提高我国甘薯种植机械化水平和促进甘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国内外甘薯茎叶处理收获机械研究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并指出我国甘薯茎叶处理收获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薯类农产品由于收获、储藏不当和表面损伤易侵染病虫害,致使发生腐败和变质,严重地损害了农户的经济利益。本文以粮菜兼用型的马铃薯和甘薯为介绍对象,主要研究薯类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筛选及食用、储藏品质评价,开发适宜不同产量规模的薯类农产品采后预处理、品质快速检测分级技术与装备,以及在线监测、库内区域品质预警系统;研发快速供给市场的定量预包装产品及其储藏技术,形成薯类农产品的品质评价、分级包装与精准储藏技术和设施装备,建立产品健康性品质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甘薯起垄覆膜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甘薯栽培方式多为垄作覆膜,该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环节多、机械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甘薯的产业化发展。为此,设计了一种甘薯起垄覆膜机。该机为一垄双行式设计,采用旋耕起垄技术,可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和起垄质量;起垄后使用压实整形装置提高土垄紧实度,并于垄上开出两条插秧沟;滴灌带通过定位装置平铺于垄上中间位置,无扭曲、折弯现象,方便田间管理,有利于甘薯的生长;使用定穴轮实现膜上定穴,方便种植户插秧;实现多项作业过程一次性完成,包括整地、施肥、起垄、压实整形、铺设滴灌带、覆膜覆土及膜上定穴。田间试验表明:该机无论是起垄质量、覆膜性能,还是定穴效果,均满足甘薯种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对以马铃薯、甘薯、紫薯为原料的共线规模化生产全粉技术和装备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生产技术流程以及各工作环节的工艺、装备特点。可实现多种原料加工一机多用、产品多样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