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渔业》1975,(12):13-14
近年来,我们大队执行渔区“以鱼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进行了珍珠生产,后来又采用鱼、蚌混养,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口三亩水面的鱼、蚌混养塘,年产鱼3,170斤,产珍珠203两,收入12,116元,平均每亩生产成鱼1,057斤,珍珠67.6两。另外,我们用一口单一养殖育珠蚌的对照塘与鱼、蚌混养塘作比较,虽施以同样的肥料,  相似文献   

2.
正确地确定混养类型和放养密度,对合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生物资源及提高池塘的鱼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1、混养类型的确定 一般地,成鱼池塘中应选择5—6种到7—8种鱼类混养。其中要选定一种或两种作主养鱼,其余的作配养鱼。 1.1.主养鱼的选定。主养鱼的选择应根据鱼种  相似文献   

3.
加州鲈原产于北美,属广温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因其具有捕食野杂鱼、生长快、抗病力强、起捕率高、易驯食等特点,推广养殖前景广阔。本所于94年开始引种饲养,近年来已在全省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简要介绍加州鲈商品鱼养殖的技术要点,供参考。一、成鱼池混养混养加州鲈的鱼池,可以是普通成鱼塘,也可以是能排干水的山塘水库,要求水质较为清新,溶解氧含量在4mg/L以上。这些水体往往因清塘消毒不严,或因进、排水带入,鱼池中常有野鲫、麦穗鱼等野杂鱼,不仅与养殖品种争食、降低饲…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产》2003,28(4):44-44
前几期我们已对湘云鲫、湘云鲤的来源、特点、繁殖、苗种培育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下面我们将对湘云鲫、湘云鲤的各种养殖方法进行介绍。本期我们主要对池塘养殖湘云鲫、湘云鲤成鱼进行探讨。池塘养殖是目前湘云鲫、湘云鲤成鱼养殖范围最广,养殖效果最佳的养殖方式。池塘养殖又包括单养和混养,其中又包括当年鱼苗直接养成商品鱼和春片鱼种养成商品鱼。鉴于湘云鲫、湘云鲤的养殖方法区分不大,我们特以湘云鲫为例介绍。1当年鱼苗直接养成商品鱼由于湘云鲫的生长速度快,耐低温、生长季节长,在我国南方各地均可将快速育成的大规格夏花鱼种投放到水…  相似文献   

5.
乌鳢的成鱼养殖形式多种多样:单养、混养、工厂集约化养殖,在农村的中小水塘、浅水池沼也可养殖,但大多数生产场一般采用混养。一、混养当前混养鸟鳢的方法,常采用在家鱼的成鱼或亲鱼池中进行少量搭养,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及其他水生动物,提高主养鱼类的生长率,减少池塘的饵料消耗量,最终达到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的目的。与家鱼混养时,乌鳢的鱼种要有选择性,家鱼的鱼种要比乌鳢的体长大一倍以上,以免受到乌鳢的危害。乌鳢的每亩投放量通常为30~40尾,体长选择10厘米左右,最好比家鱼鱼种晚一个月(5~6月份)…  相似文献   

6.
《渔业现代化》2010,(1):74-74
(1)池塘底增氧养殖模式。全省建立了17个省级示范点,在开展南美白对虾、梭子蟹等生产中推广应用底增氧养殖技术的同时,在锯缘青蟹、甲鱼、罗氏沼虾、乌鳢、鳜鱼、常规鱼等池塘养殖中也进行了示范推广。(2)混养轮养种养模式。全省推广混养模式10余种,累计推广面积33.6万亩。几种新型的混养模式主要有:对虾鳖混养模式,鱼鳖混养模式,鱼蚌混养模式,虾泥鳅混养模式,稻鱼共生模式;另外还有一些龟鳖与稻、油菜、大小麦、  相似文献   

7.
国良 《内陆水产》1984,(3):30-30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常与鲤、鲫、鳊、鲴、罗非鱼等混养在一起。生产实践:扣表明,合理混养,是夺取养鱼高产一个重要措施。那么,混养为什么会提高鱼产量呢?  相似文献   

8.
月鳢成鱼养殖技术月鳢是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山区和丘陵水域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俗称星光鱼、七星鱼、秤星鱼等,分类地位上与乌鳢同属鳢科,但不同属。月鳢成体的可食率高(达75.6%),肌肉蛋白含量高于一般鱼类,具有治湿痹、祛风湿、养阴补血、促伤口愈合等药用价...  相似文献   

9.
在北方池水偏碱(pH8.2~9.0)的四大家鱼混合养殖期间,养殖成鱼从鱼苗育成商品鱼阶段的池水中极易暴发轮虫和纤毛虫。轮虫虽然是鱼虾的天然生物饵料,但是养殖池水中轮虫过多,会给成鱼养殖造成很大的伤害。至于池水中轮虫过多,会对池水中藻类和无机盐有影响,也会间接地影响到鱼虾养殖,这些在上期已经说过了。现在说说池水中过多的轮虫给家鱼混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造成池水中溶解氧的降低(培养鱼苗期间,也有池水受浮游动物过多造成不良影响的实例,只是机率低于养殖戍鱼)。  相似文献   

10.
鱼蚌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渔业模式。这种养殖模式具有立体利用水体养殖空间、合理利用饵料、大幅度提高水体养殖效益等优点,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珍珠市场行情的不断走低,鱼蚌混养模式已逐步得到广大珍珠养殖户的认可。鉴于养殖模式的改变,珍珠养殖户在鱼蚌混养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向友英 《内陆水产》2004,29(3):25-25
全新的混养概念一提到水产混养,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四大家鱼的混养,似乎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更多的混养模式了。其实,科学的混养概念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水产混养的目的在于:(1)充分利用有限的水体空间;(2)合理地安排各生物  相似文献   

12.
江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亦称瓦氏黄颡鱼,分类上隶属于鲇形目、鮠科、黄颡鱼属,是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淮河等淡水水系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少肌间刺,因而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江黄颡鱼的天然资源日益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一、改养成鱼为主为培育大规格常规鱼种及名贵鱼类成鱼 由于北方稻田养鱼其生长主要是在中前期,中后期因水稻吸肥遮光,水中光肥条件差,生物饵料少,生长慢,很难达到商品规格鱼。我们采用培育大规格鱼种,并混养武昌鱼和黄颡鱼的方法,使亩效益增加了3~4倍。每亩放规格为60~100尾/千克的小规格鲢、鲤鱼苗120尾,16~20尾/千克的武昌  相似文献   

14.
六线鱼(Hexagrammosotakii)俗称黄鱼。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及东海,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名贵海产经济鱼类。该鱼适应性、抗病力较强,在我国北方沿海可自然越冬,是增养殖的品种之一。一、养殖区选择1.水质条件以水质清澈、风浪较小、无污染的内湾为宜。在大潮流速0.12~0.31米/秒的养殖海区鱼生长良好。2.海区水温该鱼为冷水性鱼类。据观察适宜生长水温9~22℃,在表层水温0.3~29.6℃的海区鱼生存正常。3.水深条件该鱼常年栖息于水深四五十米以内的近海,养殖鱼则在水深4…  相似文献   

15.
混养就是利用共生关系提高水体的生产力。育珠蚌、鱼和小蚌混养在同一水体中,以青饲料喂鱼,鱼粪肥水,肥水养蚌鱼,可充分发挥“自体施肥”的优势,提高养殖效益。1池塘条件池塘是蚌、鱼生活的场所,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量和效益的高低。1.1水源与水质水源...  相似文献   

16.
在家鱼池塘中分别进行了套养丁鱼鱼种和商品鱼的试验。①鱼种混养 :在三个塘中分别进行丁鱼的鱼种单养、与白鲢鱼种混养和与草鱼鱼种混养 ,每个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的总鱼数为 3万尾。到年底时 ,三个塘中的收获结果如下 :成活率次序是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90 .55% >88.1% >83.95% ) ;规格大小依次为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41.8g>38.15g>32 .0 g)。②成鱼混养 :在白鲢主养塘和草鱼主养塘两种类型的池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 52 g左右的丁鱼 4 0 0尾 ,经 12个月的饲养 ,在上述两种类型的池塘中混养丁鱼的产量的高低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2 2 2 >198.3kg/亩 ) ;成活率次序为草鱼塘 >白鲢塘 ( 97.9% >95% ) ,平均规格大小的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0 .6 2kg>0 .599kg)。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2006,(4):8-8
海丰县赤坑镇创新养殖方式,大胆实行池塘生态养殖,进行虾鱼混养,取得良好效益。该镇养殖户曾汉珍去年采用虾鱼混养,纯利2万,比单养虾增值1万。该镇被省定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点。  相似文献   

18.
去年岑溪县新圩黎塘开辟了一条鸭鱼混养的新途径,实行水面放鸭,水体养鱼,取得了鸭长鱼肥的丰硕成果,总产成鱼3700多公斤,经济收入10000多元,比1986年产鱼1200公斤、收入3300元,产量、产值增加三倍多,成绩喜人。  相似文献   

19.
一、轮作换茬  俗话说得好:“一年养大蟹,二年养中蟹、三年养小蟹,”同时蟹质量也随之下降,通过轮作换茬可以改变以上缺陷。一般三年换两头,尤其原是老鱼池淤泥较厚,必须进行改造,再加上本身污染严重,病虫害屡治无效,此时更显示出轮作换茬的重要性。  二、改放养模式  随着水产养殖面积和养殖总量不断扩大,单单生产一种水产品风险增大,通过放养模式的改变,如鱼蟹混养、虾蟹混养、鱼虾蟹混养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佳,关键是选择哪种混养模式。 2000年我们在对本镇 5000亩鱼虾蟹混养池塘调查中发现,不仅鱼病少,而且蟹…  相似文献   

20.
岑溪县南渡镇西竹村农民陈再南利用3分池塘进行鱼、螺混养试验,自1986年开始至1988年止,试养3年都获得好收成,并摸索出鱼、螺混养稳产高产的好经验。他们采用本地田螺与鲢、鳙、草、鲮、鲤等优良鱼种混合养殖,充分利用池底与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