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我国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育种家在育种方向上较多的注重高产,而忽视优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1984年水稻种植面积近5亿亩。其中有1.74亿亩是品质低的品种,占稻田种植面积的35%。这不仅满足不了国内人民消费水乎提高的要求、而且也影响了对外出口。因此,必须尽快改良稻米品质。 而培育优质米品种应坚持高产、优质并重,为此,笔者近四年来进行不育系改良并选育出产量较高的优质香稻杂交组合。 一,籼型香稻不育系的选育 (一).香稻亲本来源及其表现。我国大面积上应用的L20A、珍汕97 A亲本都是长江流域的早稻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墨玉县生产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系),以满足该县优质稻米品牌创建和当地稻农对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需求,为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改善品质以及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2019年对新疆农业科学院培育的8个水稻新品种(系)进行机插秧比较试验,以南疆目前主栽品种新稻11号为对照,鉴定其适应性、丰产性等特性.结果表明:新粳...  相似文献   

3.
辉粳7号是由吉林省辉南县辉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省辉农粳稻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于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又被鉴评为吉林省第四届优质水稻新品种。通过与其配套A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可有效提高辉粳7号稻米的安全性和品质,提高辉粳7号稻米的商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4.
辉粳7号是由吉林省辉南县辉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省辉农粳稻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于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又被鉴评为吉林省第四届优质水稻新品种。通过与其配套A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可有效提高辉粳7号稻米的安全性和品质,提高辉粳7号稻米的商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品质改良的遗传基础和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杂交稻稻米品质的特点以及各品质性状的遗传特征 ,指出选育优质杂交组合必须以收集优质亲本资源为前提 ,并通过杂交选育、回交选育以及群体改良等手段加以改进 ,在创造出更为优良的亲本 (不育系与恢复系 )之后 ,采用优质亲本与中等或中等偏上米质的亲本配组 ,可以选育出适合广大群众所需要的普食型高产优质组合 ;采用优质亲本配优质亲本 ,可以选育出符合特殊消费和出口要求的高档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6.
谷秆两用水稻 2 0 1 (东南 2 0 1 )是福建省农科院选育的高产、优质、新型、特种水稻良种。1 990年武警 871 0部队副食品生产基地引进试种成功 ,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谷秆两用水稻 2 0 1稻谷产量与一般推广品种相当 ,稻米是优质米 ,稻草营养成分含量高 ,蛋白含量 1 0 %左右 ,一般稻草在 4%以下。早、中、晚稻栽培稻谷产量每公顷 6375kg以上 ,收获优质稻草 1 0 31~ 1 0 87t(干草 )。稻米经中国水稻所测试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 ,蒸煮和食用品质均属上乘。谷秆两用水稻 2 0 1稻草的利用率高 ,用该稻草饲养奶牛在同等饲养情况下可比一般…  相似文献   

7.
优质中籼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南山 《中国稻米》2001,7(2):25-26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稻米品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多年以来 ,生产上推广的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是以提高产量为目的 ,以提高稻米品质为直接目的的保优高产配套技术推广得较少。近几年来 ,我们把优质稻保优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总结了一套优质水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 ,以指导大面积优质稻生产。一、选用优质高产良种 ,合理规划种植优质高产良种是优质稻保优、高产的前提要素。不同的优质稻品种由于种性不同 ,保优高产所需的生态条件及栽培技术等也不尽一致。因此 ,必须根据当地的生产和经济…  相似文献   

8.
对长江流域早灿稻品质改良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早稻品质改良的可行性、优质高产相结合的可能性和早稻品改的技术路线进行了阐述。认为稻米品质性状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生态条件对品质有一定影响,但不同品种敏感性不同,通过育种选育对环境钝感的品种可实现早稻生产优质化。优质和高产并不完全矛盾,培育既优质又高产的品种是可能的。并提出了早灿稻品质改良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小站稻的种植历史、对我国水稻生产的贡献、有关小站稻的描述和优质的原因,我国稻米品质、食味和食味米的内涵,小站稻和食味米、我国稻米品质和食味米指标的异同点。提出了天津市水稻产业发展方向:加强优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围绕食味品质进行新品种选育;加强食味理论研究,探讨优质前提下的高产之路;走精品化珍品化道路,抢占国内外稻米高端市场。  相似文献   

10.
食用稻米的外观品质与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福建省近年来在生产上推广的品种(组合)的品质分析表明,稻米品质主要存在籽粒长宽比小、垩白率高、垩白面积大、透明度差、整精米率低等问题。这些性状的改良应作为今后选育优质食用稻米品种(组合)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品种改良的遗传基础和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杂交稻稻米品质的特点以及各品质性状的遗传特征,指出选育优质杂交组合必须以收集优质亲本资源为前提,并通过杂交选育、回交选育以及群体改良等手段加以改进,在创造出更为优良的亲本(不育系与恢复系)之后,采用优质亲本与中等或中等偏上米质的亲本配组,可以选育出适合广大群众所需要的普食型高产优质组合;采用优质亲本配优质亲本,可以选育出符合特殊消费和出口要求的高档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12.
早稻生产的意义与杂交稻品质改良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稻是重要商品粮源,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价格下降,稻米品质低劣是导致种植面积减少,稻谷总量下降的原因,三系杂交稻稻米品质改良 ,应注意优质亲本选育,特别是选育优质不育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北方水稻生产的现状。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北方水稻栽培面积、单产和总产都呈增长趋势。稻米品质同市场需求比有差距,高产优质品种较少,稻米食味值需要提高。应该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并采用营养土保温旱育苗、合理稀植、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组成的配套栽培技术,来增加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北方水稻生产的现状。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北方水稻栽培面积、单产和总产都呈增长趋势。稻米品质同市场需求比有差距,高产优质品种较少,稻米食味值需要提高。应该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并采用营养土保温旱育苗、合理稀植、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组成的配套栽培技术,来增加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日趋提升,改善稻米品质尤为迫切。因此,优质水稻品种选育成为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等性状的QTL定位、克隆和功能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稻米品质改良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灌浆结实期气象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长期以来,研究水稻播种期和移栽期,主要是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选择高产最适宜的播、栽期。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提高稻米品质,选择最适宜的灌浆气候条件,通过不同的播种期和移栽期,创造不同的灌浆气候条件,进而选择早熟晚粳武香粳9号优质栽培的最佳播种期和移栽期。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早播早栽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明显改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全面平衡营养观念的重视,对优质特种稻米的喜爱逐渐增加。研究、开发和利用特种稻米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调整人们的膳食结构,对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述了桂中稻区当前优质特种稻米的研究与开发现状,对推动特种稻事业的不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专论与综述·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出口战略研究 (2 )………………………杂交水稻品种鉴定方法评述 (2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方法概述 (3)………………………从稻米品质评价标准的变化看我国水稻品质育种的发展 (3)稻米品质性状遗传及性状间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4 )………我国南方稻区杂交水稻育种进展 (5 )………………………·选育选配·野生稻高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1)…………优质籼稻不育系中浙A的选育及利用 (1)…………………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  相似文献   

19.
影响稻米品质因素分析及配套保优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稻米品质的概念、优质食用米的特征与评价标准以及影响稻米品质的有关因素 ,结合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南方优质早籼稻品种推广”的实施 ,研究提出了福建省食用优质早稻配套保优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0.
影响水稻品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优质的稻米生产已成为水稻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优质稻米的标准,从遗传因素、生态环境、栽培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为稻米品质的提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