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技术背景粮食安全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稻田面积刚性减少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水稻单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增加稻农收入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杂交水稻品种(组合)的产量潜力达到800~1000kg/亩,但大面积生产仅500~600kg/亩,仅实现品种产量潜力的60%左右。要实现大面积水稻产量的提高,实现高产与优质、高效、节水、  相似文献   
2.
我省是南方玉米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玉米产不足需的矛盾多年未能根本解决,必须依靠大量调进以弥补需求缺口.随着国内外粮食紧缺和燃料乙醇的加工规模扩大,我省调进玉米的难度增大、成本大幅度增加,玉米紧缺和价格上升已逐步成为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3.
优质中籼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南山 《中国稻米》2001,7(2):25-26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稻米品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多年以来 ,生产上推广的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是以提高产量为目的 ,以提高稻米品质为直接目的的保优高产配套技术推广得较少。近几年来 ,我们把优质稻保优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总结了一套优质水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 ,以指导大面积优质稻生产。一、选用优质高产良种 ,合理规划种植优质高产良种是优质稻保优、高产的前提要素。不同的优质稻品种由于种性不同 ,保优高产所需的生态条件及栽培技术等也不尽一致。因此 ,必须根据当地的生产和经济…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四川省秋马铃薯的发展,在田间试验和广泛调研基础上,总结出了适合四川生态区秋马铃薯高产高效优化集成技术,即选好稻田,免耕开厢;严格播期,整薯作种;种薯处理,带芽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备足稻草,均匀覆盖;加强管理,分批采收;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四川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在SRI技术体系创新,生产示范及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形成了四川稻作生态区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新体系,并说明其技术体系要点。  相似文献   
6.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是在有机集成免耕、秸秆覆盖、作物直播技术的条件下,以冬大豆代替“麦∥玉∥薯”模式中的甘薯,而进行的连年套种轮作多熟种植制度,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并具有较强的抗旱减灾效应,是四川省粮食生产抗旱夺丰收的新经验、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水稻育苗专用无纺布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育苗专用无纺布是用于旱地育苗覆盖的专用产品,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透光等特性。覆盖育苗可提高身苗素质,在川西稻麦生态区,4月5日按40g/m^2芽谷播种,5月20日移栽,秧龄45-50d,每公顷栽插18万穴,施纯氮150kg,可增产3%-5%,同时可以减有苗期间的劳力投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消除农膜的污染,可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马铃薯种薯体系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受立体气候条件影响,四川省不同地区一年四季均有马铃薯种植和收获。自2006年来全省马铃薯年种植面积已达到60万hm2以上,2009年达到了73.3万hm2。全省需要种薯量达到了近150万t,其中来自农民自留种的比例约为70%,外购种薯约占30%。虽然各级部门正想方设法改进种薯体系,但存在着优质种薯供应量不足、三代种薯体系尚未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尚未健全和种薯质量较差等问题,造成全省马铃薯产量长期徘徊在每公顷16.5~17.9 t之间。通过建立省级基础脱毒种苗供应中心、建立三代种薯体系、增加各级种薯生产能力、改进种薯贮藏条件、提高自留种薯质量和规范种薯繁供体系,将迅速提高全省种薯质量,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介绍四川盆周山区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播种与覆膜、平衡施肥、控制旺长、水分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内容,以促进四川盆周山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中熟组合强化栽培体系(SRI)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川西稻麦生态区进行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研究,首先要考虑结合耕作制度,选用具有较强感温性的杂交中稻中熟组合,通过迟播,旱育秧,幼龄(2叶)单苗稀植(9.0万穴/hm^2),控水等措施,全生育期131-132d,穗粒结构合理,比相同组合常规栽培增产6.4%-16.3%。比迟熟组合汕优63的SRI栽培增产3.8%-10.5%。可扩大示范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