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奶牛梨形虫病旧称焦虫病,是通过蜱叮咬传播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梨形虫寄生于红细胞内,出芽或分裂增殖导致红细胞破裂并释放毒素。其流行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多呈急性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流行期长(4~11月份)。临床特征是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南阳市近几年奶牛梨形虫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目前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为此笔者从2001年5月到2003年8月对南阳市奶牛梨形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研究,摸清了其流行规律和流行特点,确认传播媒介蜱为残缘璃眼蜱和微小牛蜱,梨形虫有环形泰勒虫、双芽…  相似文献   

2.
奶牛梨形虫病旧称焦虫病,还称血孢子虫病,是通过蜱叮咬传播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寄生在红细胞内的梨形虫通过分裂、出芽增殖,产生毒素并导致红细胞破裂。其临床特征为发热,贫血,黄疸,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尿等,严重者可致死亡。随着奶牛饲养业的迅猛发展和市场交易的频繁,梨形虫病的流行范围、发病率、致死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调查统计,河南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甘肃省武威市骆驼蜱以及梨形虫病病原种类和分布情况,保护和开发骆驼产业,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对采集的骆驼蜱虫与骆驼抗凝血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集的蜱虫经鉴定为亚洲璃眼蜱,说明亚洲璃眼蜱是该地的优势种;在蜱样品中检测到双芽巴贝斯虫阳性样品1份,说明当地存在通过蜱传播梨形虫病的风险。本研究对于提高该地区骆驼养殖业对蜱与梨形虫病危害和防控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也为当地蜱以及梨形虫病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南阳市 1 993年~ 2 0 0 3年间奶牛梨形虫病流行情况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5.
南阳市奶牛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梨形虫病是由蜱通过吸血而传播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贫血、黄疸、神经症状、淋巴结肿大等。近几年随着奶牛饲养量的增加和市场交易的频繁增加,梨形虫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现已成为奶牛生产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对该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明流行原因和条件,找出流行规律,是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关键。为此我们从2001至2003年开展了此项研究,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南阳市奶牛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史南阳市20世纪50年代就有黄牛梨形虫病流行,当时称为“血尿病”、“胆胀”等。1984年奶牛梨形虫…  相似文献   

6.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我市自2001~2007年春季奶牛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病,对奶牛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几年来,我们对病牛及时治疗,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发病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梨形虫病是由孢子虫纲梨形虫亚纲的原虫寄生于动物的血细胞内引起的疾病 ,发育过程中需要两个宿主 ,其一是哺乳动物 ,另一宿主是无脊椎动物———蜱。与动物疾病有关的梨形虫主要是隶属梨形虫亚纲梨形虫目的巴贝斯科(Babesiidae)和泰勒科 (Theileriidae)。梨形虫病的报道较多 ,但奶牛发生梨形虫并发肺炎的情况较少报道 ,笔者最近在一奶牛场发现 1次 ,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7月 18日到 7月 2 9日间 ,铜仁迪佳奶牛场共有奶牛 2 8头 ,有 12头先后发生以高热、流清鼻涕、流涎、呼吸促迫、食欲不振等症状 ,先…  相似文献   

8.
梨形虫病是一种越来越受关注的蜱播原虫病。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梨形虫,并建立简便快捷的病原学检测方法。这不仅为梨形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奠定基础,而且为有效开展梨形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我市自2001~2007年春季奶牛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病,对奶牛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几年来,我们对病牛及时治疗,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发病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巴贝科(Babesiidae)和泰勒科(Theileriidae)的原虫统称为梨形虫,属顶复门(Apicomplexa)、梨形虫亚纲(Piroplasmasina)。由上述2个科的原虫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梨形虫病。以前的分类将其隶属于孢子虫纲的血孢子虫目,故称其为血孢子虫和血孢子虫病,又称焦虫和焦虫病。梨形虫由蜱传播,有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46年在辽宁省报道有牛梨形虫病以来,到目前为止全省各地都不同程度流行牛的梨形虫病,给养牛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加强对牛梨形虫病的防治势在必行。要想搞好牛梨形虫病的防治,首先应弄清辽宁省流行的是哪种犁形虫病。对梨形虫虫种鉴定主要应以虫体形态、传...  相似文献   

12.
天祝县莫客片一带牛梨形虫病发病率达24.6%,病死率28.6%;羊发病率34.2%,病死率27.5%,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笔者从蜱控制、梨形虫病预防加治疗相结合综合防控入手,作控制、预防药物试验对比,筛选药效长、低毒、安全、广谱药物,结果显示用敌杀死环境灭蜱,同时注施可诺注射液控制蜱感染,用蒿甲醚注射液或盐酸咪唑苯脲,预防和治疗梨形虫病,能有效降低当地牛羊梨形虫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对长沙地区奶牛场进行抽样检查发现,所抽检的5个奶牛场梨形虫病的带虫率分别为63.41%、53.85%、35.14%、48.65%、40.00%,证实长沙地区奶牛场有梨形虫病的带虫,同时还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产奶量、奶牛来源、平时防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巴贝斯虫(Babesia spp.)和泰勒虫(Theileria spp.)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蜱传播梨形虫病病原体。为评价梨形虫病传播情况,为甘肃省河西区域梨形虫病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采集该区域部分县区的牛羊抗凝血样品和环境游离蜱虫进行梨形虫病病原检测,分析样品中病原体的存在和分布情况,利用MEGA 6.06软件和NCBI GenBank数据库的BLASTn工具,对阳性样品中的巴贝斯虫和泰勒虫18S rR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遗传进化树构建。通过基于18S rRNA的巢氏PCR方法,检出梨形虫病病原1目2科9种,包括莫氏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和隐藏巴贝斯虫3种巴贝斯虫,东方泰勒虫、中华泰勒虫、分离泰勒虫、吕氏泰勒虫、狍泰勒虫和环形泰勒虫6种泰勒虫。牛羊抗凝血样品梨形虫病病原总感染率为8.84%(16/181),阳性样品分布于武威市(感染率14.94%)和张掖市(感染率3.45%);检出携带梨形虫病病原的蜱9只,蜱病原携带率为2.52%(9/357)。检出的梨形虫病病原分属泰勒虫属和巴贝斯虫属2大类,每种病原跟国内外检出虫株的同源性均较高,处于各虫株相应分支上,提交序列相似率达99%~...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吉林省部分地区马梨形虫病流行情况,以血液涂片染色镜检虫体的方法对吉林、延边、通化3个地区的130匹马进行了马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以上3个地区马梨形虫感染率分别为12.50%,26.09%,9.09%,其中以延边地区流行较为严重;3个地区流行的马梨形虫均以马巴贝斯虫为主。通过调查,吉林省是马梨形虫病的流行地区。  相似文献   

16.
梨形虫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形虫病是一种越来越受关注的蜱播原虫病。本文着重阐述了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梨形虫基因组及染色体特点、致病的分子机制、抗感染免疫机制、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方面的研究以及梨形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奶牛巴贝斯虫病,又称焦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梨形虫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奶牛生产的寄生虫病。本病皆以硬蜱为媒介进行传播,典型性巴贝斯虫病在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体温升高到40℃以上,迅速消瘦、贫血、黏膜苍白或黄染等为特征。最明显的症状是出现血红蛋白尿,尿的颜色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梨形虫病及其媒介—蜱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梨形虫病及其媒介──蜱的研究概况李德昌,陈启军(长春农牧大学兽医学院130062)梨形虫病是一类必须通过硬蜱传播的家畜原虫病。我国疆域辽阔,地跨古北、东洋两大区,从寒温带到热带,自然条件复杂,许多地区存在着大量可作为本病传播媒介的硬蜱,因此我国家...  相似文献   

19.
奶牛梨形虫病是由孢子虫纲、梨形虫亚纲的巴贝斯科和泰勒科原虫寄生于血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2003年以来,奶牛梨形虫病在本地流行较为严重,主要以环形泰勒虫感染或环形泰勒虫与巴贝斯虫混合感染为主,民间多俗称焦虫病或红尿症。由于感染虫体不同,加上寄生虫的抗药性,民间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差。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该病,共计治疗病牛267例,治愈259例,治愈率达97%,取得较好疗效,现简介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犬梨形虫病的诊治吴礼洁郑列丰陈泽祥周国基广西兽医研究所530001犬梨形虫病是由犬巴贝斯和吉布逊氏虫等梨形虫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中间宿主是硬蜱。在临床上较少碰到,也较容易被误诊。我们在小动物医院曾收诊治愈四例该病病犬,诊治方法归纳如下。1诊断该病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