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掌握多花含笑花部数量特征及其变异的特点,采用直接计数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昆明树木园内随机采集的9株多花含笑54朵花进行了花部数量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花枝节间、花序梗和花梗的数量无变异,均为1节,花梗缩短不明显;花被片、花被片分轮、最内轮花被片、其他轮花被片、雄蕊和心皮的数量有变异,花被片9~17片,3~5轮,最内轮1~5片,其他轮3~5片;雄蕊39~70枚,心皮19~46枚。其中,最内轮花被片数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51.20%;其他轮花被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3.87%。多花含笑花部数量变异主要发生在株间,该研究结果为优良观赏单株存在的可能性及其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昆明树木园栽培的7株多脉含笑56朵花花部的数量、形态及大小变异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花部的数量、形态和大小性状均有变异。从花部数量变异来看,花枝节间数、花被片总数、花被片轮数等12类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17%~219.33%,其中第三轮花被片数发生的变异最大;从花部形态变异来看,梗毛被颜色、花被片形状、花被片颜色等11类花部形态性状的变异也主要发生在株间,并且大部分表现为变异极显著。从花部大小变异来看,花枝节间长、花枝节间径、花序梗长等31类花部大小性状变异系数为9.13%~229.35%,其中花梗的大小变异最大;故花被片和雄蕊2个花部结构是该种的主要变异器官。其花部也存在异步演化的现象,原始性状和进化性状是交织出现的,是一种较进化的物种。多脉含笑花部变异主要发生在株间,为优良单株存在的可能性及其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灰木莲花期物侯观测及生殖构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解灰木莲引种到广西凭祥地区花期物侯及生殖构件分布状况,为其在引种地败育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树木园、白云实验场、伏波实验场的灰木莲人工林为观测对象,参考Dafni方法,从林分到单株水平调查研究灰木莲在广西凭祥地区的花期物候、开花特征及生殖构件分布,跟踪观察单花开花动态进程,统计花部组件大小、数量及位置等特征。[结果]表明:灰木莲花为子房上位的两性花,雄蕊群着生于雌蕊群下部,雄蕊短小,其高度仅达到雌蕊群下缘;灰木莲花芽到开花过程可分为混合芽阶段、花芽阶段、花蕾露白阶段、白蕾阶段、展花阶段、花瓣脱落阶段6个阶段,花被片展开存在二次开合现象;在适生区,灰木莲开花特征稳定,开花强度中等,不同海拔高度灰木莲林分的花期物侯存在差异,林分的生殖构件在林内、林缘分布差异显著,且生殖构件的败育率极高。[结论]灰木莲引种到广西凭祥地区花期物侯稳定,开花同步性较高,但是花果转化率极低。  相似文献   

4.
常绿灌木,高1~6 m,小枝无毛;叶革质,宽卵状椭圆形,长9~16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稍下延;叶背无白粉,淡绿色,无毛;叶柄长0.7~1.2 cm。花被片25~27枚,淡黄色,背面被短毛,外花被卵状椭圆形,中层花被条形,长1~1.7 cm,内花被片窄皮针形,长0.6~1 cm。雄蕊6~8枚,不育雄蕊4~16枚。果托钟形,外壁具显著突起的粗网纹。花期10~12月,果期第二年6月。  相似文献   

5.
采用野外观察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云南省个旧市冷墩村的木棉花部结构、雄蕊特征、花粉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种群中花部形态特征具有一定变异性,3层雄蕊变异系数大小关系显著。在湿度为60%、温度为35℃时花粉活性最强。研究发现,木棉雄蕊长短变化可能有利于不同传粉生物传粉效率提高和增强适应性;木棉高层雄蕊花药个体大、花粉数量多、活性高,适应干热河谷传粉繁殖条件;温度较低时,底层花药花粉活力相对较高,可为逆境环境下木棉高层花药受损后提供后备花粉源。文章就木棉花部形态与繁殖关系、木棉形态及花粉活力对繁殖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大果木莲天然林地土壤特性及其枝叶磷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马关县和麻栗坡县的大果木莲天然林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植株枝叶的磷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林地土壤的pH值为5.7~6.5,自然含水率较高,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而林地土壤的有效磷和全钾含量较低;大果木莲植株枝叶中的全磷含量也较低。其研究结果为有效保护大果木莲,特别是对该树种的迁地保护和人工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濒危植物厚叶木莲不同天然植株间种实和子代幼苗表型性状变异规律,促进厚叶木莲物种保护及种质资源保存,首先对云髻山自然保护区5个厚叶木莲单株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其次对不同单株间种实和幼苗生长的差异进行分析,再次对各表型性状开展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单株厚叶木莲15个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39.70%,其中每果种子数量的变异系数(95.24%)最大,种子长度变异系数(12.53%)最小。种实表型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YJS03种实饱满、发芽早且发芽率高,幼苗生长情况表现更优;YJS05种子数量少,发芽慢且发芽率低; YJS04的表型多样性(33.31%)最高,YJS08的(15.48%)最低。果实表型性状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种子和幼苗无显著相关;种子千粒重、种子长度、种子厚度、种子发芽率四者总体上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苗高和地径与发芽率两两呈显著正相关(P<0.05);厚叶木莲种实和幼苗的15个表型性状可提炼为4个主成分。厚叶木莲在个体上存在较为丰富的表型变异,果实性状变异大于种子和幼苗生长性状;种子越大萌...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至2009年在昆明市呈贡县进行了绒叶含笑、马关木莲、状丽含笑、香木莲、小果含笑、大果木莲、金花含笑、单性木兰8种木兰科树种的苗期适应性研究。5年多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单性木兰、金花含笑、大果木莲为该地区不适宜育苗用的木兰科树种。现存的5个木兰科树种苗木的保存率顺序是:绒叶含笑香木莲状丽含笑马关木莲小果含笑。适应性差或抗寒力弱的单性木兰等3个树种的苗木已在逐年的霜冻中被冻死。现存树种是苗期抗寒力较强的树种,其苗木的抗寒力的排序是:绒叶含笑马关木莲小果含笑状丽含笑香木莲。由于树种间苗木的抗寒力差异和生长差异,现存5个木兰科树种苗木的主要生长指标排序是:绒叶含笑马关木莲状丽含笑香木莲小果含笑。绒叶含笑与各树种间其苗木的苗高生长均具有极显著差异或显著差异,地径生长差异也较大;故绒叶含笑是昆明市园林、庭园绿化的一个首选树种,其次是马关木莲、状丽含笑。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43块样地的调查,分析了大果木莲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了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结果表明,大果木莲成年个体数较多,幼年植物个体较少,居群属衰退型居群;其高度结构完整,且在垂直空间中主要分布于树高15 m以下;其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随机分布;从幼苗生长到树木死亡分4个阶段,其幼树、成树阶段死亡率较低,幼苗、老树阶段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分布区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居群,对当年生大别山山核桃的果长、果宽、果形比、壳厚及单果重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山核桃果实的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着广泛变异。经显著性检验,5个性状在居群内F值为0.48~2.12,居群间F值为41.64~76.02,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型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壳厚,最小的为果形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