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s)的表达及其功能的调控,可能在维持妊娠或诱发分娩的机制中产生作用。本研究利用免疫组化法,对PPARα、β/δ和γ基因在妊娠第12天、18天及第25天母猪的子宫内膜组织表达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胚胎附植早期,PPARβ在多数细胞中均有表达,且以绒毛膜滋养层细胞表达最强;而PPARα和γ则主要表达于腔上皮和腺上皮及子宫内膜外层组织细胞,但表达不强且多数无分布规律性。在附植中期,3种亚型的表达强弱差别不大,且主要呈无规律性分布;但在附植晚期,PPARβ的表达明显减弱且在绒毛膜细胞滋养层、合胞体滋养层、基质以及子宫腔上皮细胞中无表达,然而PPARβ和γ却仍表达于多种细胞中。可见,PPARβ与胚胎附植的初期、PPARα和γ与胚胎附植的中后期很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明确瘦素在妊娠和非妊娠绵羊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定位特征,探究其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胚胎附植的影响。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瘦素及其受体在妊娠和未妊娠绵羊的子宫内膜上皮组织的表达及定位;利用组织块分离培养原代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CCK8法确定瘦素最适浓度,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瘦素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瘦素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迁移的作用,RT-qPCR检测瘦素对胚胎附植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白细胞介素-6(IL-6)、子宫内膜附植位点黏蛋白(Muc1)、基质金属蛋白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骨桥蛋白(OPN)、泛素样修饰因子(ISG15)等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瘦素蛋白主要表达在未妊娠绵羊子宫内膜的基质和上皮组织中,主要在妊娠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组织中表达,瘦素受体表达无明显变化;组织块法可成功获得具有典型上皮样细胞特征并表达角蛋白CK18的原代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50 mg/L瘦素促进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并显著上调Bcl-2,下调BAX、Cas...  相似文献   

3.
产仔数性状是养猪业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而胚胎附植对猪产仔数的高低有重要的影响。胚胎附植的调控涉及到多个生物学过程,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物质(附植因子)很多。作者针对孕酮、孕酮受体、雌二醇、雌激素受体α(ESR1)和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配体(Eph-ephrin)系统这几种附植因子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阐述了这些因子在母胎对话过程中的时空表达、功能、突变、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孕酮及其受体在猪胚胎附植活动中全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黄体分泌的孕酮与母猪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基质和肌细胞中的孕酮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使这些组织细胞分泌多种附植因子,这些附植因子进一步参与胚胎附植过程。雌二醇是雌激素中含量最多、活性最强的一种激素,主要由卵巢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受体α是子宫内雌二醇的主要受体,二者结合可使母猪发情;此外,附植中处于游离状态的胚泡也分泌雌二醇,其是一个让母猪子宫内膜得以识别的信号,允许胚泡附植。Eph-ephrin系统作用广泛,其在人、小鼠和猪的胚胎附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中的EphA1、ephrin A1、EphA4等基因在猪的胚胎附植期表达量显著高于空怀猪,它们在子宫内膜附植点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附植点间的部位,且ephrin A1的抑制表达会降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迁移和黏附能力。这些附植因子都在猪胚胎附植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明确猪胚胎附植调控机理,进一步揭示猪高繁机理。  相似文献   

4.
产仔数性状是养猪业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而胚胎附植对猪产仔数的高低有重要的影响。胚胎附植的调控涉及到多个生物学过程,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物质(附植因子)很多。作者针对孕酮、孕酮受体、雌二醇、雌激素受体α(ESR1)和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配体(Eph-ephrin)系统这几种附植因子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阐述了这些因子在母胎对话过程中的时空表达、功能、突变、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孕酮及其受体在猪胚胎附植活动中全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黄体分泌的孕酮与母猪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基质和肌细胞中的孕酮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使这些组织细胞分泌多种附植因子,这些附植因子进一步参与胚胎附植过程。雌二醇是雌激素中含量最多、活性最强的一种激素,主要由卵巢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受体α是子宫内雌二醇的主要受体,二者结合可使母猪发情;此外,附植中处于游离状态的胚泡也分泌雌二醇,其是一个让母猪子宫内膜得以识别的信号,允许胚泡附植。Eph-ephrin系统作用广泛,其在人、小鼠和猪的胚胎附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中的EphA1、ephrin A1、EphA4等基因在猪的胚胎附植期表达量显著高于空怀猪,它们在子宫内膜附植点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附植点间的部位,且ephrin A1的抑制表达会降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迁移和黏附能力。这些附植因子都在猪胚胎附植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明确猪胚胎附植调控机理,进一步揭示猪高繁机理。  相似文献   

5.
胚胎附植属于哺乳动物重要的生殖生理过程,是妊娠建立的标志和重要环节。早期胚胎发育、母体妊娠识别、胚胎附植和妊娠维持都严格依赖于母—胎间复杂的信号传导及关联。大量研究证明,在绵羊胚胎附植过程中,来源于胚胎、母体子宫及宫外组织的多种生殖激素、粘附分子、细胞外基质、细胞活素物质和生长因子均可通过期间精密的调控关系参与并维持孕体的发育、子宫内膜的重塑、分泌功能及子宫生长。这对胚胎附植分子调控信号的掌握以及引起妊娠失败因素的诊断确定提供了参考,从而可提高家畜和人类的妊娠率。本文就绵羊胚胎附植迁移的过程及影响附植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究瘦素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脂代谢过程和胚胎植入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发情期采集成年健康绵羊的子宫内膜上皮组织,利用组织块法培养、胰酶差时消化法纯化及角蛋白鉴定分离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经浓度筛选后,选取最适瘦素浓度250μg/mL处理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进行脂滴检测,采用RT-qPCR法检测瘦素对胚胎植入关键基因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50μg/mL瘦素处理下,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能力提升,出现脂滴聚集现象,脂代谢相关因子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表达升高(P<0.05),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基因表达升高(P<0.05);胚胎植入相关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表达升高(P<0.05),整合蛋白β-3(P<0.01)、白介素-6(P<0.05)基因表达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250μg/mL的瘦素处理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后会显著增强其细胞增殖能力,对细胞的脂代谢有显著的上调作用,对绵羊胚胎植入关键基因有显著影响,提示瘦素在绵羊胚胎附植过程中通过影响脂代谢进程影响胚胎附植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明确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配体A1(ephrin A1)在猪附植后期的mRNA和蛋白表达规律,分析高胚胎数母猪和低胚胎数母猪之间表达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繁殖性状的关系。选择妊娠第22天和24天(附植后期)母猪,屠宰后采集6种繁殖组织样,利用Real-time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这些组织样品中ephrin A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并将基因表达量与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妊娠第22天,高胚猪和低胚猪的黄体数和总胚胎数均差异显著(P0.05)。Real-time qPCR结果显示:妊娠第22天,子宫内膜附植点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尿囊绒毛膜或胚胎(P0.05),高胚猪的胚胎表达量小于低胚猪(P0.05);妊娠第24天,ephrin A1在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子宫内膜附植点、子宫内膜附植点间、子宫颈、卵巢黄体和胚胎;妊娠第22天或24天,妊娠猪ephrin A1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空怀猪(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妊娠第24天,ephrin A1蛋白在子宫内膜附植点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子宫内膜附植点间和卵巢黄体(P0.05)。ephrin A1的表达与胚胎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0.59;相较于胚胎重、总胚胎数、正常胚胎数和卵巢重性状,ephrin A1表达与胚胎长度之间出现最高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ephrin A1表达在猪附植后期的调控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子宫内膜附着位点可能是ephrin A1基因表达的主要靶组织,ephrin A1的表达量增加可能与胚胎生长(长度和重量)和卵巢重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细胞外囊泡调控哺乳动物胚胎附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作为一种细胞交流媒介,能够通过其携带的miRNA、蛋白质等分子作用于靶细胞/靶组织,影响靶细胞/靶组织的功能和表型。最近研究表明,来自于胚胎、子宫内膜与子宫微环境等的细胞外囊泡参与了哺乳动物胚胎附植过程,通过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和滋养层细胞的黏附能力,进而保证了胚胎成功附植和胎儿生长发育。本文主要阐述了细胞外囊泡的发生、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哺乳动物胚胎附植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蜕膜化作为胚胎附植的重要环节,影响哺乳动物的成功妊娠和繁殖性能,所以探究子宫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对提高母畜繁殖率具有重要意义。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允许囊胚定位、黏附、侵入并最终着床的能力。为了转变为接受状态,子宫内膜需要经历一系列形态和功能重塑,其中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会增殖分化为蜕膜细胞,发生蜕膜化过程。非编码RNA(ncRNAs)影响多种生理过程,包括对子宫内膜功能的调节,其中lncRNA-miRNA-mRNA和circRNA-miRNA-mRNA的竞争内源性RNA(ceRNA)网络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分子调控机制。本文就miRNA、lncRNA和circRNA调控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蜕膜化过程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了解ncRNAs在哺乳动物子宫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马胚胎附植及其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胚胎附植是处于活化状态的囊胚滋养层细胞与处于接受态的母体子宫上皮细胞之间逐步建立组织和生理上联系的过程。马(马属动物)在该过程中先后存在侵入性的绒毛膜带(子宫内膜杯)和非侵入性的尿囊绒毛膜(微子叶型上皮绒毛膜胎盘),是一种集侵入性与非侵入性胚胎滋养层于一体的哺乳动物。多种分子共同调节妊娠母马的胚胎附植过程。作者综述了马胚胎附植特点、过程与相关分子调控的研究进展,对减少母马妊娠早期胚胎丢失与流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的分泌是不同类型的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法,近几年发现外泌体在胚胎附植中介导胚胎与母体的信息交流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外泌体的主要释放机制和分离鉴定方法、子宫内膜细胞和胚胎来源的外泌体在哺乳动物中调节胚胎附植的重要作用,为提高动物胚胎附植的成功率提供新依据,也为人类体外受精、辅助生殖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猪胚胎附植期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胚胎附植是母胎间建立紧密联系的标志和首要环节。胚胎对于母体是一种同种异体移植物却未受到母体的免疫排斥,而成功附植和妊娠,说明母体对胚胎存在免疫耐受作用,母体建立免疫耐受是胚胎附植的关键过程,研究发现该过程受到辅助型T细胞、多种细胞因子、子宫局部免疫细胞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调控与影响。本文对胚胎附植期母胎间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母猪胚胎死亡是影响猪的繁殖率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母猪怀孕后胚胎死亡、化胎和流产。一般死胎率为25%~40%。胚胎死亡可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任何时期,尤其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妊娠识别阶段为最关键时期。在合子附植初期的第9~16 d胚胎死亡最高。(一)母猪胚胎死亡最易发生期一般胚胎死亡多发生在配种后9~16 d,在这个时期胚胎由圆变长,出现营养层与植入之间的矛盾,致  相似文献   

14.
<正>母猪胚胎死亡是影响猪的繁殖率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母猪怀孕后胚胎死亡、化胎和流产。一般死胎率为25%~40%。胚胎死亡可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任何时期,尤其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怀孕识别阶段为最关键时期。在合子附植初期的第9~16 d胚胎死亡最高。(一)母猪胚胎死亡最易发生期一般胚胎死亡多发生在配种后9~16 d,在这个时期胚胎由圆变长,出现营养层与植入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分离纯化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为绵羊早期胚胎附植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体外细胞模型,本试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利用胰酶差时消化法对2种细胞进行纯化,通过免疫荧光法对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特异性表达蛋白角蛋白18(CK18)和波形蛋白分别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利用组织块法第3天开始有细胞从组织块中爬出,5~6 d单层细胞铺开,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呈梭形和铺路石状,2种细胞交织在一起生长。使用0.25%胰蛋白酶消化细胞时,基质细胞约90 s变圆有脱落,而上皮细胞则需要6 min变圆有脱落。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上皮细胞呈角蛋白阳性,波形蛋白染色阴性,阳性率大于95%。基质细胞呈波形蛋白阳性,角蛋白阴性,阳性率大于95%。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结合胰酶差时消化法可成功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为绵羊胚胎附植过程中子宫内膜细胞的相关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胚胎死亡是影响猪繁殖率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母猪怀孕后死胎、化胎及流产.家畜的胚胎死亡率为25%~40%.胚胎死亡可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任何时期,特别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妊娠识别阶段为最关键时期.在合子附植初期的第9~16天胚胎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促进子宫与孕体相互识别的主要候选因子,在胚胎着床和胎盘形成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子宫内膜腺上皮分泌OPN经过磷酸化酶修饰后分布到子宫腔,并与子宫腔上皮和滋养外胚层上的整合素受体或CD44受体连接,启动一系列信号通道促进胚胎的粘附着床。胚胎着床后,母胎界面的OPN刺激胎盘血管的生成以及调节母胎之间Ca2+流量等,以促进胎盘形成和发育。近年来,OPN对胎盘发育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此,文章对OPN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促进子宫与孕体相互识别、胚胎着床、胎盘发育和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猪子宫腔液外泌体来源的TIMP2蛋白对妊娠早期胚胎附植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妊娠第9天(n=3)和第12天(n=3)大白猪子宫腔液外泌体,利用Western blot(WB)检测外泌体中TIMP2蛋白的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试验研究TIMP2蛋白在子宫中的表达定位.进一步用外泌体与猪胚胎滋养层细胞(po...  相似文献   

19.
母猪胚胎死亡是影响猪的繁殖率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母猪怀孕后胚胎死亡、化胎和流产。一般死胎率为25%~40%。胚胎死亡可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任何时期,尤其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妊娠识别阶段为最关键时期。在合子附植初期的第9~16 d胚胎死亡最高。(一)母猪胚胎死亡最易发生期一般胚胎死亡多发生在配种后9~16 d,在这个时期胚胎由圆变长,出现营养层与植入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在多种动物包括灵长类动物、猪、牛、火鸡和人,子宫内都发现有促黄体素(LH)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其mRNA的结合位点.牛、猪在整个发情周期子宫内都存在LH受体(LHR)蛋白及其mRNA,并在黄体期表达最高.LH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和磷脂酶C信号途径,增加前列腺素合成酶(PGSH),也称环加氧酶(COX)的活性,从而促进前列腺素(PG)的合成.牛、猪、羊在发情周期的15 d左右PGF2α升高,这与子宫内LHR的活化有关.在不同种动物的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和子宫颈,LHR的释放呈现出动态特征,表明LH在发情周期和胚胎附植的分子自分泌-旁分泌调节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