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2012年青阳县中稻肥料试验结果表明,3种施肥方法,还是以稳前攻中均衡施肥好,产量高,效益好,尤其是稳前攻中第2种施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3∶0效果最好。青阳地区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80 kg/hm2、五氧化二磷75 kg/hm2、氧化钾120 kg/hm2。施肥比例以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3∶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2012年青阳县中稻肥料试验结果表明,3种施肥方法,还是以稳前攻中均衡施肥好,产量高,效益好,尤其是稳前攻中第2种施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3∶0效果最好。青阳地区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80 kg/hm2、五氧化二磷75 kg/hm2、氧化钾120 kg/hm2。施肥比例以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3∶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精准施肥技术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目标单产6 750 kg/hm2确定施肥量,N∶P2O5∶K2O为1∶0.45∶1.0,将肥料分基肥、穗肥、粒肥3次施用,与当地习惯水稻栽后7 d左右一次性施完的常规施肥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精准施肥单产提高441.0 kg/hm2,产值增加1 102.5元/hm2。  相似文献   

4.
氮肥用量和运筹方式对机插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25 kg/hm2的范围内,机插早稻的单位面积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函数关系,其关系式为y=-0.0742x2+28.979x+4068.3,即当施氮量为195.3 kg/hm2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与习惯施肥方法(基肥∶蘖肥∶穗肥=7∶3∶0)相比,适当增加分蘖肥的施用比例,有利于机插早稻产量的提高,在大田总施氮量为180 kg/hm2的条件下,施用比例以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5∶1或5∶4∶1的运筹方式为佳。  相似文献   

5.
吴剑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679-6680
[目的]为青阳县中稻超高产栽培提供科学施肥依据。[方法]通过对中稻开展不同施肥方法、不同氮肥水平、不同钾肥水平肥效试验,同时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提出氮磷钾适宜施用量、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应用方差分析,得出最佳施肥方法和最佳施肥量。[结论]生产上推荐最佳施肥方法是稳前攻中法,即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为4∶3∶3∶0。最佳施肥量是纯氮(N)180 kg/hm2、纯磷(P2O5)75 kg/hm2、纯钾(K2O)120 kg/hm2。  相似文献   

6.
贵池区早稻田间肥效校正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州市贵池区高肥力潴育性水稻土-灰泥田一类早稻田,通过早稻田间肥效校正试验。结果表明:推荐的最佳施肥量为每667m^2 N10kg、P2O5 4kg、K2O5 5kg。氮肥分基肥、蘖肥、穗肥,3次施用比例为5:3:2;磷肥全作基肥;钾肥分基肥、穗肥,比例为5:5;另增施25kg/667m^2油菜饼肥。配合科学的水浆管理,配方施肥区平均单产407.54kg/667m^2,平均产值822.84元/667m^2,比习惯施肥分别增加15%和7.4%。肥料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配方施肥分别比习惯施肥多2.30kg稻谷/kg、1.76kg/kg。  相似文献   

7.
探索了适宜超级稻高产的氮肥基肥、分蘖肥与穗肥运筹比例,形成了可量化的氮肥施入量及高效运筹技术。在超级稻高产攻关项目区采用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开展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3个不同比例试验,找出最佳施肥方法。结果表明:用氮肥作基肥、分蘖肥与穗肥按4∶3∶3处理的施肥效果最佳,产量最高,达667.0kg/667m2,比对照增产82.3%;经济效益和产投比最高,分别达到16700.4元/hm2和8.23,与其他处理有极显著差异。在水稻生产中应重视穗肥的施用、运筹比例和施用时期。  相似文献   

8.
连续3年研究了福建单季稻区翻压紫云英绿肥下,水稻生长对减量氮钾肥施肥时期比例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紫云英鲜草每年翻压18 000kg.hm-2,单季稻氮钾肥施用时期与比例以基肥∶分蘖肥∶穗肥=0∶5∶5的籽粒产量最高,分别较基肥∶分蘖肥∶穗肥=3∶4∶3、基肥∶分蘖肥∶穗肥=5∶5∶0、基肥∶分蘖肥∶穗肥=0∶7∶3、基肥∶分蘖肥∶穗肥=0∶10∶0的增产3.6%、4.9%、3.0%、6.1%,均达到显著增产水平,其增产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每穗实粒数的增加,显示紫云英翻压为水稻幼苗期生长提供了足够的营养。福建单季稻区翻压紫云英及水稻减量化施肥条件下,氮钾肥施用时期后移,增加孕穗期施肥比重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冬小麦穗粒结构、养分吸收及产量效应的影响,探讨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的施肥指标和氮肥基肥、蘖肥和穗肥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基肥、蘖肥和穗肥比例分别为30%、30%和40%(基蘖肥∶穗肥=6∶4)时,产量最高达7 944.0 kg/hm2。冬小麦百千克籽粒需N 2.8~2.9 kg,无氮基础产量百千克籽粒需N 2.5 kg,氮肥利用率46.9%,应用修正后的stanford公式实现精确定量施肥。同时,对简化施肥作了分析,认为"一基一追"(基肥占70%、穗肥占30%、或基肥占60%、穗肥占40%)的二次施肥是可行的,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融安县超级稻配方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安县丘陵地区砂页岩母质发育的潴育沙泥田超级稻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配施可以促进禾苗早发多发分蘖,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明显增多,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试验条件下,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14.1%~25.9%,增效1331~3041元/hm2。相同氮磷钾用量,即总施肥量纯氮159kg/hm2、五氧化二磷30kg/hm2、氧化钾120kg/hm2,按基肥∶蘖肥∶穗肥氮肥为46.4∶38.6∶15.0、钾肥为40∶30∶30施用的产量高达10117kg/hm2,比基肥∶蘖肥氮肥为46.4∶53.6、钾肥为40∶60增产10.36%,利润提高12.42%,产投比提高0.63。  相似文献   

11.
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瑞优998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瑞优998进行不同密度、播期、群体优化等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瑞优998 4月5—9日播种、栽插16.5万~19.5万穴/hm2较适宜;大面积晒田以茎数达255万个/hm2开始最佳,不宜晒过早;瑞优998最佳施肥水平为施N 180 kg/hm2、P2O590kg/hm2、K2O 120 kg/hm2,最佳施肥方法为底施∶蘖肥∶穗肥=6∶3∶1。  相似文献   

12.
白水县苹果产量及施肥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陕西省白水县"红富士"苹果园的产量和施肥状况进行调查,为苹果园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农户抽样调查和农户座谈的方法,对位于渭北旱塬苹果优生区的陕西省白水县8个苹果主产乡镇的126户农户的"红富士"苹果园的产量及施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白水县"红富士"苹果产量最高为135t/hm2,最低只有5.63t/hm2,平均为26.29t/hm2,总体产量偏低,区域间差异较大。从果园施肥情况看,88.1%的"红富士"种植户都施用了化肥,47.6%的"红富士"种植户施用了有机肥。白水县"红富士"苹果氮(N)、磷(P2O5)、钾(K2O)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535.28,402.98和309.15kg/hm2,氮(N)、磷(P2O5)、钾(K2O)比例为1∶0.75∶0.58,其中化肥提供的N、P2O5和K2O分别占养分总投入量的88.5%,86.8%和83.6%。施肥量分级结果表明,施氮(N)量<540kg/hm2的苹果园所占比例为60.3%,施磷(P2O5)量<405kg/hm2的果园比例为57.1%,施钾(K2O)量<270kg/hm2的果园比例为60.3%。"红富士"苹果施肥以基肥为主,基肥中N、P2O5和K2O分别占养分总投入量的76.9%,81.1%和79.0%,只有23.1%的"红富士"苹果园有追肥。【结论】白水县"红富士"苹果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红富士"苹果产量普遍较低,增产潜力有待挖掘;养分投入量偏低,区域间差异较大;有机肥投入不足,不能满足"红富士"苹果生产的需求;基肥和追肥施用比例不合理。  相似文献   

13.
不同钾素运筹对钾素利用率与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钾肥不同比例(基肥与穗肥)对水稻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肥与穗肥比例为7∶3时,钾肥回收利用率最高为34.3%,水稻产量9345kg/hm~2,比对照增产7.3%;当基肥与穗肥比例为6∶4时,钾肥回收利用率为28.6%,水稻产量9288kg/hm~2,比对照增产6.7%。  相似文献   

14.
高桥地区圆葱“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今后指导圆葱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二次回归"3414"完全方案设计,对高桥地区圆葱植株的氮、磷、钾含量及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圆葱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得出了最佳经济产量、最佳施肥量及其比例。其中,氮、磷、钾最佳经济产量为71 520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169.50 kg/hm2,P2O5 106.50 kg/hm2,K2O57.00 kg/hm2,NP∶2O5∶K2O比例为1∶0.630∶.34较为合理的。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对圆葱产量作用最大,依次是磷肥、钾肥。另外确定了一些重要的施肥参数。100 kg鳞茎养分需求量为N 0.19 kg,P2O5 0.05 kg,K2O 0.16 kg;土壤供养分量为N 104.55 kg/hm2,P2O5 30.15 kg/hm2,K2O 91.65 kg/hm2;土壤养分校正系数为N0.42,P2O5 0.07,K2O0.32;肥料利用率为N17.43%,P2O5 6.87%,K2O31.55%。[结论]得出的圆葱施肥模型和施肥参数对指导圆葱施肥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相同紫云英翻压量化肥减量条件下水稻合理施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翻压紫云英33750 kg/hm2的田块上,适量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法对后茬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变化等的影响,探求紫云英与化学肥料的最佳配比组合及最佳施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33750 kg/hm2可减少40%~60%的化肥用量,但以减少40%化肥用量,且化肥以基肥∶分蘖肥∶穗肥=2∶5∶3施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最有利。  相似文献   

16.
天两优616氮肥运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适宜超级稻高产的氮肥基肥、分蘖肥与穗肥运筹比例,形成了可量化的氮肥施入量及高效运筹技术.在超级稻高产攻关项目区采用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开展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3个不同比例试验,找出最佳施肥方法.结果表明:用氮肥作基肥、分蘖肥与穗肥按4:3:3处理的施肥效果最佳,产量最高,达667.0 kg/667m2,比对照增产82.3%;经济效益和产投比最高,分别达到16 700.4元/hm2和8.23,与其他处理有极显著差异.在水稻生产中应重视穗肥的施用、运筹比例和施用时期.  相似文献   

17.
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探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五九七农场第四管理区根据土壤肥力,科学调整水稻施肥比例,施肥总量为30kg/667m2,氮∶磷∶钾为2∶1∶1,磷100%和钾70%做基肥加入30%的氮肥,生育期氮肥、蘖肥30%、调节肥10%、穗肥20% 30%钾肥、粒肥10%氮肥,加之各项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使该管理区3533.3hm2水稻,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平均产量达到603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模式对旱区春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62-15864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旱区春油菜(Brassica napusL.)生长特性的影响,为旱作区春油菜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针对青海省旱区春油菜种植中常规农户施肥存在的问题,设计了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3种施肥模式,并设常规农户施肥模式和不施肥为对照。其中,高产高效施肥模式为:基肥,129.00 kg/hm2N+90.00 kg/hm2P2O5+55.50 kg/hm2K2O+1 260.00 kg/hm2有机肥。再高产施肥模式为:基肥,103.50 kg/hm2N+90.00 kg/hm2P2O5+55.50 kg/hm2K2O+1 260.00 kg/hm2有机肥+0.540 kg/hm2硼肥+11.100 kg/hm2硫肥;追肥,34.50 kg/hm2N。再高产高效施肥模式为:基肥,151.50 kg/hm2N+75.00 kg/hm2P2O5+45.00 kg/hm2K2O+1 695.00 kg/hm2有机肥+0.036 kg/hm2硼肥+0.740 kg/hm2硫肥。再高产高效施肥模式采用的种植方式为垄膜沟植,其他施肥模式及对照采用露地种植。[结果]与常规农户施肥模式和不施肥处理相比,3种施肥模式下春油菜的有效分枝能力较强,角果数增多,千粒重相对较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显著;与常规农户施肥模式相比,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3种施肥模式增产率分别为13.10%、25.00%和30.95%,水分利用率分别增加9.31%、25.24%、48.77%。[结论]在旱作区,对常规农户施肥模式进行调整,通过平衡施肥可以充分发挥作物施肥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技术对玉米产量、品质及效益具有明显的影响。施基肥+苗肥+穗肥+粒肥供肥均匀平稳,对促进玉米营养生长、增加有效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改善玉米品质效果最为明显,产量达8 839.5 kg/hm2、净效益27 633.0元/hm2。比施基肥+苗肥+穗肥增产426.0 kg/hm2,增长5.1%,净增效益1 491.0元;比施基肥+穗肥增产876.0 kg/hm2,增长11.0%,净增效益3 066.0元;比施基肥+苗肥增产1 309.5 kg/hm2,增长17.4%,净增效益4 567.5元。  相似文献   

20.
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道中  郭熙盛  王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16-17418
[目的]研究建立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高效施肥技术。[方法]试验共设5个施肥处理:空白无肥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平衡施肥-1处理;平衡施肥-2处理;平衡施肥-1+油莱秸秆(3000kg/hm^2)处理。其中,CK为不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的氮磷钾施肥量为N:P2O5:K2O=180kg/hm。:75kg/hm^2:0,全部肥料作基肥,不追肥;平衡施肥-1处理氮磷钾肥用量为N:P2O5:K2O=180kg/hm^2:60kg/hm^2:90kg/hm^2,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0%:30%:20%分3次施用;平衡施肥-2处理氮磷钾施肥量同平衡施肥-1,但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0%:30%:30%分3次施用;油菜秸秆(有机肥)作基肥,所有施肥处理磷、钾肥全部作基肥施用。[结果]总体上,不同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水稻生物积累量,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结论]氮、磷、钾肥配比不合理,氮肥运筹方法不当,仍是目前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氮肥的施用上,增加分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同时增加钾肥的施用量,能够使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增加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回收率,减轻氮肥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