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对5~10周龄扬州鹅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4二因子设计,3个能量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11.29 MJ/kg、16%,11.75 MJ/kg、17%,其蛋白质能量比均约为14 g/MJ,4个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和1.10%。结果表明:①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6、8、10周龄扬州鹅体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扬州鹅6、8、10周龄体重(P<0.05),但能量蛋白质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对其没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②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5~10周龄扬州鹅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能量蛋白质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对其没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③中能蛋水平和最低赖氨酸水平下,5~10周龄扬州鹅可获得较佳生长性能。试验认为5~10周龄扬州鹅能量蛋白质和赖氨酸适宜需要量分别为11.29 MJ/kg、16%和0.65%。  相似文献   

2.
采用3×3因子的析因设计,将189只1日龄健康肉用仔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将日粮的粗纤维和粗蛋白分前、后期各设低、中、高3个水平,构成9个处理,18种日粮,研究不同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对1~35日龄(前期)、36~63日龄(后期)肉仔鹅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35日龄肉仔鹅对日粮中粗纤维水平非常敏感,但对蛋白质水平要求不高;低纤维水平日粮组日增重与料重比明显好于中、高纤维组(P<0.01),日粮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极显著影响鹅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P<0.01);1~35日龄肉仔鹅饲粮粗纤维水平以3.5%、粗蛋白水平以17%~19%为宜。36~63日龄,较低的粗蛋白水平即可满足鹅的需要;高纤维水平日粮组鹅的日增重与料重比明显好于低纤维水平组(P<0.01);日粮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极显著影响鹅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P<0.01)。试验表明36~63日龄肉仔鹅饲粮适宜粗纤维水平为10%,粗蛋白水平为14%。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5~10周龄定安仔鹅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20只29日龄定安仔鹅,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分别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水平(15%、16%、17%)的日粮。结果表明,15%、16%、17%粗蛋白质水平日粮对5~10周龄定安仔鹅各生产性能指标的影响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但17%粗蛋白质组日增重最高,料肉比最低。17%粗蛋白质组胸肌率较15%粗蛋白质组提高20.05%(P0.05),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由此可见,5~10周龄定安仔鹅日粮能量水平为11.5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7%时,可获得最佳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鹅是唯一能较好利用粗饲料的节粮型家禽,生长快,早期生长速度高于鸡和火鸡,4周龄体重可达成年体重的40%,且抗病力强,易饲养。从肉品角度讲,鹅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丰富的色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含量分别比肉仔鸡高30%、70%。谢广富(1999)对鹅肉营养成份及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鹅肉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衡,且氨基酸含量非常接近Hegsted拟定的成人必需氨基酸含量;鹅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9%,接近植物油;鹅肥肝、鹅羽绒等也以较高的经济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尽管鹅全身都是宝,然而目前在生产中,我国尚无一套自己制定的鹅的饲养标准,实际生产中往往采用前苏联和美国的标准或直接套用其它家禽的饲养标准,甚至有些养殖户仍然采用原始的杂食饲养方式,生产效率低,所有这一切直接影响着我国养鹅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大力推广绿色食品的形势下,开展鹅的营养学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然而从现有资料来看,有关肉用仔鹅的营养需要量的研究甚少,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能量、蛋白质及部分氨基酸如Met、Lys和钙磷等矿物质,而有关维生素、微量元素需要几乎没有报道。本文根据现有的部分资料就鹅的营养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的综述。 1 能量、蛋白质需要 如果有足够数量和品质优良的草,那么鹅可以一直在草地上饲养,根据Clenmens-1975-的研究,颗粒物质通过鹅消化道的速度主要受胃排空时间的控制。对食糜流速的研究表明其通过肠的时间约为2h。胃中的降解主要是机械性的,鹅之所以能成功地放牧是因为鹅肌胃可破坏植物细胞壁而便于消化细胞内容物,加之鹅能采食大量的饲料,使它能可以从高纤维饲料如草中获得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在实际生产和科研实验中,正是根据鹅的这种特性,多数采用在放牧条件下进行补饲精饲料的方法,故而国内的多数研究也都是针对补料营养水平的研究。杨光荣-1989-对不同混合精料补饲鹅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认为:在夏季以放牧为主结合补饲的条件下,混合饲料中含10%救荒野豌豆糠籽粉组的日增重最高,耗料最少,盈利最多,经济效益显著。付预华等(1991)用不同能量、蛋白水平的日粮研究对皖西白鹅早期增重的影响,结果21~40日龄内,高能(12.20~12.24MJ/kg)日粮组鹅增重极显著高于低能(9.70~9.90MJ/kg)日粮组,而高能高蛋白(CP为12.93%)鹅增重差异不显著,说明仔鹅早期生长阶段需要高能饲料,提高日粮能量水平比蛋白水平更重要,而蛋白可从大量青草中获得;但40~60日龄鹅消化粗纤维能力增强,所有处理组鹅生长速度及饲料报酬均无明显差异。因而可供给较低营养水平的配合料,尤其是低蛋白。赵剑(1991)进行配合料对四季仔鹅增重的影响研究,1~5组ME、蛋白依次设计如下:12.35MJ/kg、20.33%;12MJ/kg、17.67%;11.47MJ/kg、21.19%;11.63MJ/kg、18.09%;10.96 MJ/kg、13.1%(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每只鹅平均增重均大于对照组(P<0.01),料肉比则低。从鹅的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率考虑ME为11.47MJ/kg、蛋白为17.67%的补料,能量、蛋白维持在较低水平既可满足鹅的营养需要,又充分发挥鹅采食青草的能力。曹光辛(1997)对四季鹅仔鹅放牧条件下不同营养水平精料进行补饲试验,试验选择4~7日龄四季鹅苗鹅150只,均分为5组,1~4组为试验组,分别补饲不同营养水平的精料,5组为对照组,饲喂农户常用饲料,试验期为63d。试验结果表明:在放牧条件下,补饲营养水平较高的精料补充料(ME11.41MJ/kg,CP17.67%),仔鹅9周龄体重达3.12kg,日增重47.17g,取得满意的经济效益。Chen等-1994-对罗曼白-0~12周龄-能量需要研究设计5个代谢能水平:10.46MJ/kg,11.29MJ/kg,12.13MJ/kg、12.96MJ/kg、13.80MJ/kg,且0~6周龄蛋白为20%、7~12周蛋白为15%,试验结果从生长角度考虑:0~3周龄,13.80MJ/kg粮日增重高于其它组-P<0.05-;4~6周龄能量12.13MJ/kg最好;而7~12周龄能量不影响日增重,且随能量水平提高,饲料转化率、腹脂率增大。从以上资料可见,仔鹅生长早期能量水平是决定其生长的主要因素,而后期高能量对增重与低能量相比增重不显著。而林宗周(1996)对0~4周龄鹅网上育雏,ME为11.04MJ/kg、蛋白设计为22.01%、20.37%、18.3%、16.02%,结果则认为蛋白为22.01%组鹅每公斤增重耗料、需能、蛋白最少,饲料成本低,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
日粮纤维对鹅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含粗纤维水平 4 %、8%、12 %的日粮对鹅 (云南灰鹅×四川白鹅 )进行 4周饲养试验 ,试验期中及期末抽血测部分生化指标。结果 :8%纤维水平日粮组前期采食量和日增重最高 (P <0 0 5 ) ,12 %日粮组后期采食量和日增重最高 (P <0 0 5 ) ;随着日粮纤维水平的提高 ,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 ;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水平随日粮纤维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载脂蛋白B(ApoB)水平随日粮纤维水平提高而下降 ,差异显著 (P <0 0 5 ) ;12 %纤维日粮组腹脂率最低。说明 :鹅日粮纤维水平 6周龄前以 8%、6周龄后以 12 % ,对鹅生长和维持较低血脂水平及降低腹脂有利。  相似文献   

6.
8—13周龄泰和乌骨鸡日粮中最适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摸清8~13 周龄泰和乌骨鸡对饲粮中最适蛋白质水平的需要量,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研究了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3 个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泰和乌骨鸡的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等生产性能的影响, 并测定其血清尿素氮和尿酸的含量, 来探讨蛋白质水平与日增重、料肉比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蛋白质水平的降低, 蛋白质在体内利用率升高,8 ~13 周龄乌骨鸡以粗蛋白15 % 为最适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日粮中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添加量对鹅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9处理3因素正交试验设计L9(34),将324只1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为9组,对0~4周龄四川白鹅日粮中的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需要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氨基酸中仅苏氨酸对日增重、日采食量有显著影响(P0.05),赖氨酸和色氨酸对日增重、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3种氨基酸对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种氨基酸交互作用对日增重、日采食量及血液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0~4周龄四川白鹅日粮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适宜水平分别为1.15%、0.22%、0.67%。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2×5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苏氨酸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1~14日龄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选取48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的W系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北京鸭。试验日粮共设2个蛋白水平,分别为14%和20%;5个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0%、0.58%、0.66%、0.74%、0.82%,各试验日粮的代谢能和其它必需氨基酸添加量一致。试验期为14d。研究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与苏氨酸水平产生明显的互作效应,且蛋白质水平与苏氨酸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影响均显著(P0.01)。在高蛋白质水平下,以采食量和日增重为评价指标,分别建立其与苏氨酸需要量的回归方程,得出均呈二次曲线变化,且1~14日龄北京鸭最佳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688%、0.737%。在低蛋白质水平下,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随着苏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未出现下降或平台期,因此,低蛋白质水平下的苏氨酸需要量高于高蛋白质水平下的苏氨酸需要量,苏氨酸需要量与蛋白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与赖氨酸水平对北京油鸡(简称油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日龄油鸡混合雏1 35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公母各占1/2)。采用3×3因子试验设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18%、19%,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5%、1.00%、1.15%,分别统计0~3周龄、4~6周龄和0~6周龄生长性能,6周龄末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4~6周龄油鸡周平均采食量及周平均体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粗蛋白质水平为19%时周平均采食量(251.85 g)与周平均体增重(85.52 g)最大;饲粮赖氨酸水平对4~6周龄油鸡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赖氨酸水平为1.00%时料重比最低(2.95)。0~6周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油鸡周平均采食量有影响显著(P<0.05),随着粗蛋白质水平增加周平均采食量逐渐增加,且在粗蛋白质水平为19%时达到最大值(184.58 g);赖氨酸水平对周平均体增重与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1.00%和1.15%赖氨酸组的周平均体增重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激素含量的影响,以确定鹅饲粮中锌的适宜水平。试验分别选用1和29日龄肝用型青农灰鹅各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各组饲粮锌水平:1~4周龄为31.28、81.28、131.28、181.28、231.28、281.28 mg/kg;5~15周龄为27.46、77.46、127.46、177.46、227.46、277.46 mg/kg。试验期15周。结果表明:1)根据曲线方程可得,1~4周龄,饲粮锌水平为112.51 mg/kg时平均日增重最大;饲粮锌水平为106.05 mg/kg时料重比最低。5~15周龄,饲粮锌水平为108.09 mg/kg时平均日增重最大;饲粮锌水平为101.69 mg/kg时料重比最低。2)饲粮锌水平为131.28 mg/kg时能显著提高4周龄血清总蛋白(TP)、锌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饲粮锌水平为127.46 mg/kg时能极显著提高15周龄血清AKP活性和锌含量(P<0.01)。3)根据曲线方程可得,饲粮锌水平为161.16 mg/kg时,鹅4周龄血清雌二醇含量最高;饲粮锌水平为167.92 mg/kg时,鹅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最高。饲粮锌水平为132.41 mg/kg时,鹅15周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最高。由此可见,锌对鹅的生长性能以及血清TP、锌、激素含量和AKP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建议鹅最佳生长性能饲粮锌适宜水平为:1~4周龄106.05 mg/kg,5~15周龄101.69 mg/kg。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蚕沙对14~70日龄仔鹅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和脏器指数的影响,以确定仔鹅饲粮中蚕沙的适宜添加水平。选取330只1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鹅。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3%、6%、9%、12%蚕沙的试验饲粮。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与其他试验组相比,饲粮中添加9%和12%蚕沙显著降低了28、35、42、49、56、63和70日龄仔鹅体重(P<0.05),显著降低14~28日龄、29~70日龄和14~70日龄仔鹅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提高了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9%和12%蚕沙显著降低了胫围、胸宽、胸深、体斜长和半潜水长(P<0.05)。3)饲粮添加蚕沙仅对仔鹅胸肌率有显著影响(P<0.05)。4)饲粮添加蚕沙显著影响了仔鹅十二指肠指数、空肠指数、回肠指数、盲肠指数和直肠指数(P<0.05)。由此可知,饲粮添加3%~6%蚕沙对仔鹅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脏器指数没有不良影响,且对肠道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生产实践中仔鹅饲粮中蚕沙的添加水平不宜超过6%。  相似文献   

12.
籽粒苋秆粉饲喂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以吉林农业大学白鹅为试验动物 ,研究了籽粒苋秆粉与常规玉米秸粉对鹅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适量添加籽粒苋秆粉有助于提高鹅的生长性能。在 3~ 6周龄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在 5 % ,7~ 9周龄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在 7%时可提高鹅的日增重 ,籽粒苋秆粉对鹅增重的效果显著 ,全期体重比对照组增加了 8 44%。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768只1日龄肉公鸡,随机将其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依据理想赖氨酸:蛋氨酸比例及赖氨酸需要量回归方程,研究每周赖氨酸需要量分别增加5%、10%以及降低5%、10%、15%后,日粮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胴体组成及氮排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氨基酸-蛋白质水平提高后可显著降低0~7周龄肉鸡腹脂含量(P0.05),对生产性能及胸肉、腿肉产量无显著影响;②降低氨基酸-蛋白质水平能显著降低粪氮排出(P0.05),当氨基酸水平降低10%~15%后,肉鸡腹脂量显著增加(P0.05),对0~7周龄肉鸡平均体重、体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及胸肉、腿肉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③0~1周龄肉公鸡日粮中赖氨酸水平降低5%(蛋白水平降为21.47%)时,对其生产性能和胴体组成无任何不良影响,同时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氮排出。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鹅为试验对象,研究饲粮中不同VB1水平对鹅生长性能、消化道消化酶活力和TPK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以确定鹅育雏和育成期VB1的需要量。试验选用1日龄肝用型青农灰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各组VB1的水平分别为:0~4周龄为1.0、2.8、4.6、6.4、8.2、10.0mg·kg-1;5~15周龄为0.8、2.6、4.4、6.2、8.0、9.8mg·kg-1。试验期共15周。结果表明:1)日增重在2个生长阶段与需要量成二次曲线变化,0~4周龄以5.60mg·kg-1为最佳,5~15周龄以4.98mg·kg-1为最佳;胃蛋白酶活力在2个生长阶段与需要量成二次曲线变化,0~4周龄以5.48mg·kg-1为最佳,5~15周龄以6.03mg·kg-1为最佳;胰脏胰蛋白酶活力在0~4周龄时与需要量成二次曲线变化,最适需要量为5.46mg·kg-1;十二指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活力0~4和5~15周龄时均与需要量成二次曲线变化,最适需要量分别为5.36和5.41mg·kg-1。2)15周龄鹅生长速度与消化道胃蛋白酶、胰脏胰蛋白酶、胰脏淀粉酶、肠胰蛋白酶、肠淀粉酶活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胰脏脂肪酶活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3)15周龄时6.2mg·kg-1 VB1显著提高鹅肝脏中硫胺焦磷酸激酶(TPK1)基因的表达量(P<0.05),且TPK1基因的表达量与胃蛋白酶、胰脏脂肪酶、肠淀粉酶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试验结果表明:从生长性能分析,VB1的需要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出现下降趋势,0~4和5~15周龄饲粮VB1适宜需要量分别为5.60和4.98mg·kg-1;VB1影响鹅肝脏中TPK1基因的表达,而TPK1基因又调控了胃蛋白酶、胰脏脂肪酶、肠淀粉酶的活力,从而调节了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4,(11):24-28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蛋白质水平对1318周龄略阳乌鸡生长性能、屠体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的蛋白质需要量。选取600只85日龄略阳乌鸡,将其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各处理组分别饲喂代谢能相同、蛋白质含量不同的日粮。代谢能水平均为12.34 MJ/kg,蛋白水平分别为12.39%、14.20%、16.60%、18.06%和20.15%。饲养期间以重复为单位记录试验鸡的周喂料量,每3周以重复为单位记录试验鸡空腹体重(禁食12 h后)。以此计算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并于18周龄末各重复分别选取接近相应处理组平均体重的鸡2只(公母各1只),屠宰,进行屠体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对1318周龄略阳乌鸡生长性能、屠体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的蛋白质需要量。选取600只85日龄略阳乌鸡,将其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各处理组分别饲喂代谢能相同、蛋白质含量不同的日粮。代谢能水平均为12.34 MJ/kg,蛋白水平分别为12.39%、14.20%、16.60%、18.06%和20.15%。饲养期间以重复为单位记录试验鸡的周喂料量,每3周以重复为单位记录试验鸡空腹体重(禁食12 h后)。以此计算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并于18周龄末各重复分别选取接近相应处理组平均体重的鸡2只(公母各1只),屠宰,进行屠体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对1318周龄略阳乌鸡公鸡平均日增重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其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蛋白质水平对略阳乌鸡母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对平均日采食量及血清尿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日粮能量水平为12.34 MJ/kg时,基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性能、屠体性能以及各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综合评估,1318周龄略阳乌鸡公鸡平均日增重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其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蛋白质水平对略阳乌鸡母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对平均日采食量及血清尿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日粮能量水平为12.34 MJ/kg时,基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性能、屠体性能以及各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综合评估,1318周龄略阳乌鸡公鸡和母鸡适宜的蛋白需要量均为16.60%18周龄略阳乌鸡公鸡和母鸡适宜的蛋白需要量均为16.60%18.06%。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0~12周龄肝用型鹅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饲粮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青农灰鹅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确定育雏、育成期鹅维生素E的需要量.试验选择1日龄青农灰鹅18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鹅饲喂在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对照组)、5、10、20、40、80 IU/kg维生素E的饲粮,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40、8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0~4周龄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添加4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5~12周龄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2)饲粮添加40、8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降低12周龄鹅胸肌剪切力和失水率(P<0.05),饲粮添加8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12周龄鹅半净膛率和胸肌率(P<0.05).3)提高饲粮维生素E水平可显著提高4周龄鹅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显著降低12周龄鹅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饲粮添加4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4周龄和12周龄鹅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40、80 IU/kg维生素E组12周龄母鹅血清中雌二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促卵泡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20、40、80 IU/kg维生素E组12周龄公鹅血清中雌二醇、睾酮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促卵泡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结论如下:1)维生素E对鹅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血清中尿酸、尿素氮、生殖激素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一定调控作用;2)根据建立的回归方程确定肝用型鹅饲粮维生素E最适添加量为:0 ~4周龄42.98 IU/kg,5~12周龄38.92~43.41 IU/kg;3)根据鹅血清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变化确定饲粮维生素E最低添加量为20 IU/kg.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 ,本研究采用 2 (CP∶2 1%和 19% )× 2 (GE∶16 74MJ/kg和 15 90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 3岁 (二锯 )梅花公鹿 6 7头 ,分为 4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在本试验所设能量浓度范围内 ,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19%处理组鹿体增重显著高于 2 1%蛋白组 ;鹿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和能量消化率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为 15 9~ 16 7MJ/kg (GE)和 19% (CP) ;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2 9 9~ 31 3MJ和 388~ 394 g。  相似文献   

18.
杨桂芹  高妍 《中国家禽》2006,28(2):11-13,16
采用3×3因子的析因设计,将189只1日龄健康的肉用仔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鹅;将日粮的粗纤维和粗蛋白设低、中、高三个水平,配制9种日粮,构成9个处理,研究不同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对0~35日龄肉鹅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35日龄肉鹅对日粮中粗纤维水平非常敏感,但对蛋白质水平要求不高。低纤维水平日粮组日增重、料重比明显好于中、高纤维组(P<0.01);日粮粗纤维和粗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鹅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P<0.01)。试验认为0~35日龄肉鹅饲粮粗纤维以3.5%,粗蛋白水平以17%~19%为宜。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木薯渣对22~49日龄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300只19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5%、10%、15%和20%木薯渣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木薯渣显著提高22~28日龄、29~35日龄、22~49日龄仔鹅的平均日采食量和22~28日龄、22~49日龄仔鹅的平均日增重(P0.05),其中22~49日龄仔鹅的平均日增重与木薯渣添加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P=0.017),达到最高平均日增重的木薯渣添加水平是12.4%。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木薯渣显著降低仔鹅的肌胃指数和十二指肠的相对重量(P0.05)。3)对各组饲粮增重成本降低的百分比进行曲线模拟,结果呈现二次曲线关系(P0.05);当饲粮中木薯渣添加水平为17.9%时,增重成本降低百分比值最大。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木薯渣可以促进22~49日龄仔鹅生长,降低饲料成本,对肌胃、十二指肠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根据饲粮中添加木薯渣对平均日增重最高限量和饲料增重成本的最低限量,建议添加水平为12.4%~17.9%。  相似文献   

20.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0—21日龄狮头鹅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0—21日龄狮头鹅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080只1日龄狮头鹅,采用单因子试验,在代谢能设定为12.13MJ/kg下,饲粮蛋白质设16%、18%、20%、22%、24%、26%共6个水平,每个水平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鹅。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0~21日龄狮头鹅平均日增重、耗料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