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庆  刘金平 《齐鲁渔业》2007,24(3):20-21
2005年成武县淡水苗种繁育场依靠科技进步,利用2个各4 667 m2(7亩)的池塘探索池塘培育苗种的新途径,实现了大幅增产增收增效。当年9月底,清塘销售秋片1.821万kg,每667 m2产1 301 kg。其中鲤鱼种1.542万kg,每667 m2产1 014 kg,平均规格102 g,鲢鳙鲫鱼种0.28万kg,每667 m2产287 kg,平均规格82.3 g。2006年该项技术已在菏泽市及周边地市推广,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滨海县坎南乡部分渔农采用立体养鱼技术,获得了高产高效,平均每667m2产鲜鱼达750kg。他们的立体高产养鱼技术要点如下。1池塘要求为便于喂养及捕捞,一般池塘面积以2000-3300m2为宜。水位保持2.5m以上。放水前每667m2池塘撤150kg生石灰灭菌消毒。新挖池塘应在鱼种投放前3-5d施粪肥200~300kg。2放养密度鱼种投放密度1500-2000尾/667m2,以鲤鱼为主,约占65~70%、草鱼5%、鲢鱼20-25%、鳙鱼5%,一般鲤鱼尾重10o-20Og,其它鱼种尾重应超过100g。3饲料配方初期驯化阶段鱼粉15-20%、玉米15%、麦粉10%、麸皮34-40%、豆饼…  相似文献   

3.
近年,华容县朝阳湖渔场立足本场特色,在降低养鱼生产成本上做文章,创造了一套低成本高效益的“三草”养鱼的生产模式。所谓“三草”指黑麦草、苏丹草、稗草。朝阳湖渔场共有渔民75户、320人,精养成鱼池面积48hm’,饲料地面积20hm’,租种饲料地3hm2,1998年,全场开展种草养鱼,每667m2投放精料不到50kg,成鱼产量达500kg以上,纯利润800-1200元。他们的主要经验是:1投好草鱼种该场鱼种投放模式是:以老口草鱼种作为主要投放品种,鲢鳙鱼作为搭配品种,套养春片为补充。每667m2平均投放草鱼120尾、75kg,尾均重0.5-0.75kg,投放鲢…  相似文献   

4.
在面积 0.67 hm2,水深 1. 5 m的池塘中投放体长为 3 cm的斑点叉尾鱼苗 9万尾,用干红虫饲养 188 d,共产大规格斑点叉尾鱼种 1 174 kg,平均规格 62尾/ kg,养殖成活率 87. 5%,每 667 m2获利 3 780元,投入产出比为 1∶ 1.87。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流水,在小网箱内培育出规格为2.5-3cm黄颡鱼苗4.2万尾;继续在面积1334m^2,水深1.5m的池塘中采用自制配合饲料培育黄颡鱼苗种,经过190天饲养,共收获大规格黄颡鱼种396.7kg,平均规格90尾/kg,养殖成活率85%,每667m^2获纯利1753元,投放产出比1:1.53。  相似文献   

6.
池塘面积1067m^3,主养彭泽鲫鱼种,搭配团头鲂及鲢鳙鱼种,经156天饲养,共产鱼1029.6kg,折合667m^2产鱼643.5kg。其中每667m^2产彭泽鲫鱼种367.8kg,平均规格70g。每667m^2利润3498元。投入产出比为1:1.67。  相似文献   

7.
叶荣和 《内陆水产》2006,31(5):54-54
2005年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和永安镇人民政府在永安镇。一村共同实施了“斑点又尾鮰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项目。4月3日放养鱼种.10月28日测产验收,13340m。池塘共计产鱼10117kg,其中斑点叉尾鮰7160kg、平均规格0.50kg/尾.鲢鱼2957kg,规格0.62kg/尾。每667m^2产斑点又尾鮰358kg,产鲢鱼147.85kg:每667m^2产值6318.6元.纯收入3298.6元,投入产出比1:2,经济效益明显。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开展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成鱼试验,试验塘1口,面积2400m2,投放全长为13cm的翘嘴红鲌冬片鱼种4000尾,经320d养殖,收获尾均重0.45kg的成鱼3850尾,成活率96%,每667m2产翘嘴红鲌481kg;每667m2收益4680元,投入产出比为1:1.65。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 2 0 0 1年 5月 15日至 2 0 0 1年 11月 2 0日利用六口池塘进行的一年两茬主养全雄太阳鲈商品鱼的试验结果。六口池塘分为两个组 ,A组三口池塘面积均为 667m2 ,B组三个池塘面积均为13 3 4m2 。鱼放养前每 667m2 施用大草 50 0kg培育水质 ,并投喂粗蛋白质含量为 3 3 %的配合饲料。第一茬在5月 15日每 667m2 放养规格为 6~ 8cm ,平均体重为 4 6g的全雄太阳鲈鱼种 2 50 0尾 ,8月 15日起捕出售太阳鲈。迅速干池消毒后返回白鲢等套养鱼到池塘中 ,并于 8月 2 0日再放养 10~ 12cm (10g左右 )全雄太阳鲈鱼种 2 0 0 0尾 / 667m2 ,养至 11月 2 0日起捕。两茬养殖试验结果显示 :六口池塘全年共产商品鱼 7542 9kg ,其中全雄太阳鲈 642 8 7kg ,每 667m2 净产 688 9kg ,六口池塘平均每月 667m2 产值 14 70 6元 ,纯利润 5890元。饲料系数为 1 82~ 1 91。  相似文献   

10.
南县沙港市乡渔场刘权保根据市场要求,大胆实践,采用池塘两季养鱼法,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两季养鱼法是在一年中养两季鱼,即1月放鱼,6月底干塘起鱼,随后放鱼,年底再干塘起鱼。1998年1月初,刘权保在5336m'成鱼塘,l334m'鱼种塘放足大规格鱼种,当年6月底起水,产鱼350kg/667m',总收入16万元,开支8000元,纯利8000元;D98年7月初再放足大规格鱼,12月底干池,产鱼250kg/667m',总收入1.4万元,开支600O元,纯利8000元。两季合计每667m'产鱼60Okg,纯利1600元。实践证明,两季养鱼法能平安渡过载鱼量受到严格限制的高温期,产量…  相似文献   

11.
37、稻田养殖湘云鲫(鲤)的技术要求有哪些?答:凡稻田具有充足水源条件和建设好了鱼类的生活场所的“鱼溜”、“鱼沟”,一般而言均可用来养鱼,当稻田在插秧10d ̄12d之后,可按每667m2稻田放养湘云鲫(鲤)夏花(体长3cm以上)150尾 ̄300尾,当年可长到尾重0.2kg ̄0.4kg。诚然,稻田养鱼产量,均与稻田内的天然、人工饲料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相关。一般按上述投放鱼种规格,每667m2稻田可产湘云鲫(鲤)30kg ̄50kg,产值400元 ̄500元。在山区稻田养殖湘云鲤的效果更好。如在一季水稻田养殖湘云鲫(鲤),可在水稻收割后将稻田水位加高40cm ̄50cm,同时投喂人工饵…  相似文献   

12.
试验网箱面积196m2,共投放大规格草鱼种4900尾。经过267天饲养,共生产商品鱼6960kg,合每只网箱产鱼994kg,总产值6.26万元,总支出2.17万元,利润4.09万元。  相似文献   

13.
草鱼的网箱快速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草鱼养殖新技术,它周期短、效益高,好管理、易推广。一般0.2~0.3kg的鱼种,经4~5个月的网箱精养,尾重可达1.5~2.5kg,1个网箱(30m2)可产鲜鱼750kg左右,产值8200~8500元,利润达4500~5200元,是当前脱贫致富的一条途径。1养殖技术1.1水域选择宜选择水库、河坝、1667m2以上的大池塘。网箱设于避风向阳、水质清洁、有微流水、水深2.5~3m的地方。选择河坝时,网箱应设在徊水缓流区域,要避开急流。1.2鱼种投放以投放草鱼为主,适当搭配少量钢、鲤、青、骗、鲢鱼等。网箱在鱼种投放前1…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提高池塘的利用效率,结合产品的市场需求,设计了鱼种池套养小龙虾养殖模式。经过几年实践,取得了667m^2产鱼种450kg,虾125kg,实现利润3490元。 1池塘选择及放种前的准备 池塘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电力配套齐全的地方,深度1.5-2.0m,大小以5×667m^2~7×667m^2为宜,要求不渗不漏。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一口面积3335m2的池塘,综合池塘处理、饵料鱼投放、放养量确定以及日常管理等手段进行主养翘嘴鳜试验,纯收益25679.20元,每667m2纯收益5125.84元;总产量2120.5 kg,每667m2产鳜鱼424.1 kg,达到高产高效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刘伟光 《内陆水产》2005,30(9):18-19
10口鱼池,总面积10hm^2,在常规养鱼的基础上,放养150~300g,只的幼鳖120只/667m^2,轮捕轮放,年净产鳖25kg/667m^2,总净产鳖3750kg.纯收18万元,投产比1:1.5。  相似文献   

17.
1.从“深”字上着手。现在池塘大部分都是老池塘,老池塘连年淤积,水位越来越浅。要想达到高产,鱼种他和成鱼池水深应分别达到1.5~2.5m。生产实践证明,包地每增深0.5m,产量可提高10~30%。同时,一亩鱼池挖深0.5m,可取塘泥333m3,经有关科研单位测定:这些塘泥的肥效相当于144kg尿素,170kg过磷酸钙和44.4kg氯化钾,此外,还含有大量腐殖质,这些塘泥送进田地当肥料,可促使农作物增产。2从“种”上着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投放鱼种的规格和数量与池塘养鱼的产量和效益有密切关系,高产池塘投放12cm以上的…  相似文献   

18.
用蛋白含量为32.2%的配合饲料进行倒刺鲃池塘主养试验。面积3348m。,放养经投饲驯化倒刺鲃鱼种3554尾,经264d养殖,生产倒刺鲃2315.8kg。折合每667m^2产倒刺鲃461.3kg,产值11561.95元,利税4667.1元。投入产出比1:1.68。饲料系数2.1。  相似文献   

19.
袁志明 《内陆水产》1997,22(2):10-10
为了建设好宁乡稻田养鱼基地县,进一步探索传统稻田养鱼改进方向,我们承担了省水产局下达的《稻田养殖南方大口鲂试验》项目,1996年6月5日至11月7日,在本县回龙铺乡白云村立新组0.36hm2稻田中实施。经过省、市、县专家现场验收,每667m2产大口鲶24.6kg,其中最大个体0.9kg,尾均重0.45kg;每667m2产水稻986kg,鱼种74.5kg,瓜菜382kg,产值3059.4元,获利2012元。现将主要过程和技术措施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稻田选择及整理1.1.1地点和条件:稻田临近住房,管理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壤PH值为6.8,有效采含量大于75…  相似文献   

20.
叶荣河 《齐鲁渔业》2006,23(10):21-21
为改变以往黄河三角洲地区团头鲂只作搭配品种的养殖方式,我们于2005年在永安镇东三村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试验”研究,试验水面1.87 hm~2 (28亩),总净产成鱼18377.96 kg,平均每667 m~2净产658.94 kg,其中团头鲂平均每667 m~2净产461.02 kg,平均规格347.9 g,每667 m~2纯收入2 184.28元,投入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