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兰科植物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北半球亚热带森林的重要组成树种,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和南部.系统研究四川省野生木兰科植物的形态特性、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四川省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丰富,有5属24种1变种,分布在盆周山地、川西南和川西高山狭谷的东南部,主要分布于川西高山狭谷的东南部,处于现代木兰科的分布、分化和起源中心的边缘;四川野生木兰科中,乔木树种23种,灌木2种;常绿成分13种,落叶成分12种.花色包括红色、淡红色、紫红色、紫色、黄色、淡黄色、黄绿色、白色和乳白色等,有些种类的花具有极浓烈香味,叶形奇异,果实独特,树形优美;乔木的干形好、材质优良、较速生.这些珍贵树种,在科研、园林绿化、林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木兰科植物具有树形优美,花大艳丽,花香袭人,适应性广,抗污能力强等优点,是现代园林绿化及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选择。但是,在园林城市的建设中还有许多品种仍未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贵州都匀市的木兰科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探索其在园林造景上的植物配置方法,以期为开发和利用木兰科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木兰科植物组织培养进行了综述,详细论述了现阶段木兰科组织培养的进展和动态,并对影响木兰科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柳州地区周边天然林区引种6属18种木兰科植物,营建木兰科专类树木园进行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经过30年的栽培,对其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现保存有6属16种,其中14种生长良好,说明乡土木兰科植物在树木园的引种是成功的,为木兰科植物的造林和园林观赏绿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木兰科植物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比较原始的类群,是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科,原始特征主要有:木本,花两性,萼片,花瓣不分;雄蕊和心皮多数,离生,螺旋排列于柱状的花托上;种子有丰富的胚乳。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南部,北美洲东南部及中美洲,共15属300余种。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具有丰富的木兰科属种代表,众多的特有类群和该科最原始的成员,以及反应木兰科系统发育不同阶段的类型,是木兰科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分化中心和保存中心,也可能是起源中心。木兰科植物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及开发利用价值,又具有芳香,药用,木材等多种经济效益和绿化、美化,优化环境等生态效益,特别因其花色艳丽,花香宜人,树姿优美多态,树叶、聚合果各具特色,是一类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园林绿化树种。木兰科植物虽然大多分布范围不小,但所占据的面积都较窄,种群数量较少,且很不完整,再加上其所处生境质量日益降低、本身繁殖能力低,靠自然更新扩大种群数量是很难的,因此进行引种栽培是必然途径。然而目前开发利用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广玉兰、白玉兰等,而许多具有优良观赏价值的木兰科树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应用,因此大力开发木兰科园林新树种既扩大了其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又完全适合城市园林绿化及景观建设的需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从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方面介绍了木兰科植物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对上饶师范学院校园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植物的种类、科属。结果表明:截止到2019年9月,上饶师范学院共有植物100科,214属,256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6种;裸子植物7科,11属,15种;被子植物88科,198属,235种。其中,木本植物中蔷薇科植物种类最多,其次为木兰科、木犀科、桑科、五加科;草本植物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其次为禾本科、蝶形花科、百合科、唇形科、伞形科。校园植物在养护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可依据植物形态、色彩、观赏部位、季节变化等合理进行结构配置。  相似文献   

8.
根据项目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情况、土壤条件及其植被现状,综合考虑林场区划、立地条件以及林分特征等因素,选择豆科、木兰科、桃金娘科等7科共13种乔、灌、藤植物按5个分区进行配置,培育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林分,在突出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与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的同时,注重群落外貌、物候与季相等森林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9.
内生细菌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莹  骆永明  滕应  李秀华 《土壤学报》2013,50(1):195-202
近年来,植物修复因其独特的优势备受推崇,尤其是当前植物内生细菌的应用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案.在植物修复过程中,耐重金属的内生细菌利用与植物的共生互惠关系,通过自身的抗性系统缓解重金属的毒性,促进植物对其迁移,并通过溶磷、固氮等途径改善植物营养以及分泌植物激素、铁载体、特异性酶、抗生素等作用,促进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长和对重金属的富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重金属抗性植物内生细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以及影响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吸收、转运和积累的作用机制,系统分析了内生细菌促进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并进一步讨论了植物内生细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五味子的深层次综合开发研究孔四新,贾绪初,李延福(河南省济源市水土保持研究所,454650)五味子,一种盛产于我国广大山区的野果,属木兰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因其果具有酸、甜、苦、辛、咸五昧故而得名,历史上多作药用。近年来,这一野生植物的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1.
LED在植物设施栽培中的应用和前景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ED)在植物设施栽培中的研究与应用,内容包括:应用于植物设施栽培的LED特征,LED在植物组织培养、设施园艺和航天生态生保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以及LED应用于植物设施栽培领域的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立地类型多样,榕属植物资源丰富.调查发现,在大理州分布的榕属植物有21种15变种,应用于园林绿化的有13种9变种,其中乡土树种仅有6种.应用于园林绿化中的榕属植物绝大部分为常绿乔木,配置形式丰富多样,景观现状良好,但在园林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榕属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纳米材料在土壤与植物营养领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土壤与植物营养领域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有可能解决肥料利用率、作物增产与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在总结了国内外纳米技术在土壤与植物营养领域应用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纳米材料在土壤环境、抗菌及肥料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方法和机理,指出了优点和不足,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纳米技术在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领域上的应用有一个总体认识,也为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拓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回转式植物湿润栽培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在地面进行空间植物生长试验和研究的需要,研制能模拟空间微重力效应的回转式植物湿润栽培装置.该文介绍了该装置及其关键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通过回转栽培盘内植物湿润栽培介质的结构功能设计,在双面介质内部配置具有毛细作用的渗水管路,介质始终保持整体湿润而表面无明水状态,为植物扎根固定、营养吸收和生长繁殖创造条件.水压试验确定了渗水管路的主要技术参数和闭合式植物营养液输配循环系统的间歇循环周期.应用试验分析表明,湿润栽培方法可以满足植物悬空低速回转栽培的要求,装置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砷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建峰  林先贵  尹睿  张华勇 《土壤》2007,39(5):692-700
土壤As污染已是全球性问题,我国也不例外,对A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已是研究热点,但相关机理仍不完全清楚.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蚯蚓、植物在As污染土壤中吸收转化As及其解As毒机理,以及微生物-植物复合系统修复As污染土壤方面实验室内研究情况.目前广泛认为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非金属污染较有应用前景,可限于甚至是使用超富集植物单一作用下仍有较多缺陷,如通过微生物技术及蚯蚓调节根际微生态,以利于植物在污染土壤中存活或/和吸收更多的As,将极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植物篱在坡耕地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植物篱在坡耕地水土保持中的应用作了总结,分析了如何选择植物篱模式,植物篱对恢复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物篱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了绿蓠植物的特点、作用、功能及绿蓠植物造景的方法及应用,提出了合理配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徐丽萍  拉忠 《南方农业》2022,(5):208-211
植物源饲料添加剂是一种能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安全、无毒、无残留等优点,可提高动物免疫力、促进动物生长、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在畜牧生产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针对植物源饲料添加剂的定义、主要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及植物源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开发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景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水生植物是水景营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水景规划与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水生植物来说,不但展现出较强的观赏价值,同时具备一定的生态价值.因此结合水生植物基本类型,重点分析水生植物在风景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价值,根据水生植物在风景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结果,提出水生植物在风景园林植物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