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遥感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回顾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遥感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在我国农业上应用遥感技术和开展农业遥感学术交流活动的概况。对农业遥感的现状和一些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的现象深表忧虑。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遥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18  
目前,遥感技术在我国农业上主要应用在农用地资源的监测与保护、农作物大面积估产与长势监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作物模拟模型等几方面。该文对我国农业遥感上述几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了讨论、分析与评价,认为3S一体化、灾害预测研究、高光谱遥感、定量遥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遥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我国农业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综合国内外农业遥感领域对地抽样调查技术,详细说明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3S技术(RS、GIS、GPS)的面积框抽样技术,以及主要代表国家的应用效果。描述了分层抽样统计学原理和主要采用的抽样方法。归纳了国内农业对地抽样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侧重于农业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遥感抽样调查研究偏弱;二是遥感抽样调查研究科学性不足,多采用随意抽样或典型抽样,偏离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特点;三是遥感技术与传统统计抽样方法结合不够。  相似文献   

4.
<正>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区域农业气候研究,是农业遥感的一个新领域,也是农业气候研究的一种新方法。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它对推动农业气候学的进展有重要意义。农业气候遥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我国山西、吉林、内蒙、湖南等地,已相继开展了应用遥感资料解译农业气候问题的研究。信息源主要是取自美国陆地  相似文献   

5.
高光谱技术在农业遥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高光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农业遥感领域重要前沿课题之一.该文回顾了高光谱技术在国内外农业遥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概括和总结了作物叶片光谱特征、作物分类与识别、作物生态物理参数反演与提取、作物养分诊断与监测、作物长势监测与产量预测、农业遥感信息模型以及农业灾害监测7个主要研究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了高光谱技术在农业遥感中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最后对高光谱技术在农业遥感中的应用前景作出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时间:1990年9,月29日至10月2日 地点:山西省忻州市 出席人员:会议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遥感专业委员会召开。出席这次会议有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44个单位的特邀代表、论文作者和农业遥感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共70余人。农业遥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致开幕词,总结了1987年以来的工作成绩,分析了农业遥感专业委员会的现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建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遥感专业委员会今年二月在北京成立。会议期间,推举了委员会的人选,并就如何开展我国农业遥感工作及1984年专业委员会的活动等,进行了讨论和安排。会议认为,我国农业遥感工作虽起步较晚,但自1978年以来发展较快。在农业自然资源调查中,航空和遥感资料与技术在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得到应用和推广。有些成果已在农业区划和规划中发挥了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草资源调查、作物估产、病虫害监测等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在遥感资料的目视判读和解释,光学图象信息提取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分类方面也进行了试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农业工程学报》1990,6(1):91-94
一、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活动计划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及目的时间}人数}会期}地点序号第三届农业遥感学术讨论会交流遥感技术在农业上应用成果为八五”计划提出新内容9一10月}80人}5}待定 筹备负责人 (姓名、单位、电话)陆登魏中国土地规划院42 1 3 1 31一6 1 12}一…农业下“规戈,!’}方法研讨会{}1.省、自治区农业工程发展规}划编制方法及经验交流; 2.进行制定农业工程规划方法 及理论探讨。4季度40人2西安3{l全国养猪工程学术讨论会围绕菜蓝子工程。结合我国国情。促进城市工矿养猪业发展,以节能、经济、实用为原则发展我国猪场建设。8月70…  相似文献   

9.
遥感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灾害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还会动摇经济的根基。遥感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已经不断在取得一定的成果,将现代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业灾害的监测工作中,对于改善我国农业的当前状况,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遥感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农业工程学报》1991,7(1):113-115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会议计划会议名称主要内容及目的时间会期地点联系人、电话。“八五”期间农业遥感课题论证会农业遥感农作物估产农业动态监测协同攻关3月4天北京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查宗祥 8321166一3399全国村镇建设学术讨论会村镇建设的规划、环境、 生态及建筑模式6月4天北京学会办公室周用美 5003366一3904农业工程学科研讨会农业工程分科、专业分布、 内在联系、发展等问题8月4天北京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张伟 20 1 7260一621盐碱地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学术讨论会盐碱地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推动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8月4天大同农工院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氮素营养指数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反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遥感实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早估测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预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该研究引入能更好反映作物氮素营养状况的农学参数-氮素营养指数,作为衔接遥感信息与产终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桥梁。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探讨氮素营养指数与其他农学参数在诊断籽粒蛋白质含量上的优劣,并基于“遥感参数-氮素营养指数-籽粒蛋白质含量”间关系,利用主成分回归算法构建估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参数,冬小麦旗叶期氮素营养指数能更好的反映产终籽粒蛋白质含量;以氮素营养指数为中间变量,所建遥感反演模型能准确预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为0.48,预测标准误差为0.38%,相对误差为2.32%。  相似文献   

12.
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标及其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在利用遥感数据进行长时间、大范围农业干旱遥感监测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生长阶段选取最合适的监测指标,对于及时、准确地评估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实现合理水资源调度和有效抗旱减灾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遥感监测农业干旱的适应性为论述主线,对常用的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标及其适应性评价方法,从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1)国内外农业干旱监测适用的遥感卫星数据源;2)监测农业干旱适用的光谱敏感波段;3)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标自身的适用性与局限性;4)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标适应性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在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标及其区域适应性研究中,需综合考虑作物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增加光谱信息,降低遥感数据获取过程中的信噪比;选择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标适宜的时空尺度;重点解决部分植被覆盖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加强高光谱技术在精细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标反演中的研究;进一步在机理上发掘监测指标自身的敏感性和适应性等6个方面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作物模型和遥感技术以各自独有的优势在作物生产监测、评估及未来预测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作物模型与遥感信息集成技术在大尺度、高精准的农业生产监测、评估与预测上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促进这些技术在区域尺度上的作物产量预测、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及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等方面更加广泛地应用,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系统归纳了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及中国作物模型的发展与应用,总结了当前主流的数据集成方法的原理、特点和不足,概述了作物模型与遥感信息集成技术的实际应用,探讨了提升数据集成精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表明,国内外对于作物模型及其与遥感数据集成的研究与应用广泛而深入,利用同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作物模型模拟精度,为作物模型实现区域尺度作物生长及产量评估、气候变化对产量影响、农田管理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撑。作物模型模拟结果及遥感反演数据的不确定性、数据同化策略的多样性以及尺度效应是进一步提高集成系统精度与效率的限制因素。因此,遥感数据多源融合、同化过程多变量协同、作物模型多类型耦合以及数据高性能并行计算是未来作物模型与遥感数据集成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SAR遥感技术在农业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像雷达遥感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和穿透一些地物的特点,以及独特的成像原理,使其得以广泛的应用。该研究针对热点雷达数据ERS-2,以地处云量较多的杭州湾海涂围垦区为研究样区,根据地物目标的时域散射特性,采用分区分类策略,对预处理后的多时相雷达数据进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全天时、全天候的雷达遥感数据能够替代多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农业土地利用遥感调查,并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典型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的比较及分类体系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面对多种多样的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指数,如何进行选取是目前遥感指数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该文以MODIS产品为遥感数据源,比较分析了13种典型的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建立了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的分类体系,阐述了不同指数类型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多种遥感干旱指数对农业干旱的描述并非完全一致。不同指数利用不同的地表特征变化来描述农业干旱程度,是造成这种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据此,研究将典型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分为4大类:土壤水分变化类、冠层温度变化类、植被水分变化类和作物形态及绿度变化类。其中第1类指数比较适宜于农业旱情预警及土壤干旱型农业旱情的监测,这类指数中修正的垂直干旱指数MPDI可以较好地反映表层土壤水分的变化,并适宜于时序变化监测。第2类指数不仅适宜于旱情预警,更适宜于旱情监测,这类指数中推荐选择基于LAI-LST特征空间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第3、4类指数,较适宜于农业旱灾的预警以及灾后评估,该文为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可以说是当今21世纪的两大前沿科学技术。遥感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沿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收集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的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其他现代高新技术,可以实现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定时、定量、定位,客观性强,不受人为干扰,方便决策。因此,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运用遥感技术开展农业监测工作,将促使农业决策科学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将为农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改进CGAN网络的光学遥感图像云去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光学遥感图像在采集过程中时常受到云层的影响,导致获取到的图像清晰度低,影响地物信息的判读和后续的使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onditionalGenerativeAdversarial Net-work,CGAN)的光学遥感图像去云方法。首先,在原始CGAN的生成器中引入空间池化层,通过增加网络的多尺度特征学习能力以提高生成图像的细节信息;其次,在改进CGAN网络中加入回归损失使生成图像与真实图像更加接近,进一步提高生成效果。在光学遥感图像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原始CGAN,改进CGAN生成的无云光学遥感图像更接近真实无云光学遥感图像,与原始CGAN相比,改进CGAN在薄云和厚云光学遥感图像上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Ratio,PSNR)分别提升了1.64和1.05dB,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SIMilarity,SSIM)分别提升了0.03和0.04。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去云方法和深度学习的Pix2Pix方法,该方法在光学遥感图像去云和保真上均取得了更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证明了改进的CGAN方法实现光学遥感图像去云的可行性,可为农用光学遥感图像的处理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