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系及国内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现状,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改革、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具有林业院校特色、适应专业发展、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高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协调的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改革发展方向。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创新与改革建议: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共同指导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培养途径较为单一,欠缺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的环节。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构成、具体课程的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安徽大学在协同创新体系培养的新模式,通过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由于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明确,对实践教学体系在旅游教育中的地位与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实践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理论教学、产业需求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致使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一直困扰着旅游学科的建设.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对构建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产业发展同步、符合"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原则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大类招生实施前,农林院校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缺乏层次性、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不高以及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所以农林院校传统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新型“材料与化工”行业对复合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针对传统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现状,探索了基于大类招生的农林院校“材料与化工”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一是要明确“培养复合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应构建“侧重综合基础理论及生物质特色”的课程体系;三是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建设校内外工程实践训练平台;五是要完善工程实践的评价激励机制。基于大类招生的农林院校“材料与化工”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为高等农林院校相关工程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从业人员缺口大,迫切需要培养应用型的物流人才。对比发达国家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阐述我国存在的问题及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本科专业为例,提出了以工科特色为基础的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完善配套教材,培养师资队伍,增加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从而使培养出的物流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满足我国物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发展森林保险的背景下,高等林业院校开设"保险学"课程,创新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培养森林保险专业人才,对从根本上解决森林保险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前瞻价值。为此,在阐述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对高等林业院校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当前森林保险教育滞后于林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的特色不明确;受理论研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投入明显不足,相关教材短缺;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最后,从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4个方面阐述了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并提出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采取明确特色培养目标、加大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搭建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高等林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完善森林保险教学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大力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的背景下,构建既符合专业特点又适应林业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林业专业学位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以林业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确定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构建"课程学习—职业实训—论文答辩"模块化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具体包括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以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实践教学保障条件建设为着眼点的实践教学的改革,以学位论文的选题、形式和要求、中期检查、评审和答辩为着眼点的学位论文环节的改革。同时,从建立校企联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实施双导师制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管理3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特别是对导师的组成与职责、聘用与考核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而为提高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为了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家具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出发,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制的途径: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职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应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体设计、分类规划、单独考核的思路进行改革,重点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反作用来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注重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向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转变,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为了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家具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出发,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制的途径: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之一.分析目前面向农林装备行业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即专业分散、资源共享不足、教学模式落后、工程实践能力缺失等,在我国“卓越工程师计划”政策指导下,以面向农林装备行业的机械类专业为试点,从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机制、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探索并实践了具有南京林业大学特色的“3+1”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从学生毕业设计、参与科技创新、毕业生就业统计与企业反馈等多方面看,该模式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发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和思考如何保证并提高其培养质量的问题。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模式的设计、培养环节的落实以及培养质量控制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对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在阐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计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体现职业性和技能性、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体现应用性、通过强化校企联合实现共同培养、通过改革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体现创新性;提出要从导师指导环节、学生选题环节落实培养环节;提出建立开放性的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模式和由学校负责、企业参与的培养质量控制体系,并签订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权益的合作培养协议,以构建培养质量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林业行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实践教学是林业专业硕士培养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的提升以及相关企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江西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实施了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导师队伍建设、探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类型、强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等,开展了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同时,针对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模式及基地建设实践中面临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缓慢以及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等问题,提出完善基于实践教学模式的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包括加快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优化;制定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扶持政策;建立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机构,完善基地建设合作机制;建立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在适应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存在高等教育质量观限制了人才培养的发展、培养目标与教育教学环节脱节、考查方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关联度低、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被忽视、资源共享率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状。为深化内涵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明确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双创人才培养保障制度,构建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等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立足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是大数据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授课方式陈旧、教材建设滞后、实验条件不完善、校企联合环节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为满足社会对智能决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对理论基础、技术及多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多维能力培养模式为先导,以大数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科研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辅助教学资源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理论教学上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采用科研专题化教学方式,并加强课程间融合和教学团队间的相互融合;实践教学上实现项目驱动的校企联合实训,实施科研任务化的课程设计;辅助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实现资源多样化和辅助教学资源的平台化共享;课程考核方式上细化平时考核,并加强期末考核的深度与广度。多维能力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实践,全面提高了大数据专业...  相似文献   

17.
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包括入学条件、培养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负责制等)以及课程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关系等方面,对中国大学与美国大学在昆虫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的异同点进行了总结。基于此,对中国昆虫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借鉴美国成功办学经验的建议,包括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培养综合能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成效;树立市场意识,开展国际合作等,以期提高中国昆虫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及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低碳社会建设时期林学专业培养模式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低碳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为了充分发挥林业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林学专门人才。因此,要结合低碳社会建设的特点,对林学专业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在林学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提出将林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由以森林培育为主调整为以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碳汇为核心。在林学专业课程体系方面,提出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专业基础课;将森林碳汇作为林学专业的方向之一,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选修课;课程设置要体现林业区域性和森林分类经营等特点,各林业院校要重点建设适应本地区林业发展的相关课程。在林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提出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技能培训和低碳生活方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培养合格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构建了适合该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在简要介绍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内容和方式,包括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及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等,并介绍了按照此体系培养人才所取得的成效,希望为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薛伟  辛颖  杨铁滨  邢涛  王俭 《森林工程》2010,26(6):89-91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势下,森林工程专业探索专业的发展方向,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建立满足森工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建立满足现代森林工程企业需要的创新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论述了森林工程专业的建设成果,对全国森林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