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仔猪猪副伤寒是一种以慢性经过为主的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在肠道内发生坏死性炎症.该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相当严重.1 病因本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猪霍乱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本菌在健康动物的肠道内有时可以正常存在,而不引起疾病.当动物抵抗力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卫生条件不良、突换饲料、蛔虫寄生等)而降低时,细菌就迅速繁殖而引起内源感染,此时,由于细菌的毒力增强,可在猪群中传播,使其他猪发病.  相似文献   

2.
<正>1肠炎按病原分类,有10多种病菌或寄生虫可导致肠炎,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巴氏杆菌、泰泽氏菌、克雷白氏杆菌、轮状病毒及球虫等。但生产中以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所造成的肠炎最多,危害也最严重。断乳后幼兔的发病率最高。饲养管理不良、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低、饲料污染、饲料和天气突变、卫生条件差等环境应激因素可导致肠道正常微生物菌群改变,使肠道内常在的病原菌大量繁殖而引起发病,也  相似文献   

3.
鼠伤寒沙门氏菌仅是在家禽见到的数种沙门氏菌之一。这种病菌在肉鸡出壳后几周内进入并定居于消化道。随着鸡龄增长,肉鸡对沙门氏菌定居的易感性下降。此菌一旦在鸡消化道内繁殖,就会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延续下去,同时不断随粪便排到体外。因此,肉鸡可能由体外(饲料和羽毛)和体内消化道感染此菌。如果能够在雏鸡的几周龄内,肠道的微生  相似文献   

4.
沙门氏菌是危害畜禽生产和畜产品安全的主要病原菌,其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通过胃肠道入侵。铁是肠道沙门氏菌存活、繁殖的必需营养物质,过量的铁能增加小鼠肠上皮细胞上沙门氏菌的黏附和入侵数量。肠道上皮组织中铁的贮备对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肠道免疫反应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动物沙门氏菌感染也可引起机体铁的代谢紊乱。因此,本文就铁稳衡调控与动物肠道沙门氏菌感染二者间的关系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通过营养手段防控沙门氏菌、保障畜产品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家畜沙门氏菌病由多种血清型肠道沙门氏菌引起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全身败血症和肠炎。由于带菌动物、饲料与环境污染使疾病防控难度加大,可对引流拭子或牛奶过滤器取样培养,监测畜群的沙门氏菌感染状况。防控措施包括:避免引入病菌、控制畜群的病菌传播疾病和使用沙门氏菌疫苗,可有针对性地采用抗生素疗法。该病为人畜共患性疾病,需做好防控措施,防止传染给人。  相似文献   

6.
正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是各种动物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总称,兔沙门氏菌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或)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临诊以败血和肠炎腹泻,以及孕兔发生流产为特征。本病有最急性型(败血型)和急性型(腹泻型)之分,但在临诊时常见为腹泻型和流产型。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本病采用中西医综合防治,效果显著。1流行病学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生于动物肠道,当动物抵  相似文献   

7.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为肠道常在寄生菌,因毒力弱不能引发疫病,一旦饲养管理不良,猪舍卫生条件差,导致猪体抵抗力下降,使存在于肠道内的沙门氏菌毒力增强,而引起病源性感染发生副伤寒病。  相似文献   

8.
<正>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为肠道常在寄生菌,因毒力弱不能引发疫病,一旦饲养管理不良,猪舍卫生条件差,导致猪体抵抗力下降,使存在于肠道内的沙门氏菌毒力增强,而引起病源性感染发生副伤寒病。  相似文献   

9.
仔猪副伤寒的中草药疗法仔猪副伤寒是由猪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是阴雨、潮湿的季节多发。健康猪肠道内常有此病菌存在,当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猪体的抵抗力减弱时,就可能引起发病。(一)症...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为了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生长发育,抗菌素被作为畜禽的饲料添加剂而普遍应用。但近几年来一些专家认为,动物长期饲用抗菌素可致肠道致病菌,特别是沙门氏菌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在肠道内大量繁殖,而其它细菌包括非致病菌被抑制或杀灭,使  相似文献   

11.
<正>1病因1.1细菌感染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感染可刺激、损伤鸡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并使鸡肠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增多而消化不良。1.2病毒感染感染病毒也是引起鸡肠毒综合征的诱因,如呼肠弧病毒可引起肠炎,影响鸡的消化吸收。1.3小肠球虫感染小肠球虫主要寄生于鸡的肠黏膜上皮细胞,当小肠球虫大量繁殖时,会导致鸡肠黏膜增厚、水肿,严重脱落,甚至出  相似文献   

12.
黄薇  周建川  何健 《饲料工业》2012,33(5):58-61
<正>动物肠道是养分吸收利用的关键部位。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正常情况下,肠道内有益菌处于优势地位,动物表现出健康状况。当受某些内外界因素不良影响时,肠道内有害菌大量繁殖,导致宿主疾病,破坏肠黏膜,使养分消化吸收率下降,从而导致动物生产性能的下降。因此,维持肠道内有益菌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羊肠毒血症病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当羊的消化道机能发生障碍时,细菌在肠道内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而使机体中毒所致,病菌存在于土壤及病羊的肠道及粪便中,在健康动物的肠道内也可发现,但不引起发病,只有当饲料突变以及胃肠正常的消化机能受到破坏,特别吃了大量青嫩多汁或富含蛋白质的饲料之后,则细菌在肠道内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而引起发病。作者在工作当中,曾在某绵羊改良项目点发现一头无角陶赛特种公羊突然死亡,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羊肠毒血症病。现将本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 肠炎 按病原菌分类,有10多种病菌可导致肠炎,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巴氏杆菌、泰泽氏菌、克雷伯氏杆菌、轮状病毒、球虫等。但生产中以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所造成的肠炎较多,危害也大,断乳后幼兔的发病率高。饲养管理不良、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低、饲料污染、饲料和天气突变、卫生条件差等环境应激均会导致肠道正常微生物菌群改变,使肠道常在病原菌大量繁殖而发病,也可继发球虫及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5.
夏秋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加之气温较高,蝇虫滋生,食物极易被病原菌污染。其中许多沙门氏菌具有产生毒素的能力,如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的毒素有耐热性,经75℃1小时加热仍有毒力,能使人和动物发生食物中毒。另外,肉毒梭菌所致的肉毒中毒症,是因机体吸收肉毒梭菌素而发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病。肉毒梭菌在动物尸体、肉类、饲料、罐头食品内繁殖时,能产生毒力  相似文献   

16.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群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无芽孢直杆菌,革兰氏阴性,生化特征和抗原结构相似,兼性厌氧。绝大多数沙门氏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不同临床表现的沙门氏菌病,并为人类食品中毒的主要病原之一,在医学、兽医和公共卫生上均十分重要。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是沙门氏菌属的主要成员之一,根据血清型和宿主不同,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从轻度腹泻到严重的系统感染如肠炎、伤寒等一系列疾病。  相似文献   

17.
正禽沙门氏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的总称。沙门氏菌有2000多个血清型,广泛存在于人和多种动物的肠道内。在自然界中,家禽是最主要的贮存宿主。该菌根据细菌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类: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鸡白痢和禽伤寒沙门氏菌有宿主特异性,主要引起鸡和火鸡发病,而禽副伤寒沙门氏菌则能广泛感染多种动物和人。1鸡白痢本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主要  相似文献   

18.
马沙门氏菌病又名马副伤寒.是一种引起马属动物妊娠母畜流产,幼驹关节肿大、下痢,公畜睾丸炎、甲肿等为临诊特征的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可发生,多发于春秋两季,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对马属动物的养殖威胁较大.病原马沙门氏菌是动物肠杆菌科沙门氏杆菌属中的一种致病菌,在一般外界条件下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可以生存数周或数月.马属动物健康状况下带菌现象较为普遍,致病菌潜藏于消化道、淋巴组织和胆囊内而不发病;当外界环境条件恶化畜体抵抗力下降时,致病菌可被激活迅速繁殖引起内源感染,并通过畜间传播,毒力增强而扩大传染,在一定区域范围或地方流行.  相似文献   

19.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本病分布极为广泛,以1-4月龄多发,发病动物及带菌者均可成为传染病,本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造成外源性感染,另外健康猪体内往往有病菌潜伏,一旦遇到饲养管理不当,不良应激等因素,就会造成猪只抵抗力下降,引起内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0.
更正启事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本病分布极为广泛,以1~4月龄多发,发病动物及带菌者均可成为传染源,本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造成外源性感染,另外健康猪体内往往有病菌潜伏,一旦遇到饲养管理不当,不良应激等因素,就会造成猪只抵抗力下降引起内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