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中丘陵区中稻氮磷钾肥效及其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赞德 《福建农业学报》2016,(12):1294-1298
为探讨闽中丘陵区中稻氮磷钾推荐施肥技术,应用"3414"设计开展15个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肥目标产量受到空白区产量水平的强烈影响,二者间呈现显著水平的线性关系;平衡施肥的处理(6)平均产量为8 397kg·hm-2,氮磷钾化肥的增产效果分别为16.2%、6.5%和8.3%,平均净产值为21 663元·hm-2,比氮、磷、钾缺素区的净产值分别提高了14.4%、4.5%和6.3%。按照高产田、中产田和低产田3个类型对多点试验资料进行归类和回归建模,表明中稻N、P2O5、K2O平均推荐施肥量分别为219、95、154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43∶0.70。但3种稻田类型的稻谷产量水平有显著差异,氮磷钾最佳施用量有明显的差别,在施肥实践中应因土、因产量确定适宜施肥量。结果为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了施肥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2.
福建冬种马铃薯氮磷钾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10个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建立冬种马铃薯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氮磷钾平均增产率分别为29.4%、12.8%和19.1%,均达显著水平;马铃薯空白区产量与平衡施肥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水平的线性关系;土壤速效氮磷钾的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碱解氮261mg.kg-1、Olsen-P 55 mg.kg-1和速效钾123mg.kg-1;经济施肥量平均为N225kg.hm-2、P2O588kg.hm-2、K2O 198kg.hm-2,但不同土壤肥力等级的经济施肥量有一定差异;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含量与氮磷钾推荐施肥量之间的回归方程满足指数函数关系,根据土测值和建立的回归方程可推算具体地块的推荐施肥量。28个大区对比试验表明,推荐施肥平均增产8.3%,净增收为1429元.hm-2。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甜菜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甜菜生产水平,为高产施肥提供技术支撑,在黑龙江省黑土和白浆土甜菜主产区,采用3×3优化施肥设计开展甜菜优化施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甜菜高产施肥中氮和钾的适宜用量为90~135kg.hm-2,磷的适宜用量为80~120kg.hm-2,氮磷钾的适宜比例为N∶P2O5∶K2O=1.13∶1.00∶1.69。不施氮肥平均减产33.8%,不施磷肥平均减产21.1%,不施钾肥平均减产21.6%。从产量上看,最佳处理为N2P2K3,即N 90kg.hm-2、P2O 80kg.hm-2、K2O 135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31.9%。  相似文献   

4.
永定六月红芋氮磷钾施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田间试验研究永定六月红芋的氮磷钾施肥效应和适宜用量。10个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基础肥力对芋头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58.7%,且产量与土壤肥力水平成正相关。施用氮磷钾平均分别增产23.7%、14.9%和14.6%,达到显著水平;氮磷钾肥的平均产投比分别为10.9、11.2和6.3。氮磷钾的平均推荐施肥量为N167 kg.hm-2、P2O574 kg.hm-2和K2O 179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44∶1.07,但不同土壤肥力等级的适宜用量有明显差异,与土壤速效氮磷钾水平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六月红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推广和配方肥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安市花生氮磷钾推荐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安市花生主产区土壤养分条件下,研究氮磷钾对花生的增产效应以及推荐施肥指标,结果表明:氮磷钾增产效果为NPK,施肥效益为NKP,氮磷钾产投比分别为6.2、3.8和4.0。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相应肥料利用率呈现负相关。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低肥力等级临界指标含量分别为65mg.kg-1、14.8 mg.kg-1、36 m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高肥力等级临界指标分别为120 mg.kg-1、52.6 mg.kg-1、133 mg.kg-1。氮磷钾推荐施肥量随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提高而减少,花生平均最高产量施N量为96.3±17.5 kg.hm-2,N∶P2O5∶K2O为1∶0.53∶1.29,经济施N量85.9±19.6 kg.hm-2,N∶P2O5∶K2O为1∶0.51∶1.25。  相似文献   

6.
平衡施肥对芥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设计和{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试验方案,开展芥蓝平衡施肥田间试验,模拟出芥蓝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产量、施肥利润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芥蓝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183.1kg·hm-2、P2O542.2kg·hm-2和K2O120.6kg·hm-2,最高产量为27764.3kg·hm-2;芥蓝最高利润施肥量为N 176.6kg·hm-2、P2O541.8kg·hm-2和K2O 110.2kg·hm-2,芥蓝最高施肥利润为31926.9元·hm-2;阶段施氮结构比例为0.391∶0.371∶0.239,期望较高的经济产量可达27191.1kg·hm-2。在相同肥底水平下,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与施氮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而硝酸盐含量与施氮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可溶性总糖与磷、钾用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硝酸盐含量与施钾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在磷肥和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氮肥后期施肥比例越大,芥蓝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越低,而硝酸盐含量则越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施氮量、氮肥运筹和氮磷钾配比对直播晚粳稻秀水134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氮肥运筹和氮磷钾配比对直播晚粳稻秀水134生长发育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氮肥施用量主要通过有效穗和每穗粒数对产量发挥作用,而氮肥运筹主要对每穗粒数产生影响,氮磷钾配施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氮与磷钾肥分别配施,而且适当增加磷钾(尤其是钾)的配比,才能发挥最佳的肥效和提高直播稻的产量。直播晚粳稻秀水134最佳的施肥方法为,施氮量为225 kg·hm-2,基、蘖、秆、穗肥比例为25∶40∶15∶20,氮磷钾配比为1∶0.25∶0.5。  相似文献   

8.
选择建阳代表性土壤进行早稻的氮磷钾3414田间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的增产效果最高,平均增产率为26.0%;其次是钾肥,平均增产率为12.2%;磷肥的增产效果最低,平均增产率为1.9%。根据10组早稻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分别建立土壤肥力高、中、低3个等级的区域施肥模型。根据模型求早稻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平均为N 129.7kg.hm-2、P2O525.0kg.hm-2、K2O 102.6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19∶0.79。根据推荐施肥量在福建省建阳市做示范推广,取得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9.
免耕单季稻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免耕条件下,以新二优6号和两优培九2个单季稻为材料,进行氮磷钾肥不同用量水平的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免耕单季稻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间对免耕稻产量具有交互作用,其中氮磷、氮钾的互作达显著水平,并建立了施肥模型.通过回归方程模拟分析,单季稻高产水平下的合理施肥推荐量氮(N)为150~ 180 kg·hm-2,磷(P2O5)为60~110 kg·hm-2,钾(K2O)为100~ 180 kg · h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当地中稻生产提供因土施肥的科学依据,应用氮磷钾"3414"肥效试验设计方案,探讨山区单季中稻氮磷钾推荐施肥技术。25个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对中稻产量的贡献率平均为53.4%;施用氮磷钾化肥平均分别增产稻谷27.8%、25.6%和19.9%,1 kg氮磷钾养分可分别增产15.6 kg、26.2 kg和11.9 kg稻谷;平衡施肥产量与空白区产量之间满足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 005.5+0.5003X(F=4.8~*,n=25);土壤速效氮磷钾高产临界指标为碱解氮285 mg/kg、Olsen-P 62 mg/kg和速效钾138 mg/kg;经济施肥量平均分别为N 146 kg/hm~2、P_2O_575 kg/hm~2和K_2O100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51:0.68,但不同肥力等级稻田的推荐施肥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广两优676’超高产水稻作为菜后稻的施肥效应,应用"3414"试验设计方法,在菜田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碱解氮含量偏低、有效磷钾含量丰富的菜田上,施用氮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磷钾肥具有一定增产作用。根据建立的三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到试验条件下的经济施肥量为N 103kg·hm-2、P2O541kg·hm-2、K2O 103kg·hm-2,氮磷钾适宜施用比例为1∶0.4∶1。  相似文献   

12.
以"散生子弹头"朝天椒为试材,采取"3414"完全试验设计方案,对氮、磷、钾肥施肥效应和推荐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朝天椒增产效果显著,最高增产率可达62.7%;缺氮和高氮处理增产率最低,说明适宜的氮肥用量是影响朝天椒产量的关键因素。氮磷钾三因素对朝天椒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是氮钾磷,氮、磷、钾肥对朝天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3.66%、20.84%、22.44%。氮、磷、钾肥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氮磷、氮钾、磷钾肥料均为正向互作效应,互作效应大小的顺序是氮磷钾氮钾氮磷磷钾。氮磷钾三种肥料施用量与产量的回归关系均符合报酬递减律,任何一种元素过量施用均会导致朝天椒产量显著降低。根据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出朝天椒最优推荐施肥量分别为氮(N)250.85 kg·hm-2、磷(P2O5)130.53 kg·hm-2、钾(K2O)201.25 kg·hm-2,适宜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2∶1∶1.5,最佳种植效益干椒产量为5 991.72 kg·hm-2。  相似文献   

13.
福建菜后稻氮磷钾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福建菜后稻氮磷钾施肥指标,在福建省蔬菜主产区进行63个菜后稻氮磷钾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菜后稻的空白区产量与平衡施肥产量之间满足线性关系,菜田对稻谷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79.1%,施用氮磷钾平均增产16.5%、6.7%和9.0%。"极高"土壤肥力等级的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30mg.kg-1、>54 mg.kg-1和>140 mg.kg-1,"中低"土壤肥力等级则分别为<200 mg.kg-1、<19mg.kg-1和<74mg.kg-1,"高"土壤肥力等级的相应指标范围则介于二者之间。"极高"土壤肥力等级的超高产水稻经济施肥量为N 150kg.hm-2、P2O545kg.hm-2和K2O 92kg.hm-2,"高"土壤肥力等级的普通水稻品种经济施肥量为N 62kg.hm-2、P2O520kg.hm-2和K2O 57kg.hm-2,"中低"土壤肥力等级则为N120kg.hm-2、P2O537kg.hm-2和K2O 40kg.hm-2。土测值与菜后稻的推荐施肥量之间满足指数模型,建立了不同土壤肥力等级的土测值与推荐施肥量的回归方程式,达到了因土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高产优质高效的水稻施肥技术,在大田条件下,以迟熟中粳糯稻"皖稻6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不同追氮时期和不同氮磷钾比例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追氮时期和不同氮磷钾比例对产量有显著影响;[2]施氮量300.Okg/hm2处理产量最高,施氮量337.5kg/hm2处理产量次之,产量如果要获得10000kg/hm2以上生产水平,需施纯氮300.0~337.5kg/hm2;(3)在施氮量为300.0kg/hm2、氮肥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7:3、追氮时期在倒4叶至倒3叶期时,产量最高;(4)施氮量为300.0kg/hm2、基蘖肥和促花肥比例为7:3、氮磷钾比例在1:0.3:0.3~0.6时.有利于"皖稻68"高产.  相似文献   

15.
甘薯氮磷钾肥效与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甘薯氮磷钾施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甘薯施用氮磷钾肥平均分别增产27.2%、15.8%和26.4%,增产效果是N>K>P;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的大中薯重量与小薯重量比达到6.7,明显高于氮或磷或钾缺素区;氮钾肥在夏薯有较高的产投比,而磷肥的产投比则是秋薯高于夏薯;夏薯氮磷钾适宜用量为N 168 kg.hm-2、P2O548 kg.hm-2和K2O 168 kg.hm-2,比例为1∶0.3∶1.0,秋薯则分别为N174 kg.hm-2、P2O557 kg.hm-2和K2O 200 kg.hm-2,比例为1∶0.3∶1.2,但不同土壤类型的适宜用量有一定差异,与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有关。与习惯施肥相比,氮磷钾平衡施肥在高产田平均增产14.9%,每公顷净增收3 600元;中低产田则增产12.0%,每公顷净增收2200元。  相似文献   

16.
早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在湖北省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用磷肥效果最好,最高增产稻谷2 300 kg·hm-2,相应增产率达36.7%,纯增收入2 984.4元·hm-2;钾肥增产稻谷1 075 kg·hm-2,增产率为14.8%,纯增收入1 186.8元·hm-2;氮肥增产稻谷677 kg·hm-2,增产率为8.9%,纯增收入365.7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早稻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80.1、57.3和67.5 kg·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08.5、55.4和59.1 kg·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越冬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和阶段施氮效应函数模型,用于计算推荐施肥量,为花椰菜不同生产目标的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越冬中熟花椰菜品种‘120天’为材料,通过“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和单形格子设计,分别开展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和阶段施氮肥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建立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的产量、外观成品率和与营养品质有关的硫苷含量效应函数模型,以及阶段施氮肥的产量效应函数模型。在不同地块土壤养分分析基础上,将施肥效应函数模型运用于花椰菜测土配方施肥。【结果】花椰菜产量、外观成品率与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码值之间回归关系极显著并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寻优得到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372.83、P2O5 89.65、K2O 201.41 kg•hm-2,其最高产量为19 089.25 kg•hm-2,进一步通过频率分析寻优,获得最高产量下基肥、前期追肥、后期追肥的较优施氮比例为0.4313﹕0.2427﹕0.3260。寻优得到最高出口成品率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434.20、P2O5 90.11、K2O 213.92 kg•hm-2,其最高成品率为84.95%。通过对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效应函数模型模拟及主效分析,花球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主要受氮肥含量的影响,施氮量为394.62 kg•hm-2时,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的含量达到极大值。结合施肥模型,在分析土样养分含量基础上,运用推荐施肥量计算函数,完成30份地块不同生产目标的氮、磷、钾施肥量推荐。结果表明,生产目标和土壤基础肥力不同,施肥模型推荐的最优施肥量均有差异。以追求最高产量下不同地块的施肥推荐为例,氮、磷、钾最大推荐施肥量比最小推荐量分别高7.92%、10.21%和68.39%。【结论】建立施肥效应函数模型,结合测土配方施肥的推荐施肥量计算函数,可以对花椰菜不同生产目标下的地块进行施肥推荐。  相似文献   

18.
根据289个单季稻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应用肥料效应函数法研究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即:(1)不同土壤肥力等级或目标产量的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和比例;(2)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测定值的对应推荐施肥量计算式。结果表明,单季稻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平均增产效果分别为22.6%、15.5%和15.6%,中低产田的肥效高于高产田,山区稻田氮肥肥效与沿海稻田相当,磷肥肥效表现为山区稻田高于沿海稻田,钾肥则反之。推荐施肥量平均为N 160kg·hm~(-2)、P_2O_559kg·hm~(-2)和K_2O 122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4∶0.8,但不同土壤肥力等级和生产区域的推荐施肥量有明显差异。建立的测土推荐施肥回归方程式,实现了根据土壤氮磷钾测定结果计算具体地块施肥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灰泥田上开展莴苣“3414”肥效试验,研究灰泥田土壤供肥能力、莴苣氮磷钾施肥效应、莴苣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丰缺指标,并通过三元二次方程拟合推荐施肥用量。结果表明,土壤对莴苣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47.25%,与土壤肥力呈正比。莴苣施用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为60.34%、 7.17%和16.39%,增产效果为氮肥>钾肥>磷肥。当地莴苣的土壤养分丰缺等级指标划分为3级,莴苣低产的土壤养分临界指标为碱解氮含量175 mg/kg、有效磷含量12 mg/kg和速效钾含量67 mg/kg,高产的临界指标为碱解氮含量252 mg/kg、有效磷含量34 mg/kg和速效钾含量230 mg/kg。莴苣最高产量氮、磷、钾推荐用量分别为350.75 kg/hm2、100.97 kg/hm2和377.06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29∶1.08;最佳经济产量氮、磷、钾推荐施用量分别为346.25 kg/hm2、98.86 kg/hm2和361.77 kg/h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肥效试验,分析结球甘蓝氮磷钾施肥效应、最佳施肥数量、施肥配比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等.试验表明,以氮肥增产效果最佳,钾肥次之,氮磷钾施肥效应为N>K>P.通过氮磷钾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结球甘蓝最佳经济产量5 049.35 kg/亩,其N、P2O5、K2O施肥量分别为20.3 kg/亩、6.5 kg/亩和11.7 kg/亩,N∶P2O5∶K2O=1∶0.32∶0.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