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由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骆驼(有时寄生于人脑和脊髓)所引起的。羊多头蚴病分布广,危害大,2岁以下的羊易感本病。羊鼻蝇蛆病系由昆虫纲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又称羊鼻蝇)的幼虫——羊鼻蝇蚴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额窦或颅腔内所引起的、呈现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1临诊症状病羊精神沉郁,身体极度消瘦,打喷嚏,有脓性鼻液流出,呼吸困难,对声音刺激反应弱,食欲消失,行走时步态不稳。叩诊病羊头部有浊音,触诊有痛感,头顶部皮肤稍隆起。最后病羊站立不稳,卧地不起,因极度衰竭…  相似文献   

2.
<正>羊鼻蝇蚴病是由羊鼻蝇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额窦或颅腔内所引起并呈现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脑多头蚴病是多头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牦牛等有蹄动物的脑及脊髓中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这两种寄生虫都可以旋转行走样神经症状,如不及时医治,患病羊往往  相似文献   

3.
<正>羊鼻蝇也称羊狂蝇,属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羊鼻蝇蛆病,又称为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属的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养羊地区流行非常普遍,感染率较高,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导致羊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羊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研究结果表明,羊感染羊鼻蝇蛆病后,患羊增重降低3.58%~8.29%,月增重损  相似文献   

4.
羊鼻蝇蛆病,又称为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属的羊鼻蝇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养羊地区流行非常普遍,感染率较高,各品种羊均可感染发病,引起羊鼻炎、鼻窦炎,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导致羊只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羊只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为了更好地掌握  相似文献   

5.
正羊鼻蝇蛆病,又叫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科、狂蝇属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绵羊,其次是山羊。小尾寒羊是我国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多胎繁殖率高等特点。近几年,笔者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现,小尾寒羊感染羊鼻蝇蛆病非常普遍,感染率几乎达到100%,已成为危害小尾寒羊羔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对小尾寒羊的健康养殖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对小尾寒羊鼻蝇蛆病的综合防治做一概  相似文献   

6.
羊脑包虫病的防治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羊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寄生于犬(狼或狐等)的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在羊的脑脊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以脑炎、脑膜炎及周期性转圈运动为特征,是危害羊群的严重寄  相似文献   

7.
正羊蝇蛆病是由双翅目昆虫中的某些蝇类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常见的有羊鼻蝇蛆病和伤口蛆病。1羊鼻蝇蛆病羊鼻蝇蛆病是由狂蝇属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道及附近窦腔引起的一种慢性鼻炎或鼻窦炎。1.1流行特点羊鼻蝇生长发育需经幼虫、蛹和成虫3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正> 由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绵羊回旋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而由羊鼻蝇蚴(Oestrus ovis)引起的绵羊假回旋病却极为少见,1991年6月,发现假回旋病羊一头,剖杀后,左侧额窦内有一鼻蝇蚴三期幼虫,而且已穿透了颅骨,损伤了脑膜。患羊食欲不佳,喜卧,运步不稳,头长时间偏向  相似文献   

9.
羊鼻蝇蛆病,又称为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属的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有时幼虫也可以进入大脑,引起转圈等一系列神经症状,所以又称假回旋病.本病在养羊地区流行非常普遍,感染率较高,各品种羊均可感染发病,引起羊鼻炎、鼻窦炎,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导致羊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羊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0.
<正>鼻蝇蚴病,又称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鼻腔、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对羊的危害很大,尤其是羊鼻蝇的三期幼虫常引起羊化浓性鼻炎或副鼻窦炎,引起绵羊消瘦,生长缓慢,严  相似文献   

11.
<正>硬蜱作为羊的一种主要外寄生虫,一方面可以引起羊不安、蜱瘫等疾病,另一方面又可以传播羊的多种重要疾病;羊疥螨病由疥螨属的各种疥螨寄生于羊的皮肤内,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以剧烈痒感、湿疹性皮炎、脱毛、结痂和病灶逐渐扩散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羊痒螨病是由痒螨属的痒螨寄生于羊的体表引起的以患部脱毛、皮肤炎症为特征的接触性高度传染性寄生虫病;羊狂蝇蛆病(羊鼻蝇蛆病)是由狂蝇属的羊狂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及鼻窦中,引起以慢性鼻炎为  相似文献   

12.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藏语叫"杂洛",民间称"转脑风",是由带科多头蚴属的脑多头蚴引起牛、羊的一种寄生虫病.发病畜主要是1周岁羊,1~3岁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季为高发季节.其特征是患畜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加快,甚至引起兴奋;患畜作转圈、前冲或后退运动;有时精神沉郁,长期躺卧,脱离畜群,本病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3.
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又称羊狂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中引起的寄生虫病,当鼻蝇蛆幼虫寄生在鼻腔或窦腔时,会引起羊的慢性鼻炎症状,宜尽快用药杀灭虫体。  相似文献   

14.
<正>绵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属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在绵羊的脑、脊髓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多头蚴病,此多头蚴可感染犊牛、山羊、猪、马,人偶尔也可感染。近年来,随着羊肉消费数量的不断提高、羊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养羊业发展形势较好,但由于饲养模式落后、寄生虫病防治技术滞后,导致羊寄生虫病较为多发。2013—2014年,笔者诊治了4起绵羊脑包虫病,发现脑包虫病在个别羊场有由零星发病向群发发展的趋势,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在  相似文献   

15.
羊鼻蝇病是由羊狂蝇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和与之相通的腔窦中而引起的一种羊寄生虫病.羊鼻蝇的驱治方法很多,但效果不一.鼻孔灌药法驱治,当药物达到鼻腔后,狂蝇幼虫为逃避药物的毒害向更深的腔窦中逃避,有的幼虫逃到了羊角的空腔内,有的甚至钻入脑内,引起羊只脑炎而死亡.  相似文献   

16.
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头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的多节绦虫亚纲带科。多头蚴是狗多头绦虫(Taenia multiceps)的幼虫,传染给羊,多寄生在羊脑部或椎管内,亦会感染人,侵害羊、人神经系统,发生人、羊脑包虫病。2004年在河北大厂县某农场的羊群中发现有走路转圈、卧地不起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诊断为脑包虫病。病早期用吡喹酮50mg/kg治疗5天或70mg/kg治疗3天,脑部浅层包虫手术摘除,并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之后,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羊鼻蝇蚴病是由羊鼻蝇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窦腔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本病主要危害波尔山羊,绵羊、山羊受害较轻微。我们曾遇到一例波尔山羊鼻蝇蚴病病例,现将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羊脑及脊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患羊常以脑炎、脑膜炎及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为特征,最后衰竭死亡[2]。2018年9月,贵州省台江县某养羊场的羊群发生该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博州垦区羊鼻蝇蛆感染季节动态调查古丽,杨佩珊,苟烈林,柴丽明(新疆兵团农五师兽医站,博乐833400)羊鼻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狂蝇属的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寄生虫病。患羊在临床上往往表现营养不良,消瘦,呼吸困难,甩头不安,打喷嚏,...  相似文献   

20.
<正>羊脑包虫病又称羊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羊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等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一种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犬等食肉性终末宿主的小肠内,脱落的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逸出,污染饲草、饲料或饮水,中间宿主羊吃了被虫卵污染的饲草、饲料或饮水后被感染,虫卵内的六钩蚴在羊消化道逸出,并钻入肠黏膜血管内,随血液到达脑发育形成囊泡。多头蚴经2~3个月发育成熟而引起发病。羊脑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